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公司動火工作票管理規定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消防管理工作,規范動火工作票的使用和簽發程序,按照《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適用范圍
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如須動火工作時,必須執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二、動火級別
根據火災“四大”原則劃分,一般分為二級(“四大”即: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
一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
二級動火區,是指一級動火區以外的所有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及禁止明火區。
三、動火區域
1、一級動火區:調度樓內部所有場所、220kV變電站主控室、電纜層(室)、蓄電池室、注油設備、賓館。
2、二級動火區:一級動火區以外的其他場所。
四、動火審批權限
(1)一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簽發,公司安監部門負責人、保衛部門負責人審核,公司分管生產的領導和總工程師批準,必要時還應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批準。
(2)二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班組班長或技術員簽發,公司安監人員、保衛人員審核,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批準。
(3)一、二級動火工作票的簽發人應考試合格,并經分管生產的公司領導批準并書面公布。動火執行人應具備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格證。
四、動火現場監護
1、二級動火首次動火時,各級審批人和動火工作票簽發人均應到現場檢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測定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是否合格,并在監護下做明火試驗,確無問題后方可動火作業。
2、一級動火時,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消防隊人員應始終在現場監護。二級動火時,動火部門應指定人員,并和消防隊員或指定的義務消防隊員始終在現場監護。
3、一、二級動火工作在次日動火前必須重新檢查防火安全措施并測定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合格后方可重新動火。
4、一級動火工作的過程中,應每隔2—4h測定一次現場可燃性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是否合格,當發現不合格或異常升高時應立即停止動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險情前不得重新動火。
五、動火工作票中所列人員的安全責任
1、各級審批人員及工作票簽發人應審查:
(1)工作必要性;
(2)工作是否安全;
(3)工作票所填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2、運行許可人應審查:
(1)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
(2)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確已隔絕;
(3)向工作負責人交待運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工作負責人應負責:
(1)正確安全的組織動火工作;
(2)檢查應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3)向有關人員布置動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進行安全教育;
(4)始終監督現場動火工作;
(5)辦理動火工作票開工和終結;
(6)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4、消防監護人應負責:
(1)動火現場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
(2)檢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確;
(3)測定或指定專人測定動火部位或現場可燃性氣體和可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符合安全要求;
(4)始終監視現場動火作業的動態,發現失火及時撲救;
(5)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5、動火執行人職責:
(1)動火前必須收到經審核批準且允許動火的動火工作票;
(2)按本工種規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3)全面了解動火工作任務和要求,并在規定的范圍內執行動火;
(4)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清理并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6、各級人員在發現防火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正確時,或在動火工作過程中發現有危險或違反有關規定時,均有權立即停止動火工作,并報告上級防火負責人。
六、動火工作票使用原則:
1、有條件拆下的構件,如油管、法蘭等應拆下來移至安全場所;
2、可以采用不動火的方法代替而同樣能達到效果時,盡量采用代替的方法處理;
3、盡可能地把動火的時間和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
4、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動火:(1)油船、油車??康膮^域;(2)壓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壓前;(3)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凈前;(4)風力達5級以上的露天作業;(5)遇有火險異常情況未查明原因和消險前。
七、動火工作票填寫使用要求
1、動火工作票要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應正確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要修改時應字跡清楚。動火工作票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一份由動火負責人收執。動火工作終結后應將這兩份工作票交還給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一級動火工作票應有一份保存在公司安監部門。二級動火工作票應有一份保存在動火部門。若動火工作與運行有關時,還應多一份交運行人員收執。
2、動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設備停復役手續或檢修工作票。
3、動火工作在間斷或終結時應清理現場,認真檢查和消除殘留火種。動火工作須延期時必須重新履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4、外單位來生產區內動火時,應有負責該項工作的單位,按動火等級履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5、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動火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動火工作票。動火工作票的審批人、消防監護人不得簽發動火工作票。
篇2:動火工作票制度范本
第一條為了保證在動火作業中其作業人員的人身以及設備系統的安全,加強動火管理工作,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規定了動火工作票的執行程序、動火級別及其它要求,適用于本公司重點防火區的動火作業工作以及禁止明火區的動火管理工作。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需動火工作時,必須按照該制度執行動火工作票
第三條動火工作票制度內容:
1、動火工作票僅限于嚴禁明火區域有動火時使用,凡不是必須在現場動火的,應拆下動火部件,移到安全區域內進行動火作業。若同時伴有機械檢修任務則必須同時執行檢修工作票規定。幾個動火項目不能合辦一張動火工作票。
2、正在運轉的生產裝置以及盛有油漆、溶劑等物體的容器、管線與設備,嚴禁進行動火工作。
3、在保證設備性能的前提下能夠利用螺栓等方法聯接的工作,就不要焊接,以減少動火機會。
4、現場動火,首先考慮必要隔離措施,將動火區圍起來,動火部位或設備應與生產系統切斷聯系,動火時有專人和消防器材作戒備。
5、若涉及進入容器內部維修,下水道或密室工作,則必須兩個人配合工作,佩帶必要防護用品,禁止單人獨自進行。
6、一級動火要求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二級動火必須在72小時內完成,三級動火必須在120小時內完成。二級、三級在每天工作結束、人員離開現場前,必須認真檢查,消除火源。次日開工前,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認真檢查安全措施,以防運行方式改變,破壞原有的安全措施。
第四條由于動火地點、動火作業對象不同,存在的火災危險程度也不一樣,因此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審批手續都應有所區別。為此,在保證安全動火的前提下,適當簡化執行動火工作票的程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及火災隱患。根據危害程度,分為“一級動火”、“二級動火”、“三級動火”危險級別依次降低。
1、一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以下簡稱“四大”)的部位和場所如:主控室、油庫區、油罐、天然氣存儲區、配電室、電纜夾層(間、溝道)、變壓器、含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的容器內等區域。凡在以上區域內從事電焊、氣焊、氣割、砂輪打磨、電鉆打眼、噴燈作業、沖擊作業等能夠產生火花的工作都屬于一級動火作業。從事動火作業必須辦理一級動火作業票。
2、二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較大,如:倉庫內部、油庫圍墻以外10米之內,天然氣管道、油管道10米以內、易燃易爆容器周圍5米以內、各部門油類存放區內。
3、三級動火區是指一、二動火區以外的所有防火部位、場所,禁止明火區域。除一級、二級動火范圍以外的明火作業。
4、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動火:
油車停靠的區域;壓力容器管道未泄壓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凈前;風力達5級以上的露天作業;遇有火險異常情況未查明原因和消除前。可燃氣罐存放區域。
第五條動火工作票的審批程序:
1、一級動火工作必須由動火單位的班長(如班長不在可由組長)提出申請,車間主任簽字確認,分廠安技科審核,安技處長和分公司總經理批準指定消防負責人后方可執行。
2、二級動火工作須由動火單位班長(如班長不在可由組長)提出申請,車間主任簽字確認,分廠安技科審核,安技處長批準指定消防負責人后方可執行。
3、三級動火工作須由動火單位班長(如班長不在可由組長)提出申請,車間主任簽字,分廠安技科和分廠廠長批準后方可執行。
第六條動火工作安全措施的制定
1、消除現場可燃物。
2、對電纜、電線、傳輸信號電纜、輸油管道等相關易燃易爆物體進行有效隔離遮擋,防止火焰熔渣、熱輻射危及這些部件的安全。
3、對盛裝可燃氣體的容器要使用空氣換置之后,必要時使用氣體濃度探測儀器測定容器內的氣體濃度,所測濃度必須低于該可然物氣體爆炸下限的10%,動火作業時間不能滯后于氣體取樣檢測30min,否則應重新檢測,重要的檢測取樣應保留至動火作業結束后。
4、容器內施工時要向密閉的容器內持續通風,防止作業人員發生缺氧窒息,但禁止向其中注入純氧氣。
5、防止觸電和高空墜落的安全措施等。
6、高空作業時要考慮火花對地上物體的影響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7、必須配備動火現場消防監護人員,并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滅火器材。
8、動火工作安全措施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專門制定。
9、動火作業間斷或完成后,工作負責人和消防監護人應仔細檢查現場,消除一切火源、余燼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確認無誤后,才允許終結工作票簽字確認。
第七條動火工作票一式一份,由動火負責人隨身攜帶,動火負責人和消防監護人不允許離開工作現場,工作結束后動火工作票由車間保存三個月,動火工作票編號由分廠安技科統一編號,動火工作票終結當日內到安技科登記存檔半年。
######公司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篇3:某公司動火工作票管理實施細則
1.適用范圍
本細則適用于三門峽華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及大唐三門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內部動火工作票的填寫、使用和管理。
2.總則
動火工作票使用范圍:在公司重點防火部位(即禁火區)進行明火作業均應使用動火工作票。
防火重點部位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以下簡稱“四大”)的部位和場所。
所謂明火作業:系指在明火禁區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以及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赤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
3.動火工作票的種類及適用范圍
3.1一級動火工作票
一級動火工作票適用于發電廠的一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作業,有效時間為48小時;
3.1.1一級動火區系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對于火災危險性特別大的動火部位及場所還必須采取特殊的重點防火措施。其包括:
(1)加油站、油庫圍墻以內,鍋爐燃油系統及燃油管路周圍5米及以內;
(2)油罐、油泵房、及有油污存在的溝道及地勢低洼的場所,和油管道直接連接的蒸汽管道;油罐、油池、油站和距油罐、油池5米及以內場所;
(3)汽輪機油系統及周圍10米以內;
(4)小型油庫及油處理室內;
(5)制氫站圍墻內及距氫氣系統(含氫管道、氫氣瓶、閥門、法蘭等)10米以內;
(6)在運行中或充氫狀態下的汽機房內,高至屋頂;
(7)原煤斗、難以與系統切斷的煤粉管上動火;
(8)輸煤系統#0、#1皮帶間;
(9)脫硫系統吸收塔內部及外壁,吸收塔本體聯通管道至其第一道可拆除法蘭部分;原煙道、凈煙道內外壁;漿液循環泵出入口管道;濾液箱、廢水處理箱、事故漿液箱內外壁;
(10)乙炔間及距乙炔間10米以內場所;
(11)電纜夾層、電纜隧道及充油電氣設備上動火;
(12)集控室,化學程控室,輸煤程控室,脫硫控制室,通訊站,調度站,計算機房(DCS電子間、保護間、工程師站),檔案室,仿真機房;
(13)變壓器區域內、升壓站、蓄電池室,勵磁設備間,6KV配電間、380V配電間、柴油發電機室;
(14)氣瓶庫、易燃易爆品存放場所;
(15)由于情況變化公司認定的其他一級防火部位和場所。
3.2二級動火工作票
二級動火工作票適用于發電廠的二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作業,有效時間為7天;
3.2.1二級動火區系指一級動火區以外的所有重點防火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其包括:
(1)鍋爐房除應辦理一級動火的設備、場所以外的所有重點防火部位和場所;
(2)輸煤系統除#0、#1皮帶間以外的輸煤皮帶間、斗輪機、翻車機等;
(3)機組停運且發電機機組排空氫氣24小時后,在本汽機房內除一級動火范圍以外的場所、設施;
(4)一級動火區以外的脫硫設施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硫酸管道;
(5)硫酸管道、酸堿罐區;
(6)物資倉庫一級動火區以外場所及其他較危險場所;
(7)由于情況變化公司認定的其他二級防火部位和場所。
3.3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動火:
a.油船、油車??康膮^域;
b.壓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壓前;
c.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凈前;
d.風力達5級以上的露天作業;
e.遇有火險異常情況未查明原因和消除前。
4.動火工作票的使用和管理
4.1動火工作票的填寫
動火工作票應一事、一地辦理,不得兼辦。微機辦票時,要采用宋體五號字。其具體內容如下:
4.1.1“動火負責人”欄的填寫:工作監護人即為動火工作負責人;一個工作組動火,應將該工作組的工作負責人姓名填入此欄;幾個班組進行綜合檢修,應將總工作負責人姓名填入此欄;
4.1.2“班組”欄:一個班組檢修,班組欄填寫工作班組全稱;幾個班組進行綜合檢修,則班組欄填寫檢修單位;
4.1.3“動火地點”欄:應寫明具體的動火工作地點(設備所在地);
4.1.4“設備名稱”欄:應寫明具體的動火設備名稱。設備名稱要求寫明設備的雙重名稱;
4.1.5“動火工作內容”欄:應寫明具體的設備動火工作內容;
4.1.6“申請動火時間”欄:應寫明計劃完成該項動火工作所需要的時間。一級動火工作票的有效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二級動火工作票的有效時間不得超過7天(168小時);
4.1.7“動火區域測量結果”欄:由發電部測量人填寫,寫明動火區域內測量空氣中所含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的實際測量值(注明單位、安全值)、測量時間、測量人、使用儀器型號編號;(不需測量時空白)
4.1.8“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的內容如下:
a.動火工作需要的工器具使用、放置措施,如氧氣、乙炔瓶分開放置,相距不小于8米;
b.動火設備與易燃易爆物品的隔離措施;
c.根據現場可燃物配備正確的滅火器材的措施;
d.現場防火監護措施;
e.工作完畢后,清理現場遺留火種的措施。
4.1.9“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的內容如下:
a.凡動火工作需運行人員做隔離、沖洗等防火安全措施的,則將措施填寫在此欄內;否則填寫“無”;嚴禁此欄為空;
b.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確已隔斷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4.1.10“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的內容如下:
a.核實檢修提出的防火和滅火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善;
b.指導檢修人員防火和滅火工作措施;
c.現場防火監護措施;
d.考慮動火設備周邊易燃易爆物品的隔離措施。
4.1.11“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欄:由工作負責人填寫,確認“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內提出安全措施在現場已落實,以及現場檢修防火和滅火的安全措施已落實后簽字;
4.2.12“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欄:由工作許可人填寫,確認“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內提出安全措施在現場已落實,以及現場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確已隔離后簽字;
4.1.13“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欄:由消防隊監護人填寫,確認“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欄內提出安全措施在現場已落實,以及現場防火和滅火的安全措施已落實后簽字;
4.1.14“應配備的消防設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已符合要求。易燃易爆含量測定合格”欄:由消防隊監護人填寫,確認現場配備消防設施齊全、合格、滿足要求,采取的消防措施完備,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的測量合格后,記錄消防監護人測量結果、測量時間后簽字;
4.1.15“允許動火時間”欄:由值長(單元長或班長)填寫。填寫時,應根據動火現場的實際情況、動火設備的隔離情況,以及防火和滅火的準備情況,準許動火后簽字;
4.1.16“結束動火時間”欄:由值長(單元長或班長)填寫。動火工作結束后,應檢查動火現場的工作確已結束,現場確已清理干凈,工作班成員確已撤離現場,無遺留火種,方能辦理動火工作票終結手續。
4.2動火區域的測量
4.2.1運行人員接到動火工作票時,應根據動火地點、動火設備有無易燃易爆介質決定是否需要對動火區域進行測量。若需要測量,應通知測量人。測量人接到通知后,對現場指定地點或設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結果填入“動火區域測量結果”欄內,其值應低于下表規定值時,方能準許動火作業;
測量項目爆炸下限合格值
空氣中含氫量4%<0.4%
原(柴油)油氣含量0.5%~1.1%<0.2%
空氣中乙炔含量2.5%<0.25%
煤粉塵30~120g/m3<20g/m3
4.2.2一級動火區作業過程中,應每隔2-4小時(動火間隔超過4小時的,每次動火前)測定一次現場可燃氣體和粉塵濃度是否合格,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動火,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險情前,不得重新動火;
4.2.3首次測量結果填寫在票面上,以后的測量結果應回填入票面表格內;
4.2.4動火工作暫停,預計距下次動火間隔超過4小時的,應將動火票押回,并在備注欄注明。
4.2.5在次日動火工作前,必須重新檢查現場的安全措施,并測定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合格后方可重新動火。
4.3動火工作票的簽發和審批
4.3.1一級動火工作票簽發和審批流程:
由動火工作票簽發人填寫、簽發;值長審核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部門負責人審核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安監部門負責人審核安全措施;副總工程師及以上的廠級領導批準。
4.3.2二級動火工作票簽發和審批流程:
由動火工作票簽發人填寫、簽發;單元長或班長審核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部門人員、安監部門人員審核動火工作是否安全,防火和滅火等安全措施;值長批準。
4.3.3簽發、審批注意事項:
a.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
b.動火工作票的審批人、消防監護人不得簽發動火工作票;
c.動火工作票不得代替工作票。
d.動火工作票是主票的附票,必須與主票一起裝訂。
4.4動火工作票的執行
4.4.1動火工作票的生成:
動火工作票簽發人應根據動火地點及設備,對照動火級別的劃分來選擇使用動火工作票種類,并負責填寫動火工作票。填寫內容包括工作負責人、班組、動火地點及設備名稱、動火工作內容、申請動火時間、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4.4.2動火工作票的簽發:
動火工作票簽發人應對票面內容認真審核,要考慮動火工作的必要性、動火工作的安全性、工期的合理性,發現有誤重新進行填寫,確認無誤后簽發。動火工作票簽發人還應將動火工作票全部內容向工作負責人交待清楚。
4.4.3動火工作票的審核:
a.運行人員審核:
運行人員接到動火工作票時,首先應根據動火地點、動火設備是否有易燃易爆介質等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需要對動火區域的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含量進行測量。若需要測量應通知測量人,測量人接到通知后對動火區域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結果填入“動火區域測量結果”欄內,若不需要測量,直接審核“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使之完善。
值長(單元長或班長)應審核動火區域的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的測量結果是否合格,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安全隔離,動火現場是否能許可動火,準許后簽名。
一級動火工作票由值長審核;二級動火工作票由單元長或班長審核。
b.消防人員審核:
消防監護人應審核動火現場是否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現場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的測量結果是否合格,并審核“消防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使之完善,然后由消防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名。
c.安監人員審核:
安監部門負責人應配合消防部門審核動火現場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違反《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以及其它規章制度等,審核無誤后簽名。一級動火工作票由安監部門負責人審核;二級動火工作票由安監部門人員審核。
4.4.4領導批準:一級動火工作票由副總工程師及以上的廠級領導批準,二級動火工作票由值長批準。
4.4.5動火許可:
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消防監護人檢查現場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善,動火設備、區域是否與運行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可靠隔離,測定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是否合格,配備的消防設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并在監護下作明火試驗,確認無問題后方能許可動火作業。
4.4.6動火開工:
經檢查動火現場的安全措施正確和完善,消防設施配備充足,明火試驗完畢合格后,方能辦理允許動火手續。
4.4.7動火現場的監護:
a.在一級動火區域內作業時,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消防隊人員應始終在現場監護;
b.在二級動火區域內作業時,動火部門負責人應指定人員、并和消防隊員或指定的義務消防員始終在現場監護;
c.外單位進入生產區內動火作業時,應由本廠人員進行現場監護;(長期外包單位除外)
d.動火執行人應具備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格證。
4.4.8動火間斷、延期、終結:
a.動火工作間斷后、次日動火前,必須重新檢查防火和滅火等安全措施,并測定可燃氣體或粉塵濃度,合格后方可重新動火;
b.動火工作需延期時,必須重新履行動火工作票手續;
c.動火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應組織清理工作現場,不得遺留火種,檢查確認無誤后,帶領工作班成員撤離現場,由動火執行人、消防監護人、工作負責人共同到現場驗收,合格后辦理動火工作票終結手續。
4.4.9動火工作結束:
動火工作終結時,應清理現場,仔細檢查現場的殘留火種,確認徹底消除后,方能辦理終結手續。
4.5動火作業中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
4.5.1工作負責人的安全責任:
a.辦理動火工作票開工和終結;
b.正確地和安全地組織動火工作;
c.保證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確和完備;
d.向工作班成員布置動火工作內容和范圍,交待防火和滅火等安全措施;
e.始終監督現場動火工作,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f.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保證現場無殘留火種。
4.5.2各級審批人員及工作票簽發人的安全責任:
a.審查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
b.審查工作是否安全;
c.審查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備;
d.在動火期間,檢查現場工作是否安全地進行。
4.5.3工作許可人的安全責任:
a.審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備;
b.審查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確已隔絕;
c.審查現場安全措施確已完善和正確地執行;
d.向工作負責人交待現場所做安全措施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4.5.4消防監護人的安全責任:
a.審查動火現場是否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
b.檢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備;
c.指定專人測定動火部位或現場可燃性氣體或粉塵濃度是否符合要求;
d.始終監護現場動火作業的全過程,發現失火及時撲救;
e.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保證現場無殘留火種。
4.5.5動火執行人的安全責任:
a.動火前必須收到經審核批準且允許動火的動火工作票;
b.按本工種規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c.全面了解動火工作任務和要求,并在規定的范圍內執行動火;
d.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清理并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4.5.6各級人員在發現防火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正確時,或在動火工作過程中發現有危險或違反有關規定時,均有權立即停止動火工作,并報告上級防火責任人。
4.6動火工作票的管理原則、檢查與考核
同熱力機械工作票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