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紀念館高支模施工工藝技術

紀念館高支模施工工藝技術

2024-07-11 閱讀 4604

紀念館高支模工程施工工藝技術

(一)技術參數

1、基本參數

根據本工程特點,確定高支模部位梁、板采用18mm厚多層板,支撐體系上層龍骨采用50×100木方,下層龍骨采用100×100方木(或Φ48×3.2mm焊接鋼管),內部支架采用Φ48×3.2mm焊接鋼管搭設滿堂架,立柱頂端采用U型頂托進行高度調節(頂托螺桿高度不能超過150mm)。根據梁截面積數據及樓板厚度,確定如下支撐體系:

(1)、梁模板

A、截面H≤1500mm的梁,立桿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600mm,步距≤1500mm,橫向龍骨(第一層龍骨,50×100,平行于梁截面)間距不大于250mm,方木擱置在下部支撐體系的二層龍骨上,二層龍骨間距不大于600mm,梁側支撐采用50×100方木,間距不大于300mm。

B、截面H≤900mm的梁,立桿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900mm,步距≤1500,橫向龍骨(第一層龍骨,50×100mm,平行于梁截面)間距不大于300mm,方木擱置在下部支撐體系的二層龍骨上,二層龍骨間距不大于600mm,梁側支撐采用5*100方木,間距不大于300mm。

C、對高度大于800mm的梁,設置對拉螺桿:按照首排距離梁底200mm,頂排距板底小于300mm,沿高度及縱向間距500mm設置。

(2)板模板

樓板模板支撐體系,采用Φ48×3.2mm鋼管,橫向間距900mm,縱向間距900mm,支架立桿的步距h=按實際高度設置,不超過1.5m。

(3)1#館、4#館,支撐體系在地下室頂板上,地下室頂板支撐不拆除。旅游接待中心高跨部分支撐體系基礎需平整夯實,C20混凝土硬化地面,厚150。

2、其它構造要求

A、梁底立桿上部扣件采用雙扣件。

B、板底、梁底及立桿底部縱橫方向設置掃地桿(為上下各第一道),高度不能超過200mm,立桿底部第二道水平桿離底部不大于1.5m。

C、剪刀撐設置: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4跨(且不大于5m),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4跨。同時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應設置水平剪刀撐,掃地桿的設置層也應設置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至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水平剪刀撐間距不宜超過6m,剪刀撐寬度應為3m~5m。豎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為450-600,水平剪刀撐與支架縱(或橫)向夾角應為450-600,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符合相應要求。

D、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于20m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于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

(二)工藝流程

1、梁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彈出軸線及標高線→搭設梁底支架→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安裝豎向背塄、加固橫管及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并安裝斜撐→與相鄰模板連接。

2、板模板安裝工藝流程:搭設支架→安裝主龍骨→安裝次龍骨→調整模板下皮標高→鋪設面板→預檢。

3、拆除工藝流程:先裝后拆,后裝先拆原則。

(三)施工方法

1、框架柱拆模后在底板砼上彈出軸線,并在柱身上彈出50線及軸線,在地面彈出梁位置線,立桿下墊厚5cm,寬30cm通長木板,根據梁位置線、標高控制線及設定的技術參數搭設梁模板支撐體系,安裝U型托,調整好U型托的高度,鋪設龍骨。

2、根據標高架設梁底板,本工程因梁跨度較大考慮按跨度的3/1000起拱,樓板隨梁,懸臂梁自由端上拱4/1000mm。

3、梁模板支撐體系確定后,根據設定的技術參數搭設板支撐體系,安裝U型托,調整好U型托的高度,鋪設龍骨,所有拼縫下面都必須有方木,板鋪設時從一端開始,板縫間采用不干膠條粘貼。

4、支撐立桿縱橫向間距按計算書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加密加強。

5、模板用過后,要及時清理,用時刷脫模劑,壞損的模板不可再用在工程上,保證打出的砼成清水型。

6、因本過程在施工過程中考慮豎向構件先澆筑,因此考慮采用鋼管連接使支撐體系與先澆筑砼柱進行可靠連接。

(四)檢查驗收

1、主控項目

(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撐時,下層樓板尖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立柱鋪設配套底座。

(2)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3)鋼管、配件應有產品說明書及出廠合格證。

(4)有彎曲、凹腔、裂縫、銹蝕嚴重和焊口斷裂的鋼管不得使用。

2、一般項目

(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觀察檢查。

A、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模板內無積水;

B、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C、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2)模板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混凝土表面質量的,粗糙、麻面。觀察檢查。

(3)本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起拱高度為跨度的3‰。水準儀、拉線和尺量檢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符合規定。尺量檢查。

(5)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符合規定。經緯儀、水準儀、2m靠尺和塞尺、拉線和尺量檢查。

(6)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中規定。

一般項目預埋件、預留孔偏差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mm)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mm)3

插筋中心線位置(mm)5

外露長度(mm)+10,0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mm)2

外露長度(mm)+10,0

預留洞中心線位置(mm)10

尺寸(mm)+10,0

模板安裝軸線位置(mm)5

允許偏差底模上表面標高(mm)±5

截面內部尺(mm)基礎±10

柱、墻、梁+4,-5

層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

大于5m8

相鄰兩扳表面高低差(mm)2

表面平整度(mm)5

3、模板拆除

(1)、主控項目

A、底模及其支撐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B、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達到100%。

(2)、一般項目

A、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操作。

B、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撐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按拆模方案觀察檢查。

篇2:某廠房高支模裝拆施工工藝

廠房高支模裝拆施工工藝

1、柱模板

(1)工藝流程

彈柱位置線及模板外控制線→沿柱皮外側5mm貼20mm寬海綿條→安裝柱模→安柱箍→安拉桿或斜撐→辦預檢

(2)操作工藝

1)在保證樓板混凝土尤其是柱子周圍充分平整的基礎上,彈好柱皮線和模板控制線,在柱皮外側5mm貼20mm寬海綿條,以保證下口及接縫嚴密。

2)安裝柱模板:通排柱,先安兩邊柱,經校正、固定,再拉通線安裝中間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預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邊帶兩個角模),或兩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鐵絲與主筋綁扎臨時固定,用U形卡將兩側模板連接卡緊,安裝完兩面再安另外兩面模板。

3)安裝柱箍:柱箍可用角鋼、鋼管等制成,采用木模板時可用螺栓、方木制作鋼木箍,根據側壓力大小在模板設計時確定柱箍尺寸間距。根據柱斷面大小、柱箍尺寸、間距,計算柱面撓度,加柱斷面對拉螺栓。

4)安裝柱箍的拉桿或斜撐。柱模每邊設兩根拉桿,固定于事先預埋在樓板的鋼筋環上,用經緯儀控制,用花籃螺栓調節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桿與地面宜為45°,預埋的鋼筋環與柱距離宜為3/4柱高。

5)將柱模板內清理干凈,封閉清理口,辦理柱模預檢。注意垃圾清掃口宜在柱根腳部留,且對角各留一個。

6)按照放線位置,在柱內四邊離地50mm~80mm處事先已插入混凝土樓板的200mm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