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高壓線塔吊安全防護措施方案

施工高壓線塔吊安全防護措施方案

2024-07-12 閱讀 7785

一、編制說明

1.工程概況及特點

京東方八代線配套宿舍工程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E14#地塊??傉嫉孛娣e為91558㎡,容積率2.35,綠地率為30%,其中一期建筑面積101200㎡。建筑面積為100600㎡。地上部分:藍領公寓及配套為5-6層,。建筑高度為:藍領及綜合樓18-23m,基底標高:藍領公寓及配套宿舍-2.8m。基礎結構形式:藍領及綜合樓為獨立柱基礎。主體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工程設防烈度為8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

2.安全隱患

在擬建建筑1#樓、2#樓、10#樓西面、北面圍檔內及圍檔外分別有一架空高壓線經過,距地面高度10.5米左右。在10#樓5軸外1.9m、15軸外6.5m/A軸外5m需要分別安裝自升式塔吊(1、2號塔吊),塔吊臂長為50m(1#),45m(2#)。進行水平與垂直運輸,因其高壓線路均在塔吊旋轉半徑覆蓋范圍內,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高壓線位置見附平面圖)。施工塔吊按北京市有關安全管理規定需對高壓線隔離防護。需防護的高壓線總長共計232米。以確保施工生產及高壓線的線路輸電安全,消除安全隱患。

二、編制依據

1.施工藍圖及現場平面圖。

2.《建筑施工手冊(縮印本)》2003年第二版

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

三、安全防護措施

為了保證施工及輸電線路的安全,我們需要對高壓線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基本做法如下:

1、在高壓線下面搭設一條多排杉槁腳手架,腳手架的材料為剝皮杉槁、杉槁的直徑小頭不小于8cm,腐朽、折裂、枯節等易折木桿和易導電材料不得使用。

2、架空線路安全防護腳手架應高于架空線1.7m。

3、立桿應先挖桿坑,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500mm,平整夯實后通長設置掃地桿。立桿時必須2~3人配合操作。

4、腳手架立桿間距為1.5米,大橫桿步距為1.5米,防護腳手架距離高壓線兩側水平和垂直距離不小于1.7米。

5、縱向水平桿應搭設在立桿里側,搭設第一步縱向水平桿時,必須檢查立桿是否立正。搭設至四步時,必須搭設臨時拋撐。搭設縱向水平桿時,必須2~3人配合操作,由中間1人接桿、放平,由大頭至小頭順序綁扎。

6、腳手架搭設選用雙股8號鐵絲相連接。

7、剪刀撐桿子不得蹩綁,應貼在立桿上,角度為45—60度,每5根立桿設置一組。剪刀撐下樁桿應選用粗壯較大杉槁,由下方人員找好角度再由上方人員依次綁扎。剪刀撐上樁(封頂)椽子應大頭朝上,頂著立桿綁在縱向水平桿上。

8、兩桿連接,其有效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m,兩桿搭接處綁扎不少于三道雙股8號鐵絲。采用順扣綁扎,間距不小于0.6m。杉槁大頭必須綁在十字交叉點上。相鄰兩桿的搭接點必須相互錯開,大橫桿綁扎在立桿外側,力求做到平直,兩根大橫桿的接頭,既不在同一跨內,也不在同一步距內。立桿與橫桿固定時,杉槁大頭一側伸出立桿300mm。水平及斜向接桿,小頭應壓在大頭上邊。

9、為了使接長后的立桿重心在一條垂直線上,接頭的方向應相互錯開,如果第一個接頭在左側,第二個接頭放在右側,第三個接頭又要放在左側,依此類推。而且應大頭朝下,小頭朝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如果桿子不直,將其彎曲部分面向架子的縱向上方,不要彎向里面或外邊。大橫桿綁扎在立桿外側,力求做到平直;

10、遞桿(拔桿)上下、左右操作人員應協調配合,拔桿人員應注意不碰撞上方人員和已綁好的桿子,下方遞桿人員應在上方人員中接住桿子呼應后,方可松手。

11、遇到兩根交叉必須綁扣,綁扎材料,可用扎綁繩。如使用鉛絲嚴禁碰觸外電架空線。鉛絲扣不得過松、過緊,應使4根8號鉛絲敷實均勻受力,采用平插十字扣綁扎方式,擰扣以一扣半為宜,鉛絲綁扎要牢固。并將鉛絲末端彎貼在杉槁外皮,不得外翹。外漏出鉛絲用絕緣膠布包住,防止觸電和傳電等危險事故。

12.防護架頂部間距5m交錯設置彩旗和36v低壓彩燈,起警示作用。

13、防護架頂搭設兩道安全防護頂蓋,滿鋪一道50mm厚,300mm寬木板;一道密目網,以便在頂部保護高壓線。頂蓋寬A段4.5m,B段為8m-12m,長度:A段169米,B段約62米(見高壓線防護平面圖)。距上部最近一根高壓線的距離約為1.7m。確保整個腳手架體系有個很好的絕緣性能。高壓線防護腳手架兩側均用大眼水平安全防護網封嚴、封牢,以便在側面保護高壓線。

14、在高壓線防護架處設置足夠的干粉滅火器。

15、在圍護腳手架距地面3米高處,每隔5米間距掛設嚴禁煙火、禁止攀登、禁止拆改等警示牌。

四、安全組織保證體系圖

五、安全施工組織措施

1.成立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安全主管為副組長,建立包括項目各專業工長、施工作業隊班組長的安全職能體系。

2.制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該制度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政策法規、條例和標準,參加施工的管理人員和工人都必須嚴格執行。

3.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對防護架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派專人整改落實。

六、安全注意事項

1.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思想,通過經常性的教育使施工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方針。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僅要注意本人的安全,更要注意周圍其它人員的安全。

2.加強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的安全“三寶”使用要求。嚴禁在高壓線附近拋丟材料、工具及廢棄物等。

3.塔吊的設置及使用必須嚴格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設置防護罩,限位裝置及漏電保護裝置等安全防護設備必須齊全、有效,并按照各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要求與有關規定進行保養與維修,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禁止無證人員操作,操作時要隨時注意高壓線。塔吊作業時控制回轉半徑和回轉角度,不得在1#樓西側及10#樓結構西側和北側吊運材料和機具等物品。信號工要配合塔吊司機工作,指揮塔吊司機做到安全運行,離開高壓電線、現場架空電纜線等危險設施。

4.現場施工用電嚴格遵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及要求進行布置與架設,并定期檢查。制定防火措施,嚴禁隨意動用明火。加強施工現場消防管理,消防設施配備齊全,安置位置符合消防要求,并定期檢查,保證消防器材處于完好有效狀態。

5.夜間和雨期嚴禁在高壓線附近施工。

6.架子工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項:

a)防護架搭設和拆除人員必須持有上級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

b)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操作時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穿防滑鞋,超過2米作業必須掛安全帶。

c)搭設作業時作好自我保護,防止在防護架上打鬧、嬉戲、抽煙等事故。

d)腳手板要鋪設平穩,綁扎牢固,不得有探頭板。

e)架子上的作業人員作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桿件失橫。

f)作業人員佩帶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

g)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掉落傷人。

h)每次收工前要將架子上的所有桿件、材料搭設完畢,不要存放在架子上,不用的要及時傳下。

i)在搭設防護架時要作好安全警示標志,防止行人和車輛在搭設區域內通過。

j)防護架搭設完畢后要求安全員進行安全檢查,核對是否達到方案的技術要求,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出據書面整改文字,并對施工隊伍進行安全交底。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提請項目經理部工程部、技術部的負責人共同進行驗收,并在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k)使用期間,安全員要定期檢查,架子隊也要定期對防護架進行安全維護,配合安全員作好檢查工作。對存在隱患及時解決,并做好檢查記錄,對整改項目明確用文字表述清楚。

l)拆除要求:自上方開始拆除,不得觸動高壓電線;桿件向下傳遞,不得拋擲;由兩人協同作業,避免單人作業時出現事故;松開的綁扎絲要立即撤下,不得松掛在架子上。

m)搭設、拆除腳手架距離高壓線2米時,必須向供電局申請停電后,方可施工。

篇2:塔吊臨近高壓線安全防護措施

一、概況

某工程位于兩條交通要道交叉口西南角,受施工場地條件限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本工程平面形狀、建筑總高度及施工總平面圖布置,本工程采用的2臺QTZ―60t·m自升式塔吊(1#塔吊、2#塔吊)只好安裝在本工程車間1北側,塔身中心距建筑物4.5米處,該塔吊工作高度約35m,起重臂回轉半徑50m,其首次安裝高度約18米。

二、現狀分析

2臺塔吊塔址確定后,在塔機作業區內,2臺塔吊東西相鄰,距離塔吊北側約45米處有一路高壓線(東西走向),高壓線桿高度約為10m。由于東西向的高壓線均處于2臺塔吊的塔臂回轉半徑(前端5米左右)的覆蓋范圍之內,高壓線路距離塔吊初次安裝的垂直距離約5米。塔機安裝能滿足國標(GB5144-85)規范的規定,但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第一部分高壓線防護要求:在建工程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不小于4~6m。第3.1.4規定,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另外,在塔吊伸臂旋轉范圍內,如突遇停電,又刮起大風的特殊情況下,若塔吊正處在正常運行過程中,旋轉機構因停電又不能立即采取制動措施;由于受風標效應的影響,伸臂繼續隨風向而旋轉,極有可能造成吊索或吊物碰觸高壓線路的危險。為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可行的防護措施。為了安全生產和塔吊的安全運行,確保正常供電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項目部特組織專項科研小組進行技術攻關,經反復研究討論,制定了一套綜合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以防接觸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方案措施確定與實施

(一)嚴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壓線路方向的南半區施工區域的230O安全區范圍內進行吊運作業(見圖1)。并且在旋轉機構270O處設置超限制動裝置,在230O與270O之間的東北向各20O范圍內作為警戒區,非特殊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及項目經理批準,塔吊伸臂不得隨意進入禁止區,并采取嚴格監視與控制措施,司機在起重臂運轉臨近警戒區時,必須提前減速,一檔微動,并有效制動和嚴禁吊運超過4m長的物料。

(二)塔吊作業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加大時,塔吊司機應立即迅速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的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由旋轉,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其大臂及吊鉤上升高度只要脫離了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就不會發生觸電事故,也不會造成塔吊在刮大風時,因強行制動旋轉機構而以致損傷設備或造成倒踏事故。

(三)安全作業區作業區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督。

(四)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的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的吊、裝、運高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伸長長度為大臂上45米刻度標記范圍內(見圖3),吊鉤在吊起物料后,吊鉤盡量提高到最高能運行的高度,待到具體下放位置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的距離尺寸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五)嚴格塔吊的調運操作,由于2臺塔吊北側為柯北大道,行人較多,塔吊應盡量減少柯北大道一側吊臂運行;平時塔吊回轉時起吊鉤的高度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下班后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做好檢查,吊鉤、鋼絲繩的回收位置也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見圖2)。

(六)及時提前做好塔吊附墻,施工至地上結構三層時,進行塔吊的附墻,并將塔吊一次性升高至35米,保證足夠的距離,避免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七)設置高壓靜電釋放裝置和防護設施。

1.沿起重臂、平衡臂及塔冒敷設一根4mm2的銅芯呈環行聯結并可靠接地(可連接避雷裝置);每臺塔吊接地點不得少于2處(亦可與基礎主筋焊接),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Ω。

2.)電工跟蹤監測塔吊靜電,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如出現靜電,在吊鉤上做一絕緣套,并定期更換。

(八)在塔吊駕駛室的臺面配備高壓絕緣墊,所有電器裝置保持絕緣良好。

(九)對塔吊的設備電氣裝置進行檢查,使用五芯電線,做到電源線路和電氣裝置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動力與單相(照明)控制開關分設;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使其能起應有的作用。

(十)嚴格做好物料的吊、運、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墜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轉運行臨近高壓線警戒區時,應加倍謹慎小心。

(十一)嚴格對塔機進行日常的檢查驗收,并對塔吊司機、指揮人員、掛鉤工、電工及涉及到塔吊使用的操作工人就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操作,塔吊作業信號、手勢、旗語,多塔作業和預防高壓線等進行專門安全技術交底和培訓,使其達到密切配合、熟練操作,與此同時,嚴格崗位責任制,落實到操作責任人,做到萬無一失。

(十二)群塔運行控制。

1.兩相鄰塔吊塔機機身的高度必須有高度差,且回轉不得碰及相鄰塔機吊運(兩塔吊布置有足夠機身間隙距離避免兩機身相碰)。

2.低塔讓高塔:低塔機在轉臂前,應觀察高塔機的運行情況后再運行。

3.動塔讓靜塔:在兩塔機塔臂交叉區域作業時,在一塔機塔臂無回轉、小車無行走、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機塔臂有回轉或小車行走時,動塔應避讓靜塔機。

4.輕車讓重車:兩塔機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

四、其它注意事項

(一)各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

(二)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臂按順風向停置。

(三)為確保工程進度與塔機安全,各塔機確保24h有塔機司機值班,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應急整改,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四)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

(五)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未經現場安全員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

(六)現場指揮語言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錯誤。

(七)指揮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的塔機編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

(八)加強塔吊的日常管理,各塔機實現合理使用、安全作業,發揮塔機的最大效能,滿足施工進度需要,做到總體協調,需制定一系列有關塔吊的規章制度、明確各人員的職責以便管理。

篇3:塔吊臨近高壓線的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1、根據現場情況搭設高壓線防護架,高壓線防護架低部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高度6m,6m以上采用毛竹腳手架搭設,高度6米(高出外電架空線2米),長度約25米(按現場塔吊工作半徑確定)。毛竹立桿間距1.5~1.8米,橫距1.5米。底步高度4.8米,從第二步起,每步高度1.8米。總高度12米。

2、嚴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壓線路方向的北半區施工區域的2300安全區范圍內進行吊運作業。并且在旋轉機構2700處設置超限制動裝置,在2300與2700之間的東北向各200范圍內作為警戒區,非特殊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及項目經理批準,塔吊伸臂不得隨意進入禁止區,并采取嚴格監視與控制措施,司機在起重臂運轉臨近警戒區時,必須提前減速,一檔微動,并有效制動和嚴禁吊運超過4m長的物料。

3、塔吊作業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加大時,塔吊司機應立即迅速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的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由旋轉,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其大臂及吊鉤上升高度只要脫離了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就不會發生觸電事故,也不會造成塔吊在刮大風時,因強行制動旋轉機構而以致損傷設備或造成倒踏事故。

4、安全作業區作業區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督。

5、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的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的吊、裝、運高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伸長長度為大臂上45米刻度標記范圍內,吊鉤在吊起物料后,吊鉤盡量提高到最高能運行的高度,待到具體下放位置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的距離尺寸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6、嚴格塔吊的調運操作,由于塔吊安裝在道路北側,行人較多,平時塔吊回轉時起吊鉤的高度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下班后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做好檢查,吊鉤、鋼絲繩的回收位置也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

7、及時提前做好塔吊附墻,施工至地上結構三層時,進行塔吊的附墻,并將塔吊一次性升高,保證足夠的距離,避免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8、設置高壓靜電釋放裝置和防護設施。

a.沿起重臂、平衡臂及塔冒敷設一根4mm2的銅芯呈環行聯結并可靠接地(可連接避雷裝置);每臺塔吊接地點不得少于2處(亦可與基礎主筋焊接),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Ω。

b.電工跟蹤監測塔吊靜電,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如出現靜電,在吊鉤上做一絕緣套,并定期更換。

9、在塔吊駕駛室的臺面配備高壓絕緣墊,所有電器裝置保持絕緣良好。

10、對塔吊的設備電氣裝置進行檢查,使用五芯電線,做到電源線路和電氣裝置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動力與單相(照明)控制開關分設;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使其能起應有的作用。

11、嚴格做好物料的吊、運、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墜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轉運行臨近高壓線警戒區時,應加倍謹慎小心。

青海廣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