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六)
砌體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6)
1施工程序
抄平、放線→立皮數桿→擺磚墻(鋪底)→砌頭角、掛線→鋪灰砌磚→勾縫、清理墻面
2砌筑工藝與具體要求
砌筑用磚和砂漿應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要求,灰漿按設計強度要求由試驗室提供配合比,砌筑用磚要提前澆水濕潤。砌筑前,先根據磚墻位置彈出墻身軸線和邊線。開始砌筑時先擺磚樣,排出灰縫寬度。擺磚時應注意門窗位置及磚垛、構造柱等對灰縫的影響,同時要考慮窗間墻的組砌方法及非整磚的位置,務使各皮磚的豎縫相互錯開。在同一墻面上各部份的組砌方法應統一,并使上下一致。砌磚前須進行皮數桿的技術復核工作,皮數桿上應標出磚的厚度、灰縫厚度、門窗、過梁等的構件位置,立皮數桿時要用水準儀進行抄平,使皮數桿的樓面標高線位于設計標高位置上。砌筑砂漿應隨攪拌隨使用,水泥砂漿必須在3小時內用完,混合砂漿應在4小時內用完,不得使用過夜砂漿。
3多孔磚墻體砌筑
多孔磚的砌筑采用一順一丁的砌筑方法,第一皮層磚撂底時應盡量使用整磚,斷磚應盡量使用在要求砍磚的部位,不得集中使用。墻體砌筑應隨時檢查墻體的垂直度,墻體應做到橫平豎直,接槎可靠,搭接合理,灰縫飽滿的原則。其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
墻體砌筑時必須做好砌體與墻柱的拉結。為避免拉結筋漏埋、移位而造成拉結效果不能滿足砌體要求的情況,要做到以下二點:
⑴、澆筑鋼筋混凝土柱,墻板前應確定皮數桿,并在皮數桿上標明拉結筋的位置。這樣既保證拉結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結筋與磚砌體水平灰縫一致。
⑵、嚴格拉結筋的檢查驗收。驗收柱內鋼筋時,同時檢查驗收拉結筋的預埋情況,并做相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符合要求的,應在整改并重新驗收合格后才允許澆筑。
4連接
⑴、普通木門框安裝,應在門洞兩側的墻體中按上、中、下位置每邊砌入帶防腐木磚的C25砼塊,然后用釘子將木門樘與砼塊連接固定。C25砼塊兩側墻面處采用厚20mm砌塊貼面,使預埋塊與整個墻面觀感一致。
⑵、安裝鋁合金門窗框,應在門窗洞口兩側的墻體中按上、中、下位置每邊砌入C25砼塊,然后宜用尼龍錨銓或射釘彈將塑鋼、鋁合金門窗連接鐵件與砼塊固定,并在連接鐵件內填充PU發泡劑。門窗樘與墻體面層接合處應以建筑密封膠封口。
5敷管線
⑴、水電訊及智能管線的暗敷工作,必須待墻體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方能進行。開槽時,應使用手提式電動切割機并輔以手工鏤槽器。鑿槽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
⑵、敷設管線后的槽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宜此墻面微凹2mm,再用粘合劑補平,并沿槽長處貼大于等于100mm寬玻璃纖維網格布增強。
6驗收標準和檢驗方法
⑴、砌塊和粘合劑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砌塊和粘合劑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試驗報告。
⑵、砌塊的灰縫厚度飽滿度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2-2的規定。
表6.6-1砌體灰縫厚度、飽滿度及檢驗方法
灰縫厚度飽滿度及要求檢驗方法抽檢數量
水平縫2-3mm≥85%用百格網檢查砌塊底面及頂面粘合劑的粘結痕跡面積每步架不少于3處,每處不應少于3塊
垂直縫2-3mm≥85%
⑶、在一般情況下,上下皮砌塊錯縫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如在墻體端部,出現上下皮砌塊錯縫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的現象,但面積不得大于該墻體總面積的15%。
⑷、砌體墻面應平整、干凈、無裂縫,灰縫處無溢出的粘合劑。
7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砂漿使用必須在攪拌葉正常運轉后,方可投料。轉頁轉動時,不準用手或棒等其他物體支撥刮拌和筒灰漿或材料。
出料時必須使用搖手柄,不準用手轉拌和筒。
作中機具如遇故障或停電,應拉開電閘,同時將筒內拌料清除。
⑵、淋濕磚塊
磚塊就提前在地面上用水淋(或浸水)至濕潤,不應在磚塊運到操作地點時才進行,以免造成場地濕滑。
⑶、材料運輸
車子運輸磚、砂漿應注意穩定,不得高速跑步,前后車距離應不少于2m;下坡行車,兩車距應不少于10m。禁止并行或超車。所載材料不許超出車箱之上。
車子推進施工電梯或井架進行垂直運輸時,裝量和車輛數不準超出吊籠的吊運荷載能力。
禁止用手向上拋磚運送,人工傳遞時,應穩遞穩接,兩位置應避免在同一垂直線上作業。在操作地點臨時堆放材料時,當在地面時,要放在整豎實的地面上,不得放在濕潤積水或泥土松軟崩裂的地方。
當放在樓面板時,不得超出其設計荷載能力,并應分散堆置,不能過分集中。
⑷、安設施工腳手架
安設施工腳手架;當安裝在地面時,地面必須平整堅實,否則要夯實至平整不下沉,或在架腳鋪墊枋板,擴大支承面,當安設在樓板時,如高低不平則應用木板楔穩,如用紅磚作墊則不應超過兩皮,地面上的腳手架大雨后應檢查有無變動。
腳手架間距按腳手板長度和剛度而定,腳手板不得少于兩塊,其端頭須伸出架的支承橫桿約20cm,但也不許伸過太長做成懸臂。防止重量集中在懸空部位,造成腳手板“翻跟頭”的危險。
兩腳手板相搭接時,每塊板應各伸過架的支承橫桿,注意不要將上一塊板僅搭在下一塊板的探頭(懸空)的部分。
腳手板每塊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兩人,堆放磚塊不應超過單行3皮,宜一塊板站人,一塊板堆料。
腳手架的高度(站腳處)應低于砌磚高度。
⑸、砌磚施工
不準站在墻上做劃線、吊線、清掃墻面等工作。
砍磚時應向內打磚,防止碎磚落下傷人。
篇2:砌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質量要求目標:砌筑質量的具體要求做到符合施工操作規程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質量目標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學生宿舍的砌體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時要充分重視。
2、具體措施如下:砌筑前將基礎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采用魚尾板線錘檢查砌體表面的垂直度。砂漿是砌體間的粘結材料,其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本工程中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施工采用鋪灰擠磚法,同時保證砂漿的和易性,磚的適當濕潤程度。此外,本工程擬采取規范規定的組砌形式和接搓方式。
3、砌筑用腳手架:結合工程特點,本工程采用內外腳手,外腳手架上的磚體堆放應按規范要求。即將腳手架搭設在各層樓板上進行砌筑。每個樓層只搭設兩步,待砌完一個樓層的墻體后,再將腳手架全部翻到上一樓層。由于裝拆頻繁,擬采用輕便靈活的型號及尺寸,力求裝拆方便。
4、材料運輸:由于砌體工程的材料均需運到各層的施工面上,而且材料用量非常大,因此材料的運輸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工程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井架,水平運輸采用膠輪車。為保證材料運輸與砌體施工不沖突、不脫節,磚塊運輸全部安排夜班,白天主要運輸砂漿。
5、砌體工程大約在4~5月進行,氣溫逐步升高,這時對磚塊要隔夜澆水濕潤,以保證砌體質量。
篇3:住宅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實心磚(自行車庫室內隔墻按砼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0.00以上部分:外墻、樓梯間等采用M10粘土多孔磚(240厚);內墻采用加氣砼塊(120、200、240厚);無梁處隔墻采用GRC空心板;衛生間隔墻采用粘土多孔磚(120厚)。砌體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在施工前做好砂漿試配工作。砌塊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應分批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將砼柱內預留拉結筋整理好,將砌墻的部位清掃干凈,并剔除浮漿結塊,按設計要求彈好墻身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桿,且先進行排磚。
墻體砌筑時應與水電施工相配合,按圖紙設計在墻上預留水電管槽,以免鑿墻影響結構,且此處不可采用折磚預留槽的方法。
砌筑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磚的含水率進行調整,即磚含水率在上限15%時,砂漿稠度為下限70mm,反之磚含水率為10%時砂漿稠度為90mm。
墻體砌筑嚴禁斷磚集中使用,嚴禁干磚上墻,配備專人負責砌筑前磚的濕潤,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磚四邊1.5cm)。嚴禁灰縫通光透亮。墻體應做到砂漿飽滿,橫平豎直,垂直度、平整度、十皮磚灰縫應符合GBJ300-88質評標準中砌筑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要求。
砌筑工程如遇雨、雪時,應用草包覆蓋,避免砂漿流失。
砂漿試塊的留置、養護、試塊試壓等必須按時、按標準要求進行。每一流水段應留置一組試塊,試塊制作隨機取樣,及時送試驗室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