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設計與制造職責要求

機械設計與制造職責要求

2024-07-11 閱讀 1081

機械設計與制造在專業中是以學習各項技能為主的學科,而在工作崗位中,它又是各機械企業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人才,以下是制度職責大全人才網的詳細介紹:

專業名稱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

專業代碼

580101

修業年限三年

學業層次專科

學業性質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專科

學科門類制造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核心能力專業核心能力:機械設計與制造,高精密機械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和管理。

知識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從業領域在機械制造領域,從事CAD/CAM設計、制造,設備管理工作。也可在機電部門從事高級職業技術工作。

課程設置知識能力結構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和管理等基本能力。受到應用型專門技術人才的基本訓練。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數控技術

核心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機械制造設備、機械制造技術、模具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工藝管理、數控加工技術、現代機械制造技術。

專業優勢專業方向及特色:專業方向為機械設計與制造。以數控加工技術為主要特色。

相關院校武漢科技大學、南華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南昌大學、煙臺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湘潭大學、大連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江蘇工業學院、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深圳大學、南陽職業學院?、寧夏大學、揚州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廈門大學、寧波大學、遼寧工學院?、天津科技大學、五邑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三峽大學。

教學教務學時學分

教學進程計劃與學分(學時)要求

(一)學分(學時)要求,所需修滿的學分及課內總學時(含必修、限選和任選)。

(二)必修課教學指導性進程計劃。

(三)限選課教學指導性進程計劃。

(四)任選課教學指導性進程計劃。

(五)實踐教學指導性進程計劃。

(六)等級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項目。

(七)指導性學期課程負荷見表。

(八)學歷見表。

八、課程配置流程與專業能力流程

教學組織

1.必修課按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進程開設。

2.限選課按表3進程計劃進行,學生應按限選大類中所含的課程在規定的學期內修滿學分。

3.任選課按教學計劃安排的學期開出,供學生選擇,第一學期不設選修課,從第二學期開始設置。每名學生必須在上一學期末提出選修的課程,若提出的某門課程的人數少于規定(選課人數應≥15人)的要求,則暫不開設。但應按表4在限定的時間內修滿規定的任選學分。

4.凡單獨開設的技能、實訓、實驗及課程設計等課程按表5進行,考核合格均計學分。

5.所開設的專題討論和課外活動,按表1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經考核合格者,均可獲得學分。

6.學生必須參加規定的外語、計算機等國家等級必考項目考核(試)與職業技能鑒定任選項目的考核(試),按表6規定進行,考核(試)合格者,均可獲得規定的學分。

成績考核

1.每學期所開設課程(包括實踐教學環節)均應進行考試或考查,考試課程成績達到60分,考查課(按五級分制進行)達到3分以上,可取得該課程學分。

2.每學期期末考試科目不得超過4門,考試方法可采取開卷、口試、筆試、無紙化、大型作業、論文、等多種形式進行。技能實訓等課程考評應按等級制或已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由于技能或實訓課內容不同,所以應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以達到公平合理。

畢業要求

達到德育培養目標,修滿本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實踐環節,取得全部172.5學分,達到國家教育部要求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準予畢業。

二:機械設計與制造------相對電控部分課程較少,偏機械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相對電控部分課程較多,偏自控

三:就業前景人事部網站發布的《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況調查分析》顯示,大學生需求專業相對比較集中。與2005年相比,排在前兩位的仍然是機械設計與制造類、計算機科學與應用類專業。除此以外,信息與電子類、市場營銷、管理類、建筑類等八類專業也是企業對畢業生需求較多的。

篇2:機械制造公司員工手冊解聘

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員工手冊:解聘

第一條勞動合同的解除

1.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1.2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

1.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員工可以隨時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1.3.1在試用期內;

1.3.2公司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1.3.3公司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

1.4.1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1.4.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1.4.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1.5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1.5.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1.5.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公司規章制度的;

1.5.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1.5.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1.5.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6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1.6.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勞動能力的;

1.6.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1.6.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1.6.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條勞動合同的終止

2.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2.1.1勞動合同期滿的;

2.1.2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的;

2.1.3公司破產、解散或者被撤銷的;

2.1.4員工退休、退職、死亡的。

2.2員工實際已不履行勞動合同滿三個月的勞動合同可以終止。

2.3員工患病、因工負傷,被確認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公司按照規定支付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勞動合同可以終止。

第三條退休規定

3.1員工退休按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辦理。

3.2從事特殊工種崗位符合政策規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移交手續

4.1員工無論何種原因離職,須辦理移交手續。

4.2員工移交清單上必須有當事人和部門領導簽字。

4.3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導致公司財務缺少、損壞,應照價賠償。

篇3:機械制造公司員工手冊培訓

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員工手冊:培訓

第一條培訓目的

1.1通過培訓,員工達到本崗位的素質要求,提高自己的管理、業務、技能等水平,適應和

勝任本職崗位的新要求。

第二條培訓種類

2.1入公司培訓、全員培訓、上(轉)崗培訓、專業(業務)培訓、資歷(證書)培訓、出國培訓等。

2.1.1入公司培訓:新進員工在上崗前的培訓。

2.1.2全員培訓:對全體員工進行的形勢任務、安全知識和質量管理等教育。

2.1.3上(轉)崗培訓:對上崗人員包括崗位調動人員進行的崗位專業知識、技能和操作規程等的教育。

2.1.4專業(業務)培訓:公司內部舉辦、外出參加的各崗位的專業知識培訓。包括新管理、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

2.1.5資歷(證書)培訓:各類上崗證書、特殊工種操作證、各類技術等級證書、學歷證書等教育培訓。

2.1.6出國培訓:因工作需要,由公司派遣到國外參加的各類教育培訓、考察等。

第三條培訓程序

3.1根據工作需要由部門領導安排或本人根據本崗位要求提出申請;

3.2培訓人員填寫《培訓申請表》,部門簽署意見,行政人事部門審核,由分管總經理批準;

3.3公司內部進行培訓的,由職能部門提出辦班申請,辦好審批手續。

3.3屬出國培訓的,由行政人事統一辦理、報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