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整治改性瀝青防水層施工工藝
環境整治工程改性瀝青防水層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1.1材料及要求
1.1.1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
1.1.1.1規格:見表3-6。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規格表3-6
厚度(mm)寬度(mm)長度(m)
2.0≥100020
3.0≥100010
4.0≥100010
5.0≥100010
技術性能:見表3-7。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技術性能表3-7
指標
聚酯胎麻布胎聚乙烯胎坡纖胎
拉力N≥400≥500≥50≥200
延伸率%≥30≥5≥200≥50
耐熱度85℃受熱2h不流淌,涂蓋層無滑動
低溫柔性-15℃繞規定直徑圓棒,無裂紋
不透水性壓力/保持時間0.2MPa/30min
1.1.2配套材料:
1.1.2.1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氯丁橡膠加入瀝青及溶劑配制而成的黑色液體。用于油氈接縫的粘結。
1.1.2.2橡膠瀝青乳液:用于卷材粘結。
1.1.2.3橡膠瀝青嵌縫膏:用于特殊部位、管根、變形縫等處的嵌固密封。
1.1.2.4汽油、二甲苯等:用于清洗工具及污染部位。
1.2主要用具:
1.2.1清理用具:高壓吹風機、小平鏟、笤帚。
1.2.2操作工具、電動攪拌器、油毛刷、鐵桶、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壓子、手持壓滾、鐵輥、剪刀、量尺、1500mm?30管(鐵、塑料)、劃(放)線用品。
1.3作業條件:
1.3.1施工前審核圖紙,編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專業隊施工,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1.3.2鋪貼防水層的基層必須按設計施工完畢,并經養護后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基層應平整、牢固、不空鼓開裂、不起砂。
1.3.3防水層施工涂底膠前(冷底子油),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
1.3.4施工用材料均為易燃,因而應準備好相應的消防器材。
2.操作工藝
2.1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附加層→熱熔鋪貼卷材→熱熔封邊→做保護層
2.2基層清理:施工前將驗收合格的基層清理干凈。
2.3涂刷基層處理劑:在基層表面滿刷一道用汽油稀釋的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透底。
2.4鋪貼附加層:管根、陰陽角部位加鋪一層卷材。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將卷材裁成相應的形狀進行鋪貼。
2.5鋪貼卷材:將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按鋪貼長度進行裁剪并卷好備用,操作時將已卷好的卷材,用?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頭比齊開始鋪的起點,點燃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加熱基層與卷材交接處,噴槍距加熱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離,往返噴烤、觀察當卷材的瀝青剛剛熔化時,手扶管心兩端向前緩緩滾動鋪設,要求用力均勻、不窩氣,鋪設壓邊寬度應掌握好,滿貼法搭接寬度為80mm,條粘法搭接寬度為100mm。
2.6熱熔封邊:卷材搭接縫處用噴槍加熱,壓合至邊緣擠出瀝青粘牢。卷材末端收頭用瀝青嵌縫膏嵌固填實。
2.7保護層施工:平面做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防水層施工完,應及時稀撒石碴后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3.質量標準
3.1保證項目
3.1.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膠粘劑的規格、性能、配合比必須按設計和有關標準采用,應有合格的出廠證明。
3.1.2卷材防水層特殊部位的細部作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3.1.3防水層嚴禁有破損和滲漏現象。
3.2基本項目:
3.2.1基層應平整,無空鼓、起砂,陰陽角應呈圓弧形或鈍角。
3.2.2改性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點等現象。
3.2.3卷材防水鋪附加層的寬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分層的接頭搭接寬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收頭應嵌牢固。
3.2.4卷材粘結應牢固,無空鼓、損傷、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
4.成品保護
4.1地下卷材防水層部位預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損和堵塞雜物。
4.2卷材防水層鋪貼完成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防止結構施工碰損防水層;外貼防水層施工完后,應按設計砌好防護墻。
4.3卷材平面防水層施工,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及作為施工運輸車道。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卷材搭接不良:接頭搭接形式以及長邊、短邊的搭接寬度偏小,接頭處的粘結不密實,接槎損壞、空鼓;施工操作中應按程序彈標準線,使與卷材規格相符,操作中齊線鋪貼,使卷材接長邊不小于100mm,短邊不小于150mm。
5.2空鼓:鋪貼卷材的基層潮濕,不平整、不潔凈、產生基層與卷材間窩氣、空鼓;鋪設時排氣不徹底,窩住空氣,也可使卷材間空鼓;施工時基層應充分干燥,卷材鋪設應均勻壓實。
5.3管根處防水層粘貼不良:清理不潔凈、裁剪卷材與根部形狀不符、壓邊不實等造成粘貼不良;施工時清理應徹底干凈,注意操作,將卷材壓實,不得有張嘴、翹邊、折皺等現象。
5.4滲漏:轉角、管根、變形縫處不易操作而滲漏。施工時附加層應仔細操作;保護好接槎卷材,搭接應滿足寬度要求,保證特殊部位的質量。
篇2:環境整治改性瀝青防水層施工工藝
環境整治工程改性瀝青防水層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1.1材料及要求
1.1.1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
1.1.1.1規格:見表3-6。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規格表3-6
厚度(mm)寬度(mm)長度(m)
2.0≥100020
3.0≥100010
4.0≥100010
5.0≥100010
技術性能:見表3-7。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技術性能表3-7
指標
聚酯胎麻布胎聚乙烯胎坡纖胎
拉力N≥400≥500≥50≥200
延伸率%≥30≥5≥200≥50
耐熱度85℃受熱2h不流淌,涂蓋層無滑動
低溫柔性-15℃繞規定直徑圓棒,無裂紋
不透水性壓力/保持時間0.2MPa/30min
1.1.2配套材料:
1.1.2.1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氯丁橡膠加入瀝青及溶劑配制而成的黑色液體。用于油氈接縫的粘結。
1.1.2.2橡膠瀝青乳液:用于卷材粘結。
1.1.2.3橡膠瀝青嵌縫膏:用于特殊部位、管根、變形縫等處的嵌固密封。
1.1.2.4汽油、二甲苯等:用于清洗工具及污染部位。
1.2主要用具:
1.2.1清理用具:高壓吹風機、小平鏟、笤帚。
1.2.2操作工具、電動攪拌器、油毛刷、鐵桶、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壓子、手持壓滾、鐵輥、剪刀、量尺、1500mm?30管(鐵、塑料)、劃(放)線用品。
1.3作業條件:
1.3.1施工前審核圖紙,編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專業隊施工,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1.3.2鋪貼防水層的基層必須按設計施工完畢,并經養護后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基層應平整、牢固、不空鼓開裂、不起砂。
1.3.3防水層施工涂底膠前(冷底子油),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
1.3.4施工用材料均為易燃,因而應準備好相應的消防器材。
2.操作工藝
2.1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附加層→熱熔鋪貼卷材→熱熔封邊→做保護層
2.2基層清理:施工前將驗收合格的基層清理干凈。
2.3涂刷基層處理劑:在基層表面滿刷一道用汽油稀釋的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透底。
2.4鋪貼附加層:管根、陰陽角部位加鋪一層卷材。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將卷材裁成相應的形狀進行鋪貼。
2.5鋪貼卷材:將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按鋪貼長度進行裁剪并卷好備用,操作時將已卷好的卷材,用?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頭比齊開始鋪的起點,點燃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加熱基層與卷材交接處,噴槍距加熱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離,往返噴烤、觀察當卷材的瀝青剛剛熔化時,手扶管心兩端向前緩緩滾動鋪設,要求用力均勻、不窩氣,鋪設壓邊寬度應掌握好,滿貼法搭接寬度為80mm,條粘法搭接寬度為100mm。
2.6熱熔封邊:卷材搭接縫處用噴槍加熱,壓合至邊緣擠出瀝青粘牢。卷材末端收頭用瀝青嵌縫膏嵌固填實。
2.7保護層施工:平面做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防水層施工完,應及時稀撒石碴后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3.質量標準
3.1保證項目
3.1.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膠粘劑的規格、性能、配合比必須按設計和有關標準采用,應有合格的出廠證明。
3.1.2卷材防水層特殊部位的細部作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3.1.3防水層嚴禁有破損和滲漏現象。
3.2基本項目:
3.2.1基層應平整,無空鼓、起砂,陰陽角應呈圓弧形或鈍角。
3.2.2改性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點等現象。
3.2.3卷材防水鋪附加層的寬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分層的接頭搭接寬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收頭應嵌牢固。
3.2.4卷材粘結應牢固,無空鼓、損傷、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
4.成品保護
4.1地下卷材防水層部位預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損和堵塞雜物。
4.2卷材防水層鋪貼完成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防止結構施工碰損防水層;外貼防水層施工完后,應按設計砌好防護墻。
4.3卷材平面防水層施工,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及作為施工運輸車道。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卷材搭接不良:接頭搭接形式以及長邊、短邊的搭接寬度偏小,接頭處的粘結不密實,接槎損壞、空鼓;施工操作中應按程序彈標準線,使與卷材規格相符,操作中齊線鋪貼,使卷材接長邊不小于100mm,短邊不小于150mm。
5.2空鼓:鋪貼卷材的基層潮濕,不平整、不潔凈、產生基層與卷材間窩氣、空鼓;鋪設時排氣不徹底,窩住空氣,也可使卷材間空鼓;施工時基層應充分干燥,卷材鋪設應均勻壓實。
5.3管根處防水層粘貼不良:清理不潔凈、裁剪卷材與根部形狀不符、壓邊不實等造成粘貼不良;施工時清理應徹底干凈,注意操作,將卷材壓實,不得有張嘴、翹邊、折皺等現象。
5.4滲漏:轉角、管根、變形縫處不易操作而滲漏。施工時附加層應仔細操作;保護好接槎卷材,搭接應滿足寬度要求,保證特殊部位的質量。
篇3: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施工工藝
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施工工藝
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防水層是依靠細石混凝土層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實性來達到目的,這種屋面防水層可以節省防水材料,降低造價。適用于南方多雨、溫濕地區、屋面溫差不大、地基好、結構剛度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筑使用。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⑴水泥:宜用標號4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
⑵砂子:用模數3.0~2.6的中粗砂。
⑶碎石:應采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礫石碎石,粒徑一般為5~15mm,含泥量不大于1%。
⑷水:用自來水或天然水即可。
⑸鋼筋:鋼筋網可采用乙級冷拔低碳鋼絲,直徑為φ4。
⑹分格縫用油膏、膠泥、冷底子油等。
⑺微膨脹水泥。
2、作業條件
⑴基層清理干凈、灑水沖洗、濕潤。
⑵主體結構已驗收,凡伸出屋面的機房、梯屋、水池、煙囪等已按施工完畢,伸出屋面的水管、風管等已安裝,并在四周留縫,以便嵌油膏。
⑶對有隔熱層的屋面,隔熱層要密實、干燥、并已做好水泥砂漿找平層,表面應劃毛或粗糙,且已養護有一定強度。
二、操作工藝
1、隔離層施工
為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不利影響,在防水層下宜設低強度砂漿或卷材隔離層。鋪抹厚度一般為10~20mm。如設計沒有隔離層則應建議加造。
⑴粘土砂漿隔離層按石灰膏:砂:粘土=1∶2.4∶3.6配比,砂漿以干稠為宜。要求表面平整、壓實、抹光。
⑵水泥砂漿找平層面鋪卷材的隔離層:直接在找平層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也可以在找平層上鋪3~8mm干細砂滑動層,在其上鋪一層卷材,搭縫用熱瀝青瑪帝脂。
⑶石灰砂漿隔離層:施工方法同⑴,配比為石灰膏:砂=1:4。
2、現澆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
⑴按設計配合比拌和好細石混凝土,先遠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逐格進行施工。
⑵按分格板高度,攤開刮平,用平板震蕩器十字交叉來回震實,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后再用木抹子將表面抹平壓實,待混凝土初凝以前,再進行第二次壓漿抹光。也可在壓漿抹光時再均勻涂刷一層防水水泥漿以增強抗滲性。
⑶屋面泛水應嚴格按設計節點大樣要求施工,如設計無要求時,泛水高度不應低于120mm,并與防水層一次澆搗完成,泛水轉角處要做成圓弧或鈍角。
⑷鋪設、振動、震壓混凝土時必須嚴格保證鋼筋間距及位置準確。
⑸混凝土初凝后,及時取出分格縫隔板,用鐵抹子二次抹光;并及時修補分格縫缺損部分,做到平直整齊,待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三次壓光。
⑹混凝土終凝后,必須立即進行養護,可用蓄水養護法或稻、麥草、鋸末、草袋等覆蓋后澆水養護不少于14天。也可涂刷混凝土養護劑。
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⑴原材料、外加劑、混凝土防水性能及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⑵鋼筋的品種、規格、位置及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⑶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允許偏差
細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1―2的規定。
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⑴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開裂預防措施
1)剛性防水屋面不得用于有高溫或有振動的建筑,也不適用于基礎有較大不均勻下沉的建筑。
2)為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的不利影響,在防水層下宜設置低強度砂漿或卷材隔離層。
3)防水層必須分格,分格縫應設在裝配式結構的板端或現澆整體結構的支座處。
4)混凝土防水層厚度不宜小于40mm,內配φ4間距為100~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位置宜在防水層中間或偏上,并在分格縫處斷開。
5)防水層的混凝土強度應不低于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m3,水灰比不宜大于0.55,并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防水層厚度的1/3,宜用中粗砂。
6)混凝土澆灌時應振搗密實、壓實、抹平,收水后應隨即二次壓光,厚度均勻一致。
7)最好在有條件的地方,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
8)養護時間控制在10~14天。
⑵屋面滲漏的預防措施
1)非承重山墻與屋面板連接處,先灌細石混凝土(或干硬性砂漿),然后分二次嵌填防水油膏,油膏深30mm、寬20mm,再按常規做卷材泛水,并增加鋪一層卷材,如圖11―1所示。
2)當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1.5%時,宜將天溝板靠屋面板一側的溝壁改為斜面,構成合理的接縫。如圖11―2所示。
3)為保證細石混凝土灌縫質量,板縫底應員上木或設置角鋼作底模。
4)南方夏季雨水多、雨量大,墻體迎水面泛水高度應不小于24cm,非迎水面不小于18cm,通氣管的泛水不少于15cm。
5)做泛水前,應先將女兒墻澆水濕透,陰角處泛水做成圓弧。
6)盡量使泛水和板面上的防水層一次澆成,不留施工縫。如已形成施工縫,則在泛水施工前,應先將結合面鑿毛、刷1:0.4水泥漿一遍,然后再澆泛水處新混凝土。
7)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安裝雨水口下彎頭,結構基層先鋪卷材一層,與彎頭搭接不少于5cm,再澆混凝土,并注意填實彎頭下空隙,彎頭連接要順暢,抹壓密實不出現施工縫,并盡量選用鑄鐵雨水斗,雨水斗與防水層間的接縫宜用聚氯乙烯膠泥等優良嵌縫材料填塞。
⑶防水層起殼、起砂預防措施
1)切實做好清基、攤鋪、震壓、收光、抹平和養護工作。
2)避免在嚴寒、酷熱氣溫下或雨天施工。
3)剛性屋面宜增加防水涂料保護層或加氣混凝土砌塊保護。
2、產品保護
⑴待混凝土終凝后,必須立即進行養護,可用蓄水養護或用草、紙袋,覆蓋后澆水養護不少14天,養護期間必須保持覆材料濕潤并禁止閑人上屋面踩踏或在上面繼續施工。此外,還可以采用混凝土養護劑。
⑵施工過程應注意屋面范圍內已施工的門窗或管線等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