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現場噪聲污染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現場噪聲污染控制措施

2024-07-11 閱讀 5470

建筑施工現場噪聲污染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現場防噪聲污染的措施:

(一)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

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二)強噪聲作業時間的控制

凡在居民稠密區進行強噪聲作業的,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于6時,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夜間作業)的,應盡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并報工地所在的區、縣環保局備案后方可施工。

(三)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

1、牽扯到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如預制構件,木門窗制作等),應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2、盡量選用低噪聲成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

(四)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測

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監測,采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凡超過《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噪聲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地鐵土建工程合同段

項目經理部

篇2: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1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防治各工業企業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措施。

本技術規范適用于我省所有電力、鋼鐵、水泥、建材等露天貯存的煤場、料渣場及易產生揚塵的露天堆存場的揚塵污染防治。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12月26日實施,2011年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1997年1月1日實施);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2012年12月5日發布);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9月12日發布);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3年9月7日);

《環境保護部與31個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4年1月7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33號)(2010年5月14日);

《關于未納入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與監管問題的通知》(環發〔2011〕85號)(2011年7月2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3〕154號)(2013年11月26日);

《*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的通知》(2013年9月6日)。

3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大氣污染

由于人類的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的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持續存在足夠的時間,達到了危害人體的舒適、健康、福利及危害了環境的程度。

3.2料場揚塵

指各種工業料場(如煤場、物料場以及礦石堆等)、工業固體廢棄物(如冶煉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廢礦石、尾礦和其他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等由于堆積、裝卸、傳送等操作以及風蝕作用等造成的揚塵。此外,采石、采礦等場所和活動中產生的揚塵也歸為料場揚塵。

3.3噴淋系統

噴淋系統一般由噴槍、電磁閥、供水泵、管路、閥門、配電及控制等組成。噴淋是將具有足夠壓力的水噴灑到場地上,有效地對堆場進行防塵、固塵,同時將水均勻地噴灑到煤堆表面,進行加濕,起到防塵降溫的作用,噴灑覆蓋率高,是揚塵治理的有效方式。

3.4封閉式料倉

封閉式料倉是以物料封閉儲存的方式控制料堆揚塵的有效措施。即是物料棚化封閉儲存,一般設計成條形封閉料場或者圓形封閉料場,內部抑塵處理,使粉塵達到環保要求。

3.5抑塵劑

抑塵劑是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組合而成。聚合物分子間的交聯度會形成網狀結構,同時分子間存在各種離子基團,能與離子之間產生較強的親合力。它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捕捉、吸附、團聚粉塵微粒,將其緊鎖于網狀結構之內,起到濕潤、粘接、凝結、吸濕、防塵、防浸蝕和抗沖刷的作用。抑塵劑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塵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防護膜。

3.6防風抑塵網

防風抑塵網是通過大幅度降低風速而達到減少露天堆放物料揚塵的目的,適用于風速較大或環境較敏感的地區,采用防風抑塵網料堆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基本得到控制,從而有效地消減揚塵污染。

4實施原則

4.1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是一項需多行業協同參與的綜合性工作。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經濟發展水平、大氣污染環境管理需求等實際情況,結合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門制定本地揚塵污染防治規劃或規定,并對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4.2各市環境保護部門應加快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煤場、料渣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

5煤場、料渣場揚塵污染防治技術

5.1鋼鐵行業

5.1.1物料運輸、裝卸

粉狀物料運輸車輛應采用密閉車斗或罐車。

塊狀物料運輸車輛裝載高度最高點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40厘米,兩側邊緣應當低于槽幫上緣10厘米。車斗應用苫布覆蓋,苫布邊緣至少要遮住槽幫上沿以下15厘米。

設置洗車平臺,完善排水設施,防止泥土粘帶。運輸車輛在煤場、料場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臺,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在洗車平臺清洗輪胎及車身,不得帶泥上路。洗車平臺四周應設置防溢座、廢水導流渠、廢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設施,收集洗車、施工以及降水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泥漿。

露天裝卸物料應當采取灑水、噴淋等抑塵措施,密閉輸送物料應在裝卸處配備吸塵、噴淋等設施。

原料轉運時轉運設施應建設封閉皮帶通廊,轉運站和落料點配套抽風收塵裝置。

5.1.2物料存儲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封閉式棚化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封閉式棚化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露天堆場貯存過程中,必須采取灑水、遮蓋、表面硬化等措施控制揚塵。采取灑水抑塵措施的,含水率不得低于8%。

對于長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噴灑抑塵劑的方式控制揚塵。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鋼鐵企業料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2電力行業

5.2.1物料運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2.2物料存儲

物料儲存應采用封閉式料倉、棚化、防風抑塵網+噴淋裝置等方式進行防護。

封閉式煤倉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煤倉煤堆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棚化:棚內應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防雨天窗。

防風抑塵網+噴淋裝置:港口、碼頭煤場堆放時,應根據當地風速、風向建防風抑塵網,露天堆場貯存過程中,必須采取灑水、遮蓋等措施控制揚塵。對于長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噴灑抑塵劑的方式控制揚塵。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電力企業煤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3水泥、建材行業

5.3.1物料運輸、裝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3.2物料存儲

水泥、建材企業原材料、產品必須密閉貯存、輸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無組織排放,防止作業起塵和風蝕起塵。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棚化封閉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閉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并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堆放時應用苫布苫蓋。

市區和縣城建成區的水泥、建材企業料場應全面實現棚化、倉化密閉儲存。

采取封閉式料倉、棚化應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

5.4其他行業

5.4.1物料運輸、裝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4.2物料存儲

粉狀物料儲存應采用棚化封閉儲存,棚內設有多個噴水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為保證內部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棚內應設置橫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閉儲存適用于環境風速較大或環境敏感地區,采取封閉式棚化物料的風蝕和作業揚塵可完全得到控制,不產生揚塵污染。

塊狀物料儲存應采用防風抑塵網儲存,并設有多個噴淋裝置,在物料裝卸時灑水降塵,堆放時應用苫布苫蓋。

5.5廢渣、臨時堆存場

5.5.1運輸

參照5.1.1中運輸、裝卸物料管理辦法。

5.5.2存儲

對臨時堆放的易產生揚塵的渣土堆、廢渣等廢棄物,要采用防塵網和防塵布覆蓋,必要時進行噴淋、固化處理,設置高于廢棄物堆的圍擋、防風網、擋風屏等,防止造成揚塵污染。

對于長期堆放的廢棄物,要在廢棄物堆表面及四周種植植物,減少風蝕起塵。

5.5.3開展廢物綜合利用

根據節約資源,推進循環經濟的原則,積極開發新工藝,將電廠灰、工業粉塵、爐渣、礦渣等用于肥料、建筑材料制造、筑路等用途,減少堆放量。

5.6運輸路面

物料堆場的場坪、路面應鋪渣墊路使道路平整并在道路兩側種植綠化林帶,根據當地適宜物種,選擇種植楊樹、刺槐等耐旱、易活、速生植物。采用穴植坑種植技術,喬木種植穴規格為底徑50cm,深50cm,株行距1.5m×2m。路面需定期清掃、噴灑抑塵劑或穩定劑等。

5.7監督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崗位責任、環保操作規程、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管理制度、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考核制度、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源檔案、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記錄臺賬、監察報告、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使用維修保養制度。

2)揚塵治理設施屬于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設施,依據有關環保治理設施規定進行建設、驗收、運行和管理;企業應對防塵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效果進行自行監測,按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布點,監測、上報。

3)煤塵和物料粉塵防治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

4)企業內部主管部門對生產運行過程中煤塵控制情況和煤塵、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要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建立檢查整改記錄臺賬。

5)對各作業環節起塵和煤塵、物料粉塵防治設施運行效果至少每半年監測一次。

6)煤塵和物料粉塵污染源檔案、防治設施運行臺賬要全面、詳細、完整和規范。

篇3:公司廢氣污染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廢氣污染控制程序

1、目的

對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進行控制,保護環境,降低污染。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在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控制管理。

3、職責

3.1辦公室負責辦公、運輸車輛廢氣的控制。

3.2車間負責生產過程中廢氣的控制。

3.3辦公室和生產部負責管轄范圍內廢氣控制的監督檢查。

4.程序

4.1廢氣的排放標準應遵守《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

4.2車間廢氣的產生和控制

4.2.1車間廢氣產生地點為生產工藝廢氣。

4.2.2車間內配備通風設施,保持通風良好,通風設施保持運轉正常。

4.2.3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做到規范操作,及時關閉設備,減少廢氣的產生。

4.2.4車間內保持地面濕潤,原料密閉,減少粉塵和化工氣味的排放,降低廢氣的濃度,降低污染。

4.2.5生產部嚴格執行《配方表》和《油漆涂料作業指導書》。

4.2.6車間在生產過程中,認真填寫各種生產記錄,有效控制時間、溫度和原料重量。

4.3辦公經營廢氣的產生和控制

4.3.1實驗室做實驗產生廢氣,要求操作間配備通風設施,保持通風良好,通風設施保持運轉正常。

4.3.2實驗室操作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4.3.3廠內車輛尾氣必須達到國家標準,禁止長時間怠速停放,定期檢測,要求達到《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4.4公司辦公室以外的所有區域禁止吸煙,除非經過批準,不得動用明火。

4.6對于場外車輛進出公司,由辦公室門衛進行管理,出現異常冒黑煙時禁止其進入廠內。

4.7外來車輛長時間在廠內停放時應及時熄火,減少尾氣的排放,辦公室門衛有權制止違規現象。

4.8公司每年春季植樹或種草,擴大綠化面積,提高自身廢氣消化吸收的能力。

5相關文件

5.1《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

5.2《油漆涂料作業指導書》

5.3《安全操作規程》

5.4《配方卡》

5.5《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5.6《設備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