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
(一)總經理職責
1、貫徹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山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審批頒發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總署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對特種設備安全全面負責。
2、組織制訂審批公司特種設備分管領導、管理部門、有關車間、班組及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崗位安全責任制。
3、組織建立適合本企業特點的特種設備使用管理體系,明確分管領導,建立或指定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保障特種設備安全投入,兌現特種設備安全獎懲。
4、領導公司各職能部門以及各相關車間、班組,根據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抓好生產同時抓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5、組織有關部門對職工進行特種設備技術崗位培訓和考核,堅持新工人入廠后的廠、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和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作業。
(二)公司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職責
1、認真學習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指示要求,組織貫徹執行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關于特種設備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規程、規定等。依法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為主要領導當好參謀。
2、全面負責本企業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工作,建立起本企業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的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
3、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問題,向職工代表會、股東大會報告安全生產情況。
4、組織制定并實施本企業關于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及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并經常督促檢查,確保落到實處。
5、組織審定本企業特種設備選購計劃、定期報檢及檢驗計劃、修理或改造方案、淘汰更新計劃和特種設備轉讓事項,并督促檢查其執行、完成情況。保證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6、經常深入使用現場,查看特種設備使用工況,了解、掌握本企業特種設備技術狀況,督促解決特種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每月組織對所有特種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并建立檢查記錄。
7、協調企業內部各生產使用與職能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有關車間和職能部門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情況,及時解決使用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不斷提高本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8、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
9、及時、準確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有效組織事故救援,組織特種設備事故調查分析,對特種設備事故,遵循“四不放過”的原則,拿出事故處理意見,督促事故處理到位。
10、審批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格和有關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方面的上報統計報表。
11、負責組織領導在用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方面的檢查評比,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揚先進、批語落后,做到獎罰分明。
(三)動力設備部門(機修車間)職責
1、在總經理和公司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的領導和業務指導下,具體負責企業特種設備日常檢查、維護保養等管理工作。
2、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本企業關于特種設備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規定、制度等,加強法制觀念,自覺按章辦事。
3、編制特種設備選購計劃,組織新設備進廠驗收檢查,選擇安裝單位,驗收安裝質量參,加試車等工作。
4、參與編制本企業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章制度,協助工藝生產部門制定生產操作規程。
5、編制特種設備報檢、檢驗、維修、保養等計劃,并具體落實實施,檢查或參與安全附件的校驗工作。
6、對定期檢驗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做到及時消除;對需要監控使用的,一定要制訂監控措施;設備需修理時,應由相應資質的安裝維保單位進行消除設備缺陷。
7、對特種設備的安裝、日常檢查、檢驗、改造、大修、維保等環節,做好資料的記錄、收集、匯總、移交工作。
8、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并配合安技部門及時做好設備事故的統計上報工作。
(四)安全保衛部門職責
1、熟悉并執行特種設備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規定、制度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檢查和糾正特種設備使用中違章行為。
2、制定相關人員職責,操作人員守則、安全操作規程及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
3、監督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認真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4、做好特種設備使用的注冊登記、建卡、建檔工作,并將注冊標志粘貼(懸掛)在顯著位置。
5、及時做好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變更工作。
6、協助有關部門編制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考核計劃,并積極參與實施。
7、根據單位職工培訓制度,組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和組織內部學習。
8、組織、督促、聯系有關部門人員進行特種設備事故隱患的整改。
9、參與組織特種設備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及時向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事故的情況。
10、負責建立、管理特種設備臺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花名冊,收集特種設備各種技術資料、文件和各種原始記錄等檔案資料,整理歸檔,并做好有關統計報表統計上報工作。
11、組織緊急救援預案演習。
(五)政工人事部門職責
1、學習熟悉國家有關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考核規定,根據本企業生產實際需要,編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2、建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換證考試。
3、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率過到100%。
(六)特種設備使用部門(分廠、車間)負責人職責
1、組織本部門職工認真學習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制定的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結合本部門實際,積極制訂出加強使用管理、維護檢修等有效措施,不斷改善使用管理狀況。
2、在公司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的領導下,具體抓好本部門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工作。
3、參與監督本部門使用特種設備的安裝調試、修理與改造、質量驗收工作,積極組織做好特種設備檢驗前停車、卸料、置換、清掃等工作,及時安排特種設備安全附件的檢校工作。
4、對特種設備開展日常安全檢查,隨時了解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狀況,制定和落實消除特種設備接口密封部位的跑、冒、滴、漏的措施,不斷提高特種設備完好率。
5、協助有關部門編制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計劃,并積極參與實施。
6、經常教育督促本部門有關人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嚴禁特種設備帶病運行和不合理使用,對特種設備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與有關部門共同落實整改。
7、組織安排好本部門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并經常對本部門職工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安全責任感。
8、督促本部門操作人員嚴格執行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檢查有關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危及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行為及時加以制止并提出批語和處理意見。
9、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特種設備停用保養工作,保證停用特種設備能夠處于良好的狀態。
10、經常查看特種設備注冊銘牌懸掛情況,防止丟失和損壞。
11、不得安排無證操作人員獨立上崗操作特種設備。
12、對特種設備事故應及時上報,配合調查、積極采取防范措施。
(七)操作人員職責
1、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脫崗,不做與崗位無關的其他事情。
2、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規章制度。
3、精心操作,防止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4、時刻注意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安全附件的靈敏、可靠性、發現不正常現象及時處理。
5、按時定點、定線巡回檢查。
6、認真監視儀器儀表,如實填寫運行記錄。
7、認真做好所操作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保持特種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8、發現事故隱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9、努力學習操作技術和安全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水平。
篇2:機電科工程師特種設備節能管理崗位責任制
一、崗位責任
第1條參加機電設備檢查,并協助機電設備管理員進行設備管理。
第2條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機電安全工作的重點進行技術把關,對機電設備的選型、進貨質量的驗收等進行技術把關。
第3條負責全礦地面所有特種設備(行車、鍋爐、電梯、場內車輛、壓力容器等)的建檔管理。
第4條負責編制地面所有特種設備、儀表的檢驗檢測計劃,并跟蹤試驗檢測,及時將試驗報告的收集整理。
第5條負責制定所有特種設備的大修計劃并監督落實實施。負責編制全礦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6條負責全礦節能工作的日常管理,編制全年節能目標,制定各單位節能指標的分解并落實考核。負責收集、分析、編制全礦日、月、季、年度節能統計報表。
第7條負責機電科各種記錄、報表、報告、制度等資料的審查、收集、整理、歸檔。
第8條積極在煤礦推廣機電、運輸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安全生產科研攻關。分管業務范圍內安裝、檢修工程、工作的現場專盯指導。
第9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機電科工程師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工人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1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工程師解聘直到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2條編制的機電、運輸專業安全技術措施以及供配電相關設計出現明顯技術失誤的,機電科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及時組織分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對治理未進行監督的,機電科工程師負重要責任。
第14條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分析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狀況,向機電科長提出具體意見的,機電科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5條在機電科技術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機電科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機電科工程師對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設施技術檔案的整理、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17條未按規定經常深入現場,或未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的不安全隱患,機電科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8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篇3:特種設備副局長安全生產責任制(新)
1、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上級的安全生產方針、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在局長的領導下領導特種設備科及相關業務科室開展工作。
2、協助局長制定日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并督促落實,與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各種安全活動。
3、在局長的領導下分管集團公司所屬地面廠、處、公司安全監察工作,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負責。
4、掌握安全生產動態,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工作內容。
5、負責組織對地面廠、處、公司進行安全監督檢查及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評比驗收工作。
6、負責組織對礦、廠、處、公司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隱患排查工作。
7、負責組織傷亡事故及重大非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