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具管理制度
目的
為使生產科所使用工具管理有所依據,降低工具消耗,同時保證正常生產需求,特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本制度使用于生產科所有的儀器和工具。
3、程序
3.1、工具的申購生產科所需的工具的申購工作必須在每月25號之前完成。
3.2庫房工具的領用
3.2.1生產科工具由生產科工具管理員到庫房工具庫統一領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到工具庫領用工具。
3.2.2生產科工具要留有保證正常生產的備用量,但備用量不能過大,盡量做到隨用隨領。
3.2.3到庫房領用工具填寫領料單,寫明領用工具的名稱、型號、數量、領用時間,經工具庫庫管簽字確認方能領用。
3.2.4生產科保留工具領料單第三聯,并填寫《工具領用記錄表》,做好所有領用的工具的記錄。
3.3生產科工具領用、借用及退還
3.3.1生產線領用工具必須由本生產線線長或者leader領用,其他人員無權領用
3.3.2領用工具必須填寫《生產線工具領用記錄》,并進行簽字確認。
3.3.3生產線領用新的工具時必須拿同樣規格型號的舊工具進行更換,并在《生產線工具領用記錄表》上備注“以舊換新”。
3.3.4生產線線使用頻率不高的工具在使用完時及時歸還工具管理員,并在《生產科工具領用記錄》上填寫歸還時間。
3.4.5其他部門借用工具須由借用部門簽字,經生產科長同意并填寫《生產科借用記錄表》方能借用。歸還時寫明歸還時間。
工具管理及考核
4.1生產科工具除生產線使用的以外,其余由生產科工具管理員統一進行保管。
4.2工具保管員每月按時統計當月的工具消耗情況。根據生產科當月的產量,作出每月工具的單位消耗,并以電子版的格式作入生產科月報中。
4.3生產線每日交接如實填寫《生產線工具交接記錄》,發現異常,第一時間上報生產科長和工具管理員。工具管理員及時填寫《工具損壞記錄》。
4.4生產線工具若被認定屬人為損壞的,損壞責任人除按原價賠償外還要扣除相應績效獎金,找不到責任人的,其工具所屬的生產線全體員工進行分擔。
4.5生產線所有工具必須嚴格按照工具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嚴禁違規、過載、野蠻操作,違者按《生產科考核標準》進行考核,造成重大損失的還要追究其連帶責任。
4.6生產科工具管理員定期對生產線工具進行檢查,如發現交接記錄未及時、如實填寫,工具丟失不及時上報,工具損壞未及時報修等情況,一律按《生產科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4.7對于丟失的工具,責任人須按原價100%行賠償。
4.8對于未達到使用壽命而報廢工具,相關責任人除賠償工具剩余價值外還要承擔因工具報廢而造成的其他責任。
4.9工具的績效扣款在月底績效考核中一并扣除。
工具的報修及備用工具的領用
5.1生產線使用的所有工具一旦損壞應立即填寫《工具維修單》并送至技術部進行報修,嚴禁對故障的工具私自進行拆卸或修理。
5.2生產線工具修理時到工具管理員處領用生產線備用工具,并填寫《生產科工具領用記錄》,備注寫明領用原因。6、工具報廢6.1生產科工具報廢,須提前填寫《工具報廢單》,先交由生產科長簽字審批,再有技術部門出具關于工具報廢的書面意見,經處置中心主任簽字后方能進行報廢。7、節約使用工具和降低工具消耗7.1發動和依靠全體員工參與工具管理,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用好、用長、不丟失工具。7.2加強對工具的技術指導,在使用工具過程中,嚴格按照工具的操作工藝進行,嚴禁不正當的操作帶來的工具過度磨損和消耗。7.3在日常的工作中總結好的經驗和方法,改良工具的操作工藝。7.4加強對工具的維護、保養、回收和翻新工作。加強工具的日常保養與點檢,回收舊(壞)的工具,對于回收的工具進行拼裝或修理,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延長工具的使用周期。7.5不斷提高自制工具的質量也可以降低工具的消耗。注:工具管理使用的表格《生產科工具申購單》《工具領用記錄表》《生產線工具領用記錄》《生產科借用記錄表》《工具維修單》《工具損壞記錄》
篇2:機械工具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1工器具的選購、領取和驗證:工器具的選用、采購必須由項目部技術部門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工藝要求,提出符合安全要求的規定、標準和數量清單,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數量提供給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由項目部決定采購。
2采購的工器具,必須是專業生產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必須具有出廠證明和試驗報告,新型的工器具要有國家檢驗部門的批準證明。
3領用施工隊必須認真驗收核實,對批量較大的工器具應進行必要的使用前試驗試用,做到心中有數。
4工器具的日常檢查:對起重工器具,如抱桿、滑車、雙鉤緊線器、手拉葫蘆、絞磨(機動絞磨)、U型環(包括抱桿脫落環)、地錨、鋼絲繩和鋼絲繩套等必須在每日使用前進行外觀檢驗。
5張力放線設備的各項配套器具,如:卡線器、手拉葫蘆、導引繩、牽引繩、臨錨架、地錨、牽引走板、抗彎連接器、旋轉連接器、蛇皮套,每次使用前必須嚴格進行外觀檢查和必要的試用檢查,不準過負荷使用。
6大繩(棕繩、麻繩)、小繩每日使用前要進行外觀檢查,應按安全規程規定范圍使用并在使用中勤觀察。
7公用和個人操作使用的工器具如:飛車、各種梯子、手持電動工具等,除每日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外,在工作中更替使用者,雙方應進行工器具的交接檢驗。
8個人用的工器具,實行誰作用誰負責的原則,由所在施工隊隊長和安全員監督其使用管理情況,確保使用安全。
9工程或分部工程開工前,必須對所有工器具進行全面的檢查;分部工程結束,必須把使用的工器具集中,進行專門的檢查、維護、修理。該報廢的一定報廢,絕不能留下隱患,短缺的工器具要按工程需要補齊。
篇3:可移動工具的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為加強可移動工具的管理,規范員工正確使用,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引起的人身傷亡事故,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使用的(包括供應商攜帶的)所有可移動工具的管理3定義可移動工具是指攜帶和移動比較方便的手動工具,氣動工具和電動工具4職責和分工?分工職責采購EHS生產電工可移動工具的采購***可移動工具的使用培訓***可移動工具的維修檢查****=負責部門??*=配合部門5手動工具5.1使用者必須熟知各種工具的專業功能,正確選擇和使用適用于工作的工具。5.2盡可能使用套筒扳手取代可調節扳手或開口扳手。使用扳手時應拉扳手,而不要推手柄,以免使手部發生傷害。5.3管筒扳手的鉗口必須尖銳并保持清潔,以免打滑。5.4螺絲刀和各類鉗具的手柄必須絕緣,但不得以此作為故意接觸帶電體的理由。5.5嚴禁將諸如螺絲刀類的手動工具直接插在腰部或褲兜里,以免接觸到帶電體而導致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5.6除非設計允許,否則嚴禁將工具作為其它功能使用(如使用扳手代替錘子敲打),嚴禁用一工具敲打另一工具。5.7手動工具一經發現不能使用,必須張貼明確標識(如“禁止使用”)并移交責任部門處理5.8尊重工具的原始設計,嚴禁擅自改制工具,嚴禁使用自制工具6氣動工具6.1氣動工具的高壓軟管應選用能承受安全工作壓力的合格軟管,軟管與工具之間應使用專業接頭(如快速接頭)對接,軟管的長度應盡可能短,能滿足工作需求盡可。軟管接頭應保持清潔,以免異物進入損壞工具6.2氣動工具上的開關或保險夾必須固定,嚴禁使用開關或保險夾與工具分離的氣動工具。6.3制造壓縮空氣的場所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壓縮空氣進入氣動工具之前必須經干燥和油水分離以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潤滑效果。6.4使用壓縮空氣進行清潔清掃工作時,如果噴嘴是固定型的,壓力應不得超過30psi,同時必須使用噴嘴保護并穿戴個人防護裝備。6.5嚴禁使用壓縮空氣清掃衣服、皮膚或頭發,嚴禁把高壓軟管對準他人。7電動工具7.1只有經過培訓的員工才可以使用電動工具,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種電動工具的操作規程和安全要求。7.2電動工具的電源線必須采用橡膠軟電纜或塑料護套軟線,引線不得有接頭,長度不得超過5M。如有絕緣損壞,電源線破裂、線頭脫落、插頭裂開或有損于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張貼標識,送交維修。7.3電動工具必須雙重絕緣且正確接地,使用電動工具前應檢查其接線、開關和保護裝置有無破損或故障現象。7.4只有在馬上使用前才對工具接通動力,人員離開時應關閉動力,切斷電源。7.5無論工具是否接通動力,都不得將其對準他人。操作人員的手和身體的其它部位應遠離工具動能輸出部位。7.6搬運電動工具時必須手持工具的主體部位,嚴禁手持電線將工具倒懸于空中搬運,嚴禁拖拉工具,嚴禁將工具置于可能滑落的環境。7.7嚴禁在易爆或易燃的環境中使用動力工具。7.8電動工具及其所配元件以及易耗附件的采購,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或專業標準的規定。采購過程中必須對產品的銘牌、使用說明和檢驗合格證進行驗收。7.9對電動工具的任何安全改造(如增加防護罩)都應事先征詢生產商的專業意見后方可進行。7.10長期擱置不用的電動工具,在使用前必須經過絕緣電阻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8個人防護裝備(PPE)使用可移動工具的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以免發生危險。具體配備要求參照《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9檢查和維修9.1電動工具的檢查和維修由公司專業電工負責,新購電動工具必須首先經過電工的的驗收登記后方可使用。嚴禁非專職人員擅自拆卸和修理電工工具。9.2電動工具的檢查必須符合《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每季度至少全面檢查一次。檢查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