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風安全監控裝置使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通風安全監控裝置使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1 閱讀 2445

第一節儀器的驗收與調試

第1條產品到貨后,供應部門應及時會同通風部門共同開箱驗收,發現與定貨品種不符或有損壞或與裝箱單不一樣時,應立即與供貨單位聯系解決。

開箱驗收后,按產品說明書的規定,對監測儀及其它裝置進行全面技術性能檢驗,發現不符合出廠要求的應及時通知廠方,預以維修或更換。

第2條安全監測裝置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在入井前進行地面調試,在井下安裝后要進行運轉前的井下調試,在正常運行期間還要定期進行檢查調試。

?第二節裝置的設置標準

第3條回采工作面探頭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低沼氣礦井回采工作面探頭應在工作面風流中設置沼氣探頭。

2、低沼氣礦井沼氣涌出量大、變化異常的回采工作面,應在工作面風流中和工作面回風流中各設置一個沼氣探頭。

第4條低沼氣礦井掘進工作面應探頭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指單巷壓入式通風方法)

1、低沼氣礦井掘進工作面在工作面風流中設置沼氣探頭。

2、低沼氣礦井沼氣涌出量大、變化異常的掘進工作面應在工作面風流及工作面回風流中各設置一個沼氣探頭。

第5條用串聯通風的工作面探頭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串聯通風的回采工作面,在風流進入串聯工作面前設置沼氣探頭。

2、采用串聯通風的掘進工作面,在進入串聯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前設置沼氣探頭。

3、別設在回風流中的機電硐室,在硐室進風道內設置沼氣探頭。

第6條裝置的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

1、采煤工作面風流中的沼氣探頭:報警沼氣濃度≥1.0%;

斷電沼氣濃度≥1.5%;復電沼氣濃度<1.0%;斷電范圍: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2、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的沼氣探頭:報警、斷電沼氣濃度≥1.0%;復電沼氣濃度<1.0%;斷電范圍: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3、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的沼氣探頭:報警沼氣濃度≥1.0%;斷電沼氣濃度≥1.5%;復電沼氣濃度<1.0%;斷電范圍: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4、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的沼氣探頭:報警、斷電沼氣濃度≥1.0%;復電沼氣濃度<1.0%;斷電范圍: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5、串聯通風時,進入串聯面風流中的沼氣探頭:報警、斷電沼氣濃度≥0.5%;復電沼氣濃度<0.5%;被串面為采煤面時斷電范圍:被串聯工作面及其進回風巷內全部非本安型電器設備;被串面為掘進面時斷電范圍:被串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6、回風流中機電硐室進風側的沼氣探頭:報警、斷電沼氣濃度≥0.5%;復電沼氣濃度<0.5%;斷電范圍:硐室內全部非本安型電氣設備。

第三節井下安裝

第7條儀器在搬運和拆卸時要小心謹慎,防止摔碰和劇烈沖擊,避免損壞脆弱元件和造成開焊。

第8條沼氣探頭必須安設在堅固的支護處,防止冒頂及其它機械損傷。安設在采掘面的沼氣探頭,放炮時應移到安全地點,放炮后再移到規定位置。

第9條沼氣探頭應垂直懸掛在頂板下300mm處。

第10條安全監測維修工對井下安全監測裝置每周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運行中發生故障,井下無法處理時,應在24小時內更換(更換期間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第11條因沼氣超限而斷電的電氣設備,必須在沼氣濃度降到規定值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

安全監測儀在井下運行達一年時,要升井進行全面檢修、校正。

第四節井上檢修

第13條儀器的修理:

1、備齊常用工具。儀器有故障時,不要盲目亂調,應在熟悉儀器原理、結構的前提下,仔細分析判斷,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檢查和修理。

2、和修理必須按廠家提供的原理圖和說明書進行。

第14條?安全監測要建立如下賬卡:

1、設備儀表臺賬。

2、探頭使用卡片。

3、井下巡回檢查調試記錄。

4、井上檢修校正記錄。

5、傳輸線路檢查、故障處理記錄。

6、中央控制室內裝備檢查、故障處理記錄。上述記錄,檢修調試人員要簽名備查,資料長期保存。

篇2:安全監控裝置維修維護制度范本

1、采煤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需回收的檢測電纜由監控室組織人員及時回收升井,采煤隊根據回采進度及時回撤外移甲烷傳感器和檢測電纜,并按規定位置及電纜懸掛要求懸掛。否則,對責任單位罰款500元。

2、在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里段替棚或在動壓區維護巷道時,必須有施工單位對檢測電纜和甲烷傳感器采取保護措施。

3、掘進工作面在放炮前由施工隊班組長負責將迎頭甲烷傳感器外移道風筒另一側的安全位置,嚴禁與風筒同側吊掛,且能正常檢測瓦斯,現場有瓦檢員、放炮員監督,否則不允許放炮,跑后在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由班組長及時恢復到規定位置,不按要求做到的,對責任人罰款500元。、

4、井下所有巷道在經行擴修、落地、回收、安裝及設備運輸時,斗篷必須由施工單位對安全監控裝置采取保護措施。

5、巷道在灑水、放炮等過程中,未采取保護甲烷傳感器、電纜等措施,造成傳感器失靈的,對責任單位罰款2000元,對責任人罰款200元。

6、對于造成檢測裝置損壞的,除按設備原值對責任單位或責任人進行罰款外,要加罰1000元。

7、無計劃停止監測分站電源,中斷檢測信號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200元,另按誤時計算,沒分鐘罰款5元。

8、檢測裝置(監測分站、傳感器、開停、遠程斷電器、電纜、接線盒等)的看管按管理區域劃分的單位負責,丟失檢測裝置的,安設備原值賠償。各區域檢測裝置出現故障時,相關區隊必須立即向監控室匯報,以便及時安排處理。

篇3:電器公司測量和監控裝置的控制工作程序

電器公司測量和監控裝置的控制程序

1目的

對用于確保產品符合規定要求的測量和監控裝置進行控制,確保測量和監控結果的有效性。

2范圍

適用于對產品和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用的裝置、軟件等。

3職責

技質部

a.)負責對測量、監控設備進行校準,自制量具應編制內部校準規程;

b.)負責對偏離校準狀態的測量、監控設備的追蹤處理;

c.)負責對測量和監控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

4程序

4.1測量和監控設備的采購及驗收

根據所需測量能力和測量要求配置測量和監控設備,對其的采購和驗收,執行《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中對生產設備采購的管理規定。

4.2測量和監控設備的初次校準

a.)經驗收合格的測量和監控設備,由技質部負責送國家計量部門檢定或自行校準,合格后方能發放使用。對合格品應該貼上表明其狀態的唯一性標識;技質部負責對檢測設備編號,建立《計量器具臺帳》,記錄量具的編號、名稱、規格型號、精度等級、生產廠家、校準周期、標準日期、放置或使用地點等;

b.)對于沒有國家基準的量具或不易校準的量具,應記錄用于校準的依據;

c.)技質部負責測量、監控量具的發放。

4.3測量、監控設備的周期校準

4.3.1每年年初由技質部編制在用量具的《計量校準計劃》,根據計劃規定的時間或周期校準。

a.)外校的量具,由技質部負責聯系國家法定計量部門進行校準,并由其出具校準報告;

b.)對可以進行內部校準的設備,技質部應該編制相應的《內部校準規程》,規定校準的方法、注明使用場所、驗收標準及校準周期等內容,經技質部經理批準,由技質部實施并填寫《內部校準記錄表》。

4.3.2校準合格的設備,由校準人員貼《合格證》,并標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量程校準合格的,貼《限用標簽》,標明限制使用的范圍;校準不合格的,貼"不合格標簽",修理后重新校準;對不便粘貼標簽的設備,可將標簽貼在包裝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

4.3.3若有用于測量、監控用的軟件,在使用前應進行自校準,填寫相應的校準記錄。

4.4測量、監控設備的使用、搬運、維護和貯存控制

4.4.1使用者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或操作規程使用量具,確保量具的測量和監控能力與要求相一致,防止因調整不當而失效。使用后要進行適當的維護和保養。

4.4.2在使用測量、監視量具前,應按規定檢查設備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準有效期內。

4.4.3使用者在測量監控設備的搬運、維護和貯存過程中,要遵守使用說明書和操作規程的要求,防止其損壞或失效。

4.4.4測量、監控設備的校準、修理、報廢等應記錄在《計量器具臺帳》內。

4.5測量、監控設備偏離校準狀態的控制

4.5.1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檢測設備偏離校準狀態時,應停止檢測工作,及時報告技質部。技質部應該追查使用該設備檢測的產品流向,再評價以往檢測結果的有效性,確定需重新檢測的范圍并重新檢測。技質部應該負責組織對量具故障進行分析、維修并重新校準,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4.5.2對無法修復的量具,經技質部經理確認后,由總經理批準報廢或作相應處理。

4.6測量、監控設備的環境要求

測量、監控設備的使用環境應符合相關技術文件的規定,由技質部負責監督檢查。

4.7對檢測人員要求

4.7.1自制量具校準人員,需經國家計量部門培訓,持證上崗。

4.7.2技質部對測量、監控設備的使用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經考試合格上崗。

4.8對于自制的具有檢測作用的工裝、夾具、樣品、樣板、量具等,需經技質部批準、編號、貼上相應合格標簽,執行4.3條款的有關規定,技質部負責建立總臺帳,編制檢查、校準規程,對其有效性進行定期檢查。

5相關文件

5.1《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6記錄

6.1QR-7601計量器具臺帳

6.3QR-7602計量校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