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工作制度
倉庫管理制度
1.0目的
為使倉庫有效運作及管理有所依循,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0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倉庫的物料的收發、保管、搬運、盤點、呆廢料、單據及賬務處理。
3.0職責
3.1物控部(倉庫):負責嚴格按照本制度執行倉庫管理工作;
3.2財務部:負責定期或不定期稽核進、出、存數量及手續,及賬物卡證的一致;
3.3物控部、行政部、財務部:負責定期或不定期稽核倉庫執行本管理制度的情況;
4.0作業規范
4.1收發規定
4.1.1無有效進、出倉手續資料,倉庫不得收發物料。具體參照《進料作業流程》,《生產制令單處理作業流程》、《退料作業流程》、《成品進倉作業流程》、《成品出倉作業流程》、《發外加工處理作業流程》等規定處理。
4.1.2按規定時間收發物料,緊急、特殊情況以“服務客戶、服務生產、服務開發”為原則處理;
4.1.3物料進出倉時應嚴格計量,不得估算物料數量作為收發依據;
4.1.4未經有效批準,不得超量收料(供應商送的不計價備品除外),也不得超量發料或發貨;
4.1.5物料發生異常時,應于當天內完成賬務處理,于第二天上午9:00前分送相關部門;
4.1.6倉庫備(發)料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并注意在收、發料時采取適當措施(如顏色標簽法、移倉法、批次存儲法等)予以保證;
4.1.7倉庫主管應隨時對下屬倉管員收發情況進行監控,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或報告。
4.1.8物料的收料作業由物料員主導,進倉、出倉作業由倉管員主導,其他人員不得擅自對物料進行處理。
4.2保管、存儲規定
4.2.1儲存應遵循三項基本原則:
4.2.1.1防火、防水、防壓;
4.2.1.2定點、定位、定容、定量;
4.2.1.3先進先出;
4.2.2為方便存取物料,對倉庫進行“分區、分類、分架、分層”及定量管理,并根據劃分情況做出《倉庫平面示意圖》、《物料存儲分布示意圖》等,發生調整時,應及時進行相應的修正;
4.2.3物料存儲要分門別類,按“先進先出”原則堆放物料,填寫《物料標識卡》等標識,尾數應貼上“尾數標簽”或做好尾數標識,并有相應的臺賬、卡賬以供查詢;
4.2.4對因有批次規定、色別規定等特殊原因而不能混放的同一物料應分開擺放;
4.2.5物料儲存要盡量做到“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不超安全高度”;
4.2.6物料不得直接置于地上,必要時加墊板、紙皮或置于容器內,予以保護存放;
4.2.7任何物料不得堆放在倉庫通道上,以免影響物料的收發;
4.2.8不良品與良品必須分區儲存、管理并做好相應的標識;
4.2.9儲存場地須適當保持通風、通氣,以保證物料品質不發生變異;
4.2.10對于有特殊保管要求的物料應考慮適當的防護措施,如易變質物料、危險品、貴重物品等,以保證物料的安全性與品質不受到影響。
4.2.11根據物料自身特性,設置物品儲存期限表(具體見《呆廢物料處理作業流程》),對超過期限的,應提出品質判定要求,確保不合格物料發放到生產現場使用;
4.2.12對庫存時間超過呆滯期限無動用或月動用量不足物料總量20%的物料,應進行處理,具體依《呆廢物料處理作業流程》處理;
4.2.13倉庫主管、物控部、財務部等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倉庫物料的保管、儲存情況進行稽核,發現問題,進行現場處理(包括處罰、培訓、指導等)。
4.3搬運規定
4.3.1人力搬運時應做到輕拿輕放,注意人身及物料的安全;
4.3.2搬運過程中防止物料、產品混淆堆放;
4.3.3搬運過程中,必要時應使用適當的容器,防止對物料造成損傷;
4.3.4危險物品的搬運應按產品特性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搬運;
4.3.5使用搬運工具時應注意物料的堆疊,以能順利通過廠區劃定的通道為限,高度不得超過安全高度為原則(一般以2米為堆放高度);
4.3.6倉管員應對搬運人員提出合理的搬運要求,確保搬運作業安全、高效;
4.4單據處理規定
4.4.1倉庫所有單據均用不易褪色筆(一般以圓珠筆、簽字筆為宜)按單據填寫要求,遵循“完整、準確、清晰”的填寫原則,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單據,倉庫有權要求相關部門改善。
4.4.2每日產生的單據最遲于第二天上午9:00前分類歸檔,保管好,并傳送到相關部門;
4.4.3倉庫留存當月產生的單據應做好標識,并最遲于月底按類別統一用紙箱裝好交倉庫主管或倉庫主管指定的人員保管;
4.4.4倉庫單據應連號,中間不得有缺失情況出現,對于開錯單等原因作廢的單據,由倉管員在作廢單據上注明“此單作廢”字樣,并蓋“作廢”章,并與其他單據一起保存,以備追溯。
4.4.5倉庫主管隨時對下屬倉管員單據處理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單據填寫、傳遞、接收、保存、輸出等),要求操作不規范者限期改善,并給予必要指導。
4.5賬薄處理
4.5.1倉庫以電腦賬的形式做進銷存賬,進銷存賬在“網上鄰居”上共享;
4.5.2賬薄登錄要有合法、有效的單據作支持,不可憑空想象或有實物異動時而不開單據;
4.5.3當日產生的單據當日下班前完成賬目登錄工作;
4.5.4賬務處理方法具體按公司《財務制度》執行;
4.5.5倉庫主管要隨時檢查賬務登錄情況進行檢查,物控員、財務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倉庫的賬務登錄情況進行抽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確保賬、卡、物、證“一致。
4.6盤點規定
4.6.1倉庫必須按公司財務部門要求進行盤點,并負責呈報盤點結果;
4.6.2倉管員在發現庫存出現異常狀況時,應對異常物料實施抽查、抽盤作業;
4.6.3倉庫主管、財務人員、物控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倉庫物料進行抽盤,并作為考核倉庫人員工作績效的一項指標;
4.7退貨產品及呆廢料處理規定
4.7.1客戶退貨產品處理
具體意見按《客戶退換貨處理作業流程》執行;
4.7.2呆廢料處理具體按《呆廢物料料處理作業流程》執行;
4.8消防安全規定
4.8.1倉庫人員必須接受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并會使用倉庫所屬的安全消防設備、設施及消防器材(如消火栓、滅火器等);
4.8.2倉庫人員在擺放物料時不得堵塞安全消防通道,不得遮擋消防器材,必須保證倉庫所屬的安全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能夠在必要時立即投入使用;
4.8.3倉庫人員有責任保證倉庫所屬安全消防設備設施的完整、完好;
4.8.4倉庫人員有責任檢查倉庫所屬安全消防設備、設施的有效性,如消火栓能否噴水、滅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內等;
4.9工作紀律規定
4.9.1倉管員應服從上級安排,做到令行禁止;
4.9.2倉庫人員應有良好的配合、服務意識,按要求做好備料、發料工作,并及時為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的庫存資訊報表及信息;
4.9.3倉庫人員不得監守自盜,嚴禁公物私用;
4.9.4倉庫人員不得收受供應商禮金與物品,更不得因此損害公司利益;
4.9.5無關人員未經倉庫人員允許,不得隨意進入倉庫;
4.9.6倉庫人員有責任對違反倉庫管理制度的行為予以制止,制止不聽的報倉庫主管或開具《處罰單》報行政部;
4.9.7倉庫人員因當天工作未完成而需加班時,必須加班完成;
4.9.8所有倉庫人員離職或調崗,均須與接手人辦理好賬、物交接手續(包括物料的整理、盤點工作),因各種原因,接手人未能及時到位時,由倉庫主管或倉庫主管指定的代理人員辦理交接,若未能交接清楚,離職或調崗倉管員必須延長在崗時間,直至完成交接為止;
4.9.9倉管員因各種原因需請假時,必須填寫《請假單》,經倉庫主管、物控經理審核同意,并有明確的職務代理人代理工作時,方可批準請假。
4.9.10物控部經理、倉庫主管應隨時巡視倉庫工作紀律情況,對違紀現象予以制止糾正,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5.0處罰規定
5.1無有效進、出倉手續資料,倉庫人員進行物料收發的,處罰責任人30元/次,若因此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公司《賠償管理制度》處理;
5.2離職或調崗倉管員未與接手人辦理賬、物交接的,處罰責任倉管員50元/次,若交接過程中接手人發現賬、物不符的,處罰責任倉管員10元/種物料。交接清楚后出現的賬、物不符責任由接手人承擔;
5.3收料進倉時,倉管員須按要求擺放物料,并做好標識,若違反,處罰責任倉管員5元/次;
5.4倉庫備(發)料未遵循“先進先出”原則,而隨意發料的,處罰責任倉管員5元/次;
5.5倉存物料沒有建立賬、卡的,對責任倉管員處罰10元/次;
5.6對存在批次、色差等不能混放的物料而未分開擺放的,處罰責任倉管5元/種;
5.7不良品與良品必須分開儲存、管理,并做到明確標識,若違反,處罰責任倉管10元/次;
5.8因搬運不當而造成物料損壞的,對責任人罰款10元/次,若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公司《賠償管理制度》處理;
5.9違反單據、賬務、退貨品及呆滯料處理規定的,按流程相應規定進行處理;
5.10非本倉庫人員不得擅自動用倉庫物料,違反者罰款20元/次,倉庫人員聽之任之、不加制止的,罰款10元/次;
5.11對于本廠員工,無關人員未經倉庫允許,不得隨意進入倉庫,倉管員未制止的則對倉管員罰款10元/次;對于制止但未聽者,當事人罰款20元/次。對于供應商送貨人員,倉管員應該制止。未制止則對倉管員處罰10元/次,對于制止不聽者則通知采購人員處理;
5.12在倉庫內抽煙者,罰款200/次,并對當班倉管員、搬運人員各處以20元/次的罰款;
5.13倉庫人員監守自盜或公物私用的,一經確查一律開除,扣除所有工資,情節嚴重的,送公安機關處理;
5.14收受供應商禮金與物品、損害公司利益的,一律開除,扣除所有工資,并按公司《賠償管理制度》處理,情節嚴重的,送公安機關處理;
5.15倉庫主管因對下屬監控不力而出現違規事件,應負領導連帶責任。具體按公司制度執行處理;
5.16倉管員提供錯誤庫存信息的,處罰責任人5元/次,若因此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公司《賠償管理制度》處理;
5.17對于盤點中出現的問題,按公司《盤點管理制度》處理,若出現盤贏則需形成相關報表,通知財務調平賬目;盤虧則需按公司《賠償管理制度》處理;
5.18請假而未有職務代理人代理工作的,處罰責任人10元/次;
19違反本管理制度處罰規定未盡事項者,按相關制度、規定執行,相關制度、規定未明確的,一律只處罰5元/次
篇2:倉庫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為切實做好倉庫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預防電氣火災事件的發生,本著“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明確責任和義務,特制訂本制度:
一、儲配部主任為本部門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對儲配部所有電氣設備使用的檢查指導和管理;儲配部副主任(保管員)為倉儲區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負責對轄區所有電氣設備使用的檢查指導和管理;
二、分揀組長為本組消防安全管理直接責任人,負責按程序開啟和關閉本組設備的所有電源并記錄備案;
三、每日早班前,由綜合部當日值班電工負責開啟分揀室總電源和空壓機并記錄,晚上下班后由當日值班電工負責關閉并記錄備案;
四、每日早班前,由儲配部主任或副主任開啟倉庫電氣設備并記錄;晚上下班后由儲配部副主任牽頭,當日門衛值班員陪同檢查倉庫所有電源關閉情況并記錄備案;
五、叉車工(含手動叉車工)為叉車使用安全管理責任人,負責按程序開啟和關閉充電電源并記錄備案;
六、各部門要確定所屬區域的責任人,負責檢查班后的電源使用和關閉并記錄;特殊情況不能親自進行檢查的,可以在分管領導同意后,委托專人進行檢查,但被委托人必須高度負責到位,并有記錄備案。
七、凡沒有按照規定要求履行檢查記錄的(含委托人),部門檢查發現的,予以對個人扣除績效考核3至5分;中心檢查發現的,予以對部門進行一級考核扣除3至5分處罰;因麻痹大意未履行職責造成火災事件的,予以進行待崗、降級、免職、撤職等處分,構成犯罪的,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八、本規定未盡事項,參照行業相關管理規定執行。
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施。
篇3:爆炸物品倉庫值班守護工作制度
一、根據《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結合本礦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本礦全體人員必須遵守執行。
二、炸藥、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嚴禁混裝混存。
三、爆炸物品倉庫必須實行24小時連續看守,不得空崗。
四、爆炸物品倉庫由2名人員值班守護,倉庫保管員值班12小時,礦安排一名爆破員值班12小時。
五、倉庫庫管員須經檢查報警裝置,保證其完好,遇特殊情況應立即通知礦部。
六、礦部在安全自檢工作中,必須把炸藥庫房的檢查納入檢查范圍,及時發現隱患,處理隱患。
七、除庫房值班員外,未經礦部領導同意,其它人員不準進入庫房。
八、倉庫保管員請假,必須經礦長同意。未獲批準,不裝離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