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鏈接工藝

鋼筋鏈接工藝

2024-07-11 閱讀 7870

鋼筋的鏈接工藝

(一)鋼筋閃光焊

1、施工準備

(1)機械設備

常用的對焊機有上海杰超UN1-75、UN1-100。

(2)材料

各種規格鋼筋級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經物理性能檢驗,對于進口鋼筋須增加化學性能檢驗,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3)作業條件

1)設備在操作前檢修完好,保證正常運轉,并符合安全規定,操作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

2)鋼筋焊口要平口、清潔、無油污雜質等。對焊機容量、電壓要符合要求。

2、操作工藝

(1)對焊工藝

根據鋼筋品種、直徑和所用焊機功率大小選用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對于可焊性差的鋼筋,對焊后宜采用通電熱處理措施,以改善接頭塑性。

1)連續閃光焊:工藝過程包括連續閃光和頂鍛過程。施焊時,先閉合一次電路,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此時端面的間隙中即噴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屬微粒一閃光,接著徐徐移動鋼筋使兩端面仍保持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當閃光到預定的長度,使鋼筋端頭加熱到將近熔點時,就以一定的壓力迅速進行頂鍛,再滅電頂鍛到一定長度,焊接接頭即告完成。

2)預熱閃光焊: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段等過程。一次閃光是將鋼筋端面閃平。

預熱方法有連接閃光預熱和電阻預熱兩種。

連續閃光預熱是使兩鋼筋面交替地輕微接觸和分開,發出斷續閃光來實現預熱。

電阻預熱是在兩鋼筋端面一直緊密接觸用脈交戰電流或交替緊密接觸與分開,產生電阻熱(不閃光)來實現預熱,此法所需功率較大。二次閃與預鍛過程同連續閃光焊。

3)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是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

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鍛等過程,施焊時首先連續閃光,使鋼筋端部閃平,然后同預熱閃光焊。焊接鋼筋直徑較粗時,宜用此法。

4)焊后通電熱處理:方法是焊畢松開夾具,放大鉗口距,再夾緊鋼筋;接頭降溫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頻脈沖式通電加熱;當加熱至鋼筋表面呈暗紅色或桔紅色時,通電結束;松開夾具,待鋼筋冷后取下鋼筋。

a)對焊參數,根據焊接電流和時間不同,分為強參數(即大電流和短時間)和弱參數(即電流較小和時間較長)兩種。

b)采用強參數可減少接頭過熱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產生淬硬。

閃光對焊參數

為了獲得良好的對焊接頭,應合理選擇對焊參數。

焊接參數包括:調伸長度、閃光留量、閃光速度、頂鍛留量、頂鍛速度、頂鍛壓力及變壓級次。采用預熱閃光焊時,還要有預熱留量與預熱頻率等參數。

(2)對焊操作要求:

1)Ⅱ、Ⅲ級鋼筋對焊

Ⅱ、Ⅲ級鋼筋的可焊性較好,焊接參數的適應性較寬,只要保證焊縫質量,拉彎時斷裂在熱影響區就較小。因而,其操作關鍵是掌握合適的頂鍛。

采用預熱閃光焊時,其操作要點為:

一次閃光,閃平為準;預熱充分,頻率要高;

二次閃光,短、穩、強烈;頂鍛過程,快速有力。

2)Ⅳ級鋼筋對焊

在Ⅳ級鋼筋中,由于碳、錳、硅等含量高,焊接性能較差,焊后容易產生淬硬、脆裂、降低接頭塑性性能。

關鍵在于掌握適當的溫度,焊接參數應根據溫度適當調整。

Ⅳ級鋼筋采用預熱閃光時溫度應控制為:預熱溫度約為1450℃,頂鍛前溫度為1350°C,焊后溫度約1050~1100°C,預熱頻率宜用中低2~4次/s。

預熱是控制溫度的關鍵,故需要注意預熱頻率,接觸輕重和接觸長短之間的配合,二次閃光留量應增大。

頂鍛應視溫度高低操作適當,快且用力。其操作要點如下:

一次閃光,閃去壓傷;預熱適中,頻率中低;

二次閃光,穩而靈活;頂鍛過程,快而用力得當。

c)對焊注意事項

⑴、對焊前應清除鋼筋端頭約150mm范圍的鐵銹污泥等,防止夾具和鋼筋間接觸不良而引起"打火"。鋼筋端頭有彎曲應予調直及切除。

⑵、當調換焊工或更換焊接鋼筋的規格和品種時,應先制作對焊試件(不小于2個)進行冷彎試驗,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⑶、焊接參數應根據鋼種特性、氣溫高低、電壓、焊機性能等情況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⑷、焊接完成,應保持接頭紅色變為黑色才能松開夾具,平穩地取出鋼筋,以免引起接頭彎曲。當焊接后張預應力鋼筋時,焊后趁熱將焊縫毛刺打掉,利于鋼筋穿入孔道。

⑸、不同直徑鋼筋對焊,其兩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⑹、焊接揚地應有防風防雨措施。

3、質量標準

鋼筋對焊完畢,應對全部接頭進行外觀檢查,以及機械性能試驗。

(1)保證項目

1)對焊所用鋼筋的材質性能和工藝方法必須符合質量檢驗評定

標準規定。

2)對焊鋼筋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

3)鋼筋焊接時所選用對焊機性能要符合焊接工藝要求。

(2)基本項目

1)鋼筋對焊完畢,應對全部焊接進行外觀檢查,其要求是:

對焊接頭,接頭處彎折環大于4°;接頭具有適當的鐓粗和均勻的金屬毛刺。鋼筋橫向沒有裂縫和燒傷;接頭軸線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2)機械性能試驗、檢查方法

a)按同類型(鋼種直徑相同)分批,每100個為一批,每批取6個試件,3個作抗拉試件、3個作冷彎試驗。

三個試件抗拉強度值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

冷彎試驗(包括正彎和反彎試驗)彎曲時接頭位置應處于彎曲中心處,冷彎接規定角度進行,接頭處或熱影響區外側橫向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15mm才算合格。

b)使用同批材料焊接參數相同,在焊接質量穩定情況下,每批數量擴大至三倍。

(二)鋼筋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是利用電流通過渣池產生的電阻熱將鋼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壓力使鋼筋焊合。

1、施工準備

(1)材料

1)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性能指標應符合有關標準或規范的規定。鋼筋的驗收和加工,應按有關的規定進行。

2)電渣壓力焊焊接使用的鋼筋端頭應平直、干凈,不得有馬蹄形、壓扁、凹凸不平、彎曲歪扭等嚴懲變形。如有嚴重變形時應用手提切割機切割或用氣焊切割、矯正、以保證鋼筋端面垂直于軸線。鋼筋端部200mm范圍不應有銹蝕、油污、混凝土漿等污染,受污染的鋼筋應清理干凈后才能進行電渣壓力焊焊接。處理鋼筋時應在當天進行,防止處理后再生銹。

3)電渣壓力焊焊劑:須有出廠合格證,化學性能指標應符合有關規定。在使用前,須經恒濕250°c烘焙1~2小時,焊劑回收重復使用時,應除去熔渣和雜物并經干燥,一般采用431焊藥。

(2)機具設備

1)電渣焊機。

2)焊接夾具:應具有一定剛度,使用靈巧,堅固耐用,上、下鉗口同心。焊接電纜的斷面面積應與焊接鋼筋大小相適應。焊接電纜以及控制電纜的連接處必須保持良好接觸。

3)焊劑盒:應與所焊鋼筋的直徑大小相適應。

4)石棉繩:用于填塞焊劑盒安裝后的縫隙,防止焊劑盒焊劑泄漏。

5)鐵絲球:用于引燃電弧。用22號或20號鍍鋅鐵絲繞成直徑約為10mm的圓球,每焊一個接頭用一顆。

6)秒表:用于準確掌握焊接通電時間。

7)切割機或圓片鋸:用于切割鋼筋。

(3)作業條件

1)焊工應經過有關部門的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焊工上崗時,應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

2)電渣壓力焊的機具設備以及輔助設備等應齊全、完好。施焊前必須認真檢查機具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焊機要按規定的方法正確接通電源,并檢查其電壓、電流是否符合施焊的要求。

3)施焊前應搭好操作腳手架。

4)鋼筋端頭已處理好,并清理干凈,焊劑干燥。

5)在焊接施工前,應根據焊接鋼筋直徑的大小,接電渣焊機說明書選定焊接電流、造渣工作電壓、電渣工作電壓、通電時間等工作參數。有條件的現場,在焊前,先做焊接試驗,以確認工藝參數,制三個拉伸試件,試驗合格后才可正式施焊。

2、操作工藝

(1)電渣壓力焊接工藝

電渣壓力焊接工藝分為"造渣過程"和"電渣過程",這兩個過程是不間斷的連續操作過程。

1)"造渣過程"是接通電源后,上、下鋼筋端面之間產生電弧,焊劑在電

弧周圍熔化,在電弧熱能的作用下,焊劑熔化逐漸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時電弧的作用把鋼筋端面逐漸燒平。

2)"電渣過程",把上鋼筋端頭浸入渣池中,利用電阻熱能使鋼筋端面溶化,在鋼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狀和溶化層、待鋼筋溶化量達到規定后,立即斷電頂壓,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屬,完成焊接過程。

(2)電渣壓力焊施焊接工藝程序

安裝焊接鋼筋→安放引弧鐵絲球→纏繞石棉繩裝上焊劑盒→裝放焊劑→接通電源,"造渣"工作電壓40~50v,"電渣"工作電壓20~25V→造渣過程形成渣池→電渣過程鋼筋端面溶化→切斷電源頂壓鋼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劑拆卸焊盒→拆除夾具。

1)焊接鋼筋時,用焊接夾具分別鉗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鋼筋,上下鋼筋安裝時,中心線要一致。

2)安放引弧鐵絲球:抬起上鋼筋,將預先準備好的鐵絲球安放在上、下鋼筋焊接端面的中間位置,放下上鋼筋、輕壓鐵絲球,使之接觸良好。放下上鋼筋時,要防止鐵絲球被壓扁變形。

3)裝上焊劑盒:先在安裝焊劑盒底部的位置纏上石棉繩然后再裝上焊劑盒,并往焊劑盒滿裝焊劑。

安裝焊劑盒時,焊接口宜位于焊劑盒的中部,石棉繩纏繞應嚴密,防止焊劑泄漏。

4)接通電源,引弧造渣:按下開關,接通電源,在接通電源的同時將上鋼筋微微向上提,引燃電弧,同時進行"造渣延時讀數"計算造渣通電時間。

"造渣過程":工作電壓控制在40~50V之間,造渣通電時間約占整個焊接過程所需通電時間的3/4。

5)"電渣過程":隨著造渣過程結束,即時轉入"電渣過程"的同時進行"電渣延時讀數",計算電渣通電時間,并降低上鋼筋,把上鋼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鋼筋,直至"電渣過程"結束。

"電渣過程"工作電壓控制在20~25V之間,電渣通電時間約占整個焊接過程所需時間的1/4。

6)頂壓鋼筋,完成焊接:"電渣過程"延時完成,電渣過程結束,即切斷電源,同時迅速頂壓鋼筋,形成焊接接頭。

7)卸出焊劑,拆除焊劑盒、石棉繩及夾具。

卸出焊劑時,應將接料斗卡在劑盒下方,回收的焊劑應除去溶渣及雜物,受潮的焊劑應烘、焙干燥后,可重復使用。

8)鋼筋焊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焊接接頭外觀檢查,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重焊。

3、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鋼筋品種和質量、焊劑的牌號、性能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2)鋼筋焊接接頭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96)規定。

3)在進行鋼筋焊接接頭的強度檢驗時,從每批成品中切取三個試件進行拉伸試驗。在一般構筑物中,每300個同類型接頭(同鋼筋級別、同鋼筋直徑)作為一批。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每一樓層以200個同類接頭作為一批;不足200個時,仍作為一批。焊接頭的位伸試驗結果,三個試件均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規定的抗拉強度值。若有一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低于規定數值,應取雙倍數量的試件進行復驗;復驗結果,若仍有一個試件的強度達不到上述要求,該批接頭即為不合格品。

(2)基本項目

1)用小錘、放大鏡、鋼板尺和焊縫量規檢查,逐個檢查焊接接頭。

2)接頭焊包均勻,不得有裂紋,鋼筋表面無明顯燒傷等缺陷。

3)對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將其切除重焊。

允許偏差

a)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超過0.1倍直徑,同時不得大于2mm。

b)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

篇2:鋼筋機械使用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一)一般規定

  1.鋼筋加工機械以電動機、液壓為動力,以卷揚機為輔機者,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2.機械的安裝必須堅實穩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機械應有可靠的基礎,移動式機械作業時應楔緊行走輪。

  3.室外作業應設置機棚,機旁應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場地。

  4.加工較長的鋼筋時,應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5.作業后,應堆放好成品。清理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二)鋼筋調直切斷機

  1.料架、料槽應安裝平直,對準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線。

  2.用手轉動飛輪,檢查傳動機構和工作裝置,調整間隙,緊固螺栓,確認正常后,啟動空運轉,檢查軸承應無異響,齒輪嚙合良好,待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3.按調直鋼筋的直徑,選用適當的調直塊及傳動速度。經調試合格,方可送料。

  4.在調直塊未固定、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送料。作業中嚴禁打開各部防護罩及調整間隙。

  5.當鋼筋送入后,手與曳輪必須保持一定距離,不得接近。

  6.送料前應將不直的料頭切去,導向筒前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必須先穿過鋼管再送入調直前端的導孔內。

  7.作業后,應松開調直筒的調直塊并回到原來位置,同時預壓彈簧必須回位。

  (三)鋼筋切斷機

  1.接送料工作臺面應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臺的長度可根據加工材料長度決定。

  2.啟動前,必須檢查切刀應無裂紋,刀架螺栓緊固,防護罩牢靠。然后用手轉動皮帶輪,檢查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切刀間隙。

  3.啟動后,先空運轉,檢查各傳動部分及軸承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4.機械未達到正常轉速時不得切料。切料時必須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緊握鋼筋對準刃口迅速送入。

  5.不得剪切直徑及強度超過機械銘牌規定的鋼筋和燒紅的鋼筋。一次切斷多根鋼筋時,總截面積應在規定范圍內。

  6.剪切低合金鋼時,應換高硬度切刀,直徑應符合銘牌規定。

  7.切斷短料時,手和切刀之間的距離應保持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時,應用套管或夾具將鋼筋短頭壓住或夾牢。

  8.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斷頭和雜物。鋼筋擺動周圍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9.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響或切刀歪斜等情況,應立即停機檢修。

  10.作業后,用鋼刷清除切刀間的雜物,進行整機清潔保養。

  (四)鋼筋彎曲機

  1.工作臺和彎曲機臺面要保持水平,并準備好各種芯軸及工具。

  2.按加工鋼筋直徑和彎曲半徑的要求裝好芯軸、成型軸、擋鐵軸或可變擋架,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2.5倍。

  3.檢查芯軸、擋塊、轉盤應無損壞和裂紋,防護罩緊固可靠,經空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4.作業時,將鋼筋需彎的一頭插在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端緊靠機身固定銷,并用手壓緊,檢查機身固定銷子確實安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動。

  5.作業中,嚴禁更換芯軸、銷子和變換角度以及調速等作業,亦不得加油或清掃。

  6.彎曲鋼筋時,嚴禁超過本機規定的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

  7.彎曲高強度或低合金鋼筋時,應按機械銘牌規定換算最大限制直徑并調換相應的芯軸。

  8.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9.轉盤換向時,必須在停穩后進行。

  (五)電焊機

  1.操作前必須檢查電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冷卻系統是否良好,并檢驗機體外殼有無漏電現象。 2.電焊機應放在干燥場所,機身應平穩牢固,應用螺絲固定,周圍不準堆放易燃物品,以防工作時火花飛濺引起火災。

  3.電焊機冷卻水管應保持暢通;冬季工作后應將冷卻水放完,以防凍裂。

  4.工作時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操作人員應站在木板上,以防漏電。

  5.剛焊完的點焊處,禁止用手碰觸,以免燙傷。

  6.工作時,如電焊頭電極發現漏電,應立即更換。

  (六)滾絲機

  1.供桌錢,應詳細的檢查各部機件的情況,連接件必須緊固,傳動件應靈敏可靠,不松框

  2檢查配電系統是否完好,機身接零裝置是否可靠,所接電源必須配有漏電保護器。以防人身觸電。

  3.檢查行星擺線減速機內油位,不得地獄規定高度

  4.進給機構、加緊機構加注適量機油,買辦需要加注一次。

  5.加足冷卻液或水泵工作不正常時,嚴禁加工,冷卻液只能用水溶性冷卻液,不能加入油性介質。

  6.作業人員加工鋼筋時,應聽從機械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人意推拉,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響癥狀時,應立即停機檢修。

  7.加工端面不能用氣割下料,必須保證待加工工件端面的平整、無彎曲癥狀。

  8.設備定期潤滑保養。使用前進行潤滑;作業后,進行整機清潔保養。

  9.作業后,應堆放好成品。清理好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七)對焊機

  1.對焊機應安置室內,并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如多臺對焊機并列安裝時,間距不得少于3m, 2.作業前,檢查對焊機的壓力機構應靈活,夾具應牢固,氣、液壓系統無泄漏,確認正常后,方可施焊。

  3.焊接前,應根據所焊鋼筋截面,調整二次電壓,不得焊接超過對焊機規定直徑的鋼筋。

  4.斷路器的接觸點、電極應定期光磨、二次電路全部連接螺栓應定期緊固。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c;排水量應根據溫度調節。

  5.焊接較長鋼筋時,應設置托架。配合搬運鋼筋的操作人員,在焊接時要注意防止火花燙傷。 閃光區應設擋板,焊接時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6.冬季施工時,室內溫度應不低于8°c。作業后,放盡機內冷卻水。

篇3:HSE鋼筋工職責

1、認真學習鋼筋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知安全知識,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措施,不違章作業,冒險蠻干,拒絕違章指揮作業。

2、堅持上班前自檢制度。對所使用的腳手架、板、施工環境中的洞口、安全網、安全掛勾、安全門、高壓線等進行全面檢查,排除不安全因素,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得施工,加強自我防護。

3、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不得擅自變更不執行,并不得動用電氣和其他工種機械設備。

4、正確使用防護用品,要衣著整齊,上崗前戴好安全帽,危險處操作系好安全帶,并不得拆除任何防護設施。

5、對各級檢查出隱患,按要求及時整改,并接受懲罰。

6、實行文明施工,不得從高處往地面拋擲物品,要隨干隨清,按類堆放鋼筋,做到一頭齊,有條不紊。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