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樓地面工程防止質量通病措施
1、水泥砂漿面層。
(1)、起砂、起泡:
其原因有:水泥質量不好(過期或受潮至使強度降低),水泥砂漿攪拌不均勻,砂于過細或含泥量過大,水灰比過大,壓光遍數不夠及壓光過早或過遲,養護不當等。因此。原材料一定要經試驗合格才可使用;嚴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層的水泥砂漿稠度不宣大5cm(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計);掌握好面層的壓光時間。水泥地面的壓光一般不應少于三遍。第一遍隨鋪隨進行,第二遍壓光應在初凝后終凝前完成,第三遍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閉塞細毛孔,亦切忌在水泥終凝后進行,連續養護時間不少于7晝夜。
(2)、面層空鼓(起殼):
其原因有:砂子粒度過細,水灰比過大,基層清理不干凈,基層表面不夠濕潤或表面積水,未做到素水泥漿隨掃隨做面層砂漿。因此,在面層水泥砂漿施工前應嚴格處理好底層(清潔、平整、濕潤),重視原材料質量,素水泥漿應與鋪設面層緊密配合,嚴格做好隨刷隨鋪。
2、地磚面層:
(1)、面料與基層空鼓:主要是由于基層清理不夠干凈,不夠濕潤;水泥漿涂刷不均勻或結合層完成后放置時間過久,鋪貼塊料時沒有灑水濕潤;釉面磚、水泥花階磚鋪貼前沒有浸水潤濕;陶瓷錦磚鋪貼前沒有用毛刷沾水刷去表面塵土;水泥膏抹涂不均勻等。
(2)、錯縫:面料尺寸規格不一,事前沒有認真挑選分類使用;鋪貼時沒有認真嚴格按掛線標準及對好縫子。
(3)、相鄰兩板高低不平(剪口大):由于塊料本身不平正:鋪貼操作不當;鋪貼后過早上人行走踩踏或堆物品(有時還出現松動現象)。
篇2:地面與樓面工程質量通病預防措施(2)
地面與樓面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二)
1地面起砂
a、現象:
地面表面粗糙,顏色發白,不堅實。走動后,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用手摸時象干水泥面。隨著走動次數的增多,砂粒逐漸松動或有成片水泥硬殼剝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
b、治理:
(1)小面積起砂且不嚴重時,可用磨石將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堅硬的表面。也可以用純水泥漿罩面的方法進行修補,其操作順序是:清理基層→充分沖洗濕潤→鋪設純水泥漿(或撒干水泥面)1~2mm→壓光2~3遍→養護。如表面不光滑,還可水磨一遍。
(2)大面積起砂,可用107膠水泥漿修補,具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①用鋼絲刷將起砂部分的浮砂清除掉,并用清水沖洗干凈。地面如有裂縫或明顯的凹痕時,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107膠制成的膩子嵌補。
②用107膠加水(約一倍水)攪拌均勻后,涂刷地面表面,以增強107膠水泥漿與面層的粘結力。
③107膠水泥漿應分層涂抹,每層涂抹約0.5mm厚為宜,一般應涂抹3~4遍,總厚度為2mm左右。底層膠漿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膠:水=1:0.25:0.35(如摻入水泥用量的3~4%的礦物顏料,則可做成彩色107膠水泥漿地面),攪拌均勻后涂抹于經過處理的地面上。操作時可用刮板刮平,底層一般涂抹1~2遍。面層膠漿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膠:水=1:0.2:0.45(如做彩色107膠水泥漿地面時,顏色摻量同上),一般涂抹2~3遍。
④當室內氣溫低于+10℃時,107膠將變稠甚至會結凍。施工時應提高室溫,使其自然融化后再行配制,不宜直接用火烤加溫或加熱水的方法解凍。107膠水泥漿不宜在低溫下施工。
⑤107膠摻入水泥(砂)漿后,有緩凝和降低強度的作用。試驗證明,隨著107膠摻量的增多,水泥(砂)漿的粘結力也增加,但強度則逐漸下降。107膠的合理摻量應控制在水泥重量的20%左右。另外,結塊的水泥和顏料不得使用。
⑥涂抹后按照水泥地面的養護方法進行養護,2~3d后,用細砂輪或油石輕輕將抹痕磨去,然后上蠟一遍,即可使用。
⑦對于嚴重起砂的水泥地面,應作翻修處理,將面層全部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沖洗干凈。鋪設面層前,鑿毛的表面應保持濕潤,并刷一度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可摻入適量的107膠),以增強其粘結力,然后用1:2水泥砂漿另鋪設一層面層,嚴格做到隨刷漿隨鋪設面層。面層鋪設后,應認真做好壓光和養護工作。
2地面空鼓
a、現象:地面空鼓多出現于面層與墊層之間,或墊層與基層之間,用小錘敲擊有空鼓聲。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開裂。嚴重時大片剝落,破壞地面使用功能。
b、治理:
(1)對于房間的邊、角處,以及空鼓面積不大于0.1m且無裂縫者,一般可不作修補。
(2)對人員活動頻繁的部位,如房間的門口、中部等處,以及空鼓面積大于0.1m
或雖面積不大,但裂縫顯著者,應予翻修。
(3)局部翻修應將空鼓部分鑿去,四周宜鑿成方塊形或圓形,并鑿進結合良好處30~50mm,邊緣應鑿成斜坡形。底層表面應適當鑿毛。鑿好后,將修補周圍100mm范圍內清理干凈。修補前1~2d,用清水沖洗,使其充分濕潤。修補時,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一遍,然后用面層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補。如原有面層較厚,修補時應分次進行,每次厚度不宜大于20mm。終凝后,應立即用濕砂或濕草袋覆蓋養護,嚴防早期產生收縮裂縫。
(4)大面積空鼓,應將整個面層鑿去,并將底面鑿毛,重新鋪設新面層。有關清理、沖洗、刷漿、鋪設和養護等操作要求同上。
3樓梯臺階的踏級陽角處裂縫、脫落
a、現象:踏級在陽角處裂縫或剝落,有的在踏級平面上出現通長裂縫,然后沿陽角上下逐步剝落,既影響使用,又不美觀。
b、治理:當裂縫或脫落比較嚴重而影響行人交通,或外觀質量要求較高時,應做翻修處理。
篇3:樓地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十一)
樓地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防止護養不當的措施
(1)正確選用原材料。
(2)嚴格控制水灰比、操作規程和掌握操作時間。
(3)面層粉刷后,應及做好養護工作。一般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2、防治地面空鼓的措施
(1)徹底清創造粉刷基層上的浮灰、垃圾及其他雜物,要求基層上有毛面。
(2)基層應隔夜澆水濕潤。
(3)粉刷前將基層上的積水清除。
(4)水泥砂漿配合比嚴格按設計要求,稠度不宜大于35mm,宜干硬性,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