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架提升機安全操作要求規程
井架提升機安全操作要求:
(1)井架應架設在平整夯實的基礎上,井架底部的埋設深度不少于架高的1%,但不得少于30cm。
(2)井架安裝必須保持垂直、無扭曲,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井架高度的0.2%。
(3)高度在20m以下的井架,設一道纜風繩,高度在20m以上時,每增高10m加設一道纜風繩,各道纜風繩均不得少于4根,并對角線設置,松緊適度。
(4)纜風繩必須栓結在專用的地錨上,嚴禁栓結在樹木、電桿、磚墻等物體上,上下兩道纜風不得栓結在同一個地錨上。
(5)纜風繩必須使用鋼絲繩,禁止以鋼筋或其他纖維類繩索代替,纜風繩與輸電導線,必須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跨越道路時離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5m。
(6)搖臂的鉸接點與吊籃進出料口,不得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地面進出料口必須設安全防護門,吊籃必須裝設斷繩及沖頂限位保險裝置。
(7)附著式井架的附著裝置和上部自由端高度,應按井架生產廠設計規定安裝。
篇2:建筑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程
第一章總則
第1.0.1條為使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簡稱提升機)的設計、制作符合安全要求和在施工中得到正確使用,保證施工及人身安全,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額定起重量在2000kg以下,以地面卷揚機為動力、沿導軌做垂直運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機。
注:提升高度30m以下(含30m)為低架;提升高度31~150mm為高架。
第1.0.3條提升機設計、制造、安裝和使用,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等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2.0.1條制造提升機應先提出設計方案,并有圖紙、計算書和質量保證措施。
第2.0.2條提升機應有產品標牌,標明額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設高度、制造單位、產品編號及出廠日期。
第2.0.3條提升機吊籃與架體的涂色應有明顯區別。
第2.0.4條提升機出廠前,應按規定進行檢驗,并附產品合格證。
第2.0.5條安裝提升機架體的人員,應按高處作業人員要求,經過培訓持證。
第三章結構設計與制造
第一節結構設計
第3.1.1條提升機鋼結構(以下簡稱結構)的設計,應滿足制造、運輸、安裝、使用等各種條件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其結構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3.1.2條結構材料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使用地區的計算溫度高于-20℃時,承重結構的鋼材宜采用3號鋼;等于或低于-20℃時,應采取3號鎮靜鋼或16錳、16錳橋鋼。
注:計算溫度按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關于冬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溫度確定。
第3.1.3條主要承重構件除應滿足強度要求(計算方法可參照本規范附錄二)外,尚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立柱換算長細比不應大于120,單肢長細比不應大于構件兩方向長細比的較大值λmax的0.7倍;
二、一般受壓桿件的長細比不應大于150;
三、受拉桿件的長細比不宜大于200;
四、受彎構件中主梁的撓度(yL)不應大于l/700,其他受彎構件不應大于l/400(l為受彎構件計算長度)。
第3.1.4條構件連接的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第七章的規定。
第3.1.5條采用螺栓連接的構件,不得采用M10以下的螺栓,每一桿件的節點以及接頭的一邊,螺栓數不得少于2個。
第3.1.6條格構式構件的連綴件應采用綴條式。龍門架的立柱,應每隔4~6m設置橫隔板,且每個標準節不得少于2個;橫隔板可采用厚度6~10mm的鋼板或截面不小于∟50×5的角鋼制作,可不驗算強度。
第3.1.7條井架式提升機的架體,在與各樓層通道相接的開口處,應采取加強措施。
第3.1.8條提升機架體頂部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第3.1.9條提升機的天梁應使用型鋼,宜選用兩根槽鋼,其截面高度應經計算確定,但不得小于2根[14。
第3.1.10條提升機吊籃的各桿件應選用型鋼。桿件連接板的厚度不得小于8mm。吊籃的結構架除按設計制作外,其底板材料可采用50mm厚木板,當使用鋼板時,應有防滑措施。吊籃的兩側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m的安全檔板或擋網。高架提升機應選用有防護頂板的吊籠,其頂板材料可采用50mm厚木板。
第3.1.11條提升機附設搖臂把桿時,立柱及基礎需經校核計算,并應進行加固。把桿臂長一般不大于6m,起重量不超過600kg。采用角鋼制作時,中間斷面不小于240mm×240mm,角鋼不小于∟30×4;采用無縫鋼管時,鋼管外徑不小于121mm把桿支座應設置在單肢與綴件連接的節點處。
第二節結構制造
第3.2.1條提升機結構所用的材質,應符合國家標準和本規范的要求,并應根據規定進行材質試驗。
第3.2.2條提升機架體的底節,宜采用無縫鋼管制作。
第3.2.3條制作前應按設計文件和圖紙要求編寫加工工藝,并嚴格按工序檢驗。
第3.2.4條構件的制作精度,應滿足安裝精度要求,由多節組裝的架體,應保證其標準節具有互換性。
第3.2.5條提升機結構的制作質量,應符合現代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等標準的規定。
第四章提升機構
第4.0.1條卷揚機的選用或制造,應滿足額定起重量、提升高度、提升速度等參數的要求。
第4.0.2條提升機宜選用可逆式卷揚機,高架提升機不得選用摩擦式卷揚機。
第4.0.3條卷筒兩端的凸緣至最外層鋼絲繩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倍。卷筒邊緣必須設置防止鋼絲繩脫出的防護裝置。
第4.0.4條卷筒與鋼絲繩直徑的比值應不小于30。
第4.0.5條卷揚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卷揚機》的規定。
第4.0.6條滑輪組的滑輪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比值:低架提升機不應小于25;高架提升機不應小于30。
第4.0.7條滑輪應選用滾動軸承支承。滑輪組與架體(或吊籃)應采用剛性連接,嚴禁采用鋼絲繩、鉛絲等柔性連接和使用開口拉板式滑輪。
第4.0.8條以摩擦式卷揚機為動力的提升機,其滑輪應有防脫槽裝置。
第4.0.9條提升鋼絲繩的最大工作拉力應按下式確定:
S=P/(a·η)(4.0.9)
式中S--鋼絲繩最大工作拉力(N);
P--提升荷載(N);
a--承載鋼絲繩分支數;
η--滑輪組總效率。
第4.0.10條提升鋼線繩安全系數應按下式確定:
n≥Sp/S(4.0.10)
式中n--安全系數,一般取7~9;
Sp--鋼絲繩破斷拉力(N);
S--鋼絲繩最大工作拉力(N)。
第4.0.11條提升鋼絲繩不得接長使用。端頭與卷筒應用壓緊裝置卡牢,在卷筒上應能按順序整齊排列。當吊籃處于工作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不少于3圈。
第4.0.12條鋼絲繩端部的固定當采用繩卡時,繩卡應與繩徑匹配,其數量不得少于3個,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滑鞍放在受力繩的一側,不得正反交錯設置繩卡。
第4.0.13條鋼絲繩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圓股鋼絲繩》的規定,并有合格證。
第五章安全防護裝置及要求
第5.0.1條提升機應具有下列安全防護裝置并滿足其要求:
一、安全停靠裝置或斷繩保護裝置。
1.安全停靠裝置。吊籃運行到位時,停靠裝置將吊籃定位。該裝置應能可靠地承擔吊籃自重、額定載荷及運料人員和裝卸物料時的工作荷載。
2.斷繩保護裝置。當吊籃懸掛或運行中發生斷繩時,應能可靠地將其停住并固定在架體上。其滑落行程,在吊籃滿載時,不得超過1m。
二、樓層口停靠欄桿(門)。各樓層的通道口處,應設置常閉的停靠欄桿(門),宜采用聯鎖裝置(吊籃運行到位時方可打開)。停靠欄桿可采用鋼管制造,其強度應能承受1kN/m水平荷載。
三、吊籃安全門。吊籃的上料口處應裝設安全門。安全門宜采用聯鎖開啟裝置,升降運行時安全門封閉吊籃的上料口,防止物料從吊籃中滾落。
四、上料口防護棚。防護棚應設在提升機架體地面進料口上方。其寬度應大于提升機的最外部尺寸;長度:低架提升機應大于3m,高架提升機應大于5m。其材料強度應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靜荷載。也可采用50mm厚木板架設或采用兩層竹笆,上下竹笆層間距應不小于600mm。
五、上極限限位器。該裝置應安裝在吊籃允許提升的最高工作位置。吊籃的越程(指從吊籃的最高位置與天梁最低處的距離),應不小于3m。當吊籃上升達到限定高度時,限位器即行動作,切斷電源(指可逆式卷揚機)或自動報警(指摩擦式卷揚機)。
六、緊急斷電開關。緊急斷電開關應設在便于司機操作的位置,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及時切斷提升機的總控制電源。
七、信號裝置。該裝置是由司機控制的一種音響裝置,其音量應能使各樓層使用提升機裝卸物料人員清晰聽到。
第5.0.2條高架提升機除應滿足第5.0.1條規定外,尚需具備下列安全裝置并應滿足以下要求;
一、下極限限位器。該限位器安裝位置,應滿足在吊籃碰到緩沖器之前限位器能夠動作。當吊籃下降達到最低限定位置時,限位器自動切斷電源,使吊籃停止下降。
二、緩沖器。在架體的底坑里應設置緩沖器,當吊籃以額定荷載和規定的速度作用到緩沖器上時,應能承受相應的沖擊力。緩沖器的型式,可采用彈簧或彈性實體。
三、超載限制器。當荷載達到額定荷載的90%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荷載超過額定荷載時,切斷起升電源。
四、通訊裝置。當司機不能清楚地看到操作者和信號指揮人員時,必須加裝通訊裝置。通訊裝置必須是一個閉路的雙向電氣通訊系統,司機應能聽到每一站的連系,并能向每一站講話。
第六章電氣
第6.0.1條選用的電氣設備及電器元件,必須符合提升機工作性能、工作環境等條件的要求,并有合格證書。
第6.0.2條提升機的總電源應設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裝置;電動機的主回路上,應同時裝設短路、失壓、過電流保護裝置。
第6.0.3條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值(包括對地電阻值)必須大于0.5MΩ;運行中必須大于1000Ω/V。
第6.0.4條提升機的金屬結構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接地,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第6.0.5條當提升機高度超出相鄰建筑物的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中第4.4.2條規定的條件安裝避雷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第6.0.6條攜帶式控制裝置應密封、絕緣,控制回路電壓不應大于36V,其引線長度不得超過5m。
第6.0.7條工作照明的開關,應與主電源開關相互獨立。當提升機電源被切斷時,工作照明不應斷電。各自的開關應有明顯標志。
?第6.0.8條禁止使用倒順開關作為卷揚機的控制開關。
第6.0.9條電動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機基本技術要求》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書。
第6.0.10條提升機的電氣設備的制作和組裝,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電氣裝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控制屏(臺)技術要求》、《低壓配電屏技術要求》等的規定。
第七章基礎、附墻架、纜風繩及地錨
第一節基礎
第7.1.1條高架提升機的基礎應進行設計,基礎應能可靠地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全部荷載。基礎的埋深與做法,應符合設計和提升機出廠使用規定。
第7.1.2條低架提升機的基礎,當無設計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土層壓實后的承載力,應不小于80kPa;
二、澆注C20混凝土,厚度300mm;
三、基礎表面應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
第7.1.3條基礎應有排水措施。距基礎邊緣5m范圍內,開挖溝槽或有較大振動的施工時,必須有保證架體穩定的措施。
第二節附墻架
第7.2.1條提升機附墻架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其間隔一般不宜大于9m,且在建筑物的頂層必須設置1組。
第7.2.2條附墻架與架體及建筑之間,均應采用剛性件連接,并形成穩定結構,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嚴禁使用鉛絲綁扎。
第7.2.3條附墻架的材質應與架體的材質相同,不得使用木桿、竹桿等做附墻架與金屬架體連接。
第7.2.4條附墻架與建筑結構的連接應進行設計。當無設計規定時,可選用附錄三中的圖示做法。
第三節纜風繩
第7.3.1條提升機受到條件限制無法設置附墻架時,應采用纜風繩穩固架體。高架提升機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采用纜風繩。
第7.3.2條提升機的纜風繩應經計算確定(纜風繩的安全系數n取3.5)。纜風繩應選用圓股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9.3mm。提升機高度在20m以下(含20m)時,纜風繩不少于1組(4~8根);提升機高度在21~30m時,不少于2組。
第7.3.3條纜風繩應在架體四角有橫向綴件的同一水平面上對稱設置,使其在結構上引起的水平分力,處于平?狀態。纜風繩與架體的連接處應采取措施,防止架體鋼材對纜風繩的剪切破壞。對連接處的架體焊縫及附件必須進行設計計算。
第7.3.4條龍門架的纜風繩應設在頂部。若中間設置臨時纜風繩時,應在此位置將架體兩立柱做橫向連接,不得分別牽拉立柱的單肢。
第7.3.5條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不應大于60°,其下端應與地錨連接,不得拴在樹木、電桿或堆放構件等物體上。
第7.3.6條纜風繩與地錨之間,應采用與鋼絲繩拉力相適應的花籃螺栓拉緊。纜風繩垂度不大于0.01l(l為長度),調節時應對角進行,不得在相鄰兩角同時拉緊。
第7.3.7條當纜風繩需改變位置時,必須先作好預定位置的地錨,并加臨時纜風繩確保提升機架體的穩定,方可移動原纜風繩的位置;待與地錨拴牢后,再拆除臨時纜風繩。
第7.3.8條在安裝、拆除以及使用提升機的過程中設置的臨時纜風繩,其材料也必須使用鋼絲繩,嚴禁使用鉛絲、鋼筋、麻繩等代替。
第四節地錨
第7.4.1條纜風繩的地錨,根據土質情況及受力大小設置,應經計算確定。
第7.4.2條纜風繩的地錨,一般宜采用水平式地錨,當土質堅實,地錨受力小于15kN時,也可選用樁式地錨。
第7.4.3條當地錨無設計規定時,其規格和形式可按以下情況選用:
一、水平地錨。水平地錨可按表7.4.3選用。
水平地錨參數表表7.4.3
?
注:本表系按下列條件確定:木材容許應力取11MPa;填土密度為1600kg/m3;土壤內摩擦角為45°
二、樁式地錨。
1.采用木單樁時,圓木直徑不小于200mm,埋深不小于1.7m,并在樁的前上方和后下方設兩根橫檔木。
2.采用腳手鋼管(φ48)或角鋼(∟75×6)時,不少于2根;并排設置,間距不小于0.5m;打入深度不小于1.7m;樁頂部應有纜風繩的防滑措施。
第7.4.4條地錨的位置應滿足對纜風繩的設置要求。
第八章安裝與拆除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8.1.1條安裝與拆除作業前,應根據現場工作條件及設備情況編制作業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分工交底,確定指揮人員,劃定安全警戒區域并設監護人員,排除作業障礙。
第8.1.2條提升架體實際安裝的高度不得超出設計所允許的最大高度。
第8.1.3條安裝作業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
一、金屬結構的成套性和完好性;
二、提升機構是否完整良好;
三、電氣設備是否齊全可靠;
四、基礎位置和做法是否符合要求;
五、地錨的位置、附墻架連接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和埋設牢靠;
六、提升機的架體和纜風繩的位置是否靠近或跨越架空輸電線路。必須靠近時,應保證最小安全距離,并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其最小安全距離見表8.1.3。
與架空輸電線的最小安全距離(m)表8.1.3
?第8.1.4條安裝精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新制作的提升機;架體安裝的垂直偏差,最大不應超過架體高度的1.5‰;多次使用過的提升機,在重新安裝時,其偏差不應超過3‰,并不得超過200mm;
二、井架截面內,兩對角線長度公差不得超過最大邊長的名義尺寸的3‰;
三、導軌接點截面錯位不大于1.5mm;
四、吊籃導靴與導軌的安裝間隙,應控制在5~10mm以內。
第8.1.5條拆除作業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
一、查看提升機與建筑物及腳手架的連接情況;
二、查看提升機架體有無其他牽拉物;
三、臨時附墻架、纜風繩及地錨的設置情況;
四、地梁和基礎的連接情況。
第二節架體的安裝與拆除
第8.2.1條安裝架體時,應先將地梁與基礎連接牢固。每安裝2個標準節(一般不大于8m),應采取臨時支撐或臨時纜風繩固定,并進行初校正,在確認穩定時,方可繼續作業。
第8.2.2條安裝龍門架時,兩邊立柱應交替進行,每安裝2節,除將單肢柱進行臨時固定外,尚應將兩立柱橫向連接成一體。
第8.2.3條利用建筑物內井道做架體時,各樓層進料口處的停靠門,必須與司機操作處裝設的層站標志燈進行聯鎖。陰暗處應裝照明。
第8.2.4條架體各節點的螺栓必須緊固,螺栓應符合孔徑要求,嚴禁擴孔和開孔,更不得漏裝或以鉛絲代替。
第8.2.5條裝設搖臂把桿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把桿不得裝在架體的自由端處;
二、把桿底座要高出工作面,其頂部不得高出架體;
三、把桿應安裝保險鋼絲繩,起重吊鉤應裝設限位裝置;
四、把桿與水平面夾角應在45°~70°之間,轉向時不得碰到纜風繩;
五、隨工作面升高把桿需要重新安裝時,其下方的其他作業應暫時停止。
第8.2.6條在拆除纜風繩或附墻架前,應先設置臨時纜風繩或支撐,確保架體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2個標準節(一般不大于8m)。
第8.2.7條拆除龍門架的天梁前,應先分別對兩立柱采取穩固措施,保證單柱的穩定。
第8.2.8條拆除作業中,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物件。
第8.2.9條拆除作業室宜在白天進行。夜間作業應有良好的照明。因故中斷作業時,應采取臨時穩固措施。
第三節卷揚機穩裝
第8.3.1條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位置上,宜遠離危險作業區,視線應良好。因施工條件限制,卷揚機安裝位置距施工作業區較近時,其操作棚的頂部應按第5.0.1條中防護棚的要求架設。
第8.3.2條固定卷揚機的錨桿應牢固可靠,不得以樹木、電桿代替錨樁。
第8.3.3條當鋼絲繩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架體底部的導向滑輪應與卷筒軸心垂直,否則應設置輔助導向滑輪,并用地錨、鋼絲繩拴牢。
第8.3.4條提升鋼絲繩運行中應架起,使之不拖地面和被水浸泡。必須穿越主要干道時,應挖溝槽并加保護措施,嚴禁在鋼絲繩穿行的區域內堆放物料。
第四節低架龍門架的整體安裝與拆除
第8.4.1條架體的拼裝應在平整的場地上進行,各節點螺栓應緊固,拼裝精度應滿足安裝精度要求。
第8.4.2條拼裝后架體應進行臨時加固,除沿立柱縱向綁扎梢徑不小于80mm的木桿外,兩立柱之間尚應以橫桿和剪刀撐進行橫向加固,其方法可見附錄三。
第8.4.3條整體吊之前,應在架體頂部四角系牢纜風繩。
第8.4.4條架體的吊點應采取設計制造吊點。用把桿起吊時,應在起吊(或放倒)架體的相反方向,用輔助纜風繩加以保護。起吊(放倒)要平穩,不得斜吊。
第8.4.5條架體吊立就位時,應在栓牢纜風繩和固定架體底腳后,方可摘除吊鉤。
第8.4.6條拆除作業時應先掛好吊具,拉緊起吊繩,使架體呈起吊狀態,再解除纜風繩和底腳螺栓。
第8.4.7條龍門架整體安裝和拆除工作屬起重作業,必須由持證的起重工和有經驗的指揮人員配合進行。
管理
?提升機是近些年隨建筑施工發展而逐漸完善的施工機械,因目前種類較多尚沒定型,給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又因此種設備與塔式起重機、載人電梯相比較,維修管理簡單,尤其低架提升機往往只對卷揚機由設備部門管理,而對架體及其傳動機構無人過問,形成只使用不維修,常常發生事故。因此,提出不得對卷揚機和架體分開管理。
贊同
0
|評論
2010-12-2315:17wangliangwq|二級
物料提升機安全操作規程
(1)物料提升機應符合《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92)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并遵守物料提升機安全操作規程。
(2)物料提升機的安裝應符合說明書或設計計算書要求,并牢固可靠。
(3)使用前應對吊籃的安全門、鋼絲繩、安全停靠、限位保險裝置,聯絡信號進行檢查,并齊全完好,靈敏可靠。
(4)纜風繩必須使用直徑不小于F9.3鋼絲繩,禁止使用鋼筋。纜風繩地錨必須牢固。
(5)與建筑結構連接的連墻桿應符合說明書或規范要求,連墻桿不得與腳手架連接。
(6)卷揚機鋼絲繩必須有符合要求的過路保護。
(7)禁止任何人乘吊籃上下。不得超載,物料在吊籃內應均勻分布,不得超出吊籃。
(8)各施工層要設牢固可靠的卸料平臺及安全門。
(9)物料提升機發生故障或維修保養必須停機,切斷電源后方可進行。
(10)物料提升機必須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驗收內容應做到量化,參與驗收人員簽名。
(11)作業司機應在班前作日常檢查和作空載試運行。
(12)物料提升機電器控制部分應有接零保護、欠壓保護功能。
(13)物料提升機必須安裝斷繩、停靠、超高限位裝置,吊籃禁止使用單根鋼絲繩。
(14)物料提升機基礎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并據周邊情況,采取避雷措施。
(15)操作人員離開崗位或下班時吊籃必須放在地面,不允許停在空中,并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21日
贊同
0
|評論
篇3:煤礦斜井提升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煤礦斜井提升機司機操作規程
1、檢查螺絲,稍子和各結合部,對輪是否松動、損壞、偏斜。
2、檢查油量是否充足,作好防塵。
3、檢查抱閘是否靈活可靠,間隙適當。
4、檢查深度指示器,傳動裝置的鏈條、齒輪、線桿等是否靈活可靠。
5、檢查安全保護裝置、電氣鐵鎖、過卷松繩等是否好使。
6、起動油泵:檢查各潤滑部位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暢通。
7、推動主鈴控制手柄,對磁力站進行一次低壓試驗,嚴禁送高壓(非低壓操作設備不受此限)。
8、按照“電動機運轉規程”啟動電動機。
9、注意信號、信號不清不準開車,信號具體規定如下:
1停、2開、3回、4上人、5慢下、7事故、5短一長工作完畢。
備注:人車摘掛等其它信號。可由使用單位、機電、運輸部門共同規定,列入本規程。
10、開車:提升機起動時,不得將主令控制器手柄急劇推到全速位置。既使接到快車信號時,也要逐漸推到全速位置。
11、注意軸承溫度不得超過周圍溫度40℃。
12、注意電動機溫度,連室溫在內不得超過80℃。
13、注意抱閘是否靈活可靠,當全速運行發生事故時,應緊急停車,自事故地點運行距離,上行不得超過5米,下行不得超過10米。
14、注意深度指示器是否準確可靠,按信號指示地點提前減速。
15、注意機械各部震動情況和運轉聲響是否正常。
16、注意鋼絲繩排列整齊,不反圈,不松動,如發生反圈松動現象,立即停車處理。
17、上行車行至絞車道頂端,下行車下放道終點,如無信號,也要立即停止運轉。
18、發現電動機超載,冒火或有燒焦氣味時,應立即停止運轉。
19、發現機械異常振動和響聲,蓄電池壓力變換時,應立即停車檢查。
20、全速運行非緊急事故情況下,不得使用保險閘。
21、下行車時,必須送電運行。
22、除停車場外,中途停車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松閘。
23、按照“電動機運轉規程”停止電動機運轉。
24、停車先慢旋閘,再將主令控制器手柄推到停止位置。
25、切斷電源,停止運轉。
26、停機后搞好設備和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