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籠施工方法措施
鋼筋籠施工方法
(1)鋼筋籠制做:
該標段鉆孔樁設計樁長20m,故鋼筋籠整體制做吊裝,加工尺寸嚴格按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鋼筋籠的主筋在地面加長時,接長采用閃光對焊,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接頭相互錯開。主筋與箍筋采用點焊。施工中按照以下規定加工鋼筋籠。
先制做鋼筋籠的加強箍,加強箍先根據設計長度下料并在特制的平臺上彎制而成。加強箍制做完成后,在加強箍上準確的放樣出鋼筋籠每一根主筋的確切位置并用紅油漆做出標記。
主筋分段長度,將所需鋼筋用切割機成批切好備用,并按規格掛牌分類堆放整齊。
鋼筋籠加工在特制加工平臺上進行,加工前先檢查平臺的平直度,確保鋼筋籠的主筋順直。
加工時先將主筋點焊于加強箍的外側所標示的主筋位置,確保主筋位置正確,間距一致。
最后施工鋼筋籠箍筋,施工箍筋前先在主筋上分出箍筋間距,然后將箍筋纏繞于鋼筋籠骨架上并將箍筋與主筋50%交錯點焊。
加工成型的鋼筋籠穩定放置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防止變形。
每幅成品鋼筋籠須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每節鋼筋籠均要掛牌標識,標明節號、樁號和檢驗狀態。
鋼筋籠從上至下每2.0m的間距設一道保護塊,每道保護塊分四塊均勻的布置于該圓環上,保護塊采用直徑100mm的砂漿混凝土塊。
2)鋼筋籠吊放:
采用20t汽車吊機一次吊放鋼筋籠入孔。
鋼筋籠均采用滑輪配合3點起吊法,起吊時保持平穩,避免鋼筋籠在起吊過程中變形。
下籠時由人工輔助對準孔位,保持鋼筋籠垂直、輕放避免鋼筋籠碰撞孔壁,下放過程中若遇阻礙立即停止,嚴禁強行沖放。
篇2: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工程概況
本工程工作井采用地下連續墻維護,工作井和部分設備段厚度為1.2m,地下連續墻鋼筋籠最長44.35m,最大噸位約54t左右(含索具),入槽時采用整體吊裝。吊裝起重機械似采用2臺履帶吊同時進行抬吊,主吊采用275t履帶吊,副吊采用100t履帶吊。標準段厚度為1.0m、0.8m、0.6m,主吊采用150t履帶吊,副吊采用100t履帶吊。吊具采用2根帶滑車的吊梁,做為鋼筋籠起吊、豎起和副吊脫離之用。鋼筋籠立起后,由主吊載重移至導槽位置,緩慢將鋼筋籠放入導槽內。
鋼筋籠布筋及設計要求為防止鋼筋籠在起吊和拼裝時產生不可復原的變型,鋼筋籠必須設置縱、橫向桁架筋,每幅還要設置3道縱向起吊用桁架筋(鋼筋籠寬度在4m以下的,設2道桁架筋)。縱向桁架筋采用Φ25的“*”形鋼筋構成,橫向加強桁架筋采用Φ25“W”形鋼筋構成,成Φ25@3000“*”型布置。鋼筋機械連接接頭(或稱鋼筋連接器、鋼筋接駁器),其性能等級應達到JGJ107-2003規程規定的A級要求。吊點位置的確定、吊環、吊具必須通過安全設計與驗算(吊點第1~2道均采用40mm鋼板,其余吊點采用Φ40圓鋼),吊裝位置的吊裝主桿件的焊接必須確保質量,施工中易采用主筋的接長采用閃光對焊或電弧焊搭接。對于“L”型、“Z”型鋼筋籠除設置縱、橫向起吊桁架和吊點外,還需增設“人”字角撐和斜拉桿加強筋,以防止鋼筋籠在起吊翻轉時產生變形而散籠。編制依據建設監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標文件施工圖紙、技術說明及設計變更等《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方案》監理規劃《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8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JGJ33-2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GB/T28001《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DGJ08-903-2008《上海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標準》010-11施工過程中安全監理的主要工作審核施工承包單位編制的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及應急方案。審核進場起重設備是否與專項施工方案一致,確保吊裝起重設備滿足吊裝要求;對吊裝作業起重司機、司索工、起重指揮進行復核,督促施工單位做到特種作業人員,人證相符,證件有效、持證上崗;督促施工單位做好逐級安全交底工作,并復核吊裝令的簽發。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制止違規施工作業。對施工工程中的危險作業等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嚴重違規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并檢查整改結果,簽署復查意見。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報告安全監督部門。對施工工程中的重大危險作業進行重點監督檢查。督促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自查工作,參加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監理控制要點審核施工方的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審核施工單位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及方案中所要求的專業吊裝隊伍的資質,特種作業人員資質是否符合吊裝作業要求;審核方案中使用的起重設備是否符合鋼筋籠吊裝要求;方案中對吊裝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吊裝方案中,吊裝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做到定機、定人、定指揮;鋼筋籠吊裝方案中,是否有鋼筋籠的制作實行三檢查(自查、專職檢查、安全檢查)的描述,確保起吊安全;吊裝方案中,是否有高空拆換吊點鋼絲繩時,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帶的要求;方案中應有現場危險區域的安全防護措施,設置警戒線,并設立安全標志,嚴格控制吊車回轉半徑,避免觸及周圍建筑物與高壓線;方案中要有對吊裝施工道路的硬化要求,路面不平處鋪設鋼板,確保吊車行走道路平整,高差控制在2cm-3cm。督促施工單位在吊裝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自檢工作,并開具吊裝令鋼筋籠起吊之前,對鋼筋籠進行自檢,清除鋼筋頭等遺留物。鋼筋籠吊裝之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簽發吊裝令。防止鋼筋籠散架安全技術措施,吊點必須進行嚴格驗算,加強焊點檢查,轉角幅必須設置斜拉撐或角撐。鋼筋籠吊裝時,必須配備專職起重指揮,以主起重機指揮為主,副起重機指揮配合主機起重指揮,確保鋼筋籠在吊裝過程中合理受力。鋼筋籠吊裝時,先由雙機進行臺吊同步起吊,起吊到一定高度后,鋼筋籠受力穩定,副機配合主機進行鋼筋籠吊裝回直。鋼筋籠吊裝前必須對鋼筋籠重量,吊車位置,吊車行走路線及周圍環境等注意事項進行交底。雙機臺吊,應服從指揮統一指令,避免吊放不協調。吊放鋼筋籠專職安全員,鋼筋籠制作督察員必須到場,分別配合檢查吊放環境及鋼筋籠各吊點及料索等情況,符合安全吊放要求后方可正式吊放。鋼筋籠入槽前用安全繩拉離建筑物,保證鋼筋籠運輸平穩,專人指揮吊裝及安全監督避免對建筑物安全。鋼筋籠起重吊裝的安全要求起重吊裝司索工、司機、指揮屬于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參加起重吊裝作業的人員必須了解和熟悉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性能,并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起重機的司機和指揮人員,應熟悉和掌握所使用的起重信號,起重信號一經規定,嚴禁隨意擅自變動。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起重機司機和起重工都能看見的地方,并嚴格按規定的起重信號指揮作業。高處吊裝作業應由經過體檢合格的人員擔任,禁止酒后或嚴重心臟病患者從事起重吊裝的高處作業。嚴禁任何人在已吊起的鋼筋籠下停留或穿行,已吊起的鋼筋籠不準長時間停在空中。對所起吊的鋼筋籠,應事前了解其準確的自重和體積,并選用合適的滑輪組和起重鋼絲繩,嚴禁盲目的冒險起吊。鋼筋籠起吊之前,對鋼筋籠進行巡檢,清除鋼筋頭等遺留物,嚴防構件吊起后墜落傷人。吊車必須支墊穩妥,并用支撐撐牢,嚴防傾倒。嚴禁將構件堆放在通行道路上,保持消防道路暢通無阻。使用撬杠做撬和撥的操作時,應用雙手握持撬杠,不得用身體撲在撬杠上,人要立穩,栓好安全帶。起重機行駛的道路必須平整堅實,對地下有坑穴和松軟土層者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對于土體承載力較小地區,采用起重機吊裝重量較大的構件時,應在起重機行駛的道路上鋪設路基箱。起重機嚴禁在斜坡上作業,兩個履帶不得一高一低,并不得載負荷行駛。起吊時,起重物必須在起重臂的正下方,不準斜拉、斜吊。嚴禁超載,起重機卸載或空載時,其起重臂必須落到最低位置,即與水平的夾角在60度以內。新到、新修或改變重要性能的起重機械在使用前應經過檢查、試吊(作靜負荷試驗及動負荷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靜負荷試驗所用重物的重量為最大起重量的125%,試驗時將重物吊離地面1米,懸空10MIN,檢驗起重機構架的強度和剛度。動負荷試驗應在靜負荷試驗合格后進行,所用重量為最大起重量的110%,試驗時應吊著重物反復地升降、變幅、旋轉或移動,以達到檢驗起重機各部分運行的情況是否良好和可靠。履帶式起重機在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時,不得同時進行兩種操作動作。起重機在構件吊裝就位過程中必須行走時,重物必須在履帶或輪胎的正前方,并用繩索拉牢緩慢行駛,重物離地不得超過400mm。起重機從電線下行駛時,吊臂與外電高架線之間應保持的垂直和水平距離必須符合JGJ46-2005規范的規定要求;在高壓線或裸線附近工作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停電或采取其他可靠防護措施后,方準進行吊裝作業。遇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霧、大雪等惡劣氣候條件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在雨期或冬期進行起重吊裝作業時,必須采取防滑措施。在雷雨季節,起重設備若在相鄰建筑物的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以外,要根據當地平均雷暴日數及設備高度,設置防雷裝置。如年平均雷暴日小于15天的地區,50米高的設備,年均雷暴日大于90天,均需裝置避雷設施。不直接參加吊裝的人員和與吊裝無關的人員,禁止進入吊裝現場。安全巡視檢查方法、頻率和措施
檢查方法
頻?率
措?施
檢查人員
巡視檢查
按工程具體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
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要求承包單位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報告安全監督部門。
由監理組織,業主、施工單位參加
專項檢查
每周星期四
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要求承包單位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報告安全監督部門。
由監理組織,業主、施工單位參加
重點巡視
每天至少一次
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要求承包單位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報告安全監督部門。
安全監理
上海建科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新建工程
項目監理部?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篇3:鉆孔樁鋼筋籠作業與混凝土澆筑安全交底
鉆孔樁鋼筋籠作業與混凝土澆筑-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一、主要危險源與危害因素
1.人工絞磨拉直鋼筋時,用胸、肚接觸推杠。
2.鋼筋加工過程中,隨意拋擲鋼筋。
3.酒后上崗作業。
二、安全注意事項
1.在高壓線或營業線附近施工,應有防止觸電和防設備傾覆措施。
2.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勞保用品。
3.嚴禁酒后上崗作業。
4.施工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5.各種電氣設備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和可靠的安全接地裝置。
6.鋼筋籠:
(1)拉直鋼筋,卡頭要卡固,地錨要結實牢固,拉筋沿線2米區域禁止行人。
(2)人工絞磨拉直,不準用胸、肚接觸推杠,并緩慢松解,不得一次松開。
(3)鋼筋彎曲機、鋼筋調直機、切斷機、砂輪切斷機應安裝平穩固定。
(4)加工較長鋼筋時,應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5)鋼筋加工前,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浮皮、鐵銹等應清除干凈。
(6)鋼筋籠骨架要編號,在兩端應均勻設置吊點。
(7)鋼筋籠的入孔要根據編號先后順序進行,不得隨意顛倒順序。
(8)起吊鋼筋架時,做到穩起穩落,安裝牢靠后脫鉤。
(9)鋼筋籠安裝過程中必須注意:焊接或者機械連接完畢后,必須檢查腳是否縮回,防止鋼筋籠下放時將腳扭傷甚至將人帶入孔中的事故發生。
(10)鋼筋籠加工過程中,不得出現隨意拋擲鋼筋現象。
7.混凝土澆筑:
(1)水下澆筑混凝土時,應搭設澆筑工作平臺,并設井口防護,確保施工操作人員安全。
(2)拆卸導管時,應在導管完全松開后方可起吊移開;采用人工抬運導管時,應有防滑措施。
(3)導管提升后繼續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其是否墊穩或掛牢。
(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倒車時,指揮員必須站在司機能夠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揮人員走動過程中栽倒而發生機械傷人事故。
重點強調:
1.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勞保用品。
2.各種電氣設備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和可靠的安全接地裝置。
3.嚴禁酒后上崗作業。
4.施工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