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大廈后澆帶施工措施
30層大廈后澆帶施工措施
1概述
本工程地下三層,地上三十層,建筑面積約為131661m2,地下室基礎底板南北向長172m,東西向寬124m,從基礎筏板開始至裙樓五層頂板設置有沉降后澆帶、伸縮后澆帶,后澆帶寬度為1000。
本工程伸縮后澆帶,在兩側結構澆筑兩個月后合縫;沉降后澆帶在主體結構封頂后合縫。后澆帶采用比相應結構部位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摻多功能復合型微膨脹劑,摻量視膨脹劑技術要求而定。澆筑由下至上逐層進行,后澆帶與樓層混凝土澆筑時間差不少于50天。
2后澆帶模板支設
2.1為保證后澆帶兩側模板支撐牢固緊密,采用雙層網作一次性模板,一層為鋼板網,一層為10×10的密眼鋼絲網,兩層網預先綁扎固定在一起,鋼絲網外固定三根粗鋼筋作為定型支撐。
2.2地下室外墻垂直后澆帶模板支設:
地下室墻后澆帶先行砌筑240mm臨時擋水磚墻,墻壁兩側抹防水砂漿。
3后澆帶允許偏差
表10-1
項目允許偏差(MM)
網的長度、寬度±10
網眼尺寸±20
骨架的寬度、高度±5
骨架的長度±10
受力鋼筋間距±10
排距±5
箍筋、構造鋼筋間距±20
鋼筋起彎點偏移±20
受力鋼筋保護層基礎±10
梁±5
墻板±3
墻垂直度層<5M8
墻垂直度間>5M10
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4.1根據設計規定,后澆帶在主體完工后進行,且后澆帶與樓層混凝土澆筑時間差不少于50天。
4.2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用高壓水沖洗施工縫,保持濕潤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積水。
4.3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縫處鋪設一層與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漿。
4.4后澆帶混凝土采用微膨脹混凝土。
4.5混凝土按400mm厚分層澆筑,以免因澆筑厚度較大造成網模板側壓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4.6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采用φ50振搗器時不小于40cm;采用φ70振搗器時不小于50cm)。
4.7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
4.8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澆水養護14d。
5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
5.1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手壓混凝土表面能出現指紋),用壓力水沖洗(水應呈霧狀),清除浮漿、碎片并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網片沖洗干凈。混凝土終凝后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
5.2對已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及時安排人鑿毛處理。
5.3對較嚴重的蜂窩或孔洞立即進行修補。
5.4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用水和空氣)清理表面。
6成品保護
6.1預防水浸入底板后澆帶的措施
為防止底板周圍施工積水流進后澆帶內,在后澆帶兩側50cm寬處,用水泥砂漿做出寬5cm、高5~10cm的擋水帶。并注意保護砂漿擋水帶,避免破壞。
6.2防止雜物落入后澆帶內的措施
施工縫處理完畢并清理干凈后,頂部用木模板或鐵皮封蓋,四周設臨時欄桿圍護,以免施工過程中污染鋼筋,堆積垃圾。
6.3懸臂梁處理措施:
后澆帶將連續梁斷開,造成這些梁出現懸臂現象,為保證結構設計連續梁不受到破壞,采取如下措施解決。
1)后澆帶懸壁梁板支撐:沿后澆帶斷開的梁,每梁端頭設一直徑140mm,壁厚5mm的焊接鋼管,兩端焊10厚鋼板,直接頂在梁底上。
2)保留梁下垂直支撐,待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達到75%強度后再自上而下逐層拆除。
6.4板后澆帶的處理措施:
本工程后澆帶將雙向板斷開,造成由四邊固定支座變為三邊固定、一邊自由的現象,使板的受力特征發生了變化。為避免這些板撓度過大或出現裂縫,板的支撐要保留至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逐層拆除。
7后澆帶混凝土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7.1認真清除后澆帶的雜物,如碎模板、鋼筋頭、松散混凝土、鋼管垃圾等。
7.2澆筑底板后澆帶混凝土時,在底板面澆筑一層5cm厚的同混凝土配比無石子附加層,兩者同時澆筑。
7.3后澆帶的施工縫處理后一定要采取臨時保護措施,防止雜物、污水等入后澆帶內,給后續施工帶來困難。
7.4在后澆帶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時不得將模板部分支撐拆除。
7.5為防止后澆帶處卷材防水因筏板沉降后澆帶底土體隆起造成剪切破壞,采取如下措施:
沿后澆帶長度方向筏板底部挖槽,形成弧形溝,筏板底作墊層時,墊層沿弧形溝底澆筑,且后澆帶處的墊層,即溝底墊層厚200,形成拱形素混凝土結構,卷材防水貼在墊層上。
篇2:某高層住宅±0.00以下后澆帶處理措施
高層住宅±0.00以下后澆帶處理措施
一、后澆帶設置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側墻及裙房屋面以下各層板設置寬1.0m后澆帶三道(位置見圖1"地下室施工流水段劃分位置圖")。
二、后澆帶做法
1、地下室底板:后澆帶1.8米范圍內,做200厚混凝土墊層,上鋪柔性防水材料,并用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墊層內設Φ10@150雙層雙向鋼筋網。(見圖27)
圖27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做法
2、地下室外墻:在外墻外側加鋪防水層,并用M5水泥砂漿砌240厚磚墻壓緊保護。見圖28。
圖28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做法
3、樓層:后澆帶做法,見圖29。
圖29樓面后澆帶做法
三、后澆帶施工程序、施工要點
1、地梁、底板的跨縫鋼筋可以貫通不斷開,上部面筋可用分離處理(接合時加搭接焊),鋼筋貫通時可在局部位置設人孔,以便清掃在底板中的雜物;樓層梁內鋼筋貫通,板底鋼筋不斷,板上筋可斷開。
2、后澆帶在混凝土施工完2個月以后,用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摻加UEA膨脹劑)澆筑,并嚴格養護。
3、在后澆帶施工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松散游離狀的混凝土要剔除,同時還應將混凝土表面鑿毛,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并刷水泥凈漿;保證鋼筋、鋼板止水帶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的油污、浮漿及浮銹應清除干凈。在底部加一層3CM厚的1:1水泥砂漿,然后澆筑混凝土。
4、后澆帶混凝土養護要覆蓋或掛麻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
5、外墻后澆帶兩側內面須預留支模拉接用防水螺桿;樓層后澆帶混凝土未達70%強度時不得拆除兩側的支承模板及底模。
6、所有后澆帶鋼板止水帶彎起部分均朝向迎水面。
篇3:小區住宅樓后澆帶支模架搭設
小區住宅樓后澆帶支模架搭設
1、后澆帶模板與其他支模架分開支設,依據(GB50204-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后澆帶模板應是獨立支撐體系,在拆除滿堂腳手架時應保證后澆帶處支撐系統獨立完好。
2、后澆帶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
(1)后澆帶的支撐在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處梁、板模板的支撐不得拆除;后澆帶所在跨內不得施加其他荷載,例如放置施工設備、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證結構安全。
(2)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采取帶模保溫保濕條件下的養護,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摻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3、質量保證措施
(1)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間,不得提前。
(2)后澆帶澆筑混凝土,必須將兩側混凝土清理干凈,鑿毛,提前6小時澆水潤濕。同時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砼同標號的水泥砂漿,保證混凝土接茬質量。
(3)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派專人看護模板、鋼筋、腳手架,發現模板有變形、鋼筋有位移、腳手架有不穩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將已澆筑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好。
(4)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12小時后用塑料薄膜覆蓋,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14天,嚴防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5)認真作好勞動力組織,技術交底工作,混凝土工長負責安排各項工作,并對操作工人專項交底。
(6)二次澆注的后澆帶模板拆除必須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進行。
4、后澆帶部位的成品保護
(1)在剪力墻內后澆帶兩側的砼澆注完成兩天內必須將該處后澆帶內的鋼筋刷上素水泥漿,用以防止鋼筋銹蝕;
(2)后澆帶部位嚴禁堆放重物;嚴禁拆卸后澆帶支撐體系內的任何構件;
(3)后澆帶兩側板進行澆水養護時注意不得積水,澆水時采用輕灑,不得有水流流入后澆帶內;
(4)在后澆帶封閉之前施工人員不得踩踏后澆帶內的板鋼筋;
5、安全、文明、環保施工
(1)支設模板前必須搭好相關腳手架,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2)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恢復。經常檢查支設模板吊鉤、斜支撐及平臺連接處螺栓是否松動,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理。
(3)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的噪音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機械噪聲和人為的大聲喧嘩。
6、底板后澆帶側面用鋼筋固定綁扎密目鋼絲網,墻體后澆帶模板采用面板多層板,次龍骨50×100mm方木三道,次龍骨平行于墻體,主龍骨ф48×3.5mm鋼管間距1000mm布置,中間由止水螺桿緊固。附底板后澆帶簡圖。
7、頂板后澆帶、施工縫處側面模板采用多層板,多層板緊靠鋼筋上、下兩側,此處多層板厚度同鋼筋保護層。附支模架搭設示意圖。
底板后澆帶模板支設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