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地產公司工程造價管理辦法
某地產公司工程造價管理辦法
第1章總則
1.1制訂造價管理辦法的目的
1.為了加強公司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規范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合理確定和控制建設工程造價,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根據公司的現有管理構架及相應的框架文件下,制定本辦法。
2.編制的造價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在運行過程可根據執行效果,定期按法定程序進行修訂升級。
1.2本管理辦法適用范圍
1.本辦法所稱建設工程造價,是指建設工程的建造成本,包括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
2.建設工程造價的確定,按照國家、省市及、公司相關工程造價管理規定執行。
第2章業務范圍
1.3業務范圍
1.根據公司對合約管理部與造價管理部業務分工。
2.造價管理部的業務范圍如下:
序號
管理模塊
管理對象
造價管理業務范圍
A
造價的事前控制
擬建項目
建立造價控制事前控制體系
A01
工程造價的估算
擬建項目
對工程造價進行事前控制
B
造價的事后控制
竣工項目
B01
結算審核的管理
竣工項目
結算審核的管理
B02
結算糾紛的管理
竣工項目
對結算糾紛的業務,配合律師
B03
結算支付的管理
竣工項目
盤點結算款的支付清單
B04
成本分析的管理
竣工項目
建立統一的成本經濟指標體系
B05
造價檔案的管理
竣工項目
建立統一的檔案管理索引系統
第3章造價管理原則及目標
1.4造價管理的原則
1.造價管理辦法應符合省市有關建設地產行業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行政管理文件等方面的規定。
2.造價管理的辦法應與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配備。以使形成的造價管理辦法能在公司框架文件下運行。
3.工程造價管理應按建設程序多級控制,即投資估算控制設計概算,設計概算控制施工圖預算,施工圖預算控制結算。
4.編制和審查地產項目工程造價應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和本省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防止少算、漏算和高估冒算。
1.5造價管理的目標
1.造價管理的總體目標:正確處理產品品質、施工進度、工程質量與成本之間的辯證的關系,使地產開發的造價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實現造價管理的四個現代化: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信息化。
2.造價管理的限額目標:通過全過程有效控制,將本工程投資總額控制在批準的工程投資總概算內。
3.造價管理的質量目標:通過的科學的管理方法,確保工程造價的合理性、真實性。
4.造價管理的進度目標:造價管理的節拍滿足地產產品開發的實施進度的客觀需要;保證造價控制的時效性、及時性。
1.6造價管理的權限
1.根據公司對項目公司的授權,根據項目公司的組織構架及組織分工,對審核對象進行權限管理,以確保公司的利益安全。
2.造價業務文件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經濟利益,為了確保造價文件的安全性,設置造價業務文件生效條件,實施造價文件生效條件,任何造價文件必須經過相應級別授權簽字、日期、蓋章才能成為有效的文件,具體授權如下:
對外造價
文件
額度授權
部門程序
公司程序
公司程序
地產
蓋章
審核人
復核人
部門
經理
部門
蓋章
副總
經理
總經
理
審計
部門
董事
長
貨物類結算
○
○
○
○
○
○
○
○
工程類結算
定額版且
造價≥100萬元
○
○
○
○
○
○
○
○
非定額版
○
○
○
○
○
○
○
○
零星類且
造價<10萬元
○
○
○
○
○
○
○
服務類結算
○
○
○
○
○
○
○
維修類結算
造價≥10萬元
○
○
○
○
○
○
○
○
造價<10萬元
○
○
○
○
○
○
○
致乙方造價
業務函件
○
○
○
1.7造價估算的管理
1、造價估算目標
1.在地產開發過程中,建造成本占有的比例最大,實行造價的事前控制十分關鍵,、在項目實施前、對造價管理對象進行全方位透視、分析,針對項目進行事先總體控制,形成造價管理的事前控制體系。
2.根據分期開發計劃,編制建造成本估算,根據設計深度的不同,逐步修正估算,造價估算指標作為設計的限額設計的上限,經修正后作為合約管理部進行招標的成本控制線。
2、造價估算方法
1.投資估算根據確定的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工藝標準、主要設備選型、建設條件、建設工期,在優化建設方案的基礎上按照估算指標及有關規定和市場經濟信息進行編制。
2.根據地產沉積下來的歷史成本經濟指標對公司擬建項目進行工程成本的估算預測工作,具體工作模式如下:
工程造價估算作業模式
序號
造價管理部工程估算步驟
協作職能部門
提供之文件
01
解讀項目策劃報告
策劃部
策劃報告或項目的立項報告
02
解讀前期設計文件
設計管理部
工程估算所需要的設計文件
03
統一建立成本科目
造價管理部
完成招標標段劃分與成本科目的對接
04
采集成本經濟指標
造價管理部
根據擬建項目的特點收集數據
05
編制工程成本估算報告
造價管理部
提交工程成本估算報告討論稿
06
主持工程成本估算評審會
相關部門參加
形成工程造價估算正式稿
篇2:工程造價控制辦法范文
工程造價控制
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在工程的設計階段、招標階段、施工管理階段及工程的竣工結算階段。
1.設計、招標階段
1)設計階段是決定工程價值和使用價值的主要階段,也是影響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
2)優化設計方案,力求在技術先進的條件下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的條件下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的觀念滲透到整個工作中去;
3)組織專業顧問公司及監理單位進行方案的專家論證,對整個工程的設計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比較;
4)在招標階段,對招標范圍進行合理的分解,力求招標的準確以減少工程的實施過程中不合理洽商;
5)組織對報標方案的綜合分析,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2.施工階段
1)施工階段的事前控制;
2)深入研究現有階段的制度及相關法律;
3)了解本工程所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的特點及使用方法,研究與此相關的新規范及新工藝,及時掌握學習,便于更好的對工程進行監控;
4)在進行設計交底與施工組織分析時,盡可能的找出工程造價最容易突破的部分和環節,以及容易發生費用索賠的因素和部位。并提出措施與對策,將工程變更的發生控制在施工之前;
5)認真研究工程的造價清單,找出本工程的控制要點,確定工程的造價控制目標。
篇3:項目工程造價檔案管理辦法
項目工程造價檔案的管理辦法
1注重造價檔案電子化管理
1.工程造價檔案以各種文字、圖表和多媒體、電子文件等多種形式表現,是造價管理過程中的歷史記錄,是公司十分重要的檔案資料,建立科學的造價檔案管理辦法是十分必要的。
2.應重點進行造價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應以先進科學技術手段和科學管理方法與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的進行有機結合,提高檔案工作的整體水平。
3.要注重要運用電子計算機對檔案進行編目、檢索、借閱管理和綜合利用,提高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能力,應注重造價業務文件電子版與紙質版雙版制度的實施。
2造價文件的收文管理
1.造價管理人員應對乙方單位報審的造價資料審查,審查資料的完整性、充分性。對于未按《造價業務須知》規定的格式及版本、份數等方面的要求的資料提供者,資料審核人員可行使否決權,應不予收文受理。
2.造價管理人員應對接收的造價業務處理文件進行電子臺帳的登錄工作,形成統一規范的電子信息庫。
3.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造價管理部可對外接收資料的時間進行集中時段受理制度理,可告知地產合作商在約定的時段內受理造價檔案資料。
3造價業務內部流轉管理
1.造價信息工程師應負責將已辦理簽收手續的項目錄入電子臺帳,再先交部門經理閱處,部門經理根據各業務板塊的分工,對造價業務進行分級受理或交經辦人進行具體業務實施。該項業務完成后,經辦人再交信息工程師登錄度對外分發并存檔。
2.造價工程師在處理具體造價業務時,應妥善保管領取的造價業務資料。對于在造價業務受理過程丟失造價資料的造價工程師,將按公司制度進行處理。
3.造價工程師在處理完成造價業務后應形成統一要求的造價業務成果文件,再交信息工程師進行統一存檔。
4造價檔案對外移交管理
1.造價業務處理完成后,由造價管理部每月5日向公司檔案室或部門外相關部門移交造價檔案,移交時,移交人與接收人須辦理簽收手續
2.造價檔案資料存放、保管按下表
層次
發放部門
一審項目
二審項目
原件
復印件
電子件
原件
復印件
電子件
A1
造價管理部
1
1
1
1
A2
公司財務部
1
1
A3
公司檔案室
1
1
A4
公司審計監察部
1
B
乙方單位
1
1
合計
總份數
5
6
5造價工具的保管
1.造價工具是整個造價管理部門的資產,必須做到電子臺帳登錄制度、對造價工具的使用動向必須做到可追溯性。
2.造價管理部應有合理的造價工具保管辦法,以確保造價工具的不丟失同時又能做到造價工具資源共享。
名稱保管辦法
書籍類集中保管,工程師根據需要領用,但應建立借閱臺帳
定額依據
造價期刊
專業書籍
軟件類集中保管,工程師根據需要領用,但應建立領用臺帳
專業軟件
管理軟件
配置類個人登記領用,納入固定資產管理
可移支配置
3.造價工具的品種、配置數量應與造價管理人員的人數、造價業務量相匹配,既要足夠又要盡量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