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柱工:作業標準規程
一、作業標準
(一)一般規定
1、回柱放頂工作要由熟悉工作面頂板控制及支護特性,并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采煤工擔任。
2、工作面的基本和特殊支護質量不合格,有空頂、漏頂現象時,必須及時處理,達到質量要求,安全可靠后,方準回柱放頂。
3、回柱放頂應由上往下,由采空區向工作面進行,分段距離不小于15m。嚴格執行先支后回的操作順序。嚴禁提前摘柱和進入采空區作業。
4、回柱放煤時至少有2人配合作業,一人回柱放頂,一人觀察頂板及支柱周圍情況;觀察人和回柱人都要站在支柱的傾斜上方安全地點進行操作;觀察人除協助回柱外,不得兼做其他工作;回柱人要聽觀察人的指揮。
5、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回柱放頂:
(1)浮煤、浮矸沒有及時清理干凈,退路不通暢時。
(2)放頂分段距離小于規定距離時。
(3)難回支柱或壓死支柱沒有處理時。
6、先支后回的操作順序包括以下內容:
(1)首先支好基本支柱。
(2)超前支設特殊支護,然后回收原有的特殊支護。
(3)需要回收附近支柱時,必須先打好臨時支柱。
(二)操作程序
1、按規定距離和質量要求進行操作。
2、操作人員站在待回支柱的斜上方用卸載手把慢慢使支柱卸載,取出支柱后支設在規定位置。
3、鉸接頂梁支護工作面回梁時,站在支柱完整的斜上方,用錘打脫水平銷后再將梁的圓銷打脫,使該梁脫離連接后取出。
4、回收出各種背頂材料,碼放到指定地點后,方可繼續回支柱放頂。
5、難回支柱的處理:
(1)頂板壓力大,支柱一卸載頂板馬上壓下時,要打上臨時支柱以控制頂板,然后采用挑頂臥底的方法進行回撤。
(2)當支柱頂著巖塊不能下縮,巖塊又不好處理時,待頂板穩定后,將柱腿邊用鎬刨開柱窩,用撬棍來回轉動直到將柱回出。
二、質量標準
1、分段的長度必須符合“作業規程”或補充措施規定,但不得小于15m。
2、分段開茬處應選在頂板較好,支護完整的安全地點。
3、分段開茬處必須打上半排收尾柱。
4、如工作面傾角較大,放頂前必須在下方設好擋板,以防傷人。
三、安全標準
1、回柱放頂人員要做到“三勤、兩高”。即勤栓、勤拉、勤揀,回收率高、復用率高。
2、回柱中,若有柱子被壓入底板,可用鍬、鎬將煤矸清理干凈,并順回收方向從柱腳挖溝取出或用回柱器拉出。
3、遇到難回、難取的支柱和梁時,處理之前,首先要打好臨時護身柱或替柱,最后將替柱回出。
4、拴柱或拴梁前要詳細檢查頂板周圍情況,判斷安全后,方可近前拴柱梁,嚴禁將繩套拴在活柱體上。
5、不準用手鎬或其他工具代替卸載把手卸載,更不準用錘砸油缸、活柱或三用閥。
6、如支柱三用閥損壞或活柱被壓不能卸載時,不準生拉硬拽,必須采用挑頂、臥底或打臨時支柱支撐頂板將單體液壓支柱回出。
篇2:回柱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帶班區長和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工作范圍內的回柱放頂工作。
二、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回柱方法和順序,安全地將料回出。
三、使用回柱器或千不拉回料時,回柱器或千不拉要生根牢固,防止拉倒柱子。
四、工作前,認真檢查周圍棚子、頂板、煤壁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完后再回柱。
五、人工回料三人一組,單人不得回料,要有專人觀察頂板,所有人員要集中精力,密切配合,回出的單體支柱要全承載,梁子要立放整齊,并保證退路暢通。
六、回柱前對支護要進行加固,靠煤壁的兩排支柱要全部進行二次注液,確保初撐力符合規程要求。
七、上下隅角的料要和切頂線回齊,防止瓦期超限。
八、材料要回收干凈,不得任意丟失支柱、梁子。
九、回料組與組之間要聯系好,遵章作業,杜絕“三違”,對任何違章行為都要制止。
篇3:支回柱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1、負責準備和保管支柱用的各種工具。
2、負責檢查工作地點的頂板和煤壁,處理危巖和檐煤。要堅持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3、負責根據作業規程的規定支回柱子,保證支架數量符合規程要求,質量合格,支設及時,不缺柱,不空頂。
4、保證長壁回采工作面支架成排成行,達到三直一平的要求。
5、負責從上下順槽的料場往工作面運送支架材料,負責選用合格的支架材料,負責將損壞的支架材料從工作面運到上下順槽指定的堆料場存放整齊。
6、負責處理工作在冒頂事故中的支柱和構頂工作。
7、負責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