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范本
1、職業病危害事故實行報告制度,凡發生事故,均要進行報告。
2、職業病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車間負責人和安環處報告。
3、車間負責人和安環處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前往事故發生地進行處理,同時報告生產管理部安全組。
4、如情況緊急,生產管理部安全組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應當于一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5、特殊情況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6、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6.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6.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6.3事故的簡要經過;
6.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6.5已經采取的措施;
6.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7、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職業病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8、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9、調度室設有固定電話63057,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篇2:化學品生產公司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屬各部門應當為員工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二、公司綜合管理部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員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三、未與在崗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應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與員工進行補簽。
四、公司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綜合管理部、健康安全科應向員工如實告知現從事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并簽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變更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補充合同。
五、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六、公司健康安全科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部門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實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確保告知制度的落實。
七、公司健康安全科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考核,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本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應當為員工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2、公司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等如實告知職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3、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4、公司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5、職業病的范圍和診斷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已確診的職業病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
6、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
7、按規定向職工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積極采用新工藝,選用新設備,改善工作條件,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