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附件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附件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1 閱讀 5419

一、目的

1.為了規范公司安全附件的管理,保證安全附件的有效性,確保作業人員和運行設備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我公司安全附件的安全管理。

3.安全附件實行安全監督和專業管理相結合的管理辦法:

?二、職責

2.1在用的安全裝置(如壓力容器上的安全閥、壓力表、爆破片、液位計、溫度計及安全連鎖裝置)由設備工程部責管理和維護保養。

2.2工藝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液面等顯示裝置、超限報警裝置和安全聯鎖裝置,由安全負責監督,生產經理和使用部門負責維護保養。

2.3辦公室負責對安全附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

三、基本要求

3.1各種安全裝置要有專人負責管理,經常檢查和維護保養。

3.2各種安全裝置要建立檔案。

3.3各類安全裝置的檢修要納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并留有記錄。

3.4各類安全裝置的主管部門要按有關規程,對主管的安全裝置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并將檢查、校驗情況載入檔案。

3.5安全裝置不準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必須立即復原。

?四、安全附件的選型

1.安全閥的選型應取決于工藝條件和操作介質的特性。

(1)對于易燃、毒性為極度或高度危害的介質,必須采用封閉式安全閥,需要有提升機構時,則必須采用封閉式帶扳手安全閥;

(2)對于開啟壓力大于3MPa的蒸汽用安全閥或介質溫度超過235℃的氣體用安全閥,應采用帶散熱器的安全閥;

(3)對于空氣、蒸汽等非危害介質,可選用半封閉式和敞開式安全閥,且應備有可靠的提升機構;

(4)高壓容器及安全泄放量大而壁厚又不富裕的中、低壓容器應采用全啟式安全閥;

(5)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不得超過容器的設計壓力。采用系統最高工作壓力作為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時,則系統每個壓力容器的工作壓力必須與其相適應;

(6)安全閥的排放能力必須大于等于壓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

2.爆破片的選用應綜合考慮壓力容器的介質特性、工藝條件及載荷特性等方面因素。

(1)對于腐蝕性介質,宜采用開縫正拱型爆破片,或在與介質的接觸面上覆蓋有金屬或非金屬保護膜的普通巨拱型爆破片,爆破片所用材料不允許被介質腐蝕;

(2)對易燃介質不宜采用鑄鐵、碳鋼等破裂時產生火花的膜片;

(3)膜片的使用溫度必須高于介質溫度;

(4)對承受脈動載荷的中、低壓容器優先采用反拱型爆破片;

(5)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必須大于等于容器的安全泄放量。

3.壓力表的選用應達到如下要求:

(1)必須與壓力容器內介質相適應;

(2)低壓容器使用的壓力表精度不應低于2.5級;中壓及高壓容器使用的壓力表精度不應低于1.5級;

(3)壓力表盤刻度極限值應為最高工作壓力的1.5-3.0倍。最好選用2倍,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

4.液位計選用應達到如下要求:

(1)應根據壓力容器的介質、最高工作壓力和溫度正確選用;

(2)盛裝0℃以下介質的選用防霜液面計;

(3)寒冷地區室外使用的液面計應選用夾套型或保溫型結構的液位計。

5.設計選用安全閥應充分考慮裝置(或容器)的運行周期,采用適合在線校驗或能夠保證定期校驗的結構。

6.對重要容器,應設計在線備用安全閥,并在安全閥前后加裝截止閥。

7.為便于安全閥的在線校驗、切換及清洗,應在安全閥與容器之間裝設切斷閥,閥門的結構和通徑尺寸應不妨礙安全閥的正常泄放。壓力容器正常運行時,截止閥必須保持全開,并加鉛封。

8.與安全閥進口連接的管及管件的截面積必須大于安全閥的截面積。

9.封閉式安全閥應配置排放管,排放管的直徑必須大于安全閥出口的公稱直徑。兩個以上安全閥共用一根排放管時,排放總管的截面積必須大于所有安全閥出口管的總和。

10.氧氣與可燃氣體或其它能相互產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不能共用一根排放管。

11.杠桿式安全閥應設有防止重錘自由移動的裝置和限制杠桿越出的導架,彈簧式安全閥應有防止隨便擰動調整螺釘的鉛封裝置,靜重式安全閥應有防止重片飛脫的裝置。

12.對易燃、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應在爆破片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安全地點。

?五.安全附件的采購與驗收

1.安全附件采購,必須選擇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批準的生產廠家。其中爆破片生產廠家必須持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制造許可證。

2.采購的國產安全閥應符合GB12241、GB12242、GB12243標準。

3.根據制造廠樣本選購安全閥時,必須注明:

(1)安全閥型號、公稱通徑(必要時注明流通直徑);

(2)彈簧工作壓力等級、整定壓力。

4.每只安全閥應有制造廠家出具的質量合格證。質量合格證應包括下列內容:

(1)銘牌上的內容;

(2)制造依據的標準;

(3)出廠檢驗報告;

(4)監檢報告;

(5)其它特殊要求。

5.每只安全閥都應在閥體的顯著位置裝設金屬銘牌。銘牌上應注明下列內容:

(1)制造單位名稱、制造許可證編號;

(2)閥門型號、型式、規格;

(3)產品編號;

(4)公稱壓力;

(5)閥座喉徑;

(6)排放系數;

(7)適用介質、溫度;

(8)檢驗合格標志、監檢標志;

(9)出廠年月。

6.其它安全附件應有完整的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爆破片應符合GB567《爆破片與爆破片裝置》的要求,產品質量證明書中應明確使用壽命(一般應不少于4年)。

7.對于出廠資料不全及銘牌標注模糊不清或缺項,收貨部門不得驗收入庫。

8.安全閥出廠校驗前,各使用部門應在安全閥上做好標識,以免發生錯亂。

9.對進口安全附件,其設計、試驗、標志及使用條件必須符合合同中規定的標準、規范。

六.安全附件的安裝

1.安全附件資料在工程完工后必須隨竣工資料由供應或建設單位一并移交使用單位的主管部門,否則,該項目不得予以驗收。

2.新安全閥在安裝前,應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調試,調試合格并加鉛封后才能安裝使用。

3.使用部門審定和變更安全閥定壓值時,必需由使用部門、設備部門和安全部門三方聯合確認。

4.安全閥安裝的要求如下:

(1)安全閥必須校驗合格并打上鉛封后,才能安裝。安裝時,不能損壞鉛封,如有損壞應重新校驗。

(2)安全閥應垂直安裝,并應裝設在壓力容器液面以上氣相空間部分,或裝設在與壓力容器氣相空間相連的管道上;

(3)盛裝液化氣體容器上的安全閥,必須安裝在其氣相部位;

(4)壓力容器與安全閥之間的連通管應盡量避免急轉彎和截面的局部收縮;

(5)安全閥裝設位置,應便于檢查、維修和在線檢驗;

(6)就地排放的安全閥排放口應高出臨近操作人員一米以上。

5.在室外安裝的安全閥,應有可靠的防凍設施。

6.封閉式安全閥應配置排放管,排放管應盡量避免曲折、急轉彎并加以適當支撐。

7.安全閥與其它連接管路上的連接螺栓必須均勻上緊,以免閥體產生附加應力。

?七.安全附件使用與管理:

1.設備工程部門應對安全附件的技術管理負責,并指定具備專業資質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其安全技術管理工作。

2.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安全附件的技術管理,安全部門進行安全監督。

3.安全附件使用部門設備管理部門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1)貫徹執行本規定和有關安全附件的技術規定;

(2)參加安全附件的驗收;

(3)負責檢查安全附件的運行和維修情況;

(4)負責向主管部門上報當年安全附件數量和變動情況統計報表、安全閥定期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等;

(5)制定安全附件管理規章制度;

(6)參加安全附件事故調查;

(7)負責安全附件技術資料的管理。

4.使用單位必須建立統一格式的安全附件技術檔案。

5.安全閥使用部門應在工藝及崗位操作規程中,對安全閥明確提出以下安全操作要求:

(1)操作工藝指標(包括最高工作壓力、最高工作溫度或最低工作溫度、整定壓力);

(2)安全閥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僅限于帶扳手的安全閥);

(3)安全閥運行中應重點檢查的項目,可能出現的異?,F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緊急情況的處置和報告程序。

6.安全閥運行中應進行定期檢查,檢查周期由各使用單位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最長不應超過一個月一次。下列項目應重點檢查:

(1)銘牌是否完整;

(2)安全閥鉛封是否完好;

(3)與安全閥配合使用的切斷閥是否全開,鉛封是否完好;

(4)運行中是否出現異常;

(5)運行中超過整定壓力是否可靈活起跳。

7.安全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如下問題時,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程序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1)超壓不起跳;

(2)起跳后不回座;

(3)出現泄漏;

(4)安全閥前切斷閥及安全閥鉛封脫落。

8.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安全閥前切斷閥應處在全開位置并加鉛封。嚴禁任意將安全閥頂死、取消或關閉切斷閥。改變安全附件運行狀況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

9.安全閥帶壓工作時,嚴禁進行任何修理和緊固工作。需要進行修理等項工作時,使用單位應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護措施,并經技術負責人同意,在實際操作中安全部門必須派人進行現場監督。

10.嚴禁操作人員私自開拆鉛封或調整安全閥的整定螺釘。

11.備用安全閥應妥善保管和維護。

八.安全附件校驗與修理

1.安全附件應實行定期檢驗制度。安全附件的定期檢驗執行《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的規定。

2.使用中的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拆卸進行校驗有困難時,應采用現場校驗(在線校驗)。

3.安全閥校驗合格證由設備部歸檔,各使用部門在安全閥臺帳中做好相應記錄。

3.壓力表和測溫儀表應按計量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校驗。

4.爆破片應按其使用壽命,定期進行更換。

5.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安全閥嚴禁使用:

(1)無產品合格證和銘牌的;

(2)性能不符合要求的;

(3)未經檢驗或校驗時動作不靈活的。

6.運行中安全閥因故起跳,應及時重新校驗。

7.安全閥進行校驗和壓力調整時,必須有安全部門、設備部門、校驗單位三方技術人員在場。調校合格的安全閥應加鉛封。調整校驗用的壓力表精度不低于1級。在線校驗時,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8.公司各部門應建立完善的安全閥切換制度。安全閥到期時,首先設備管理人員確認,上報本單位安全部門審定;在工藝條件穩定的情況下,落實監護措施,由本單位安全部門人員監督,方可關閉根閥,更換備用安全閥。

9.壓力表的校驗和維護應符合國家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壓力表安裝前應進行校驗,在刻度盤上應劃出指示最高工作壓力的紅線,注明下次校驗日期,壓力表校驗后應加鉛封。

10.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停止使用并更換

(1)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不能回到限止釘處;無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距零位的數值超過壓力表的允許誤差。

(2)表盤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盤刻度模糊不清。

(3)封印損壞或超過檢驗有效期限。

(4)表內彈簧管泄漏或壓力表指針松動。

(5)指針斷裂或外殼腐蝕嚴重。

(6)其它影響壓力表準確指標的缺陷。

11.壓力容器運行操作人員,應加強對液位計的維護管理,保持完好和清晰。使用部門應對液位計實行定期檢查,可根據運行實際情況,規定檢查周期,但不應超過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周期。

篇2:工貿油品調運分公司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

工貿油品調運分公司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zz石油(集團)工貿有限公司油品調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油品調運分公司”或“公司”)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的使用管理,確保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的使用管理的合法性、真實性、安全性,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二條財務資產部門負責本制度的執行,公司其他部門協助實施。

第三章范圍

第三條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收到及發出的增值稅發票(包含普通發票)

第四章規定

第四條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基本聯次或者基本聯次附加其他聯次構成,基本聯次為三聯:發票聯、抵扣聯和記賬聯。

(一)發票聯,作為購買方核算采購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記賬憑證;

(二)抵扣聯,作為購買方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和留存備查的憑證;

(三)記賬聯,作為承運方核算承運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記賬憑證。增值稅普通發票只有記賬聯與發票聯組成。

第五條發票的領購、保管

(一)領購發票時,必須由發票專管員向稅務機關辦理票領購。

(二)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必須按規定存放到財務資產部門保險柜。

(三)需開具時,必須將已開具好的發票妥善保管,未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及時放到保險柜。

(四)對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存根及作廢的,月末必須按照規定裝訂成冊,并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存放時限存放,確保完整無損。

(五)嚴禁將公司領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向他人提供使用。

(六)嚴禁給未發生實際購銷和勞務業務的他人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

(七)嚴禁向個人或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買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

(八)發票管理員必須按規定及時到稅務機關辦理發票核銷手續。

(九)發票專管員因工作變動或調離必須按稅法和企業管理制度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第六條按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的開具范圍,開具發票。

公司承運油(氣),應稅勞務,根據細則規定應當征收增值稅的應稅勞務,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向小規模納稅人銷售應稅項目,應開具普通發票,未經稅務機關批準,不開具專用發票。

第七條對于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核對以下內容:

(一)字跡清楚。

(二)項目填寫齊全。

(三)票物相符,票面金額與實際收取的金額相符。

(四)公司開票信息內容無誤。

(五)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

(六)匯總開具專用發票的,同時提供防偽稅控系統開具《提供應稅勞務清單》,并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第八條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期自開票之日起180天,收到專用發票后,當月做請款處理的發票,與請款時將發票聯抵扣聯一并交財務資產部門做發票認證及賬務處理。交接時要填寫專用發票交接單以做備查(交接單附件)

第九條不丟失、損(撕)毀發票,不擅自銷毀專用發票的基本聯次。

第十條丟失專用發票,必須按規定程序及時向當地稅務機關、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一條由于個人原因導致增值稅專用發票未在180天內認證,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

第十二條增值稅進項抵扣聯按期裝訂成冊,按照水稅務機關要求的保存時限保存。

第十三條對不符合規定的專用發票,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第五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制度由財務資產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制度未盡事宜,按照國家法規及工貿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開始實施。

篇3:房屋租賃維修服務管理制度

資產管理部工作手冊文件

――房屋租賃維修服務管理制度

一、目的:

規范住戶報修及公共設施設備報修處理工作,保證維修工作及時、有效、有序的開展。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X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各種接報修工作的處理。

三、職責:

1.客服專員負責報修信息的記錄與傳遞、結果確認、信息盤點上報、有償維修收費、報修回訪工作;

2.片區經理負責日常巡檢的報修工作及具體報修工作的組織、檢查與協調;

3.資產管理部負責《有償維修服務收費價格一覽表》的編制與呈批工作;

4.維修技工按公司服務標準負責維修服務的具體實施工作;

四、工作程序:

1.租戶報修信息受理:

1)報修信息來源--租戶報修、員工報修、其他人員報修;

2)報修記錄--客服專員在5分鐘內記錄報修內容(包括:租戶名稱、地址、聯系電話、報修的具體內容、發生部位、預約維修時間、報修信息記錄人等),填寫在《公共設施設備維修單》/《有償服務維修單》中,并在《報修記錄表》上登記。

3)信息傳遞--表單填寫完畢后,客服專員及時向所屬服務站維修技工派單并在《報修記錄表》上做好登記;

2.報修處理:

1)維修類別--不收取費用的公共維修類、收取費用的有償維修類。

2)有償維修界定--戶內燈具、開關、插座、門鎖、龍頭花灑、軟管等在租戶承租入住前檢查狀況是完好的,入住后出現損壞的屬有償維修服務;家私電器(床、柜、桌、椅、熱水器、空調等)自然老化的不屬有償維修服務(人為原因損壞的除外),空調加冰種在入住1個以內的不屬有償維修服務(已入住超過1個月以上的按入住時間每個月公司承擔10%有償維修服務費標準計算);

3)維修實施--維修技工領取《公共設施設備維修單》/《有償服務維修單》后,攜帶相應工具及材料,按照約定上門維修時間提前5分鐘到達現場;未約定維修時間的,緊急維修情況的(停水、停電等影租戶正常生活及其它存在危險隱患的情形)10分鐘內到場處理,非緊急維修情況的按片區經理要求兩天內完成維修處理。

4)報修問題處理結果--維修完成后片區經理/住戶檢驗維修結果并在《公共設施設備維修單》/《有償服務維修單》上簽字確認,維修技工于當天下班半小時前將單據交客服專員登記及存檔。

5)有償維修費用--有償維修費用由客服專員專責收取并出具財務部發放的專用收據,每周星期一由客服專員核對費用后繳納至財務部。

6)客服專員每月3日前統計上月有償維修數據,填寫《有償維修匯總表》,呈交行政管理部。

3.維修回訪驗證及跟蹤:

1)客服專員根據返單內容按《客戶關系維護工作制度》中規定的相關回訪事項進行回訪,并將回訪中不合格項進行再次跟蹤處理。維修回訪必須"一事一回訪",回訪形式可采取電話、微信、面談等方式。

2)客服專員須每日查看、審核《報修記錄表》的記錄、處理過程;對超過兩日未處理、因費用或其他責任問題不能明確處理時間及責任人的報修項目,移交片區經理跟進處理。

五、相關記錄(表單):

1.ZC-QR-030《報修記錄表》

2.ZC-QR-009《公共設施設備維修單》

3.ZC-QR-010《有償服務維修單》

4.ZC-QR-031《有償維修匯總表》

六、支持文件

1.《有償維修服務收費價格一覽表》

2.《客戶關系維護工作制度》

3.《維修服務工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