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商業樓基坑降排水措施

某商業樓基坑降排水措施

2024-07-11 閱讀 6222

商業樓基坑降排水措施

1、基坑外排水

待冠梁一完成,立即在基坑頂部設置貫通的300*400(H)地面排水溝截流,并每隔20~30米左右設置一個600*600*1000的磚砌窨井,施工現場雨水、施工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網。

2、基坑地表水

基坑止水帷幕完成后,坑內地表水在粉土層,坑內降水主要依靠明集水坑和自滲井相結合的方式降水,集水井和自滲井的數量視實際情況而定,在土方開挖前一星期前設置完畢,確保開挖前水位在所挖土層1m以下。

3、施工階段雨水

粉土層挖除后至淤泥質土層已無地表水,基坑排水主要考慮天落水,基坑排水采用明溝、集水坑方式排水。離開圍護樁邊4m以外沿基坑周邊設排水溝,基坑內結合承臺設1000×1000×800mm集水井,每個集水井內設一只潛水泵,派專人負責管理,定時抽水。在基礎底板砼澆筑前,及時采用級配砂石將坑底排水溝和集水井回填密實,澆筑砼墊層,避免對基礎結構的施工造成影響。

篇2:某高層住宅±0.00以下基坑排水降水措施

高層住宅±0.00以下基坑排水降水措施

根據有關資料和現場調查顯示,梅林一村八區地下水量較大,故基坑采取降水和排水措施。

1基坑頂排水

由于地下室施工周期較長,為了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頂四周做封閉擋水壩,壩外做排水溝,并每隔60米設一集水井1000mm×1000mm×800mm(深),井底50mm厚C10混凝土墊層,井壁用240mm厚紅磚砌筑。

2基坑底排水

沿建筑物基坑底四周和F軸邊側做磚砌排水溝500mm×500mm,溝底50mm厚C10混凝土墊層,溝兩側120厚紅磚砌筑,面抹1:3水泥砂漿10mm厚,排水溝總長約210米。

見圖4"基坑排水平面圖"和圖5"排水溝剖面圖"。

在基坑底部四角和F軸兩端做集水井800mm×800mm×1000mm(深),井底50mm厚C10混凝土墊層,井壁用240mm厚紅磚砌筑。

3基坑底降水

為保證正常施工,地梁承臺施工期間必須不間斷抽水,除基坑周邊排水溝外,現場擬采用淺水井和承臺內集水措施。在地下二層位置設6個Φ800mm、深2.5m的集水井,集水井布置在地下二層部分,48、49、50棟各兩個均勻布置。

具體做法如圖6"集水井做法圖"。

每個井配1臺抽水泵,24小時不間斷抽水。

另外,為保證地梁承臺墊層施工,在每個承臺角部挖一個250×250mm、深250mm的集水坑,配備專人負責抽水,保證地梁承臺不積水。

集水坑在做防水前澆筑墊層,并用水泥砂漿抹光。

在基坑開挖期間,經常對邊坡進行觀測,出現異常及時匯報由專業施工隊伍處理。

基坑頂部嚴禁堆放各種材料,以免增加荷載,造成塌方。

地下室排水共配12臺潛水泵不間斷抽水,以滿足施工要求。

圖4基坑排水平面圖

圖5排水溝剖面圖

圖6集水井做法圖

篇3:基坑排水施工方法規程

基坑排水的施工方法

一、方案的選擇

根據施工現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情況以及招標方的要求,本工程排水采用盲溝排水。

1、土方開挖之后,分別在建筑物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角,在圍護樁內距圍護樁邊600mm設置4只1.5m深的集水井。

2、集水井直徑為800mm,在土方開挖之前用滲透性砼澆搗制作,且必須達到使用強度。

3、設置好集水井后,在距圍護樁邊500mm左右開挖300寬、400深的排水溝。排水溝用20-40mm粒徑的卵石鋪填,作成盲溝。

4、盲溝與4個集水井之間作成一個環狀的排水系統。

二、施工方法及操作要點

1、在做集水井時,滲透性砼井筒的高度應作成1.8m高,待集水井埋設至預定標高后,井底30cm用砼澆灌,以避免地下水上涌造成流沙。

2、下沉集水井時,可以采用沉井的方法,由一名工人站在井內挖土,井外工人配合用振搗器振動井筒,以便井筒順利下沉,亦不至于破壞筒邊的土層。

3、盲溝的鋪設應緊跟土方隊作業,石子鋪設應及時,以避免溝邊土方位移。

4、盲溝應對照集水井的位置,開挖時應注意放坡2-3%,以使基坑地表及地下水順利流入集水井。

5、集水井做好之后,應派專人抽水,直至地下室施工完畢,回填土完成,方可停抽。

6、抽水時要注意出水是否澄清,不可過分抽水,以避免造成水頭差,出現流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