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雨期施工注意事項
建筑工程雨期施工注意事項
1、各有關部門應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制定的有關規程、規定,認真做好汛期工作,保證汛期施工的順利進行。
2、現場設置的各種中、小型機械設備及機電設備必須設防雨棚,并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定期對配電箱,漏電保護器,防雨棚,避雷裝置,機電設備及腳手架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施工現場各類機械,每天下班后、公休、節假日應停放在遠離基坑的安全地帶,避開高壓線,以防水淹、雷擊、觸電等情況損壞機械。
4、對電氣設備進線處、電纜外皮和接頭的老化部分,由電工重新進行處理,確保安全使用,下雨時安排專人對上述部位使用雙層塑料布苫蓋,雨后及時晾曬,實驗檢查。
5、檢查機具外觀,對漆皮脫落部分進行除銹和涂油處理,各類卷揚機的鋼絲繩要經常檢查和保養,以利于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和使用。
6、嚴格做到安全用電,電器設備必須配備漏電保護開關,接地可靠,主要電纜要用支架架起,現場照明設施要勤檢查,大雨時要關閉電源。不得在高壓電路下方施工,在高壓電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
7、在建物(含腳手架)外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8米。
8、雨期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7米。
9、潛水泵應在汛期到來前安裝即位,試運行合格后備用。
10、保證現場交通暢通,消火栓及消防器材存放處應設明顯標志,四周不得堆放各種材料,雨后應對消火栓、消防器材等設施進行復查。
11、高空懸掛的宣傳牌匾應立穩拉牢,汛期前要進行檢查,以防大風刮倒。
12、施工用的各種架子要與結構接牢,大風、大雨后要及時進行檢查,檢查立桿是否下沉,與建筑物拉結是否可靠,地面排水系統是否完善有效。合格后方可使用。
13、雨后應立即檢查所有機、電架設施的運行情況,是否有跑電、漏電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4、汛期期間現場有關人員應隨時檢查現場,遇到特大暴雨時,應組織義務搶險小組,待命值班。
15、塔式起重機按照操作規程及方案操作,槽內塔基周圍地面向外找坡保證不積水,并在塔吊的塔身上作出明顯標志,以便于對其進行定期沉降觀測,在雨后要求單獨對其檢查復核一遍。五、六級以上大風天氣,停止吊裝作業。
16、檢查塔吊基礎、混凝土泵基礎等是否堅實,拉接錨固是否有松動變形、沉降位移等,以便及時進行必要的加固。
17、建筑物、塔吊做好臨時避雷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遙測合格后做好記錄。
18、各分包施工單位提前做好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鐵制工具的檢修和防銹工作。
19、夏季施工現場炎熱高溫,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搞好生活環境衛生,要預防傳染病的流行。
20、夏季氣溫高,空氣潮濕,食物極易腐爛,禁止施工人員私自制作涼拌食品。不得吃過夜食物和未熟的扁豆等,防止食物中毒。
篇2:煤礦暴雨期間巡視停產撤人制度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防范應對暴雨天氣期間可能引起淹井、礦井停電事故的發生,減少和控制此類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健全完善了防范自然災害預警、預報、預防處置機制。密切掌握本地區的天氣變化、汛情通報及礦井所在區域的降雨量情況,突出抓好調度室各項應急處置權和及時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員的規定,確保在降大到暴雨時,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一、應急組織及指揮機構
礦井成立暴雨天氣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決策。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礦井設立暴雨天氣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馬弘芬任總指揮,各副礦長、總工程師任副總指揮,負責統一指揮、協調生產安全的應急工作。日常業務由“雨季三防”辦公室即調度室負責,劉文濤兼任辦公室主任。
按照《黃巖匯煤礦雨季“三防“應急預案》,指揮部下設八個工作小組:現場指揮組、應急處置組、技術專家組、信息發布組、物資供應組、醫療救護組、善后處理組、開工驗收組,具體負責處理突發災變、實施應急方案、解決遇到的技術難題、信息發布、發動群眾參與、保證應急物資和設備供應、醫療救護、開工驗收等工作。
二、應急響應及處置
1、暴雨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后,由調度室通知各單位、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分析對本區域、本單位的影響,適時由應急救援總指揮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2、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各責任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防災準備工作、認真查險排險、及時組織井下人員上井避險準備工作、認真落實減災救災各項措施、全力做好災害天氣應急準備工作。
3、在降大雨前、暴雨時和降雨后,積極組織人員到本井田范圍內及可能波及的周邊廢棄老窯、地面積水坑、河流、堤防和井下涌水點、擋水設施等重點部位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視檢查,全面巡查礦區洼地積水和河道泄洪情況。
4、認真落實災害性天氣停產撤人制度。凡在24小時連續觀測降雨量超過50毫米時,全部立即停產撤人,實施緊急避險。
三、具體要求
1、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預案的動態管理,及時分析和發現氣象災害應急處置中存在的問題,不斷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切實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2、應急救援指揮部(調度室)要與氣象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及時掌握地方氣象局發出的氣象災害警報和災害天氣預報。在接到預警信號后,按照職責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災準備工作。
3、在降大雨前、暴雨時和降雨后,由“雨季三防”辦公室牽頭組織人員到本井田范圍內及可能波及的周邊廢棄老窯、地面積水坑、河流、堤防和井下涌水點、擋水設施等重點部位進行排查和巡視。
4、加強災害安全知識和應急預案學習,定期開展預案演練;調度室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災害天氣帶來的各種災害隱患排查分析;增強職工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公眾自救、互助能力,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輿論氛圍。
5、有災害天氣時和防范應對期間,各單位要有專人值班,明確災害天氣應急聯系人,及時準確地接收和傳達災害預警信息,切實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6、調度室值班人員要做好停產、撤人的相關記錄、總結,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災害天氣應急預案和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四、考核管理
各單位要按照責任分工,定期檢查本單位防范應對暴雨天氣相關應急準備工作落實情況,并把檢查情況納入到安全管理考核中。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篇3:深基坑工程冬雨期施工措施及成品保護制度
深基坑工程冬雨期施工措施及成品保護制度
第一節冬雨期施工措施
本工程開工時間為****年9月16日,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冬期和雨期都沒有影響。如須要可施工再編制詳細的冬雨期施工方案。
第二節成品保護制度
在施工過程中搞好成品保護是關系到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按期竣工的重要環節。為了切實搞好成品保護,應隨著工程的進展逐步制定實施相應的保證制度。
1成品保護的日常管理
作業區域的申報:在作業前各施工隊必須向項目經理部綜合辦公室呈報"進入作業區域申報表"。
完成作業移交:施工隊在某區域完成施工任務后,須向項目綜合辦公室提出書面作業面移交申請,批準后向其他施工隊或項目部職能部門辦理作業面移交手續,移交工作列入施工計劃。
成品損壞登記:成品造成損壞,成品保護責任方必須即刻到項目綜合辦公室進行登記。施工作業隊需向項目經理部提供造成成品損壞的責任方,項目經理部確認后,由施工作業隊自行協商解決或由項目經理部取證裁決,責任方須無條件接受。未提供損壞責任方的,責任由成品保護責任方承擔。
員工的成品保護教育:由施工隊負責對員工進行教育,增強員工的成品保護意識,自覺保護成品。
2分項工程成品保護措施
2.1施工場區
2.1.1放線定位的控制樁應做出明顯醒目的標志,并用混凝土做好保護,不得覆蓋、碰壓。
2.1.2加強對現場供電系統的檢查和管理,防止供電線路或設施受損,避免影響正常供電或造成觸漏電事故發生。
2.2降水井成品保護
2.2.1所有降水井的井管須設置醒目標志,挖土機施工人員須做好井管保護工作。坑內挖土時,挖機等不要直接碰撞坑內井管,挖土時在靠近井管部位時盡可能使用人工扦土,避免對井及井管的損壞。
2.2.2坑內所有降水井的孔位根據平面圖正確定位。坑內的疏干深井可隨基坑開挖深度逐步割除多余的井管。對每口井設置醒目標志,并且對可能受車輛行走的電纜線以及管路部位加以防護,并且抽水人員加強對現場的巡視力度。
2.3鋼筋工程
2.3.1鋼筋運輸機械設施和施工方法要適當,鋼筋下墊墊木并碼放整齊,嚴禁野蠻裝卸,防止造成損傷和變形。
2.3.2鋼筋在安裝、吊運過程中防止變形,墻、樁鋼筋綁扎搭設架子。鋼筋進行穿插時,保護已綁扎完的鋼筋成品質量。安放預埋管件不得隨意切斷鋼筋。
2.4孔成品保護
鉆孔完成后,若沒有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應作好標記,并對孔口進行防護,防止人員、物件墜入孔內。
在成孔后至灌注混凝土前,值班人員應對孔內及時補漿,防止孔內泥漿漏失嚴重造成塌孔。
2.5高壓旋噴樁成品保護
樁孔完成在水泥漿初凝之前,嚴禁往孔內填埋雜物、渣土等。禁止大型機械在樁頂行走、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