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安全處理罰條款

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安全處理罰條款

2024-07-11 閱讀 2569

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安全受罰條款

1、引發安全事故的單位的受罰條款

我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建設項目安全、質量、工期領導責任狀和建設項目安全風險抵押金責任狀,并按照工程造價的一定比例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

承諾全面實現安全生產目標,如發生責任重大、大事故,接受因自身責任引發各類事故的處罰條款及受罰辦法。

施工中發生責任大事故和責任重大事故時,接受交通部的處罰。

施工中發生任何責任事故時,接受建設單位采取的整頓、罰款、辭退等處罰措施。

發生事故經有關部門裁定,負事故全部責任時,承擔事故損失費用的100%;負事故次要責任時,按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的責任。

2、引發安全事故的責任人的受罰條款

對需要逐級審批的施工項目,明知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安全條件,采取弄虛作假,騙取批準或勾結串通審批單位人員取得批準的責任人,當發生事故時,視情節輕重內部給予記過、記大過、降職、撤職或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需要有關單位審批的施工項目,未經審批擅自組織施工的項目,發生事故時,對項目實施負責人視情節輕重內部給予降職或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反勞動紀律,違章作業造成安全事故及行車事故的,內部給予以下處分和處理:

對發生一般事故及施工一般安全事故的直接責任人,給予警告處分,待崗;對發生險性事故的直接責任人,給予記過處分,待崗;對其中違章施工導致失效等險性事故的直接責任人,給予記大過處分,待崗或辭退;對造成大、重大事故及施工安全大、重大事故的直接責任人,給予開除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生各類事故及施工安全事故的間接責任人,視情況給予低于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處分或處理;對違章指揮造成責任險性、大事故及施工安全大事故的責任人,內部給予降職至開除處分,嚴重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章指揮造成責任重大、特大事故及施工安全重大、特大事故的責任人,內部給予開除處分,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生各類事故采取隱瞞不報、謊報、拖延報告,采取各種方式阻礙、干擾事故調查或干涉對事故有關責任人追究責任的,對責任人給予降職或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因各類事故受到各種處分的責任人,同時附加罰款或令其適當賠償經濟損失;具體罰款和賠償經濟損失數額,按國家和交通部規定辦理。

3、違章作業、違規施工但未造成事故時的處罰

施工安全檢查中,對發現的一般違章作業、嚴重違章作業、一般事故苗頭、嚴重事故苗頭,根據內部檢查標準,接受處罰。

4、專職安全人員不到位的處罰條款

專職安全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進行安全檢查。嚴格按照建設單位要求,配齊專職安全檢查人員,如果不能兌現,接受建設單位的處罰,并在指定期限內以書面形式請求更換,更換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安全檢查人員必須堅守崗位,進行現場檢查時,安檢人員不在位,每人每次對責任人處罰500元。

篇2:道路運輸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道路運輸安全事故,保護公司、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統計報告制度》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搶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主要負責人。

第二條?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死亡事故時,發生事故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財產損失金額、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第五條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應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小組應將調查情況和處理建議以書面形式向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第六條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在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事故責任部門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制定整改措施。

3.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公司依據事故調查報告中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進行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對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工傷認定、勞動鑒定、工傷評殘和工傷保險待遇處理,由公司工會和安全部門按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有關省、市綜合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詳情、原因及責任人處理等編印成事故通報,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學習,從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6.每起事故處理結案后,公司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調查處理資料收集整理后實施歸檔管理。

第七條生產安全事故檔案

1.事故快報表。

2.事故調查報告。

3.事故現場照片、示意圖、亡者身份證、死亡證、技術鑒定等資料。

4.事故認定書。

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

6.整改措施

7、其他有關的資料。

篇3:安全事故統計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道路運輸安全事故,保護公司、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統計報告制度》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發生道路行車安全事故后,當班駕駛員及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搶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主要負責人。

第二條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條發生道路行車安全死亡事故后,公司應當在2小時內向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財產損失金額、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第五條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應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小組應將調查情況和處理建議以書面形式向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第六條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在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事故責任部門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制定整改措施。

3.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公司依據事故調查報告中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進行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對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工傷認定、勞動鑒定、工傷評殘和工傷保險待遇處理,由公司工會和安全部門按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有關省、市綜合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詳情、原因及責任人處理等編印成事故通報,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學習,從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6.每起事故處理結案后,公司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調查處理資料收集整理后實施歸檔管理。

第七條生產安全事故檔案

1.事故快報表。

2.事故調查報告。

3.事故現場照片、示意圖、亡者身份證、死亡證、技術鑒定等資料。

4.事故認定書。

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

6.整改措施

7、其他有關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