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施工安全生產管理計劃發布令
項目施工安全生產管理計劃發布令
為了我項目部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更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進一步提高本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遵守國家、地方以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法規、規章要求,依據《浙江省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有關規范,結合我項目部實際情況,經我項目部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編寫了《安全生產管理計劃》,該計劃已經項目部領導審批通過,是指導本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為審核認證提供依據,現予發布,項目部全體員工及本工程項目的協作單位,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本計劃從2***年**月**日起開始實施。
項目經理:
日期:20**年月日
篇2: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原則
(一)長效原則。通過多重保險、后援系統等措施,提高全公司勞動安全系數,增加安全余量。
(二)距離防護原則。遵守“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的安全規律,當危險和有害因素的傷害作用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弱時,應盡量使人與危險源距離遠一些。
(三)時間防護原則。使員工暴露于危險、危害因素的時間盡可能縮短到安全程度之內。
(四)屏障原則。人、物與危險之間必須設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體和物體上,以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焊接作業時,相鄰兩臺設備間必須有隔離板)
(五)閉鎖原則。在系統中使用電氣互鎖,作為安全保證條件。(如探傷室大小鉛門的互鎖裝置,以及大型鏜床的操作系統等)
(六)清除隱患原則。查找隱患源,加以排除和預警,從根本上消除發生事故的條件。
(七)個體防護原則。根據不同作業區域配備相應的保護用品和用具,必要時加裝隔離板、滅火器等。
(八)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則。采用多種標識、標志作為傳遞安全信息的目標,以保證安全。
(九)群體原則。嚴格遵守各類操作規程,嚴禁違章、違規操作,人人警惕,相互照應,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產。
(十)規范化原則。杜絕私拉亂接,不懂不能裝懂,不準強行要求員工違規操作。人人有權拒絕接受違章作業要求。
(十一)檢查和監督原則。安全生產管理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公司安全文明生產全區域檢查,每旬進行重點區域隱患排查,每日進行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發現問題嚴令整改,任何人不得違背。出現問題,按責任分攤考核。
篇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是生產經營單位中專門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內設機構,其工作人員都是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1)在分管副總經理的的領導下開展安全管理、職業危害管理工作;對本部門安全工作直接負責;
(2)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組織、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
(3)組織、參與公司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負責公司級的安全教育培訓;
(4)督促落實公司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5)組織制定并實施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檢查公司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督促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天的安全檢查工作,協助總經理組織每季一次的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事故隱患落實防范措施和整改計劃,并檢查監督隱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況;
(7)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8)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9)制定、修訂本公司的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規程,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實施計劃,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10)負責組織編制本公司、安全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提交總經理審核;
(11)協助編制并實施各崗位的崗位操作法和崗位突發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卡,并監督執行;
(12)加強對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安全設施進行監督檢查;
(13)組織日常安全監督,建立動火審批制度和審批一級以下動火管理制度;
(14)組織檢查各部門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糾正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和現象,督促協調解決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
(15)組織人員參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安全設施、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審查,管理和發放勞動防護用品;
(16)督促“五同時”的具體落實情況;
(17)落實安全設施、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有效投入;
(18)對公司職業危害防護監督管理;
(19)協助保衛部做好事故、重大事故的現場保衛工作;
(20)負責傷亡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和建檔工作,參加各類事故的調查處理和工傷鑒定工作;
(21)組織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產、職業危害、防火等檔案;
(22)負責安全工作記錄和安全文件管理工作;及時、如實申報公司的職業危害因素,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監督檢查;
(23)負責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
(24)恪盡職守,依法履行職責;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職業健康管理職責
(1)在企業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領導下,推動企業開展職業健康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
(2)組織開展對企業員工進行職業健康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健康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認真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
(5)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崗位工作制度、操作規程,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情況,有權責令改正,或立即報告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