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氧氣工業(yè)氣乙炔氣使用安全規(guī)程

氧氣工業(yè)氣乙炔氣使用安全規(guī)程

2024-07-11 閱讀 4014

氧氣、工業(yè)氣、乙炔氣的使用安全規(guī)程

1、氣瓶的儲存

(1)倉庫應設計氣瓶裝卸平臺;氣瓶庫不得建在高壓線下或附近;對易燃氣體氣瓶的倉庫除應考慮電氣防爆外,還應有防雷措施;倉庫屋頂應設計輕型屋頂,門窗向外開,庫內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各其它熱源,倉庫內應通風、干燥,避免日光直射。庫房溫度不得超過35℃,冬季倉庫內嚴禁用火爐取暖;倉庫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氣瓶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氣瓶儲存要按照氣體的性質和氣瓶設計壓力分類。每個氣瓶都要有防震圈,瓶閥出氣管端要裝帽蓋,并擰上瓶閥。有底座的氣瓶,應將氣瓶直立于氣瓶的柵欄內,并用小鐵鏈扣住,無底座氣瓶,可以橫放在帶有襯墊的槽木上,以防氣瓶滾動,氣瓶出口應朝一方,如需要堆放,層高不超過五層,氣瓶在庫內應存放整齊,留有通道,寬度不小于1m(工業(yè)氣瓶除外),便于搬運。

(3)工業(yè)氣瓶庫、乙炔氣瓶庫的建筑應符合一、二級,單層結構,屋頂宜采用輕型防火材料,門窗要向外開;

(4)工業(yè)氣瓶庫、乙炔氣瓶庫與建筑物之門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下表的規(guī)定。

工業(yè)氣瓶貯量(個)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級民用建筑、屋外變、配電站

一、二級三級四級

≤150012m15m20m20

>150015m20m25m30

(5)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庫與架空電力線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

(6)工業(yè)氣瓶庫應設置有防止瓶傾倒的設施。空瓶與實瓶應分別放置,并掛歷上標志牌。氣瓶里的通道凈寬應不小于1.5m,以便氣瓶的搬運。

(7)工業(yè)氣瓶里應設置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或黃沙等消防器材,并掛上“嚴禁煙火”標志牌。

(8)在使用工業(yè)氣瓶的現(xiàn)場,貯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時應符合下一條規(guī)定。

(9)貯存間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且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

(10)貯存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shù)缆窌惩?應設有足夠的消防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11)盛裝不同介質的氣瓶應分室加鎖儲存。嚴禁將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氧氣瓶、氯氣瓶及易燃物品同間貯存。

(12)在使用工業(yè)氣瓶的現(xiàn)場,貯存超過5瓶但不超過20瓶時,應在現(xiàn)場或車間內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墻隔成單獨的貯存間,應有一面靠外墻;超過20瓶,應設置工業(yè)氣瓶庫;貯存量不超過40瓶的工業(yè)氣瓶庫,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廠房毗連建造,其毗連的墻應是無門、窗、洞的防火墻,并嚴禁任何管線穿過。

(13)工業(yè)氣瓶庫房的設計和修建,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和《乙炔站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

(14)在倉庫內,滿氣瓶應垂直立放,空氣瓶可平放堆迭,但每層都應墊有木制或金屬制的型板,堆迭高度小于1.5M。

(15)工業(yè)氣瓶使用過的氣瓶及充裝的實瓶應與氧氣、壓縮空氣、氟、氯、溴、磷化氫、硫化氫、氰化氫等氣瓶及氧化劑分開存放。

2、氣瓶的運輸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

(1)氣瓶不許用手或肩直接托運或滾動(即嚴禁拋、滑、滾、碰),應使用專門抬架或手推車。

(2)氣瓶應配備兩個橡皮圈。

(3)全部氣瓶的氣閥都應朝一個方向,氣閥應配戴保險瓶帽,瓶帽上必須有泄氣孔。

(4)用汽車運輸氣瓶時,氣瓶應橫向放置(與車身方向垂直),氣瓶運輸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直立排放,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氣瓶押運人員應坐在司機駕駛室內,不許坐在車廂內。

(5)為防止氣瓶在運輸途中滾動,應將其可靠固定。

(6)運輸時氣瓶不應直接接受日光曝曬,應有遮陽設施。

(7)運送氧氣瓶時,必須保證氣瓶不致沾染油脂、瀝青等。搬動氣瓶時手不可接觸瓶嘴。

(8)禁止把氧氣瓶、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氯氣瓶放在一起運輸,也不得與易燃、易爆物質(汽油、煤油、潤滑油等)或裝有可燃氣體的容器一起運送。

(9)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10)工業(yè)氣瓶不(包括使用過的空瓶和已充裝的實瓶)允許長途運輸。

3、氣瓶、管路與工具的安全技術

(1)氧氣瓶、乙炔氣瓶、溶解工業(yè)氣瓶等均應避免放在受陽光曝曬,或受熱源直接輻射及受電擊的地方。

(2)氧氣、乙炔氣、溶解工業(yè)氣等氣瓶不應放空,瓶內必須留有不小于98―196kPa表壓的余氣,工業(yè)氣瓶使用后應留有不少于0.5%―10%的氣體,瓶內壓力保留0.02Mpa。(《建筑施工規(guī)范》要求氣瓶內的壓力一般降到0.2MP時,不得再使用),用過的瓶上應寫明“空瓶”。用過的氣瓶必須將瓶閥關緊,防止殘留氣體泄漏和空氣倒灌。乙炔氣瓶內剩余壓力還應考慮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見一表。

剩余壓力與與環(huán)境溫度的關系

環(huán)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

(3)使用乙炔氣時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h。

(4)氣瓶、容器、管道、儀表等連接部位應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檢漏,嚴禁使用明火檢漏。

(5)不得使用電磁吸盤、鋼繩、鏈條等吊運各類焊接與切割用氣瓶。

(6)氣瓶漆色的標志應附合《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不得改動。

(7)溶解工業(yè)氣瓶搬運、裝卸、使用時都應豎立放穩(wěn),或裝在專用的膠輪車上使用,嚴禁在地站面上臥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已經臥放的溶解工業(yè)氣瓶,必須直立后靜止20min,再連接工業(yè)氣減壓器后使用。

(8)開啟工業(yè)氣瓶閥時應緩慢,防止產生靜電火花而引起爆炸。乙炔氣瓶閥開啟不要超過一轉半,一般情況只開啟3/4轉,氧氣瓶閥應全開以保證足夠的流量和穩(wěn)定的壓力。

(9)在溶解工業(yè)氣瓶組的匯流排管路上,應設有壓力表、減壓器和排放管等。

(10)氧氣匯流排輸出的總管上應裝有防止可燃氣體進入的單向閥。

(11)氣瓶的瓶閥及其它附件都禁止沾染油污,嚴禁讓粘有油、脂的手、手套、棉絲和工具等同氧氣瓶、瓶閥、減壓器及管路等接觸。

(12)操作時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氧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和設備,距明火距離不小于10米(高處作業(yè)時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13)不得使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吹凈工作服、工業(yè)氣管

道,或用作試壓和氣動工具的氣源。禁止用氧氣對局部焊接部位通風換氣。

(14)各種氣體專用的減壓器,禁止換用或替用。

(15)不得用棉、麻繩或一般橡膠等易燃物料做為氧氣減壓器的密封墊圈。

(16)裝減壓器前應將氧氣瓶的輸氣截止閥開啟四分之一轉,吹洗1~2分鐘,然后用專用扳手裝配減壓器,工作人員應站在閥門連接頭的側方。

(17)檢查輸氣閥門或減壓器氣門,若發(fā)現(xiàn)故障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18)氧氣閥門只準使用專門扳手開啟,不得使用鑿子、錐子開啟,乙炔閥須用特殊的扳手開動。

(19)在同一工作地點,最多只許有兩個氧氣瓶,一個工作,一個備用。

(20)同一工作地點,氧氣瓶和乙炔瓶、工業(yè)氣瓶之間最小距離為5M。

(21)瓶閥凍結時應把氣瓶移到較暖地方,用不超過40℃的溫水解凍(工業(yè)氣瓶外壁結霜會使蒸發(fā)速度減慢,出氣量減小,增加氣瓶數(shù)量或減少割槍數(shù)量就能恢得正常供氣,或用35℃以下的溫水解凍);禁止用火烘烤,更不得用高壓蒸汽直接噴射氣瓶,禁止在氣瓶上進行引弧、敲擊、碰撞。

(22)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和貯存時,環(huán)境溫度一般不超過40℃;超過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

(23)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含銅量應低于70%。

(24)氧氣瓶、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每三年必須檢驗一次。乙炔氣瓶發(fā)現(xiàn)有嚴重腐蝕、損傷和變形,充氣時瓶壁溫度超過40℃或對填料和溶劑量的質量有懷疑時,應隨時檢驗并妥善處理。乙炔氣瓶檢查發(fā)現(xiàn),瓶體有裂紋或滲漏,有燒灼痕跡,瓶壁損傷深度超過壁厚的1/4、長度超過50mm的,瓶壁凹陷直徑超過50mm、中心凹度超過5mm的,瓶壁點狀腐蝕深度超過壁厚1/4、面積超過瓶體30%的,瓶體表面有鼓包或有明顯膨脹、彎曲的,瓶閥、易塞連接螺紋嚴重腐蝕或損壞的,發(fā)現(xiàn)以上情況之一的氣瓶都應報廢。氧氣瓶、工業(yè)氣瓶、乙炔氣瓶到期后都應送到具有檢驗資質的正規(guī)合格單位進行檢定。

(25)絕對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26)禁止裝有氣體的氣瓶與電線相接觸。

(27)工業(yè)氣瓶儲運及使用中,其環(huán)境溫度不能超過60℃。

(28)工業(yè)氣瓶上的安全泄放裝置是經過調試的,貯運、充裝和使用者,任何時候不得隨意擰動。

(29)嚴禁充有氣體的實瓶向空瓶或其它氣瓶倒裝,不得自行處理鋼瓶內的殘液。

4、減壓器

(1)減壓器內(特別是連接頭和外套螺母)、氧氣瓶嘴中不得有灰塵、水份或油脂。如有油脂須用四氯化碳或二氯乙烷洗刷干凈。

(2)外套螺母的螺紋是否完好,帽內有無墊圈(不得用皮墊或膠墊代替)。

(3)預吹閥門上的灰塵時,使用人員應站在側面。

(4)開啟氣瓶輸氣閥門時不得猛開,以免損壞減壓器,開瓶閥時,不得站在減壓閥方向,以免被氣體或減壓器脫扣而沖擊傷人。

(5)禁止使用不完整的減壓器,減壓器凍結時應用熱水解凍,嚴禁用明火烘烤,每只減壓器只準用于一種氣體。

(6)應先把減壓器和氣瓶聯(lián)接后,再開啟氣瓶閥門。

(7)工作完畢后應先將減壓器調整頂針擰松直至彈簧分開為止,再關閉氣瓶閥,放盡氧氣管中余氣后方可取下減壓器。

(8)需要停止2~3分鐘時,只需關閉焊槍的閥門。

(9)需要停止10~15分鐘時,須將減壓器的調整螺桿(頂針)擰松直到與彈簧分開為止。

(10)需長時間停止工作時,須將氣瓶閥門關閉。

(11)工作結束時,須將減壓器取下,妥善保管。

(12)當氧氣管、減壓器自動燃燒或減壓器出了故障,應迅速將氧氣瓶的氣閥關閉。

5、橡膠軟管的安全要求

(1)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兆帕;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0.5兆帕。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膠管不準使用。

(2)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得短于10m,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時軟管。

(3)橡膠軟管的兩端接頭(含中間接頭)必須用卡子或鐵絲扎緊,鐵絲的絲頭應綁牢在工具嘴頭方向,以防止被氣體崩脫而傷人。

(4)氧氣軟管為黑色,乙炔軟管為紅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5)乙炔軟管使用中發(fā)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膠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6)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若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7)膠管如有鼓包、裂紋、漏氣現(xiàn)象,不得采用貼補包纏的辦法處理,應切除或更換。

(8)禁止將使用中的橡膠軟管纏在身上,以防起火發(fā)生意外燒傷。

(9)如果回火火焰燒進氧氣管時,則膠管不可繼續(xù)使用,必須更換新膠管,否則不安全。

篇2:氧氣閥室安全管理規(guī)程

1.氧氣閥室內及上部平臺不得動用和存放油脂類物品(如油桶)。吊車車間對氧氣閥室上部吊車要嚴格管理,不得滴油。

2.平時閥室門應上鎖,閑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有施工項目時,施工方必須辦理安全協(xié)議,施工時必須有車間及安全部門人員進行監(jiān)察、監(jiān)護。

3.進入老轉爐系統(tǒng)閥室內部前,必須開啟風機進行通風換氣后方可進入。

4.保證閥室內照明系統(tǒng)完好可用,開關裝置設置在室外,燈具采用防爆形式,配線要求耐溫、屏蔽絕緣,無火花產生。

5.需要動火時,老轉爐系統(tǒng)閥室必須檢測內部的氧氣濃度和辦好動火證,方可動火施工;新系統(tǒng)可不必檢測內部氧氣濃度,辦好動火證即可施工。

6.施工人員不得動用閥室內部的所有閥門等設施,不得擅自接取施工用氧,不得在氧氣管道上打火啟動電焊。

7.所有進入氧氣閥室的人員不得在閥室內吸煙。

8.氧氣管道上現(xiàn)場壓力表等安全裝置,要經常檢查更換,確保準確可靠。

9.要嚴格控制供應閥室采暖蒸汽的壓力,防止因超壓引起散熱器爆裂,而損傷氧氣閥門和管道。

10.應加強對采暖蒸汽管道、儀表控制壓風管道的檢查力度,保證運行安全。

11.車間必須堅持每天巡檢閥室一次,并認真作好記錄。每月底,對閥室管道及設備技術狀態(tài)作總結評價,填報運行管理記錄上報機動科。

12.當氧氣管道、閥門等出現(xiàn)泄漏或其它異常時,必須上報機動科并及時處理。

13.更換閥門等設備和補焊氧氣管道前,必須關閉上游閥門后用氮氣進行管路吹掃,經化驗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

14.氧氣管網大檢修時,必須遵循下列放散、送氣原則:

a.由廠調通知氧氣廠調度關閉系統(tǒng)的氧氣總閥;同時通知各車間疏散爐上、閥室上各層平臺人員,并在各進入口設人把守監(jiān)護。

b.確認疏散后,由廠調下令開始爐前氧槍放散,并打開高壓氮氣連通門吹掃氧氣管道。

c.當閥室壓力降至0kg/cm2(閥臺主管壓力2kg/cm2)時,通知各車間打開所有用戶點閥門放散,15min后關閉氧槍再吹掃各列支管15min,由氧氣站人員負責取點(4-6)化驗,化驗合格簽發(fā)動火票后方可開始施工。

d.確認施工完畢,由廠調通知各車間關閉所有氧氣點閥門,充氮打壓試漏,無漏確認后,通知氧氣廠開閥送氧,爐前氧槍泄壓置換氮氣。

15.氧氣閥室內要強化灰塵清理,防止電化學腐蝕。

16.作好事故備件編報儲備工作,以便事故、故障時及時更換。

17.編制事故預案,作好事故預防措施并定期檢查演練。

18.定期申請進行一次閥室管道設備的全面檢驗工作(離線),檢驗報告存檔。

篇3:氧氣生產安全規(guī)程

空分裝置的使用必須遵守安全規(guī)程。操作人員及在空分部門工作的人員都必須事先學習安全規(guī)程,并進行必要的訓練。

1空氣及空氣組份的一般特性

1.1空氣

?空氣液化后經精餾可獲得所含的各種組份,如果把液空放在敞口容器中擱置一段時間,由于更易揮發(fā)的氮的逐步氣化,因而液體中氧的含量將會增加,液體將逐漸具有液氧的性質。

1.2氧

?氧是一種無色、無嗅、無毒的氣體,有強烈的助燃作用。氧的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空氣中的氧含量只要增加4%,就會導致燃燒顯著加劇。包括金屬在內的許多物質在普通大氣中不會點燃,但在較高濃度氧的情況下,或在純氧中便能燃起來。因此,可燃性物質在較高氧濃度的情況下,易產生自燃,甚至爆炸。如遇受壓氧氣和液態(tài)氧,則情況更會加劇。

?浸透氧的衣服極易著火(例如由靜電荷產生的火花),并會極其迅速燃燒起來,如不及時加以驅氧,則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有這種危險。

1.3氮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嗅、無毒的氣體,但在高濃度的情況下,人一旦吸入,引起缺氧,便會窒息,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受害者會在事先沒有任何有不舒服表示的情況下,很快失去知覺。

?氮能阻止燃燒。因此,氮氣在許多場合是作易燃和易爆物質的保護氣,在空分裝置的保冷箱內,充有氮氣,以排除濕氣和防止氧的積聚。氬、氖、氦、氪、氙等稀有氣體也具有和氮相似的性質。

1.4液化氣體

空氣及其組份的液態(tài),均由于溫度很低,若與人的皮膚接觸,將引起凍傷,類似嚴重燒傷。

2安全注意事項

空分裝置的工作區(qū)及所有儲存,輸送和再處理各類產品氣的場所,都必須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2.1防止火災和爆炸

(1)禁止吸煙和明火,會產生火苗的工作,如電焊、氣焊、砂輪磨刮等,通常禁止在空分生產區(qū)進行,如確需進行,則必須采取措施,確保氧濃度不增高的場地,并要在專職安全人員的監(jiān)督下才能進行。

(2)不得穿著帶有鐵釘或帶有任何鋼質件的鞋子,以避免摩擦產生火花。并不能采用易產生靜電火花的質料作工作服。

(3)嚴格忌油和油脂,所有和氧接觸的部位和另件都要絕對無油和油脂,因此要進行脫脂清洗,應該用碳氫氯化物或碳氫氟氯化合物,例如全氯乙烯來清洗,一般的三氯乙烯等不適用于鋁或鋁合金的清洗,因為,這會引起爆炸反應。由于這類清洗劑有毒,在使用時,必須注意通風,皮膚的保護,并戴防毒面具。

(4)現(xiàn)場人員的衣著必須無油和油脂。即使脂肪質的化妝品也會成為火源。

(5)裝置的工作區(qū)內禁止貯放可燃物品。對于裝置運行所必需的潤滑劑和原材料必須由專人妥為保管。

(6)要防止氧氣的局部增濃。如果發(fā)現(xiàn)某些區(qū)域已經增濃或有可能增濃,則必須清楚地作出標記,并以強制通風。人員在進入氧氣容器或管道之前,必須用無油空氣吹除,并經取樣分析確認含量正常才能進入。

(7)人員應避免在氧氣濃度增高的區(qū)域停留。如果已經停留則其衣著必被氧氣浸透,應立即用空氣徹底吹洗置換。

(8)氧氣閥門的啟閉要緩慢進行,避免快速操作,特別是對加壓氧氣必須絕對遵守。

(9)冷凝蒸發(fā)器液氧中的乙炔和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必須嚴格控制。

2.2防止窒息引起死亡

(1)要防止氮氣的局部增濃。如果發(fā)現(xiàn)某些區(qū)域已經增濃或有可能增濃則必須清楚地作出標記,并加以強制通風。

(2)嚴禁人員進入氮氣增濃區(qū)域。如要進入氮氣增濃區(qū)域,需先通風置換,并嚴經檢驗分析確認正常以后才能允許進入。并要在安全人員監(jiān)督下進行。

(3)人員進入氮氣容器或管道前,必須經檢驗分析確認無氮氣增濃,才允許進入。并要在安全人員監(jiān)督下進行,且從進入到出來的全過程安全人員不得離開,發(fā)現(xiàn)情況異常,即采取急救措施。

2.3防止凍傷

(1)在處理低溫液化氣體時,必須穿著必要的保護服戴手套,褲腳不得塞進靴子內,以防止液體觸及皮膚。

(2)進入空分裝置保冷箱內前,有關的區(qū)段必須先加溫。

3安全措施

3.1廠房設計

?空分裝置的廠房和附屬建筑必須設置適當?shù)耐L系統(tǒng),尤其在地下室,地坑和通道等處,這些地方易造成氣體成分的增濃。

?在液氧有可能泄漏的地方,樓板不得復蓋任何易燃材料(例如木板,瀝青等)而且必須平滑,不得有接口和斷層。

?空分裝置和附屬建筑區(qū)域內的下水道必須設置液封,要有足夠的緊急出口,并有明顯的標記。

3.2防火設備

為及時撲滅起火,應該配置足夠的滅火設備,如:

(1)?特殊的噴淋裝置,只要用手一按或人一起進去便能噴水

(2)?配置有足夠長度水龍帶的消防龍頭

(3)?配備方便的手提式滅火器

(4)安全可靠的報警系統(tǒng)

(5)在氧氣可能增濃場所安置禁止吸煙和禁止明火的醒目警告牌

3.3防止超壓

?在受壓狀態(tài)下工作的所有容器和管道,以及內部壓力可能會升高的容器和管道,必須配備防超壓的安全裝置(安全閥防爆膜等)。這些安全裝置必須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必要時,安全閥的起跳壓力要定期進行檢查。報警系統(tǒng)必須定期進行檢查。

4絕熱材料的使用

4.1為使保冷箱內的絕熱材料保持良好的絕熱性能,需在保冷箱內充氮以防止?jié)駳獾慕?要定期檢查保冷箱內充氮壓力。

4.2?為防止保冷箱內因氧氣滲漏造成氧氣增濃,而使得絕熱材料含氧,要定期檢查保冷箱內氣體組分。如果有氧氣增濃現(xiàn)象,應用氮氣吹洗,以便氧濃度降至安全范圍。

4.3在裝填絕熱材料時,必須使用特制面罩和手套,防止損害呼吸器官和皮膚。保冷箱裝砂口應設置防護柵格以防人員或其他雜物入冷箱內,千萬別踏入珠光砂堆中,以免陷落,造成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