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變電站施工用電安全管理治理措施
一、總則
1.1電是生產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各個環節,電工作業是一種特殊作業,不僅作業技能性強,而且對安全保護有特殊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為使職工正確用電,消除觸電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特制定本規定。
1.2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確保生產、生活用電的安全,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以及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和電力系統的穩定。
1.3本規定適用于本工程生產(加工)生活用電等。各級領導、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規定,電氣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并嚴格遵守本規定。
1.4在執行本規定的同時,必須貫徹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點安全技術規定》
二、組織措施
2.1在運行、維護和配置安全防護裝置時,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標準和法規,并符合現場的特定安全要求。
2.2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規程、運行管理規程、維護檢修制度、事故分析制度和安全用具使用保管制度等。
2.3定期對電氣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宣傳國家、地方、行業的最新安全技術要求和規定,不斷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凡從事電氣作業人員,必須持有電氣操作人員操作證方準上崗,無證人員不準獨立操作。嚴禁非電工從事電氣作業。
2.4安全用電組織管理系統
2.4.1.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安全用電組織管理體系。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形成自上而下層層落實,自下而上層層保證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三、技術措施
3.1施工用電管理
3.1.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布設,應按以批準的施工組織方案(措施)要求進行。并應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有關規定。
3.1.2施工用電設施安裝完畢后,應有專人負責運行及維護,嚴禁非電工拆、裝施工用電設備。
3.1.3施工用電架空線路的路徑要選擇合理,避開易撞、易碰、易爆、潮濕場所及熱管道。并修建符合防火要求的專用配電室和總配電柜。并配置干粉滅火器。
3.1.4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并架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井架、構架上。
3.1.5架空線路必須與外線路、建筑物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嚴禁將電線、電纜固定在腳手架、樹上。電桿、拉線、架空線應符合規范要求。
3.1.6電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2接地與接零保護
3.2.1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即三相五線制供電)電力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業保護零線相聯接。工作零線應在配電總盤處一點連接,其它地點嚴禁混接。
3.2.2為了防止相線(L)工作零線(N)保護零線(PE)的混用而造成的短路及觸電事故,并規范、明確規定了L、N、PE線敷設的相對位置。TN--S在同一橫擔架設時,導線排列的順序為:面向負荷從左側起L1、N1、L2、L3、PE;不得混亂。
3.2.3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同一供電系統時,電力調試應根據當地的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3.2.4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柜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其接地保護零線必須采用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絕緣鋁線,并與接地極用螺栓做可靠聯接。電動機械的重復接地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92中有無規定。
3.3配電箱、開關箱
3.3.1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依次分級設置,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開關箱應由末級分配電箱配合,以防止個別設備發生短路故障造成配電系統大范圍停電。
3.3.2電箱、開關箱施工機具專用電源箱的外殼和刀閘、開關插座,應保持完整無損,門鎖齊全。實行一機一閘,禁止一閘多用(包括照明)。
3.3.3電氣設備檢修時,應切斷電源,并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的警告牌。
3.3.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配電線路使用電力電纜時,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拖拉明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介質腐蝕。
3.3.5配電箱、開關箱內應裝設漏電保護開關。漏電開關的動作行為準確、靈敏可靠其箱架設應端正牢固。其垂直距離應大于1.3米、小于1.5米,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與地面垂直距離應大于0.6米、小于1.5米且應裝設在牢固的支架上,并設有防雨水措施。
3.4照明
3.4.1生活、辦公用電設備完整照明燈具應經控制相線。
3.4.2保險絲(片)不得超過荷載容量的規定嚴禁其它金屬代替。
3.4.3施工現場辦公室、宿舍、工棚內的照明線應固定在絕緣子上,且距離建筑物不得小于2.5厘米,穿過墻壁時應套絕緣套管。
3.4.4嚴禁將電線線芯直接插入插座中或將線芯掛在電源開關刀閘片上使用。嚴禁在漏天使用塑料線接用電氣設備用具。
3.4.5電動機械和電氣照明設備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帶電的部分。如必須保留電源時,則應暫時切斷電源,將電線頭包扎絕緣。
3.4.6所有照明燈具、開關、刀閘,應裝配齊全,有防雨水措施,并經常檢查,發現殘缺損壞應及時修換。
3.4.7所有電源線接頭除用絕緣膠布包扎外,還必須用專用塑料帶進行包扎防護。用電設備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3.4.8腳手架上安裝臨時照明線路時,竹木腳手架應架設絕緣子,金屬腳手架應設置木橫擔。施工人員保持一定范圍安全距離。
3.4.9坑、潮濕和易觸電場所的局部照明,電源電壓采用24V安全電壓。
3.4.10現場用電設施架設完畢后須使用500V棒檢查相間相對地、相對PE的絕緣電阻,確定無短路后方可合閘通電并檢查電壓是否正常。
3.4.11施工用點設施的布置應本著安全、合理、經濟的原則,現場用電設施安裝應符合有關電氣專業人員安全技術交底要求,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4.12施工用電設施安裝完畢后,應由專業電氣工作人員負責運行、檢修維護,嚴禁非電工拆、裝設施。
3.4.13現場電氣工作人員,需具備必要的電氣理論知識和基礎操作技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并熟練掌握觸電急救法個人工呼吸法。
3.4.14現場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所有用電設備必須經漏電保護開關控制。開關、導線、保險絲須滿足負荷要求。電源線接頭、破損、裸露處應用絕緣膠布,塑料帶二層纏包,嚴禁使用絕緣老化的電線、電纜。
3.4.15現場用電應由總配電盤、配電箱、負荷刀閘三級控制,總配電盤的空氣開關應具有短路過流保護能力,配電箱內總開關應為符合規定要求的漏電保護開關漏電開關的動作行為準確,并每周檢查一次。
3.4.16配電盤、配電箱以及電動工具外殼均應做可靠的保護接零,對產生振動的設備其保護零線的連接點,不少于兩處。移動式電動工具使用前,操作者應認真檢查電源線的絕緣和保護零線。設備保護地線應接線牢固可靠。
3.4.17施工電源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拆除,并不得留有帶電處,如不能完全斷電,應采取絕緣包扎保護措施。
3.4.18施工現場每周安全檢查時,必須對用電情況、電氣元件等,進行詳細檢查。對不符合安全用電規定的作法,不安全因素應及時整改。
3.4.19當建筑施工現場遠離電源或電源不能滿足要求時,可裝設柴油發電機。發電機應該靠近負荷中心,應有單獨的排煙道和消音器,排煙道必須伸出室外,且應高出屋檐1米以上。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周圍4米之內不得使用火爐和噴燈,不得存放易燃物,以防火災。
3.4.20發電機出口側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和低壓保護裝置。
3.4.21發電機采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并必須獨立設置,其接地電阻值不大于4歐姆。為什么兩個電源須設獨立的保護接零系統關鍵在于,當外電源停電以后,零線上的電流會給變壓器供電系統帶來影響。
3.5手持電動工具
3.5.1因為手持式電動工具與人體直接接觸,若絕緣損壞會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所以特別強調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包括外觀和則試絕緣強度,同時必須空載運行實驗,確認為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3.2.5使用電動工具,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墊上。產生振動或移動頻繁的電動工器具,其保護零線的連接點不少于兩處。
3.5.3手持電動工具保護接零施工現場手持電動工具種類繁多,使用頻繁,涉及的操作人員很多,所一,器具的電器很容易損壞,漏電、觸電的頻率較高,因此,必須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3.5.4手持電動工具按防護措施分為:I類、II類、III類。由于III類工具本身就提供了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防護措施,依靠特地安全電壓隔離變壓器供電,所以,可以不做保護接零。但施工現場大多使用I類和II類工具,因此規范要求:
3.5.4.1每一臺手持電動工具的開關箱內,除應裝設過負荷、短路、漏電保護器外,還必須在防護裝置的首端裝設隔離開關。
3.5.4.2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必須按其容量選用無接頭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其中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作為PE線或重復接地線。
3.5.4.3一般場所應選用II類手持電動工具,并應裝設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15mA、0.1s的漏電保護器。若采用I類、I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并裝設防濺的漏電保護器(如振動器、水磨石機等)嚴禁使用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
3.5.4.5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插座、開關等都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作空載加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長期停用或新領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和手持試電動工具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并應測試絕緣,絕緣電阻值不小于(1mΩ)。
3.6其他
3.6.1防雷:施工現場內的起重機,井子架及龍門架等機械設備,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以外,大于32米就應安裝防雷裝置。施工現場內所有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得>30歐姆。各機械設備的防雷引下線可以利用該設備的金屬構架,但應保證電氣連接安裝避雷針的機械設備所用動力、控制、照明、信號及通信等路線,應采用鋼管敷設,穿線鋼管應與機械設備的金屬構架作電氣連接。
3.6.2在執行施工安全用電管理規定的同時,仍以《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92(建筑工程部份)施工用電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為準,并嚴格執行。
110kV康樂變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部
?2012年10月
篇2:軌道交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無錫軌道交通施工臨時用電安全,規范臨時用電行為,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臨時用電專項方案
第二條施工單位在開工前應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專項方案,經監理審核并報業主批準后方可實施,其內容必須包括以下方面:
1、用電機具明細表及負荷計算書。
2、現場供電線路及用電設備布置圖,布置圖應注明線路架設方式,導線、開關電器、保護電器、控制電器的型號及規格。
3、接地裝置的設計計算及施工圖。
4、發、配電房的設計計算,發電機組與外電連鎖方式。
5、大面積的施工照明,150人及以上居住的生活照明用電的設計計算與施工圖紙。
6、安全用電檢查制度及安全用電措施(應根據工程特點有針對性地編寫)。
第三條施工現場應設專人負責臨時用電的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管理應包括以下內容:
1、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2、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3、臨時用電安全檢測記錄。
4、用電維修工作記錄。
第三章臨時用電現場布置
第四條工地所有臨時用電由專業電工(持證上崗)負責,其他人員禁止接駁電源。
第五條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系統。一、二級配電箱外殼必須設重復接地,三級配電箱在比較集中的地方應設重復接地。
第六條塔吊、龍門架、攪拌機等設備的金屬部分必須有接地(零)保護。
第七條每臺電氣設備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開關箱與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米,漏電保護器應與所控制的設備容量相匹配。
第八條開關箱與二級配電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
第九條各級配電箱內應設專用零線和保護零線端子,不得相互混接;箱內電氣元件應排列整齊、牢固,配線橫平豎直、美觀,并且綁扎牢固;箱底引出線口應加橡皮絕緣互套,箱門應配鎖。
第十條各級配電箱周圍2米以內不得堆放雜物,并且應設防雨措施。
第十一條室外照明燈具應采用防水燈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米;室內照明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米;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有保護接零。
第十二條手持照明燈具、地下室、金屬容器內、潮濕等場所,照明時必須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36V變壓器嚴禁使用自耦變壓器,必須使用雙繞組變壓器。金屬外殼有可靠的保護接零。
第十三條照明電線不能栓在金屬腳手架、龍門架、塔吊等其它金屬上,嚴禁在地面上亂拉、亂拖。
第十四條架空線路應采用鐵橫擔,瓷瓶水平架設,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米,過道路不低于6米。
第十五條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設。
第十六條橡皮電纜應采用埋地穿保護管及沿墻或電桿等敷設,在沿墻或電桿敷設時用絕緣子固定,在金屬構件上敷設時,應與金屬構件之間做絕緣處理。
第十七條電纜、電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綁扎固定。
第十八條塔吊、龍門架、人貨兩用電梯等起重設備,在超過30米時,應有防雷措施。
篇3:院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一、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及省、市有關用電安全的相關規定。
二、項目負責人督促施工現場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編制本工地《施工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方案。
三、施工現場嚴格按《施工臨時用電組織設計》的要求實施安裝。安裝完成后,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經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可供電。
四、施工現場電工必須持證上崗。
五、進入現場電氣設備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驗收,按有關要求進行絕緣等方面的檢測,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做好驗收記錄。
六、施工現場負責現場臨時用電設備的日常檢查、維護工作及安全技術資料歸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