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結構制作焊接工藝措施

鋼結構制作焊接工藝措施

2024-07-11 閱讀 4782

鋼結構制作焊接工藝

1基本要求:對首次使用的鋼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接頭形式必須進行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其試驗數據應作為編制焊接施工工藝的依據。見圖4

1.1焊接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不具備條件者不得施焊。

1.2焊條使用前必須按規定進行烘干,保溫,焊工領用后必須存放在保溫桶中隨用隨取。

1.3施焊前,應認真學習焊接工藝,施焊中,嚴格執行焊接工藝參數。

1.4定位焊接必須由持證合格焊工進行施焊,點焊工藝必須執行焊接工藝中的參數規范,不得隨意改變,點焊焊縫長度大于50m,焊角高度不小于6mm。

1.5鋼板接料對接焊縫和角焊縫兩端必須配置引弧板,其長度:手工弧焊為30~50mm,半自動焊為43~60mm,埋弧自動焊為50~100mm,熔嘴電渣焊為100mm以上。引焊道引板上的焊縫長度不得小于引弧板長度的2/3,引弧應在焊道外進行,嚴禁在焊道區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其坡口型式與被焊工件相同。

1.6冬雨季施工時嚴格按照雨季施工技術規程執行,要防止風、雨、雪及因天氣變化對焊接質量質量的影響。

1.7焊接引弧收尾采用回焊法,角焊縫拐角處必須連續施焊。

1.8當構件出現匯交焊縫時,焊縫在200mm范圍內應予以補強。

1.925mm以上厚度的鋼板焊接,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現層狀撕裂,采取以下措施:A施焊前,對母材中心線兩側各2倍板厚區域內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查,母材中不得有裂紋、夾層及分層等缺陷存在。B嚴格控制焊接順序,盡可能減少垂直于板面方向的約束。C根據母材的Coq(碳當量)和Pcm(焊接裂紋敏感性指數)值選擇正確的預熱溫度和必要的后熱處理措施。D通過焊接工藝試驗制定焊接工藝規程。

1.10型鋼梁柱的焊接必須進行焊前預熱和焊后熱處理。

1.11焊接T形、十字形、角焊接接頭,當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時,采用抗層狀撕裂的Z向鋼。

1.12箱型柱接頭,當板厚在80mm及以上時,側板板邊火焰切割面宜磨或刨去由熱切割產生的硬化層,防止層狀撕裂起源于板端表面的硬化組織。宜采用低氫、超低氫焊條或氣體保護焊。

1.13同一部位焊縫返修不得超過2次。

2焊接技術:

手工電弧焊輔助設備:

2.1電焊條保溫桶

焊接中必須使用焊條保溫桶,焊條必須先進烘箱焙烘,烘干溫度和保溫時間因材料和季節而異。酸性焊條一般烘干溫度為150-250℃,保溫時間為1-2小時,焊條從烘箱內取出后,應貯存在焊條保溫筒內。在施工現場逐根取出使用。焊條的反復烘培次數不宜超過2次。

2.2接頭尺寸檢測器

用以測量坡口角度、間隙、錯邊以及余高、縫寬、角焊縫厚度等尺寸。由直尺、探尺和角度規組成。

2.3清渣榔頭和鋼絲刷用于除銹,清渣。

2.4高速角向砂輪機用于焊后清渣,焊縫修整。

2.5碳弧汽刨用于焊后背面清根。

3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

3.1焊條直徑:焊條直徑大小主要取決于焊件厚度、接頭型式、焊縫位置、焊道層次等因素。焊件厚度較大時,則應選用較大直徑的焊條;平焊時,允使用較大電流進行焊接,焊條直徑也可大些;而立焊、橫焊,則宜選用較小直徑的焊條;多層焊的第一層焊縫,為了防止產生未焊透缺陷,宜采用小直徑焊條。

3.2焊接電流:焊接電流的大小,主要根據焊條類型、焊條直徑、焊件厚度以及接頭型式、焊縫位置、焊道層次等因素確定。在使用結構鋼焊條進行平焊時,焊接電流可根據下列經驗公式初選。

I=KD式中:

I--焊接電流(A);d--焊條直徑(mm);K--經驗系數(A/mm)。

3.3定位焊

焊接結構制造過程中,所有零部件均先通過點固焊(定位焊)進行組裝,然后再焊接成一體,定位焊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焊縫質量乃至整個產品的質量,因此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1)定位焊焊條定位焊所用焊條應和正式焊接所用焊條相同,不能用受潮、脫皮或不知型號的焊條,不能用焊條頭代替。

(2)定位焊部位雙面焊反面清根的焊縫,如果可能,定位焊道應放在反面。形狀對稱的構件,定位焊道應對稱排列。構件上有交叉焊縫的地方,不應有定位焊縫,定位焊道至少離開交叉點50mm。

(3)定位焊工藝要求定位焊道短,冷卻快,焊接電流應比正常焊接電流大15~20%。定位焊縫兩頭應平滑,防止正式焊接時造成未焊透或裂紋。定位焊縫不應有裂紋、夾渣等缺陷。對于剛性較大的構件或有裂紋傾向的構件,應采取必要的熱處理措施,以防定位焊縫產生裂紋。

(4)定位焊縫尺寸在滿足裝配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定位焊縫尺寸應盡可能小一些。可以通過縮小定位焊縫間距的方法采減小定位焊縫的尺寸。

3.4手工電弧焊操作技術

(1)引弧應在焊接部位上進行。引弧點最好選在離焊縫起點10mm左右的待焊部位上,電弧引燃后移至焊縫起點處,再沿焊接方向進行正常焊接。焊縫連接時,引弧點則應選在前段焊縫的弧坑前方10mm處,電弧引燃后移至弧坑處,待填滿弧坑后再繼續焊接。

(2)運條焊接過程中,為了穩定弧長,保持熔池形狀,控制焊縫成形,以期獲得均勻一致的焊縫,焊條要作必要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分解成三個基本動作。沿焊條中心線不斷地向熔池送進,以穩定弧長。焊條沿焊接方向均勻移動。電弧在該方向上的行走速度,即為焊接速度。焊接速度的大小對焊縫成形有著重要影響,應根據焊條直徑、電流大小、焊件厚度、裝配間隙及焊縫位置等因素正確選擇。如果需要,可使焊條垂直于焊接方向作某種形式的橫向擺動,以獲得所需的焊縫寬度。由于焊縫位置、接頭型式、焊件厚度、焊條直徑及焊接電流的不同,焊條擺動方法也不同。常用的運條方法有直線型,鋸齒型,月牙型和三角型。

(3)收弧焊接結束時,如果直接拉斷電弧,則會形成弧坑。凹陷的弧坑會減弱焊縫接頭強度和產生應力集中,從而導致弧坑裂紋。常用的收弧方法有:劃圈收弧法,當電弧移至焊縫終端時,焊條端部作圓圈運動,直至填滿弧坑后再拉斷電弧。此法適用于厚板焊接。回焊收弧法。當電弧移至焊縫收尾處稍停,且改變焊條角度回焊一小段后拉斷電弧。此法適用于堿性焊條。反復熄弧一引弧法。使用大電流或焊接薄板時,應在焊縫終端作多次熄弧和引弧,直到弧坑填滿為止。

4接料板:

板厚小于8mm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接;大于等于8mm采用埋弧自動焊接料。焊接方法采用懸空焊法:預留坡口且裝配間隙為0mm或小于1mm,第一遍使用CO2氣體保護焊打底焊接,其他層用電流較大的埋弧自動焊,背面采用電弧氣刨清根,砂輪打磨

后再進行施焊。

對接焊縫焊接規范:

4.1定位焊:焊條直徑焊接電流見表14

4.2對接焊縫手工電弧焊規范:見表15

4.3對接焊縫埋弧自動焊焊接規范:見表16

4.4CO2氣體保護焊焊接規范:見表17

5梁焊接工藝:

5.1焊接方法:

梁主焊縫,接料原則上采用埋弧自動焊焊接。鋼梁柱上筋板、拉筋、地腳板、柱節點等采用手工電弧焊。

5.2主焊縫焊接采用H型鋼焊接生產線施焊或H型鋼船形位置埋弧自動焊施焊。

5.3點固焊:

角接焊縫點固焊規范見表18

5.4點固焊焊縫要求:

中板點固焊間隔100-150毫米焊接30-60毫米,焊角高度不小于3mm,20mm以上厚板及普低鋼每隔100-150毫米焊接50-100毫米,焊角高度不小于6mm。

5.5低碳鋼船形埋弧自動焊規范:見表19

5.6焊接材料的合理使用

(1)一根焊條要盡可能一次焊完,避免焊縫接頭過多而降低質量。焊條殘頭有藥皮部分應小于20mm。

(2)焊條使用前應進行烘干,酸性焊條可在150~200℃下烘干1~2小時;烘干的焊條應放在溫度控制在100℃的保溫筒內,隨取隨用。未用完的焊條次日還要重新烘干。

(3)焊條上不可沾上油污,以免焊縫產生氣孔。

(4)埋弧焊焊絲要求表面清潔,不應有氧化皮,鐵銹及油污等。

(5)焊劑使用前應在250℃下烘干,并保溫1~2小時。

(6)手工焊焊接規范見表20

5.7對接埋弧自動焊的焊接工藝:見表21

注:反面用碳弧氣刨清根

5.8CO2氣保焊角接焊接工藝:

(1)CO2氣保焊所用的氣瓶上必須裝有預熱器和流量計,氣體純度不得低于99.5%,使用前應做放水處理,當瓶內的壓力低于1.0MPa時應停止使用。對細焊絲直徑小于等于2.0mm時,氣體流量宜控制在10-25L/min。

(2)CO2氣保焊的焊接電源必須采用直流反接。

(3)CO2氣保焊角焊縫焊接工藝參數見表。

CO2氣保焊角焊縫焊接工藝參數表見表22

5.9龍門埋弧焊角接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龍門埋弧焊角接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見表23

5.10熔嘴電渣焊焊接工藝

焊前準備:

熔嘴需烘干(100~150℃*1h),焊擠如受潮也須烘干(150~350℃*1h)。

檢查熔嘴鋼管內部是否通順,導電夾持部分及待焊構件坡口是否有銹油污、水分等有害物質,以免焊接過程而產生停頓、飛濺或焊縫缺陷。

用馬形卡具及楔子安裝、卡緊水冷銅成形塊(如采用永久性鋼墊塊則應焊于母材上),檢查其與母材是否貼合,以防止熔渣和熔融金屬流失失穩甚至被迫中斷。檢查水流出入成形塊是否通暢,管道接口是否牢固,以防止冷卻水斷流而使成形塊與焊縫熔合。

在起弧底處施加焊劑,一般為120~160g,以使渣深度能達到40~60mm,

引弧:

采用短路引弧法,焊絲伸出長度約為30~40mm,伸出長度太小時,引弧的飛濺物而造成熔嘴端部堵塞,太大時焊絲易爆炸。過程不能穩定進行。

焊接:

應按預先設定的參數值調整電流,電壓,隨時觀測渣池深度。渣池深度不足成或電流過大時,電壓下降,可隨時添加少量焊劑。隨時觀測母材紅熱區不超出成形塊寬度以外,以免熔寬過大。隨時控制冷卻水溫在50~60℃,水流量應保持穩定。

熄弧:

熔渣必須引出劑被母材的頂端以外。熄弧時應逐出減小送絲速度與電流,并采取焊絲收縮。

溶渣流失:

如果成形塊與母材貼合不嚴,造成熔渣突然流失,熔嘴即離形渣池表面,僅有焊絲還在渣池中,導電而能減小,電流突降,電壓升高,必須立即添加焊劑方能繼續焊接過程。

6焊縫等級:

6.1工字型鋼柱,箱型鋼柱的腹板與翼緣以及其水平加勁與翼緣、腹板的焊接均為坡口全熔透焊。

6.2用于厚材料拼接的對接焊縫、主次桁架支座處的所有連接焊縫及圖中標出UT100%焊縫均為一級焊縫

6.3其余鋼構件的V型,K型剖口焊縫為二級焊縫

6.4一般角焊縫為三級焊縫,均為凸面焊縫,其外觀質量要求標準應符合二級

6.5要求探傷的焊縫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及探傷結果分級》(GB11345-1989)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的有關要求。

6.6低合金鋼結構焊縫,在同一處返修數不得超過2次。

6.7腹板或豎向加勁板厚度25mm時為雙面半熔透剖口焊。為防止在厚度出現層狀撕裂。采取以下工藝措施:A,焊接前對母材焊道中心線兩側各2倍板厚區域內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查,母材中不得有裂紋,夾層及分層等缺陷存在。B:嚴格控制焊接順序,盡可能減少垂直于板面方向的約束。C:T形焊接時,在母材板面用低強度焊材先堆焊塑性過度層。D:厚板焊接時,可采用低氫型,超低氫型焊條或氣體保護焊施焊,并適當提高預熱溫度。E:當板厚在80mm以上時,對II類或II類以上鋼材相形梁角焊縫,板邊火焰切割面應用機械方法去除淬硬層。F:對大尺寸熔透焊,可采用窄焊道焊接技術,并選擇合理的焊道次序,以控制收縮變形。焊接過程中,應用錘擊法消除焊縫殘余應力。

7焊縫質量檢查:

7.1普通碳素結構鋼應在焊縫冷卻到工作地溫度點以后進行,低合金結構鋼應在完成焊接24小時以后進行。

7.2焊縫金屬表面焊波應均勻,不得有裂紋,夾渣、焊瘤、燒穿、弧坑和針狀氣空等缺陷,焊接區不得有飛濺物。

7.3焊縫外觀檢驗質量標準應符合GB50205-20**《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表4.7.20的規定。

7.4施焊過程中,必須做好記錄,以備檢查

篇2:某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一、焊接材料管理

1、本工程焊接材料的選用必須滿足本項鋼結構工程的設計要求,并應優先選用本工程技術文件指定的有關材料,在本工程技術文件中指出鋼材采用Q345B(16Mn)鋼焊條采用E50**系列焊條。

2、本工程所使用的鋼材及焊條均必須從正規生產廠采購,所有產品均應有材料合格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無證產品不得采購,不得入庫。每批焊接材料進廠后,應由質檢部門按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批進廠的焊接材料均應有標識,標明焊接材料的牌號,規格、檢驗號或批號。如產品本身不帶標識則應在進廠后制作標識,嚴防材料混用。

4、焊條施工領用應根據每半天工作量適量領取,焊條從烘箱和保溫筒中取出并在大氣中放置超過4小時的電焊條應重新放入烘箱中烘焙。重復烘焙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二、焊接環境要求

露天操作的焊接現場環境應符合以下條件:

鋼材表面溫度≥0℃,相對濕度0≤80%,手工電弧焊時風速≤10M/S。

三、焊接操作要求

1、焊接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凈。

2、每遍施焊完成后應認真清理焊渣、藥皮、飛濺等、避免產生焊接缺陷。

3、不得在構件表面任意引弧損傷母材,引弧時應備引弧板或在焊縫中進行。

4、施焊時焊通的起點,終點應平滑過渡,避免產生焊接缺陷,多層焊道應將接頭錯開。

5、施焊操作應按照工藝規程中所指定的焊接參數,焊接施焊方向及焊接順序進行。焊縫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6、桁架結構施焊時應兩人對稱同時進行,立焊縫運行方向應為立向上。

7、焊后要進行自檢,互檢,并應每班做好焊接施工記錄。

四、焊縫表面質量要求

1、焊縫表面與母材應平滑過度,焊腳高度要均勻一致,焊花均勻,搭接平順。

2、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氣孔、夾渣未焊滿等焊接缺陷,主要焊縫的咬邊不得大于0.5MM,次要焊縫咬邊不得大于1MM。

3、高于焊縫表面2MM以上部分應修磨平滑。

4、鋼管對接焊縫應與母材表面打磨平齊。

五、焊接質量檢驗和返修

本工程焊接質量檢驗應由公司質檢部門專職人員擔任,無損探傷人員應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人員擔任。

六、焊接檢驗工作的主要內容:

1、母材的焊接材料,焊條的焊前質量;

2、焊接設備,儀表及工裝設備的完好。

3、焊道的焊前清理。

4、焊接環境條件。

5、焊工資格。

6、焊接參數及操作順序。

7、焊縫外觀及焊角尺寸測量。

七、焊縫的無損探傷及外觀檢查

1、焊縫外觀檢查的質量要求應符合《鋼結構焊縫外形尺寸》(GB10854)技術規范的要求。

2、無損探傷應焊后24小時并在焊縫外觀檢查合格之后進行。無損探傷應按《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結果分級》(GB11345)執行。

3、在焊縫無損傷檢測中發現超標缺陷時,應對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焊接的返修方案應經焊接技術人員同意,返修的焊接性能和質量要求應與原焊接要求相同。

4、缺陷返修前應將缺陷清除徹底,并應露出金屬本色后再進行修補。

5、每道返修焊縫原則上不得越過兩次,超次返修應經焊接工程師批準返修方案,方可執行。

6、焊接返修后,應按與原焊接要求進行復檢。

八、焊縫質量要求

1、對接焊縫及焊接球與桿件間的焊縫為一級焊縫。一級焊縫實行100%超聲波無損操傷。

2、弦管與腹管的焊縫,A區、B區焊縫等級為二級焊縫,二級焊縫實行20%超聲波無損操傷。C區焊縫為角焊縫,焊腳高度應符合圖紙要求。

九、焊接設備管理

本工程主要焊接設備為交流弧焊機和直流弧焊機全部焊接設備均應滿足以下管理要求。

1、全部電焊機均應處于運行良好狀態,焊機外殼及接線柱均應完好無損,有礙使用零件應予更換維修后方可進入工地。

2、每一電焊機必須裝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其開關容量應符合電焊機要求。

禁止多臺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3、控制電焊機電氣系統應裝有防觸電自動斷電安全裝置。電源控制裝置應裝在人手便于操作的位置,電源線不允許拖在地上。

4、應防止電焊機受到碰撞或劇然震動。室外電焊機必須有防雨設施。

5、電焊機不允許超負荷使用,焊機溫升不得超過焊機標準規定的溫升限值,禁止在電焊機上放置任何物件和工具,啟動電焊機前,焊鉗與焊件不能短路。

6、所有電焊機外殼均應有良好的接地,保證安全使用。

7、工作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并應整理好電纜線,焊接電纜應與電焊機匹配使用,焊接電纜應使用整根電纜,當確需接長時接頭連接應牢固,連接處應絕緣良好。

8、焊接電纜工作中不得多匝盤繞堆放,以利散熱,嚴禁將電纜搭在氧氣;乙炔等易燃品容器上,嚴禁與油、脂等易燃物接觸。

篇3:鋼結構栓釘焊焊接工藝措施

鋼結構栓釘焊焊接工藝

1基本情況:

1.1焊接設備:RZN-2500型螺柱焊機。普通交流弧焊機修補焊。修補焊用焊條E5015-E5016∮3.2。

1.2焊接位置:具體位置見施工圖紙。

2焊前準備

2.1采用專用螺柱(焊釘)焊機進行施工,其焊接設備設置專用配電箱及專用線路(從變壓器引入)。

2.2焊釘必須符合GB10433-89規范和設計要求。焊釘有銹蝕時,需經除銹后方可使用,特別是焊釘和大頭部位不可有銹蝕和污物,嚴重銹蝕的焊釘不可使用。

2.3采用直流正接。

2.4為防止直流電弧磁偏吹,地線盡量對稱布置在焊件兩側。

3焊釘焊接工藝流程圖:見圖3

4焊接過程:

4.1在施焊面放線,畫出焊釘的準確位置。

4.2對該點進行除銹、除漆、除油污處理,以露出金屬光澤為準,并使施焊點局部平整。

4.3電弧保護瓷環擺放就位且瓷環要干燥,為提高效益在瓷環旁邊擺放好焊釘。

4.4調整好焊釘伸出瓷環的長度為6mm,調整好提弧長度為3-4.5mm。

4.5將焊槍置于工件上,施加預壓力使槍內的彈簧壓縮,直到焊釘與瓷環同時緊貼工件表面。

4.6扣壓焊槍上的扳開關,接通焊接回路,使槍體內的電磁線圈激碰焊釘被自動提升,在焊釘與工件之間打弧。

4.7焊釘處于提升位置時,電弧擴展到整個焊釘端面,并使端面少量熔化,電弧熱同時使焊釘下方的工件表面熔化并形成熔池。

4.8電弧按預定時間熄滅時,電磁線圈去磁,靠彈簧壓力快速地將焊釘熔化端壓入熔池,焊接回路斷開。

4.9稍停后,將焊槍從焊好的焊釘上提起,打碎并除去保護圈。

4.10焊后根部腳均勻、飽滿,用榔頭擊成15-30度,焊縫不產生裂紋。

5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的選定

5.1輸入焊接能量足夠大,是保證獲得優質電弧焊釘焊接接頭的基本條件;輸入焊接區域的總能量與焊接電流、焊接時間和焊接電弧電壓有關。

5.2電弧電壓取決于電弧長度或焊釘距離工件的距離,調好距離電弧電壓就基本不變,所以輸入能量只由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決定。

5.3使用不同的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的組合,均可能得到相同的輸入能量。

6注意事項:

6.1施焊點不得在有水分、直接雨淋下施工。

6.2最低施焊溫度為0度,低于0度,須進行點狀預熱,預熱溫度80-120度。

6.3風天施工,焊工應站在風頭,以防火花傷害。

6.4注意焊工保護和安全,并系好安全帶。

6.5熟練掌握焊機、焊槍性能,做好設備維護保養,焊槍卡具上出現焊瘤、燒蝕或濺上熔渣時要及時清理,以便更換配件,確保施工順利和熔焊質量。

7質量保證措施

7.1正確調整設備參數,如焊接電流及時間、提升高度、瓷環位置及焊釘伸出量。

7.2注意采用正確的電源性,保證地線與工件連接牢固。

7.3要保證焊釘焊接處的工件表面清潔。

7.4焊釘軸線須與工件表面始終正確的角度。栓釘焊接以熔化金屬形成一個均勻小圈而無缺陷為合格,栓釘的高度偏差為2mm,偏離垂直方向的傾斜角應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