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異常作業指導書
1、運行中的避雷器瓷套有裂紋時,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如下:
(1)如天氣正常,應巾請調度停役處理,進行更換。
(2)雷雨天氣時,應盡可能不使避雷器退出運行,待雷雨后向調度申請停電處理。
2、運行中發現避雷器的泄漏電流明顯增加時,則:
(1)正常天氣,應立即要求調度停電檢修,進行泄漏電流的阻性分量和容性分量的測量,對阻性分量超過標準值的避雷器應進行更換。
(2)雷雨天氣,盡可能保持運行,并加強監視,如果有繼續增大的跡象,應要求停用處理。
3、運行中的避雷器發生爆炸,應立即要求停電更換。
電力電纜部分
電力電纜運行中常見的異常有以下幾種:
1、電壓異常。運行中電力電纜的電壓不得超過額定電壓的1596,超過規定應視為異常,因其容易造成電纜絕緣擊穿事故。
2、溫度異常。電力電纜運行中的長期允許工作溫度,不應超過制造廠規定。限制其最高允許溫度的原因是:電纜過熱會加速絕緣老化,縮短使用壽命并可能造成事故。電纜長時間過熱會造成以下危害:
(1)電纜終端頭外部接觸部分損壞。
(2)電纜絕緣降低、老化。
(3)鉛包龜裂膨脹、愷裝縫隙開裂。
(4)瀝青絕緣膠受熱膨脹,使電纜端頭、中間接頭脹裂。
電力電纜運行中的溫度高低,主要取決于所帶負荷的大小,因此值班人員可以通過監視和控制其負荷,使電力電纜不致于溫度過高。
(5)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時,該系統上的電纜連續運行的時間最長不超過2小時。
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部分
一、直流系統接地的分析及處理
發生直流一極接地時,運行人員應查明接地原因并予以消除。
接地的原因可能是:
1、戶外端子箱、觸電盒、電磁鎖或溫度計等密封不良,漏入雨雪水分或有昆蟲或其它小動物進入。
2、上述設備內部結露潮濕,絕緣受潮。
3、控制電纜或接線端子絕緣損壞。
4、繼電保護元件或二次線絕緣損壞。
5、二次回路工作人員不慎,引起接地或短路。
發生直流接地時,運行人員應對絕緣可能受潮的二次設備進行特殊巡視,檢查戶外設備箱門是否關好,有無漏雨雪現象,箱內端子排是否干燥清潔,有無接地短路現象等等。
巡視檢查同時,應從直流配電屏開始尋找接地回路,進而予以處理。
一、直流回路斷線
直流二次回路斷線,可能影響保護電源消失、控制回路斷線、操作電源失壓,或信號及監視裝置失靈,導致設備失去保護,斷路器不能跳閘,操作不能進行或運行失去監視,嚴重威脅安全運行。發生直流斷線時,除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外,應抓緊查找故障點,盡快恢復運行。
三、繼電保護異常的分析
繼電保護裝置的異常分析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一)保護電源故障
1
、保護裝置的電源
保護裝置的電源由變電所的直流系統或交流保安電源系統供給,再由保護裝置內部的穩壓電源裝置轉變為適合于裝置電子電路工作的專用電源。在運行中,保護屏內所有保護裝置和保護專用的電源部件面板上的電源指示燈(發光二極管)均應正常發光。
保護電源中斷或其電源裝置發生故障時,裝置的電源正常指示燈熄滅,中央信號發出“保護電源故障”告警信號,某些保護監視電源的信號繼電器將掉牌。在失去電源情況下保護不能正常工作,有些保護將自動閉鎖,并自動向線路對方發出閉鎖信號.
2、運行中保護發電源故障信號時所應注意事項
(1)立即檢查保護裝置所有電源指示燈是否正常發光,裝置電源故障指示信號是否掉牌,直流配電屏上保護電源熔斷器是否熔斷,保護屏直流電源端子上電壓是否正常。
(2)如果直流配電屏上電源熔斷器熔斷,可換規定的相同容量的熔斷器試投。在裝新熔斷器之前最好將保護出口(包括跳閘和啟動開關失靈保護回路)暫時斷開,待電源恢復后再接通,避免在電源恢復過程中保護誤動跳閘.
如果換上熔斷器又熔斷,可能保護裝置內部(包括保護內部專用電源裝置)或直流配線有短路故障,應申請將保護裝置暫時退出,然后進一步進行檢查。
(3)如果直流配電屏上熔斷器沒有熔斷,直流供電正常,而保護屏直流電源端子沒有電壓,可能直流電源回路斷線。應立即匯報調度及有關部門。
(4)如果保護屏上直流電源端子電壓正常,而保護電源故障信號不能復歸,可能是保護內部電源裝置故障。可觀察電源裝置的正常運行指示燈是否發光,有條件時可進一步側量電源裝置輸人和輸出電壓是否正常來判斷。如電源指示燈滅,或測得電源裝置輸出電壓不正常,應報請繼電保護專業人員處理或用合格的備品更換。以上檢查和處理工作,均應在保護裝置停用(退出)狀態下進行。
(5)220KV及500kV線路一般有兩套主保護,當其中一套主保護因電源故障退出運行時,如果另一套主保護裝置運行正常,線路仍可繼續運行。如線路只有一套主保護,或兩套主保護共用一電源,當共用的保護電源發生故障時,線路就失去主保護了。在這種情況下,應申請上級調度采取緊急措施,將線路退出運行或用旁路代用或其它運行方式。
(二)高頻通道故障
1、超高壓線路普遍采用高頻保護,在系統發生接地或短路故障時,線路兩端的保護裝置通過高頻通道自動快速交換信息,判斷故障是否發生在本線路范圍內,達到在本線路故障時實現全線速動的要求。高頻通道的良好狀況,是高頻保護正確動作的必要條件。
2、高頻保護的配合方式,除相差動高頻保護之外,一般有四種類型:
(1)閉鎖動作式;
(2)容許動作(跳閘)式;
(3)閉鎖加速式;
(4)容許加速式。
3、當高頻通道發生故障時,由于保護不能收到對方保護發出的高頻信號,如果系統發生短路或接地故障,將不能正確判斷是區內或區外故障,因而產生下列后果:
(1)閉鎖式保護在保護區外故障時可能誤動作;
(2)相差高頻保護收不到對方經過操作調制的高頻信號,只收本側間斷的高頻信號,因而在保護區外故障時可能誤動作;
(3)容許動作(跳閘)式保護因收不到對方容許信號而拒動,只是近區故障由獨立方式啟動跳閘除外;
(4)容許加速式保護因收不到容許信號不能加速,在保護區內第二段范圍內故障時失去全線速動的功能,但可經第二段延時跳閘。
線路正常運行中發生高頻通道故障,可能原因有:
(1)發信機故障或其電源中斷;
(2)收信機故障或其電源中斷;
(3)高頻通道設備(包括分頻器、線路阻波器及其調諧元件、禍合電容器、結合濾波器、高頻電纜等)故障;
4
、運行中的線路“高頻通道故障”(或載波故障)告警時,運行人員應當:
(1)立即向運行負責人及上級調度報告;
(2)檢查收發信機是否正常,電源燈是否正常發光,移頻式通道導頻收信是否正常(采用載波機復用通道的保護應通知載波值班人員檢查)。
(3)若收發信機電源正常,但收不到對方信號,應檢查全部通道設備是否正常,并且立即與線路對方取得聯系共同檢查處理。
(4)在檢查的同時,應申請停用可能誤動作的閉鎖動作式高頻方向保護和相差高頻保護。容許式高頻保護雖然在這種情況不會誤動作,但其功能受到影響,是否需要退出運行或應如何處置,按現場規程和上級調度部門的命令執行。
(5)為了監視保護高頻通道在良好狀態下運行,運行人員應按照現場規程的規定,認真做好每天定期的高頻通道檢測工作,及時發現通道的故障。特別是對于采用發信停信方式運行的高頻保護,即正常運行不發信,線路故障才起信停信的高頻保護,尤其必要。因為這種保護在正常運行不發信,不能經常監視通道是否完好,如果通道存在缺陷未及時發現,一旦線路或系統發生故障,保護將不能正確動作,可能使故障擴大,造成嚴重后果。帶有自動定時檢測功能的保護,可將此功能投人,以輔助運行人員每天的通道檢測工作的不足,及時發現通道的故障。運行人員在檢測中發現不能遠方啟動發信,收不到遠方信號,或者收信裕度不足,都是通道不正常的表現,應立即聯系對方共同檢查處理。
(三)保護裝置故障
保護裝置故障是指保護裝置內部元件損壞或運行狀態不正常。當“保護裝置故障”信號告警時,運行人員應立即對保護裝置進行外部檢查:注意哪些異常信號指示燈發光,哪些信號繼電器掉牌,電源和各種正常運行指示燈有無熄滅,各種儀表指示是否正常,帶有屏幕或打印裝置的保護顯示或打印什么內容,注意保護裝置有無異常音響、焦臭氣味、冒煙、冒火及其它異常現象。
保護裝置故障告警不能復歸時,應申請將保護裝置停用,然后檢查處理。停用保護裝置,除斷開其出口跳閘連接片外,還必須同時停用該保護裝置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的回路,啟動遠方切機切負荷的回路,啟動遠方跳閘發信的回路以及高頻閉鎖裝置的獨立出口回路。輸電線路閉鎖式高頻保護裝置和相差動高頻保護停用時,應通過調度通知線路對方同時停用。
保護裝置內部故障,應聯系繼電保護專業人員處理。
篇2: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報告審批制度
地質工作直接服務生產,為了保證在特殊條件、重大異常情況下及時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避免無計劃揭露,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范圍
1、掘進工作面出現滲水、淋水、涌水量突然增大;
2、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出現煤層頂板嚴重破碎、片幫;
3、掘進工作面超前鉆探過程中,發現新的地質異常;
4、煤層傾角發生突然變大,超出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平均傾角3°以上;
5、采煤工作面出現底板鼓起;
6、煤層頂板破碎范圍超過5m以上,或工作面片幫范圍超過15m以上;
7、工作面超前鉆探出現新的異常;
8、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大,超出12小時的排水能力;
二、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匯報
1、有以上情況發生時,各采、掘、開施工隊組必須當班及時向地測科和礦調度室匯報;
2、匯報內容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變化情況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盡可能把現場情況敘述清楚。
三、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分析報告的編寫與審批
1、地測科在接到礦調度室的通知或施工單位的匯報情況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開展調查;
2、根據調查情況,組織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會,編制分析報告。
3、分析報告要求所有參加人員簽字、科長審核、礦總工程師批準。
4、分析報告報送礦總工程師和相關業務科室。
篇3:瓦斯異常及時匯報調度工作制度
一、瓦斯檢查員對井下通風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巡回檢查時,發現下例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向礦井口調度室電話匯報,由礦主任工程師統一指揮,通風安全、采掘技術部門立即進入現場,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一)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時,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二)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三)采掘工作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爆破。
(四)采掘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二、瓦斯檢查員根據年度瓦斯等級鑒定情況結合日常檢測有害有毒氣體涌出情況,掌握涌出規律,對個別作業點位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出現異常情況時,向通風隊報告,通風隊采取加強復測,加強局部通風管理,及時調度局部通風機功率和其他通風器材。
三、嚴格執行瓦斯檢測交接班制度,重點對井下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異常的作業面進行交接班,加強檢測、復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