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鑄造車間職業危害管理制度

鑄造車間職業危害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6880

1、職業危害防治方面應做到:

(1)對存在粉塵、有毒有害氣體、輻射、噪聲和高溫等職業危害的場所進行定期檢測;

(2)制定防治粉塵、有毒有害氣體、輻射、噪聲和高溫等職業危害的具體措施;

(3)企業應每年組織相關人員對職業危害狀況進行評估,以確認職、業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2、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要求的、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并按規定發放。

3、員工健康監護應做到:

(1)企業應定期為員工體檢,并建立員工健康監護檔案。

(2)對職業病患者,應按規定給予及時治療、療養。

(3)對患有職業禁忌癥,并確診不適合原工種的,應及時調離。

篇2:噴煤車間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1、范圍。

為了如實申報職業危害因素,接受安全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本車間。

2、引用標準。

2.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60號——20**)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70號¬——20**)

2.3《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第352號令——20**)

2.4《危險化學品從業車間安全標準化規范》(AQ3013¬——2008)

2.5《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總局23號令——2009)

3、職責。

3.1車間負責配合安環生產部職業危害的檢測及申報工作。

3.2安全科負責車間職業危害的檢測及申報工作的具體管理。

3.3車間負責本車間職業危害申報的管理。

4、管理內容及要求。

4.1對本車間存在法定職業病目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所列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進行申報,申報的結果在公司安環生產部備案。

4.2安全科要將安環部匯總的職業危害因素的檢測結果,及時、如實將職業危害因素向集團安環部進行申報,接受其監督檢查。

4.3申報時應當提交《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申報內容包括:

4.3.1用人車間的基本情況;

4.3.2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

4.3.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

4.3.4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4.3.5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4.3.6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的管理人員情況。

4.3.7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4.4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進行預評價。職業危害預評價報告應當報送建設項目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4.5產生職業危害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初步設計階段編制職業危害防治專篇,職業危害防治專篇應當報送建設項目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4.6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車間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依法經驗收合格,取得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驗收批復文件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驗收批復文件應當報送建設項目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4.7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時,要向原申報機關申請變更:

4.7.1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

4.7.2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4.7.3車間名稱、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4.8車間終止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在生產經營活動終止之日起15日內向原申報機關報告并辦理相關手續。

5、記錄。

根據職業危害申報相關資料完善職業危害申報臺賬,做好記錄工作。

6、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噴煤車間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一、目的和范圍

為認真貫徹實施《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規,使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經常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及時消除設施缺陷,保證檢修質量,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我車間內安裝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工作。

二、職責和權限

1、車間一把手負責審批我車間年度防護設施的購置和維護檢修計劃并監督檢查實施計劃;

2、設備科根據生產設備和防護設施的運行狀況制定季度或年度維護檢修計劃,并監督檢查車間計劃實施;

3、車間負責按計劃布置、設備檢修人員實施檢修;

4、安全科負責將安全巡視或檢查發現的設備設施隱患反饋有關車間,并負責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

三、工作內容

1、設備科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當進行每月檢查一次,了解運行狀況,檢測其性能和使用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

2、車間根據其性能和使用效果制定季度或年度保養檢修計劃,經主管領導批準后下發車間實施。計劃檢修應由設備科主管人員制定檢修方案,檢修材料、配件由供應人員負責,設備檢修人員應認真按檢修方案實施并記錄。計劃檢修以設備維修人員為主,設備操作或保管人員協助實施。

3、車間設備主管人員負責檢修質量的驗證并記錄

4、生產設備和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日常例行保養由設備操作人員負責,車間、班組應督促并檢查保養情況;

5、操作者對生產設備防護設施損壞后,或不能正常使用時,操作人員即不修理又不報告的,車間對責任人應給予警告或經濟處罰。生產設備防護設施發生故障時,車間或維修人員暫時處理不了時,應報告設備部門采取臨時措施,無臨時措施時設備不得投入使用。

6、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制定設備保養檢修計劃必須同時列入配套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保證配套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性能良好,運行正常。

7、計劃檢修或故障檢修后的設施必須由操作者、車間或設備管理人員、檢修人員參加試車,試運轉正常在設備檢修記錄上簽字確認,并交付操作者投入生產運行;未經簽字確認的檢修設備不得投入運行使用。

四、記錄

計劃和故障檢修記錄由維修人員填寫后交車間收集,每月初交設備部門保留存檔。對檢修保養不按規定記錄、或記錄丟失的,車間應給予批評或經濟處罰。

噴煤車間

201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