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洗選煤廠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規程

洗選煤廠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規程

2024-07-11 閱讀 9087

第一章設計必備條件

第八十九條建設單位具備

(一)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項目核準(審批)的批復文件;

(二)防塵用水的水質檢測報告、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的檢測報告和粉塵分散度檢測報告;

(三)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第九十條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單位具備相應資質。

第九十一條洗選煤廠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除符合本規范要求外,還應符合洗選煤廠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等有關規定。

第二章粉塵防治設施設計

第九十二條主廠房、浮選車間、壓濾車間、濃縮車間、干燥車間、浮選藥劑庫、鍋爐房、維修車間等場所應采取自然通風。當采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機械通風設施。原煤準備車間、地下返煤暗道、原煤運載皮帶通廊、精煤運載皮帶通廊、中煤運載皮帶通廊應采用機械通風,通風裝置應符合煤礦安全相關標準的要求。

第九十三條煤倉應設自然排風裝置;當采用自然排風裝置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機械通風。煤倉的通、排風裝置的排風量應按煤倉容積計算,每小時換氣0.5次~1.0次。煤倉落煤處應采取封閉等措施。

第九十四條物料轉載過程中的落料點處應采用封閉溜槽,帶式輸送機轉載點下料口,應盡量降低物料轉運點的落差,落差不得超過0.5m。落差大于0.5m時,應設置溜槽式導向板;大于2m時,設置密閉式導料槽;大于4m時,設鎖氣擋板和緩沖鎖器。各帶式輸送機的頭尾部應進行密閉。

第九十五條轉載點應采用封閉溜槽,給煤機處應安設密閉罩,且當煤炭外在水分小于7%時,還應采用除塵器除塵。

第九十六條在不影響原煤篩分分級效果前提下,原煤各轉載點應安裝自動噴霧降塵裝置。

第九十七條破碎機、篩分機應建設隔離間將其密閉,與準備車間隔離,并采用除塵器除塵。

第九十八條在破碎、篩分、轉載和裝載等生產場所應設有沖洗地板用的給水栓及相應的排水設施。

第九十九條除塵器的呼吸性粉塵除塵效率不得低于95%,噴霧水壓力不得低于8MPa。

第一百條洗選煤廠破碎、篩分、轉載和裝載等粉塵危害嚴重的工種場所應安設粉塵濃度傳感器。

第一百零一條應按照《煤礦職業安全衛生個體防護用品配備標準》(AQ1051)等規定為勞動者配備個體防護用品。

第三章噪聲防治設施設計

第一百零二條優先選用低噪聲的工藝和設備,生產噪聲的設備安裝時設置減振基礎,噪聲較大的設備設置消聲裝置。

第一百零三條各崗位巡檢工,應設置防噪聲隔離工作間。應配備2臺以上噪聲測定儀器,對工作場所噪聲每6個月至少監測1次。

第一百零四條如采取噪聲控制措施后仍達不到職業衛生標準,應采取個體防護措施。

第四章有毒有害物質防治設計

第一百零五條化驗室、煤樣制樣室等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場所應設置機械通風。

第一百零六條應配備有毒有害物質監測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工作場所,每3個月監測1次。

第五章放射危害防護設計

第一百零七條洗選煤廠安裝、使用、維護、維修放射性同位素檢測儀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零八條在放射性同位素檢測儀表周圍工作時,其長期工作地點必須距離放射源1m以上。

第一百零九條洗選煤廠必須采用自動開關的放射性同位素儀表。儀表不能正常工作時,要關閉放射源。

第六章其他職業病危害防治設施設計

第一百一十條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輔助用室及衛生設施等其他職業病危害防治設施按有關規定設計。

篇2:某某煤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制度

為加強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的管理工作,避免和減少職業衛生事故的發生,從而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內部所有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

二、職責

1、通防科負責企業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指導和實施。

2、各部門負責各部門在用防護設施的維護管理。

三、規程

1.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定義: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職工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2.用人單位應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設置、安裝有效的防護設施,保障職工工作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國家的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

3.本礦供應科(采購)必須購置使用具有防護設施生產資質單位生產的防護設施。在購置防護設施產品時,應當注意索取:合格證、使用說明書、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得購置使用沒有生產企業、沒有產品名稱、沒有檢測報告的防護設施產品。

各使用單位應對在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4.工區職工在班中巡查時注意對防護設施完好有效性進行查驗,發現異常應立即檢修。

使用單位應每月進行一次以上針對防護設施的專題檢查,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進行驗證。應明確防護設施的各級管理責任人。并建立防護設施管理臺帳,做好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還建立防護設施檔案,收集整理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5.組織對職工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6.未經申報批準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作業人員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

篇3:石油銷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與職業病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使職業病防護設施和職業病衛生防護用品在使用時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三條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以下稱"防護用品"),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職業勞動中免受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其健康的影響,對機體暴露在有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的部位,采用相應的防護用品進行保護。

第二章管理

第四條公司自行或委托有關單位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設計和安裝非定型的防護設施項目的,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前應當經具備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評價和鑒定。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防護設施,不得使用。

第五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對公司防護設施檢測、評價和鑒定,并出具檢測報告。在檢測過程中應履行法定職責,不得弄虛作假。檢測報告除具備基本內容外,還應當有檢測依據、檢測結果和檢測結論。

第六條公司應當建立防護設施管理責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設置防護設施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兼)職防護設施管理員;

(二)制定并實施防護設施管理規章制度;

(三)制定定期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檢查制度。

第七條公司對防護設施應當建立防護設施技術檔案管理。

(一)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二)防護設施檢測、評價和鑒定資料;

(三)防護設施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評價報告。

第八條公司應當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修、保養,保證防護設施正常運轉,每年應當對防護設施的效果進行綜合性檢測,評定防護設施對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第九條公司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第十條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勞動者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經工藝改革已消除了職業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護設施的,應當經所在地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

第三章附則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