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工程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5)
腳手架工程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5
1、外腳手架工程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內容
落地式外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必須包括工程概況、搭設方案、設計計算及繪制搭設圖紙、腳手架的驗收、外腳手架搭設的勞動力安排、外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外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等內容。由施工技術人員根據工程實際編制后經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審核,經分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門會簽,經公司總工程師審批簽字后,加蓋施工單位公章后才能付諸實施。
2、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施工組織設計要點
考慮到鋼管腳手架本身也是一種臨時工程結構物,因此腳手架的構架設計應根據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結合《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4-84)規定的"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和驗算。在腳手架的設計時應考慮其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并進行架體的強度、整體及單肢的穩定和傾覆的計算。而整體或局部失穩是架構破壞的主要危險所在,因而是最主要的設計計算項目。根據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特點,需要計(驗)算的項目有:
(1)懸挑桿的強度、剛度和抗傾覆;
(2)扣件的抗滑力;
(3)斜撐桿的穩定性;
(4)立桿的穩定性;(5)連墻件的強度和穩定。
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使用與防護
一、使用條件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是專門附在高層建筑外側升降的腳手架,具有比較大的危險性;而且它不單純是一種單項施工技術,而是形成定型化反復使用。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要經建設部組織鑒定并發放"經評審可用證"。并經使用本產品的當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審查認定,對產品、施工方案及專業施工隊伍確認符合要求后,發放"準用證",方可使用。
二、防護
1、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外側要用密目網進行全封閉,安全網的搭接處必須嚴密并與腳手架綁扎牢。
2、應視作業層的高度,搭設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標準為:上桿距腳手板1.0-1.2m,下桿距腳手0.5-0.6m),防護欄桿里側或外側用密目網封閉。
3、每個作業層處腳手板與墻之間的空隙,也應用安全網等措施封嚴,防止落物。
4、腳手架的最下方,應用雙層網(平網及密目網)封嚴,防止人和物的墜落.
篇2: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拆安全交底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要求
(1)腳手架搭設前,要先編制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明確使用荷載,確定腳手架平面、如布置,列出構件用量表,制訂構件供應和周轉計劃等。
(2)所有構件,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能投人使用。
(3)立桿基礎施工應滿足要求,清除組架范圍內的雜物,平整場地,做好排水處理。
(4)接頭搭設:
1)接頭是立桿同橫桿、斜桿的連接裝置,應確保接頭鎖緊。搭設時,先將上碗扣擱置在限位銷上,將橫桿、斜桿等接頭插入下碗扣,使接頭弧面與立桿密貼,待全部接頭插入后,將上碗扣套下,并用榔頭順時針沿切線敲擊上碗扣凸頭,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銷卡緊不再轉動為止。
2)如發現上碗扣扣不緊,或限位銷不能進^上碗扣螺旋面,應檢查立桿與橫桿是否垂直,相鄰的兩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橫桿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與立桿的同軸&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桿軸線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橫桿接頭與橫桿是否變形;橫桿接頭的弧面中心線同橫桿軸線是否垂直;下碗扣內有無砂漿等雜物充填等;如是裝配原因,則因調整后鎖緊;如是桿件本身原因,則應拆除,并送去整修。
(5)桿件搭設順序:
1)在已處理好的地基或基墊上按設計位置安放立桿墊座或可調座。其上交錯安裝3.0m和1.8m長立桿,調整立桿可調座,使同一層立桿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以便裝橫桿。搭設順序是:立桿底座一立桿斗橫桿一斜桿斗接頭鎖緊一腳手板一上層立桿斗立桿連接銷斗橫桿。
2)腳手架搭設以3~4人為一小組為宜,其中1~2人遞料,另外兩人共同配合搭設,每負責一端。搭設時,要求至多二層向同一方向,或中間向兩邊推進,不得從兩邊向中間合攏搭設,否則中間桿件會因兩側架子剛度太大而難以安裝。
(6)搭設注意事項:
1)所有構件都應按設計及腳手架有關規定設置。
2)在搭設過程中,應注意調整整架的垂直度,一般通過調整連墻撐的長度來實現,要求整架垂直度小于1/500l,但最大允許偏差為loomm。
3)連墻撐應隨著腳手架的搭設而隨時在設計位置設置,并盡量與腳手架和建筑物外表面垂直。
4)在搭設、拆除或改變作業程序時,禁止人員進人危險區域。
5)腳手架應隨建筑物升高而隨時設置,一般不應超出建筑物二步架。
6)單排橫桿插入墻體后,應將夾板用榔頭擊緊,不得浮放。
2.檢驗、驗收和使用管理
(1)碗扣式腳手槊構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檢驗的關鍵是焊接質量,要求焊縫飽滿。沒有咬肉、夾碴、裂紋等缺陷。
(2)鋼管應無裂縫、凹陷、銹蝕。
(3)立桿最大彎曲變形矢高不超過l/500,橫桿斜桿變形矢高不超過l/250。
(4)可調構件,螺紋部分完好.無滑絲現象,無嚴重銹蝕,焊縫無脫開現象。
(5)腳手板、斜腳手板及梯子等構件,掛鉤及面板應無裂紋,無明顯變形,焊接牢固。
(6)在下列階段應對腳手架進行檢查:
1)每搭設lore高度。
2)達到設計高度。
3)遇有6級及以上大風和大雨、大雪之后。
4)停工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
(7)檢驗主要內容:
1)基礎是否有不均勻沉陷。
2)立桿墊座與基礎面|是否接觸良好,有無松動或脫離情況。
3)檢驗全部節點的上碗扣是否鎖緊。
4)連墻撐、斜桿及安全網等構件的設置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
5)荷載是否超過規定。
(8)主要技術要求:
1)地基基礎表面要堅實平整,墊板放置牢靠。排水通暢。
2)不允許立桿有浮地松動現象。
3)整架垂直度應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過loomm。
4)對于直線布置的腳手架,其縱向直線度應小于l/200。
5)橫桿的水平度,即橫桿兩端的高度偏差應小于l/400。
6)所有碗扣接頭必須鎖緊。
(9)使用管理:
1)腳手架的施工和使用應設專人負責,并設安全監督檢查人員,確保腳手架的搭設和使用符合設計和有關規定要求。
2)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嚴禁亂堆亂放,應及時清理各層堆積的雜物。
3.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要求
(1)當腳手架使用完成后,制訂拆除方案。拆除前應對腳手架作一次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設立拆除區,禁止無關人員進人。
(2)拆除順序自上前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兩層同時拆除。
(3)連墻撐只能在拆到該層時才許拆除,嚴禁在拆架前先拆連墻撐。
(4)拆除的構件應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遞下,嚴禁拋擲。
(5)拆除的構件應及時分類堆放,以便運輸、保管。
篇3:腳手架安全交底
一.工程概況:
二.安全警示標志
現場根據總平面圖規劃進行平面布置,出入口、通道、危險品、消防設施設置安全標志。
施工現場有安全標語,危險區設安全警示標志。
1.臨邊、洞口及高處作業
1.1外架搭設與拆除時,設警戒區,并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2對臨邊高處作業,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1)基坑周邊、樓層周邊等處設置鋼管防護欄桿。
(2)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3)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設置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裝設安全防護棚。雙籠電梯通道中間分隔封閉。
2.安全生產目標與保證體系
安全目標:一般輕傷率控制在1.5‰以下,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火災事故和重大機械事故,杜絕施工過程有危及工作人員和在校師生的安全隱患。
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3.1 安全教育制:施工人員進入現場,首先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崗,施工過程中堅持經常性的全員安全教育和針對性安全教育。
3.2 安全技術交底:根據安全措施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內容全面,且履行簽字手續。堅持“五同時”、“四不放過”制度。
3.3 班前講話制度:要求各個班組在每天進行作業前,針對班組作業特點和周邊作業環境對所屬班組進行班前安全講話。
3.4 周一安全活動制度:經理部每周一要組織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活動和教育,對上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做必要的交底,使廣大工人心中有數,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
3.5 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經理部每周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措施、定時間、定整改人、定復查人安排整改落實,并作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
3.6 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特殊工種必須持有處在有效期限內的上崗操作證,按相關工種要求進行特種作業。
3.7高大外腳手架、大中型機械設備安裝實行啟用驗收制度,由安全、技術、機械部門聯合組織驗收。凡不經驗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四.安全管理工作
4.1 項目經理部負責整個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遵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規定的有關安全措施組織施工;
4.2 在施工過程中對薄弱部位、環節要予以重點控制,如塔吊等從設備進場檢驗、安裝及日常操作要嚴加控制與監督。凡設備性能、防護裝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準使用;
4.3 對安全生產設施進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勞動防護用品必須購買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
4.4分析安全難點,確定安全管理重點,開展安全預評價制度。在每個大的施工階段開始前,分析該階段的施工條件、施工特點、施工方法,預測施工安全難點和事故隱患,確定管理點和預控措施。在結構施工階段,安全重點集中在:
(1)施工防高處墜落,立體交叉施工防物體打擊;
(2)“三寶”、“四口”、“五臨邊”等防護措施的落實;
(3)腳手架工程搭設、使用、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4)各種電動工具施工用電的安全等;
(5)現場消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