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反事故技術措施范本
1紅牧風電場電纜選擇與敷設,應按《電力電纜設計規程》進行重新核實電纜截面,看電纜容量是否符合設備要求。電纜防火工作應按《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93)及《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中的電纜防火部分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項電纜防火措施,在本年度末,我場將達到初具規模的電纜防火體系。2主廠房內架空電纜與熱體管道應保持足夠的距離,控制電纜不小于0.5米,動力電纜不小于1米。如有隔熱措施,可不作規定。3電纜夾層,各配電室負米電纜溝,不得布置油管道及一切可能引起火災的管道及設備。由于我廠地處寒冷地區,在此區域內可安裝必要的取暖設備,如暖通等。4按《電力電纜》中關于電力電纜敷設要求,核查電纜敷設中彎曲半徑超標問題,不得有同架同層動控纜混放問題。解決電纜通道上電纜及橋架壓位問題,使通道暢通。6單控室、網控室、配電室、運動機房、計算機房、通訊機房等通往電纜層、隧道、穿越樓板、墻壁、柜、盤等處的所有電纜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必須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電纜保護管的上管口,橫管口的兩側(不含支撐用的電纜管)用有機堵料封堵。7對重新敷設或增設電纜時,應通知專管部門(電纜班)對已封堵好的電纜孔洞和損壞的防火墻應及時恢復封堵。8電纜溝,每隔20米做一道分段阻燃,電纜豎井在每層平臺處做分段阻燃,防火隔墻每60米一道。9重新加工電纜溝入孔蓋板,使之嚴密結實。10應盡量減少電纜中間接頭的數量,將原施工時安裝的電纜接頭重新制做,如對其質量有懷疑時,需馬上進行檢修,并將其用防火槽盒密封。電纜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規定進行預防性試驗。具體要求如下表:紙絕緣電力電纜線路的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序號項目周期要求說明1絕緣電阻在直流耐壓試驗之前進行自行規定額定電壓0.6/1KV電纜用1000V兆歐表;0.6/1KV以上電纜用2500兆歐表(6/6KV以及上電纜也可用5000V兆歐表)2直流耐壓試驗①1~3年②新作終端或接頭后進行試驗電壓值按表23規定,加壓時間5min,不擊穿。耐壓5min時的泄漏電流值不大于耐壓1min時的泄漏電流值。三相之間的泄漏電流不平衡系統數不應大于2。6/6KV及以下電纜的泄漏電流小10цА時,對不平衡系統數不作規定橡塑絕緣電力電纜線路的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序號項目周期要求說明1電纜主絕緣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年2)一般電纜:3.6/6KV及以上3年3.6/6KV以下5年自行規定0.6/1KV電纜用1000V兆歐表;0.6/1KV以上電纜用2500兆歐表(6/6KV以及上電纜也可用5000V兆歐表)2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年2)一般電纜:3.6/6KV及以上3年,3.6/6KV以下5年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Ω采用500V兆歐表,當每千米的絕緣電阻低于0.5MΩ時應采用附錄D中敘述的方法判斷外護套是否進水.本項試驗只適用于三芯電纜的外護套,單芯電纜外護套試驗按本表第6項.3電纜內襯層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年,2)一般電纜:3.6/6KV及以上3年,3.6/6KV以下5年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Ω采用500V兆歐表,當每千米的絕緣電阻低于0.5MΩ時應采用附錄D中敘述的方法判斷外護套是否進水4銅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1)投運前2)重作終端或接頭后3)內襯層破損進水后對照投運前測量數據自行規定試驗方法參照有關資料5電纜主絕緣直流耐壓試驗新作終端或接頭后1)試驗電壓值按表25規定,加壓時間5min,不擊穿.2)耐壓5min時的泄漏電流不就大于耐壓1min時的泄漏電流11電纜溝防火制度:(1)落實防火責任制確定各區段防火責任人。(2)班組內成立防火組織機構,班長任組長,設立義務消防員,并定期組織學習及演練。(3)溝內備有足夠的滅火器材,如所有出入口及高溫易燃部位。(4)溝內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做好安全防火措施。(5)除專管人員以外的其它工作人員進入電纜溝,必須通知值長或專管單位,做好進出人員登記。(6)對電纜及接頭溫度超標或有火災危險情況,應馬上采取措施或不間斷監視運行。(7)溝內照明燈及一切設施符合防火要求,無煤粉,無垃圾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溝內照明量度足夠,通道暢通,無任何妨礙滅火的障礙。(8)電纜溝內全部使用安全電壓(36V)照明,巡檢時隨時更換燈泡,保證溝內照明充足;電纜溝應保持清潔,不積粉塵,不積水,無雜物。
篇2:電纜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應急處理:
1·應及時判明著火電纜所屬的系統和走向,調整運行方式,并切斷著火電纜的電源;
2·在電纜著火部位兩側設置阻火帶,延緩和阻止火勢發展。
3·進入火場應及時救援人員必須佩戴正壓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窒息,并且避免碰觸導電部位;
4·進入電纜間·隧道等密閉場所火場的應急救援人員必須兩人一組,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進入時間不易過長,并充分預留出撤回時間所需要的呼吸器的供氣量;
5·電纜著火優先使用干粉式滅火器,若火災無法撲滅,電纜間,隧道用水滅火時,應確保排水系統正常。
6·電纜間,隧道電纜著火,消防器材不足時,導致火勢一時無法完全控制時,
應及時將救護人員撤離,關閉防火門,以使火焰窒息;
7·滅火施救人員在滅火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燒傷及燃燒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引起的人員中毒,窒息,并嚴防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