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建工程保證安全目標措施
土建工程保證安全目標措施
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進一步完善工地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結合工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實現工地的安全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工地現場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JGJ59-99)及《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組織實施。
1、本工程的安全問題,主要是施工用電、消防防火和材料的保管,以及產品保護。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公司將定期或不定期對項目的安全生產檢查、監督、督促整改,本著"誰負責生產,誰負責安全"的原則,項目按崗位職責條例分工負責安全,設專職安全員一名。對公司、質安部門發出的整改通知單,項目要及時整改并按時回復。
二)項目經理為工程安全目標的直接人,與各施工班組實行安全獎罰制度,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促進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強化安全教育,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堅持三級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檔案。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均必須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紀律。設置各類安全生產宣傳牌,建立各種機械操作規程,新工人進場集中進行安全生產教育,領會安全生產文件精神,針對本工程特點,講清應特別注意的地方。
三)實行安全交底制度,每個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應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文字記錄。
四)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公司一月檢查一次,項目部每旬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組織安全值日制。
五)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安全"六大紀律"、"十個不準"的規定和"十項安全措施"進行施工。
六)做好各類機械的安全防護、限位裝置及電器設備的接地接零。所有機械均需設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均需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同時要對各類裝置進行定期檢查,按公司程序文件規定做好機械設備維修記錄(含維修計劃)。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
七)施工用電線路按規定規范整齊設置,動力和照明要分開安裝,施工用電必須安裝有效的觸電保護器,做到三級保護,但要注意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的相關規定。施工用電嚴格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
八)施工用電,器材應有較好的絕緣性能,電線不允許破損,也不允許直接拖地,現場夜間不施工應有適當照明;當夜間施工時,操作面應有充分的照明,機械設備要做到一箱一機一閘一保護。
九)電焊等專業工種必須有操作上崗證。
十)樓面施工荷載不得超載,材料應分散堆放。
十一)做好各類安全生產、消防安全臺帳,如實反映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狀況,凡是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都必須定人定時間,定措施整改,整改后需進行驗證,消除事故隱患。
十二)嚴禁高空拋物。清除垃圾、多余材料要及時用袋裝法下運。
十三)健全門衛制度,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嚴禁帶兒童進入施工現場,現場職工均佩證上崗。
十四)由安全員負責建立好項目部的安全活動臺帳,從制訂安全計劃到落實,從實施到檢查的各種活動有記錄,建立好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
十五)做好消防工作,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具,每層處都有有滅火器,并指定專人檢查。電焊時應清除周圍的易燃物品,焊機使用時應有專人監護,焊工下班后專人檢查。
十六)施工中遵守消防法規、裝修材料應符合消防要求,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場。
十七)教育和制訂安全應變措施,防消結合,責任明確,制度嚴密,警鐘長鳴。
2、具體措施
一)高處作業
⑴高處作業須帶好安全帶,做好個人保護工作,嚴禁高處亂拋物品。
⑵登高作業人員必需經過安全教育和培訓。
二)四口臨邊防護
⑴結構上四周臨邊,必須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⑵平面洞口,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應在砼結構中預設牢固的鋼筋網片或洞口加蓋牢固蓋板。
⑶樓梯間用鋼腳手架搭設護欄(包括樓梯邊設臨時防護欄桿)。
三)攀登、懸空作業
⑴攀登、懸空作業所用工具設備必須經技術鑒定、驗證。
⑵懸空作業必須有可靠的立足點,并視具體情況設置防護欄網。
⑶外立面窗及玻璃安裝和油漆施工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樘子或窗臺上違章操作。
⑷操作平臺的制作、安裝、使用應嚴格安照設計圖紙進行,應在平臺顯著位置標明允許使用荷載,并設專人監督嚴禁超載。
四)交叉作業防護
⑴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作安全網、防護棚等安全防護層。
⑵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⑶鋼模板等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一米,堆放高度不得超過一米。
⑷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五)防火安全
⑴工地應設防火安全管理人員,建立三級防火責任制。
⑵重點部位建立安全制度,且制度上墻。
⑶嚴格執行三級動火審批制度,操作時帶好兩證一器,落實好監護人,嚴格執行"十不燒"制度。
⑷現場一般按每100平方米配備二只滅火器,重點部位每25平方米一只。
⑸焊割作業點與氧氣、乙炔瓶距離不得小于10米,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米;氧氣瓶、乙炔瓶應設專用倉庫,空瓶必須進庫不準亂放。
⑹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器火災。
六)機械設備安全
⑴嚴格執行機械設備驗收制度。
⑵嚴格執行機械設備的保養規程,認真貫徹條例制度和定期保養制度,作好操作前、后的設備清潔、潤滑、調整和防腐工作。
⑶嚴格執行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機械設備應按原有的技術性能的規定正確使用,嚴禁機械設備超負荷使用,帶病運轉。
⑷中小型機具如:砂漿機、木工平刨機、電焊機等機械須設操作棚,務類離合制動器,防護罩必須齊全,可造有效,各類機具應有良好地接地保護。
七)腳手架安全
⑴腳手架搭設前應對鋼管、扣件進行篩選。
⑵腳手架的基礎除按規定設置外,必須做好排水處理。
⑶框架結構側面在施工時設安全防護欄并用密目網圍封。
⑷在腳手架搭設、拆除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
八)用電安全
⑴建立現場安全用電技術檔案。
⑵建立安全用電檢查制度。
⑶電纜沿磚圍墻布置時,圍墻上設支架,沿腳手架布置時,腳手架上應設支架,穿越施工道路時,需塔設橋架或道路下埋置鋼管,電纜穿鋼管越過。
⑷施工現場內的電器、用電機具都應做好接地保護。
⑸施工現場內的腳手架等須與結構避雷相連,若在結構防雷保護范圍以外,應專設防雷裝置。
九)土方、基礎施工安全
⑴建立挖土搶險領導小組,建立情況匯報制度。
⑵挖土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埋設物等立即報告不得擅自處理。
⑶注意土壁穩定,發現有裂縫及有倒坍可能時,立即離開并及時報告處理。
⑷挖土機啟動前檢查離合器,空車試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⑸在輸電線路下作業,在輸電線路附近作業應符合安全距離。
⑹注意挖機下土體的穩定,挖機、運土車在走道板上作業。
⑺配合挖土人員,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下工作。
⑻四周安全護欄、登高梯、平臺安全護欄的安全性經常檢查,做好車輛交通,指揮車輛交通,指揮做好場內照明。
⑼基坑四周堆載15KPa,嚴禁超載。
十)鋼筋加工安全
⑴焊接機械放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品。
⑵使用焊接機械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戴好防護眼鏡,并應經常檢查和驗收。
⑶焊接機械專用線路采用YHS35*3+10+10線,"一機一閘",焊接機械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⑷鋼筋加工棚的墻體和屋面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十一)動火
⑴在非禁火區或固定動火區內動火,應按施工單位的動火規定進行。
⑵在易燃、易爆的等危險場所動火作業,必須先申請辦理"動用明火申請表",項目負責人簽證同意并派動火監護人到場監護后,方準動火。否則,禁止動火作業。
⑶動火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施工員必須認真檢查"動用明火申請表"填寫內容是否符合動火現場的實際情況,發現"動用明火申請表"內容有不完整的方面,必須及時向"動用明火申請表"簽發部門提出,嚴禁盲目施工。
⑷高處焊割作業,要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措施,遇有六級以上(含六級)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⑸對動火點的易燃物品,在動火(焊割)前應清理干凈。
⑹對沾有易燃、可燃的材料、設備、動火(焊割)前應沖洗干凈。
⑺動火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動用明火申請表"所規定的時間進行,不準延長作業時間,延長作業時間必須另辦手續。
⑻"動用明火申請表"要妥善保管,不準隨意涂改,轉讓或轉移動火地點。
⑼動火地點應設滅火器材、監火人員,動火完畢,待火種熄滅并查確認后,方可離開現場。
篇2:土建工程季節性施工保證措施
土建工程保證季節性施工措施
1、雨季措施
一)基坑開挖后要在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在雨季施工時,要及時抽除水,防止基坑浸泡,同時施工現場要設置排水溝,保證上部雨水排除暢通。
二)臨時給水管道要設置在地下,防止凍裂或壓壞,并應通水檢查,不漏水后方可使用,給水支管應裝有閥門,在水龍頭處,應設排水設施。
三)基礎施工結束后,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四)每年雨季前和每次暴雨后,對防洪溝、排水溝、雨水明溝及雨水集水口等,應進行詳細檢查,清除淤積物,整理溝堤,保證排水暢通。
五)應及時對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如發生異常,應及時匯報,并制訂相應的措施。
六)混凝土、砂漿的拌制必須測定砂石料的含水率,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砂漿的稠度,保證施工質量。
七)雨季施工工期要勤測粗、細骨料的含水量,隨時調整用水量和粗細骨料的用量。
2、冬季施工
一)混凝土:混凝土的冬季施工采用覆蓋保溫材料養護施工,砼外圍用保溫材料嚴密覆蓋,利用水泥的水化熱量保溫,使混凝土緩慢冷卻,并在冷卻過程中逐漸硬化,當混凝土冷至0℃時使達到臨界強度。
⑴先在表面蓋一層塑料薄膜、水泥袋紙等不透風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保溫效果,再用草包覆蓋。
⑵及時做好保溫覆蓋,各層互相搭蓋嚴密,敷設時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風,對于結構構件的邊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別加強保溫、擋風。
⑶在保溫覆蓋材料外,還可以輔以一些附加措施,準備摻加早強劑、抗漿劑或早強減水劑,加快砼硬化和降低凍結溫度,摻加砼的抗漿劑以提高澆筑砼本身的抗凍性,防止受凍。
二)砌筑工程:采用抗凍砂漿法施工,擬采用氯化鈉做為抗凍劑的外加劑。
⑴材料要求
a、水泥: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使用時應未遭凍結,不可使用無熟料水泥。
b、石灰膏應防止凍結,凍結的石灰膏應經過融化,并重新拌合后方可使用,受凍而脫水的石灰膏不得使用。
c、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中,不得含有冰塊和直徑大于一厘米的凍結塊。
⑵冬季砌筑砂漿的流動性應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大,砂漿稠度可控制在8~13cm。
⑶砂漿的溫度不應低于+5℃,為了達到砂漿的拌和溫度,可以將水、砂加熱,其具體的加熱溫度可以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
⑷砂漿的組成,按設計規定的標號配制,水泥、水、氯化鈉外加劑不宜超過1%,石灰膏、砂的誤差不宜超過2%,同時砂漿的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應比夏季增加0.5~1.0倍。
⑸盡量減少砂漿在攪拌、運輸、儲存過程中的溫度損失。
⑹嚴禁使用已遭凍結的砂漿,不準單以熱砂漿摻入凍結砂漿內重新攪拌使用,也不宜在砌筑時向砂漿中隨便摻加熱水。
⑺施工方法,抗凍砂漿法是在普通的砂漿中摻加了一定數量的氯化鈉的抗凍化學附加劑,由于抗凍化學附加劑在砂漿中所起的化學物理作用,除了使砂漿在一定的負溫下可以不凍,還可以在更低的溫度下能繼續緩慢地增長強度,但必須控制好其摻量,具體的摻量可據平均氣溫度按實際施工時予以確定,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砌筑應采用"三?一"砌磚法進行操作,砌筑磚砌體時砂漿應鋪砌均勻,水平和垂直灰縫的平均厚度(寬)不可大于10毫米,個別灰縫的厚度不可小于8毫米,施工時應經常檢查灰縫的厚度和均勻性。
b、磚塊在砌筑前應清除表面降雪和浮塵,在下班時砌體的上面不應鋪砂漿,垂直灰縫應填滿,同時宜用草袋等保溫材料將砌體表面加以覆蓋,第二天上班時,應先把磚石表面清掃霜干凈,然后再在上面繼續砌筑。
c、在構造柱上的連接處必須留置Φ6@500的拉結筋,錨固長度不少于設計的規定,內外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否則應留踏步槎。
d、砂漿標號應以標準條件下養護28天的試塊為依據。
3、夏季、臺風季節施工
這里說的夏季施工是指室外溫度超過300C時,施工現場還在進行因工程工序、進度等的需要而進行的施工,時此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模板工程應注意澆灌混凝土前的澆水保濕工作,確保板縫的密實,以保證混凝土澆灌時不漏漿。
二)澆筑混凝土時應保證模板潮濕且有薄膜之水,從而保證混凝土澆筑時的流動。
三)混凝土澆筑完工終凝后,應根據結構特點、砼特性、當時氣候條件等要求來選擇保養的方法、覆蓋物和時間控制,如覆蓋物采用塑料薄膜、草包等或直接澆水養護等。
四)對于砌體所用的材料(如磚等)在使用前應澆水較透,以確保砂槳的流動和飽滿。
五)砌體、粉刷所用的砂漿應做到隨拌隨用,停置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六)墻面粉刷前應進行適當澆水。
七)暴雨臺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用電線路、機電設備、臨時設施等是否完好,如發現漏電、漏雨等現象,應及時修復。暴雨臺風時,應停止受影響的工作作業。
八)夏季作業應調整休息時間。生活和工作中要加強防暑降溫工作。
篇3:污水處理改造土建工程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土建工程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1、安全措施的首要問題是做好基坑的防坍塌工作,入場后將依據各線、段地質情況編制詳細的支護作業設計。
2、基坑邊采用臨時圍欄,防止墜落傷人。
3、大型機械施工時(如挖掘機等),做好現場值班、值勤和圍護工作。
6、現場鋼筋加工車間和其他用電處各設配電箱一個。
7、主線走向原則:接近負荷中心,進出線方便;接近電源;接近大容量用電設備;運輸方便。不設在劇烈振動場所,不設在可觸及的地方,不設在有腐蝕介質場所,不設在低洼和積水,濺水場所,不設在斷層、滑坡、滾石、塌陷危險場所,不設在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不設在易燃物房。
8、現場施工用電原則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的"三級"保護措施。其電箱設門、設鎖、編號,注明負責人。
9、機械設備必須執行工作接地和重復接地的保護措施。
10、照明使用單相220V工作電壓,主線使用單芯直徑2.5mm銅芯線。分線使用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