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330KV運行班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330KV運行班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189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缺陷管理的目的是: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對送電線路設備巡視和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第二條缺陷管理的任務是:認真貫徹執行國電公司西北網公司甘肅省公司及白銀供電局頒發的《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和上級有關規程制度,對設備運行狀態作出正確的判斷,堅持“應修必修,修必修好”和“鞏固一類設備,提高二類設備,消滅三類設備”的原則,防止設備在運行中發生故障和異常。

第三條缺陷管理是運行工作的基礎,它對設備安全運行和資金投向(電力事業的經濟建設)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第四條本制度根據上級頒發的有關規程制度和我班線路運行經驗制訂適用于我站所有運行的線路缺陷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本制度中缺陷的定義及分類嚴格按照甘肅省公司頒發的《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中的缺陷定義及分類;本制度是上級相關制度根據本站實際情況的細化和補充。

第二章缺陷管理

第六條缺陷管理要做到一準確二及時三對口,即:缺陷判斷準確;缺陷發現和消除(檢修)要及時;記錄內容,現場狀態和消除缺陷三者要相符。

第七條缺陷管理程序:

1、巡線人員或線路的測試人員于當日工作結束后立即認真填寫巡視任務單,將填好的巡視任務單交于該線路專責人。

2、線路專責人根據巡視任務單或工區生技組反饋的其它班組對自己專責線路的測試工作任務單,判斷缺陷類別,填寫缺陷報表,報表一式三份于發現缺陷次日經班長、安全員審核簽字后交于站內技術資料員。

3、資料員收到所有線路報表,上報工區生技組線路運行專責審核簽字后,一份留生技組,一份裝訂后保存站內資料室,一份返回線路專責人保存。線路專責人根據報表內容將缺陷填寫上相應記錄。

4、對上報缺陷站長、專責人督促生技組及時安排消除,對已消除缺陷的任務單由線路專責人收集,并根據任務單上缺陷消除情況對相應缺陷記錄進行銷帳。銷帳后將任務單交于技術資料員。

5、技術資料員根據任務單對站內缺陷報表上相應缺陷進行銷帳;每月底對缺陷發現、消除情況匯總上報生技組。

6、對于緊急、重大缺陷,發現人于發現后應立即匯報站長或生技組,之后執行以上程序,同時緊急、重大缺陷還應由技術資料員填寫于緊急、重大缺陷記錄上,以備查尋。

第八條缺陷管理站內人員應嚴格按照本站《運行人員崗位職責》,《全班各崗位安全責任》《五大員職責》《設備專責分工及專責管理制度》等相關部分履行自己的職責。

第九條站內結合設備運行分析,積極開展缺陷分析活動,每月一次,缺陷分析的主要內容為:

1、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

2、總結、交流發現和判斷缺陷經驗。

3、提出降低設備“發病”率和提高設備升級的計劃和措施。

4、總結設備運行規律。

第十條缺陷登記、統計和上報

1、缺陷按一桿一卡登記,流水記錄。

2、巡視中能夠處理的缺陷不作為缺陷登記,僅作為工作量統計,但應有原始記錄。

3、設備運行中的異常情況不作缺陷記錄,但設備專責人應作好原始記錄。

4、設備專責人須有缺陷記錄和設備異常的原始記錄;站內須有缺陷記錄;

5、缺陷登記按面向大號側:左、中、右、上、中下、大號側、小號側進行記錄。

6、所有缺陷記錄必須由專責組內人員專人專寫,保證記錄的清析、正確、整齊。

第十一條缺陷統計方法:

1、缺陷應以部件或相(基)為單元統計,一個單元內同類缺陷多于一件時,仍按一件缺陷統計。

2、導線、絕緣子、引流按相統計,避雷線按左、右相統計。

3、拉線按套統計。

4、接地裝置(仿桿塔、拉線基礎)按基統計。

5、其它按部件或處統計。

篇2:選煤廠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一、一般規定1、各級分管領導、檢修技術人員、檢修班長是具體抓好管理負責人。2、凡是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缺陷,運行人員有責任采取必要的運行措施,防止缺陷擴大,出現故障要通知有關人員及時消除。3、各運行、檢修班應將發現的設備缺陷及時記錄,以利于查閱和作出處理。4、設備缺陷消除后,消除者應在記錄簿上交待清楚。5、記錄簿應保持整潔并存檔,以備考察。二、缺陷分級管理權限1、運行任務⑴巡視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并做好記錄和報告有關人員。⑵及時消除屬于運行維護工作范圍的設備缺陷,應及時采取必要運行措施消除缺陷。防止缺陷擴大,并向有關人員匯報。⑶凡本班有權調度停用或不停電也能消除的缺陷,應通知檢修人員及早消除。⑷參加設備缺陷消除后的驗收。2、檢修班任務⑴負責從運行、試驗、檢驗方面及時了解所管轄設備的缺陷并做出記錄。⑵了解運行情況,查閱記錄簿,及時發現和主動消除設備缺陷,做到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⑶在運行中無法消除缺陷,應記入本班的記錄簿上內,在大小修或臨時予以消除。3、分管領導的任務⑴領導督促各班進認真搞好設備缺陷的消除工作,負責質量驗收的組織工作。⑵定期巡視設備,掌握設備存在的缺陷。⑶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⑷擬定消除重大設備缺陷的技術組織、措施,結合小修計劃使其實現。

篇3:保修階段缺陷責任期監理工作制度

(一)、保修期的確定

工程保修期應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開始起算,如果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的竣工驗收合格日期不同,則該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的保修期應以其竣工驗收合格目起算。

工程保修的期限,在符合政府在有關規定的前提下,由業主及承包商在合同文件中訂明。

(二)、保修期的質量缺陷與處理

保修期內若發現工程質量缺陷,業主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業主、設計人、承包商及有關各方確定質量缺陷的事實和責任,必要時,可建議業主邀請質量監督機構及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部門參與。

在質量缺陷責任確定后,監理工程師應要求責任方提出缺陷的處理方案,審批并監督該方案盡快實施。

若缺陷處理方案不能得到及時實施,監理工程師書面通知業主,并建議由其他承包商完成上述工作,其處理的費用應依據合同有關規定處理。

(三)、保修責任的解除

如果在保修期內沒有出現質量缺陷或雖出現質量缺陷但經過上述程序處理后未發現新的缺陷,總監理工程師應在保修期結束之后及時簽發解除保修期質量責任證書給承包商并抄送業主。

保修責任解除后,總工程師應及時向業主簽發退還剩余保留金或保函的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