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小機械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中小機械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1 閱讀 9648

中小機械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混凝土、砂漿攪拌機

(1)攪拌機必須安置在堅實的地方,用支架或支腳筒架穩,不準以輪胎代替支撐。

(2)開動攪拌機前應檢查,離合器、制動器、鋼絲繩等應良好,滾筒內不得有異物。

(3)進料時,嚴禁將頭或手伸入斷斗與同架之間。運轉中,嚴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攪攪筒內扒料、出料。

(4)攪拌機作業中,當料斗升起時,嚴禁任何人在料斗不停留或通過;當需要在料斗下檢修或清理料坑時,應將料斗提升后用鐵鏈或插銷鎖住。

(5)攪拌機在場內移動或遠離運輸時,應將進料斗提升到上止點,用保險鐵或插銷鎖住。

(6)現場檢修時,應固定好料斗,切斷電源。進入滾筒時,外面應有人監護。

2)卷揚機

(1)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視野良好的地點,機身和地錨必須牢固。卷揚筒與導向滑輪中心線應垂直對正;卷揚機距離滑輪一般不小于15m。

(2)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離合器、制動器、保險棘輪、傳動滑輪等,確認安全可靠,方準操作。

(3)鋼絲繩在卷筒上必須排列整齊,作業中最少需保留3圈。

(4)吊運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時,除使用制動器外,并應用棘輪保險卡牢。

(5)工作中要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操作,待弄清情況后方可繼續作業。

(6)鋼絲繩應與卷筒及吊籠連接牢固,不得與機架或地面摩擦,通過道路時,應設過路保護裝置。

(7)在卷揚機制動操作桿的行程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或阻卡現象。

(8)卷筒上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當重疊或斜繞時,應停機重新排列,嚴禁在轉動中用手拉腳踩鋼絲繩。

(9)作業中,任何人不得跨越正在作業的卷揚鋼絲繩。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卷揚機,物件或吊籠下面嚴禁人員停留或通過。休息時應將物件或吊籠降至地面。

(10)作業中如發現異響、制動不靈、制動帶或軸砂等溫度劇烈上升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11)作業中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將提升物件或吊籠降至地面。

(12)作業完畢,應將提升吊籠或物件降至地面,并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3)打夯機

(1)蛙式打夯機

①蛙式夯實機應適用于夯實灰土和素土的地基、地坪及場地平整,不得夯實堅硬或軟硬不一的地面、凍土及混有有石碎塊的雜土。

②蛙式打夯機手把上應裝按鈕開關,并包絕緣材料。操作時應載絕緣手套。打夯機電源電纜必須完好無損。作業時,嚴禁夯擊電源線。

③在坡地或松軟土層打夯,嚴禁背著牽引。

④夯實作業時,應一人扶夯,一人傳遞電纜線,且必須載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遞線人員應跟隨夯機后或兩則調順電纜線,電線線不得扭結或纏繞,且不得張拉過緊,應保持一定的余量。

⑤應防止電纜線被夯擊。移動時,應將電纜線移至夯機后方。不得隔機搶扔電纜線,當轉向倒線困難時,應停機調整。

⑥作業時,手握扶手應保持機身平衡,不得用力向后壓,并應隨時調整進行方向。轉彎時不得用力過猛,不得急轉彎。

⑦夯實填高土方時,應在邊緣以內100-150mm夯實2-3遍后,再夯實邊緣。

⑧在較大基坑作業時,不得在斜坡下夯行,應避免造成夯頭后折。

⑨夯實房心土時,夯板應避開房心內地下構筑物、鋼筋混凝土基樁、機座及地下管道等。

⑩在建筑物內部作業時,夯板或偏心塊不得打在墻壁上。

*多機作業時,其平列間距不得小于5m,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

*夯機前進方向和夯機四周1m范圍內,不得站立非操作人員。

*夯機連續作業時間不應過長,當電動機超過額客溫升時,應停機降溫。

*夯機發生故障時,應先切斷電源,然后排除故障。

*作業后,應切斷電源,卷好電纜線,清除夯機上的泥土,并妥善保管。

(2)振動沖擊夯

①振動沖擊夯適用于黏性土、砂及礫石等散狀物料的壓實,不得在水泥路面和其他堅硬地面作業。

②電動沖擊夯在接通電源啟動后,應檢查電動機旋轉方向,有錯誤時應倒換相線。

③正常作業時,不得使勁往下壓手把,影響夯機跳起高度。在較松的填料上作業或上坡時,可將手把稍向下壓,并應能增加夯機前進速度。

④內燃沖擊夯不宜在高速下連續作業。在內燃機高速運轉時汪得突然停車。

⑤電動沖擊夯應裝有漏電保護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作業時,電纜線不應拉得過緊,應經常檢查線頭安裝,不得松動及引起漏電。嚴禁冒雨作業。

⑥作業中,如沖擊夯有異常響聲,應立即停機檢查。

⑦作業后,應清除夯板上的泥沙和附著物,保持夯機清潔,并妥善保管。

4)手電鉆

(1)手電鉆的電源線不得有破皮漏電,使用時應戴絕緣手套。

(2)操作時,應先啟動后接觸工作,鉆薄工件要墊平墊實,鉆斜孔要防止滑鉆。

(3)操作時應用杠桿加壓,不準用身體直接壓在上面。

篇2:配煤倉倉頂操作工崗位安全規程

1.勞動保護用品穿戴齊全。

2.操作前,應檢查各部件是否正常,確認無誤后,方可啟動皮帶機。

3.禁止鉆、跨、坐皮帶,不準在皮帶上運東西,不準用手摸或靠近正在運轉且無安全防護措施的機械轉動、傳動或有帶電可能的設備。

4.嚴守崗位,工作中不打鬧、不睡崗,不干私活。

5.運行不準打掃機尾、機頭、機架下面的余煤。

6.皮帶機有大塊煤或其它物件擠住時,必須停止皮帶后方可取出,禁止在運行中取出。

7.皮帶兩側禁止堆放障礙物或易燃物。

8.皮帶跑偏時,只準利用調整器、拉緊器、托輥架調整,禁止用其它方法調整。

9.發生緊急事故,應立即切斷事故電源。皮帶機正常運行時,嚴禁擅自拉動事故開關。

篇3:攪拌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送電檢查:

a.各類設備內外及地面清潔,無油污、無積水,無影響機器運轉的異物,過道暢通無阻。

b.按潤滑點在各部位加足潤滑脂或潤滑油。

c.各電器組件、電氣開關應完好無損,位置正確,電線接頭無接觸不良現象。

d.易受震動的連接和緊固件應無松動。

2.作業前送電檢查:

a.操作工詢問各系統檢查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合上總電源開關,檢查電源應正常。

b.貯料倉骨料與物料指示器顯示一致。

c.開空壓機,檢查氣壓0.5—0.7MPa,氣路系統應無泄漏,閥門位置正確。

d.接通操作臺電源,選擇開關位置;

e.檢查出混凝土門、集料斗、稱量斗各氣動閥開啟是否靈活到位。

f.開主機,攪拌葉片和襯板應無磨擦聲。

3.作業操作

a.輸入混凝土配合比,須復核無誤。

b.按各型攪拌樓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c.密切檢查攪拌主軸自動加注潤滑脂情況,每隔2小時對空壓機儲氣罐、油水分離器放水。

4.設備運轉中的巡視內容

巡視中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報告有關人員處理或修理,嚴禁對運轉中的設備進行修理。

a.各管路系統和設備注油口等處有無泄漏。

b.地倉門是否被卡、皮帶有無跑偏、破損、接頭脫落等情況。

c.氣候異常,設備檢修后重新投入運行及每次開盤后等情況下應加強巡視。

5.緊急停車

在設備運轉中如發生威脅人生安全,危及設備、火災等嚴重情況,可不按正常操作,不經請示立即停車。

6.正常停機

a.各部分停止運行,斷開有關的空氣開關。

b.清洗主機,在主機清洗后對主機軸端加注潤滑脂。

c.關微機及監視器。

d.對系統各機組進行保養,作好下次開盤的準備。

e.斷開總電源開關,鎖上門窗。

7.事故檢修

a.斷開檢修設備對應的電源開關,并在開關把上持“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告牌,并派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b.當班操作工應負責安全監護工作或鎖上門窗,檢修工作結束后,拆除警告牌。

8.在使用焊接時,零線不得利用攪拌樓金屬結構作地線,以免損壞傳感器。

9.故障處理

a.出現報警情況,首先按暫停鍵,查明原因后再處理故障

b.出現機械或電器故障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并通知修理人員進行處理。若修理時間過長,要及時清除罐內混凝土。

10.維護保養

a.攪拌機回轉件及行星軸承每月加黃油一次;

b.皮帶機減速器每半年換一次20號工業齒輪油,托輥半年加一次潤滑脂;

c.稱量皮帶機電動滾筒加50號工業齒輪油,半年換油一次;

d.空壓機加13號壓縮機油,根據油量和油質決定加油或換油;

e.氣動系統油霧器內經常加滿20號機械油;

f.各電機及支座軸承每年清洗換油一次;

g.攪拌機每班工作完畢后,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工作及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后方可下班。

11.安全注意事項

a.操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學習培訓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崗進行操作。

b.設備投料正式運轉之前,必須進行空運轉(確認無安全隱患時方可啟動機械),檢查各部位及部件運行是否正常及可靠,之后方能開盤運行。

c.操作人員在工作期間,除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外,還需全神貫注,加強日常檢查及維護,按攪拌樓日運行記錄逐項進行檢查并記錄,發現隱患應實時報告、處理。

d.設備運轉期間,混凝土出料口下方嚴禁站人,嚴禁向下拋丟物品。

e.衡器和電器箱不得淋雨、受潮,以免漏電和影響計量精度。

f.凡配合攪拌樓進行工作的其它員工,必須嚴格服從操作人員統一指揮,不得隨意進入各種旋轉或正在動作之設備所規定的安全區域內。

g.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控制室,不得在控制室內聊天、接待客人或嬉戲打鬧,不允許操作人員擅離職守或交他人操作,離開時須關掉電源,關好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