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院綜合大樓安裝工程設備安裝施工方法

院綜合大樓安裝工程設備安裝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7768

醫院綜合大樓安裝工程施工方法:設備安裝

四、設備安裝工程

本工程的設備安裝工程主要包括各種供水設備、電氣設備,其安裝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施工程序如下:

主要施工方法:

(1)設備開箱檢查清點時,不但要清點零部件等硬件,還應根據設計要求核對產品說明書、產品合格證等技術文件。

(2)設備安裝應與設備基礎施工密切配合,一般情況下,基礎施工應待設備進場后,將設計圖紙與設備幾何尺寸和固定方式核對清楚方可進行。大型設備的安裝應在建筑圍護結構施工前就考慮解決運輸和吊裝到位問題,設備吊運孔洞應符合設備外形尺寸的要求。

(3)大重設備或整體就位安裝的設備在安裝吊運過程中,應將其外殼、零部件保護好,正確選定吊點位置,防止設備變形或損壞零部件。特別是大型設備的吊運應編制吊運方案,按規定審核、批準方可施工。

五、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

1.布線施工。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2)核實導線的種類,電壓等級等參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消防干凈。

(4)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5)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6)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7)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

無彎曲時,管子長度每超過45m;一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2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3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12m。

(8)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套鎖母。

(9)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

(10)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0~1.5m設置吊點或支點,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線槽接頭處,距接線盒0.2m處,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口處。

(11)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應小于6mm。

(12)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采取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

(13)火災自動所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Ω。

2.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1)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b.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c.探測器至空調逆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d.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e.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0。

(2)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有探測器,應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

(3)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4)探測器的"十"線應為紅色,"一"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

(5)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6)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

(7)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8)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3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1)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m,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2)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3)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a.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b.電纜芯線或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

c.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d.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e.導線應綁扎成束。

f.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4)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5)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

4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1)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2)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3)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4)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5.系統的調試。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前應具備前面所列文件和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

(3)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并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

(4)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器備件等,應按規范和設計的規定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進行處理.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報

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國家標準《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

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

(7)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3次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

(8)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功能應準確無誤。

(9)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

(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n無故障后,按規范附錄填寫調試報告。

篇2:通信設備安裝施工安全生產守則

安全生產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做好各項預防工作。否則,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損失將是慘重的,施工時必須引起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增強責任心,加強預防為主,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施工中的防火安全

機房施工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往往是災難性的,同時伴隨人身傷害和重大通信事故,因此必須堅決杜絕其發生。

1、工程需要明火施工(如電焊、氣割等),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2、施工需要使用涂料、膠水等易燃材料時,必須確認在現場具備并熟知消防滅火器材位置,達到必要的通風條件后方可進行施工(未啟用機房自備消防、通風器材)。

3、設備開箱后包裝材料必須當日徹底清理,帶出機房,任何時候不準在施工現場(包括通信機樓)內吸煙。

4、施工必須使用的電動工具、儀表、通風扇必須規范用電,控制負荷,使用安全可靠的移動電源接插設備,嚴禁用導線直接連接插座,交流電源線不允許有接頭,出現軋傷或老化要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換。

5、切實落實安全保衛部門關于防火封堵各項要求。

二、施工中的人身安全。

1、施工人員必須持相關專業資格證上崗,并在施工中以不違背安全管理規定的方式完成各項施工操作。

2、施工人員穿鞋著裝應符合其專業施工操作要求。特別強調電力機房施工要按規定穿長袖工作服裝。所有機房施工須自備工作鞋,防止電擊、攀爬失手,靜電傷害。

3、機床槽道側板、蓋板拆下后嚴禁放在槽道或架頂上,蓋板折下后嚴禁放防止對施工人員及維護人員造成人身傷害。

4、二米以上屬高處作業,應采取措施,防止高處墜落。

5、用電安全,防止人員觸電。

三、施工中的網絡運行及設備安全。

重中之重是運行設備的安全,其次是待安裝設備的財產安全。

1、重申開工報告需要內容完整,注明設計文號、施工所涉及的機房、施工內容和進度安排、以及項目負責人電話,請求維護安排隨工等具體內容。

2、與現網運行設備有關的擴容、割接施工,必須對在用系統狀況作細致了解,安全條件具備方可考慮實施。實施前報相關部門批準,并在批復的安全時間進行。對運行設備或現網業務有可能產生影響的擴容操作,應視同割接,必須制定細化到具體操作步驟的割接方案,重大割接制定方案時,還需要包含指揮組織及防險預案。割接方案須申報并組織會審。

3、新裝設備加強電前需報相關部門批準,操作前核對設計要求,逐級核對全程負荷。

4、嚴格按設計施工,同時強調:施工單位有責任、義務,在施工現場發現設計存在明顯安全問題時,暫停施工,并立即向建設管理部門報告。

5、老機房整治具有較高風險性,施工組織要細化到操作步驟,對環境整治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和高度警惕。

6、施工單位接管設備,要嚴格組織開箱驗貨,做好工程其設備和材料的保管,嚴防設備材料損失。

四、規范施工不留隱患。

以往施工出現的安全事故,絕大多數都出自對早就存在的制度、規范、規定的忽視!相當多的安全問題,是由不規范施工長期積累而形成。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吸取安全事故的教訓,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保證已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在所有機房設備安裝施工中,得到切實有效執行。

1、機房輔助電源設備施工必須規范,不允許將UPS、逆變器等設備放在列間過道上。電源線不允許有接頭,不得使用不符合機房安全要求的復接板接插設備電源。

2、信號線、尾纖、電源線在具備三線分離條件的機房嚴格按規定路由布放施工,冗余尾纖在ODF架一側盤留長度必須符合容許標準。在不具備分離條件的機房,施工布放時必須同時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加以保護。

3、防火、防鼠封堵施工要檢驗封堵材料的燃燒性能,防止領用不合格材料用于封堵作業。

4、機房安裝施工必需移動照明燈吊架時,一定要認真檢查,不允許照明燈架與槽道或機架金屬構件相碰。

5、機房外墻開孔必須采取可靠的防雨、防漏措施。

五、施工出入制度。

1、施工人員必須按顧客規定辦理臨時出入證。

2、進入機房施工必須攜帶顧客有關部門批復的開工報告到相關部門辦理施工準入手續。

3、進入機房按顧客要求登記出入時間并注明施工內容。

六、防止失泄密。

1、工程承包合同必須包含保密條款,明確涉密內容,密級,保密期限,相關方利益、義務,以及所負法律責任。

2、施工圖、竣工文件、圖紙都屬于施工單位必須替委托方承擔保密義務的內容。其中的圖紙需要永久保密。所有涉密資料任何情況下不得交給或告知第三方。

3、互連互通工程,要嚴格按照行業規范及設計要求,阻斷網絡監控系統的相互滲透。

篇3: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管理制度

1、礦井上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和10KV及其以下的電氣安裝工程,按《煤礦機電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評級試行辦法》進行驗收。

2、新安裝的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由礦機電主管工程技術人員組織有關人員詳細研究說明書內容,并制訂出操作規程。在使用初期,主管工程技術員要經常檢查其運行情況。

3、新設備安裝必須有安裝設計,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對隱蔽工程應有工程記錄。

4、施工單位對新設備,或經大修后的設備進行驗收,凡未經檢修好的設備嚴禁繼續使用。

5、設備安裝完畢后,由機電動力科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人員,施工單位及使用單位共同按施工圖與安裝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收。

6、在設備試運轉驗收中,一般設備空運轉2—4小時,帶負荷運轉24小時無故障,無異常才算合格,特殊設備按相關標準驗收,如發生故障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由安裝單位限期進行處理,合格后方能移交。

7、大型設備或關鍵設備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調試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