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撐架安全施工整治技術要點
模板支撐架施工安全整治技術要點
1、模板支撐施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后方可實施,施工方案內容包括模板支撐的計算、尺寸布置、裝拆工序及針對性的安全措施等。
2、高度超過8m、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專項方案必須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3、嚴禁使用木支撐。模板支撐應采用檢測合格的鋼管、扣件,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旋松動的鋼支撐材料。
4、模板支撐搭設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進行,對立桿基礎、立桿的垂直度、縱橫向掃地桿、雙向水平桿、剪刀撐等加以檢查,確保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模板支撐立桿下方不得使用磚墊。支模架立桿應對接,嚴禁通過橫桿接長。立桿搭接長度必須達到1m,并使用3個及以上搭接扣件。嚴禁支模架與腳手架混搭。應采取梁兩側設立桿而不得使用梁底中央設立桿的支撐模式。
5、支拆模板前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模板搭設后應組織驗收,認真填寫驗收單,內容要量化。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驗收記錄存檔。拆除模板須有拆模審批手續。
6、模板作業面的預留孔洞和臨邊應進行安全防護。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篇2:鋼支撐架設工程安全技術規定
1、鋼管支撐安裝前工程技術部要進行詳細檢算,應滿足支撐圍護結構的強度及剛度要求。對鋼管支撐安裝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
2、邊開挖邊鑿除砼,并將樁身砼進行鑿毛,使砼腰梁與樁體內壁面保持良好的接觸,待砼強度達到要求后,然后架設鋼支撐,并施加一定預應力,鋼支撐通過砼腰梁與樁體平整密貼,防止樁體位移。
3、鋼管支撐架設應在開挖到設計位置后立即進行安裝,并按設計要求對兩側坑壁施加預應力。安裝搭設的操作平臺,必須牢固、穩定可靠。
4、鋼管支撐的吊裝必須符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5、鋼管支撐安裝時,測量組在圍護結構上正確標出支撐點的位置,使支撐端部與坑壁表面垂直密貼,受力均勻,在端部采取固定支托及用鋼絲繩吊等防護措施,以防止鋼支撐受振動或意外滑落。
6、在挖土時、挖掘機及起吊設備或吊裝下一道支撐時,嚴禁撞擊已安裝好的鋼支撐,禁止吊臂下站人或從事其他作業。
7、對圍護結構和鋼管支撐的變形、位移,監測組要隨時進行觀測、監控,發現易常情況,應立即報告,以便采取措施,確保結構和人員安全。
8、鋼支撐拆除時,應經工程技術部同意,由專人負責指揮拆除工作。
9、臨時用電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電焊機必須安裝二次降壓保護器及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嚴禁使用一閘多機及違章操作。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設施,持證上崗。
10、使用的鋼絲繩,自懸掛之日起,必須每6個月試驗一次;懸掛吊盤使用的鋼絲繩,必須每12個月試驗一次。
11、單繩纏繞式提升用的新鋼絲繩,在懸掛時的安全系數應符合下列規定:專為提升物料時,安全系數為6.5;提升吊盤、水泵、安全梯、扒巖機等時,安全系數為6。
12、當鋼絲繩選定后,應根據不同的安全系數核定允許載重量,并在使用現場掛牌標明。
13、電動葫蘆提升鋼絲繩必須專人負責,每日檢查一次,對易損壞、斷絲、銹蝕較多的部位,應停車詳細檢查。斷絲突出部份應在檢查時剪下,檢查結果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本中。
14、電動葫蘆提升或制動鋼絲繩直徑減少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提升和制動鋼絲繩10%。
中鐵二局集團公司深圳地鐵工程指揮部
第一項目經理部作業二隊
二零零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篇3: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構造施工要求
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
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
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
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
2.立桿步距的設計
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
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
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
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
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
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
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
4.剪刀撐的設計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
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
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
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
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
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
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
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
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