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6)

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6)

2024-07-11 閱讀 5806

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六)

安全管理

1、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施工過程中,實現安全生產,成立以項目經理負責的現場安全管理小組,項目部建立各職能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公司每月對項目經理進行考核,項目經理對項目部及班組長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進行處罰,對優秀的進行獎勵。

2、制定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并列為日常安全活動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并懸掛在操作崗位前。

3、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一名監督日常的安全工作。施工班組超過50人設一名專職安全員,不足50人的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并與施工隊簽定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

4、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根據工程特點指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作業前由工長向班組進行分布、分項、分工種、有針對性詳細全面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5、制定安全檢查制度,每周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凡不符合規定的和存在隱患的問題均進行登記,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來解決,并對實際整改的情況進行登記,對上級下達的隱患整改通知書一并進行登記。

6、對新入場的工人必須經公司、項目、班組三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時間及考核結果要有記錄。工人變換工種進行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7、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活動內容要針對各班組專業特點和作業條件進行,每次活動簡單重點記錄活動內容。

8、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當超越操作證規定的有效期限時進行復試。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登記造冊,記錄操作證號碼、年限,有專人管理加強監督。

9、建立工傷事故檔案,發生輕傷、重傷、死亡及多人險肇事故均進行登記上報。沒有發生傷亡事故時,也填寫《建設系統傷亡事故月報表》按月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10、施工現場針對作業條件懸掛安全標志牌,安全標志設專人管理,作業條件或損壞時及時更換。

施工用電

1、工程東側有10千伏高壓架空線路,距在建工程11米,達到安全距離。西側槽邊有地埋電纜,人工挖掘架在槽邊護欄處,并設警示牌,回填土時埋入。

2、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制,施工現場設置一臺總配電箱和兩臺分配電箱分別做重復接地,所有電氣設備外殼與電網零線連接。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必須嚴格分開。

3、按三級控制,兩級保護,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以下就是用電設備。兩級保護在末級開關箱內加裝漏電保護器外,還在總配電箱內加裝一級漏電保護器,形成兩級保護。并且每周對漏電保護器進行測試,每月用漏電保護測試儀進行。電箱內必須設隔離開關。機器必須是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總配電箱設在靠近電源的地區,分配電箱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開關箱與控制的固定用電設備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米。配電箱開關箱裝設在干燥地區,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固定式電箱下底距地1.3-1.5米,移動式電箱下底距地大于0.6米小于1.5米。所有配電箱均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記,所有配電箱均應配鎖,并派專人負責。

4、現場照明

照明燈具金屬外殼必須做保護接零。單項回路照明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民工宿舍照明采用36伏安全電壓,現場道路照明安裝高度4米。樓內照明采用36伏安全電壓供電。

5、配電線路,現場配電線路主干線采用地埋,地埋深度0.3-0.6米,支線一律穿PVC管固定在牢固處。

6、電氣安裝應牢固不得歪斜和松動,箱內電氣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不合格的電氣。總配電箱應有電壓表、電流表,電度表及其他儀表。

7、施工現場建立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現場電工持證上崗,認真做好日巡查,周巡視檢查,及時整改電氣隱患。

施工機具

1、施工現場機具設備進場應對其進行檢查驗收,存在問題應及時整改,確認合格填寫驗收合格表。攪拌機、木工機械、鋼筋機械等必須安裝牢固穩定。搭設防雨棚,每臺設備設專用控制箱,設備外殼做保護接零。

2、各類機械設備在使用中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可靠,機械運轉正常,無帶病運轉現象,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電焊作業,瓶與瓶之間不小于5米,氣瓶與明火之間不小于10米,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運輸氣瓶不能與其他物品同車運輸,也不準一車同用兩種氣瓶。電焊機必須裝設二次側空載降壓保護裝置。焊把線長度不應超過30米,并不準有接頭,露天使用焊機應設置在地勢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手持電動工具,自帶軟線不允許任意拆除或接長。插頭不得任意拆除或更換,當不能滿足作業距離時,應采用移動電箱解決。

3、機械設備使用完畢準備離開機械時,應先拉閘切斷電源后在走,避免誤碰觸開關發生事故。

環境保護內容及方法

①噪聲:工地施工時間為早6:00至晚10:00,避免噪聲影響居民休息。工地內噪聲源采取圍擋的形式,減少噪聲擴散。

②粉塵;工地內砂、石等原料用花格布覆蓋,專人對現場清掃灑水,工程主體用密目網全部封閉,避免粉塵污染。

③運輸灑落:工地內運輸物料,嚴禁滿裝避免灑落。進出工地的車輛,運送松散物料時應對其進行苫蓋,施工現場門口應設專人進行看護,發現灑落現象及時清理。

④建筑垃圾:工地內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時清運。運力不足時應經常灑水,避免粉塵污染。

⑤生活污水:工地設置專用污水管道,污水經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沉淀物專人定期清理

⑥生活垃圾:工地設垃圾容器集中存放,日產日清,防止異味污染環境。

⑦危險品:工地內危險品(如:油漆、汽油、氧氣瓶、乙炔瓶等),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爆曬,遠離火源、熱源,搬運時輕裝輕卸避免撞擊。

篇2:不中斷交通等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制度

項目部牽頭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專項施工措施。

專項施工措施編制后,項目部經公司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審查后,才能實施。

防臺、防汛、防暑、防凍和夜間、不中斷交通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施工項目,項目部編制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報集團公司論證審查,報監理公司審批后實施。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實際,從施工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從防護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對使用的機械設備,從安全保險的有效設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證安全。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應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計算,對所引用的計算方法和數據,必須注明其來源和依據;所選用的力學模型,必須與實際構造或實際情況相符合,并應有必要的圖示說明。

項目技術負責人員必須參與措施實施的驗收和檢查。

現場安全維護人員對其所管轄的路段要不斷的巡查,對撞壞的標志、標牌要及時上報專業單位更換,對撞離的要及時歸位,并經常進行清洗,保證線形美觀、色彩醒目,以便達到警示、誘導的最佳效果。

工作區設有工程車輛專門的進口和出口。承擔材料運輸的駕駛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和駕駛技術,運輸車輛應覆蓋嚴密,不得拋撒滴漏。

增加反光服,確保在交通組織施工區域作業人員人人穿反光服。增加交通指揮維護人員,指揮過往車輛順利有序地通過雙向交通路段。

施工中嚴格按上報的交通維護方案設置安全標志,始終要保持各種標志的齊全、規范,不得缺漏、遺失,損壞的要及時補上。

安全人員要聽從經理部、交警及路政大隊等的指揮。必要時,項目經理部請交警、路政大隊的同志為安全維護小組成員,為各部門負責人、作業班組負責人、關鍵崗位骨干開設安全講座.增強安全維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的應對能力。

施工過程中應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氣象、風暴和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作。

篇3:礦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礦井技術管理,夯實礦井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基礎,使各項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既有現場施工、作業征對性,又具有科學實用、可操作及規范延續性,使其更好地指導作業現場,更好地服務于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望各相關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時間及貫徹學習

采掘作業規程的編寫必須于工程開工前由施工單位15天編寫完成,提前10天由總(副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會審,提前7天組織本隊全體職工進行學習、簽名并考試。只有全體參與施工人員考試合格,并由本隊做好各項學習、貫徹、考核等記錄后,方可按相關設計要求開工,否則,一律視為違章開工。

各采掘工作面安裝、回撤、加減架、貫通等單項(單位)工程開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工前,必須編制相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審批后嚴格貫徹執行。對沒有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或安全技術措施未經批準貫徹學習,工程不得開工,擅自開工的對本單位行政正職處以500元以上罰款,對主管技術的副隊長(技術員)各處以400元以上罰款,造成事故的,按相關規定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二、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實施組織管理

1、各單位由技術副隊長(技術員)負責,必須建立建全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考核等專用制度及臺帳,并負責實施。

2、施工時,必須嚴格按規程及安全措施規定施工,當工作面地質、施工條件等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修改或補充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審批和貫徹學習執行。

3、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各種施工記錄,確保施工安全及質量,堅持開展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兌現及安全隱患的班評估工作。

4、各單位每月要對正在施工的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至少再進行一次貫徹學習。

5、對于變換工種及新上崗人員,必須重新學習規程及相關安全技術措施,并簽訂導師帶徒協議,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合格并取得上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6、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及施工記錄等趕寫必須真實有效,保持原始性,不得弄虛作假,否則每發現一次對相關責任人處以200~500元罰款。

7、每月由礦總(副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規程貫徹學習及執行情況進行一次復審復查并簽字,并針對現場施工條件變化,會審人員應提出改進意見,并按改進意見對規程做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且認真貫徹落實。

8、對在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施工過程中查出未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措施,各單位必須及時糾正,嚴格貫徹執行,對未執行或執行不力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關責任人500~1000元的罰款,違法的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三、規程編寫格式

1、分章節編寫,并有總則,在總則中寫明編制依據、貫徹執行管理制度、檢查標準、在規程貫徹執行中需做好哪些記錄內容等;

2、規程目錄內容齊全,目錄標定章節頁碼與正文位置相符,封面名稱統一編號;

3、規程頁面整潔,打印文本不得隨意手寫更改;

4、規程排板美觀,封面設計舒適,裝訂正規。

四、規程編制內容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一)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及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變化的勘查資料;

3、有同一煤層或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煤層特征、煤層頂底板、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和儲量及服務年限等內容;

2)采煤方法中,有巷道布置情況說明和由準備到破、支、裝、運、回、處等的回采工藝描述;有回采工藝流程圖;有采煤機進刀方式及進刀長度、深度;有采煤機割煤方式、牽引方式、牽引速度;有工作面采煤、支護、運輸等設備的名稱、型號、主要技術參數及數量;

采用爆破落煤的,要有炮眼布置設計;有炮眼三視圖;有裝藥結構示意圖;有封孔及聯線等內容的爆破說明書;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注氮、注漿、注凝膠、瓦斯抽放等系統說明及系統圖;

5)勞動組織、勞動組織方式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6)煤質管理;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工作面支架布置圖;

3)工作面設備布置示意圖,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支護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示意圖(平剖面);

4)采煤機進刀方式示意圖;

5)工作面地質綜合柱狀圖;

6)回采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瓦斯抽放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工作面防塵、注漿、注氮系統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煤、供料路線圖;

13)(采用爆破落煤時)裝藥結構示意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配備表;

19)礦壓觀測參數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

二)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

3、有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巷道名稱、位置及與相鄰巷道關系、巷道用途及設計參數,施工中的特殊技術要求、需要重點說明的問題等內容;

2)地面相對位置及支護說明中,有與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開采情況,煤(巖)賦存特征,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情況;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施工工藝中有施工方法(包括開口施工方法和特殊條件下施工方法),鑿巖方式,爆破作業中有爆破條件、爆破說明、炮眼布置圖、裝藥結構示意圖;采用機掘巷道中應明確一次截割深度、有截割示意圖;有裝截與運輸方式、管線及軌道敷設、設備及工具配備等內容;應有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5)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等內容及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6)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有作業方式、勞動組織方式;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巷道支護平、斷面圖;

3)工作面超前支護平、剖面;

4)掘進機截割方式或炮眼布置圖、設備布置圖;

5)按比例匯制地質綜合柱狀圖;

6)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風水管路布置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輸系統示意圖;

13)炮眼布置三視圖、裝藥結構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及工具配備表;

19)礦壓觀測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五、資料提供

1、生產科:提供工作面或巷道設計圖、工作面或巷道支護設計、工作面設備布置圖、水文地質資料等;

2、機電科:提供工作面配備設備、通訊、照明等資料;

3、調度室:提供工作面監測系統資料;

4、通滅科:提供工作面一通三防、瓦斯抽放等資料;

5、礦壓辦:提供相應煤層或工作面礦壓觀測資料;

6、安全監察部:提供相關安全管理制度;

7、企管科:提供工作面相關技術經濟控制指標等。

六、說明

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2、廢止原《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及安全措施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