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區電纜工程作業指導書
一、?工程概況及工程量
1.1工程概況
嘉峪關西戈壁5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光伏區安裝工程,該光伏電站位于嘉西光伏工業園區,距嘉峪關30公里交通方便,光伏電站地形平坦,施工方便。光伏區共分50個區,50臺箱變,100臺逆變器,將光伏區的太陽能發出的直流變為交流匯集至升電站。
1.2、工程量
1.2.1、電纜線路工程1739.5KM。
二、編制依據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
《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1996)。
光伏區電纜敷設施工圖
三、作業前的條件和準備
3.1、技術準備
3.1.1、將圖紙中存在問題進行匯總,進行圖紙的內部會審。由監理組織業主、設計、施工單位就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圖紙會審,解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
3.1.2、由專業工程師向施工班組技術、質量、安全、環境及施工進度計劃交底。
四、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工藝
4.1、電纜敷設:
4.1.1、電纜敷設準備
(1)配合業主及設計院復核電纜敷設路徑,清理電纜槽盒及砼管內的雜物和積水;
(2)根據業主工程進度要求編制相應的電纜敷設計劃;
(3)準備電纜敷設的工器具,并認真進行安全檢查,保證工器具符合安全規范的要求;
(4)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代施工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4.1.2、電纜盤裝卸
①裝卸電纜盤采用吊車,電纜盤在車上運輸時,將電纜盤放穩并牢靠的固定,電纜盤邊應墊塞好,防止電纜盤晃動、互相碰撞或傾倒。電纜盤不允許平臥裝車。卸車時,嚴禁將電纜盤從運輸車上直接推下,裝卸電纜盤時嚴禁幾盤同時吊裝。
②電纜盤在地面上滾動時必須控制在小范圍內,滾動時方向必須按照電纜盤側面上所示方向(順著電纜的纏緊方向)。
4.1.3、電纜溝及槽盒施工
(1)復測電纜路徑及長度,若復測長度和設計提供數據不符,應報告業主、設計單位核對;
(2)復測無誤的電纜槽盒并作好標記路徑;
(3)復測無誤的電纜溝用白灰撒線標記路徑;
4.1.4、電纜敷設
電纜敷設主要采用人力敷設牽引繩機械牽引電纜進行施工。
(1)電纜牽引頭(套)的準備與連接:
①電纜敷設前設置電纜牽引頭,其作用為:電纜在施放過程中,為電纜端部的密封套;為牽引電纜導體的過渡件;
②電纜牽引頭在使用前應在短段電纜上做拉力試驗,以免在牽引時滑脫或斷裂;
③先從電纜盤上牽引出一段電纜,將其端部抬起比鄰近電纜高出0.5米,用合格的電纜清洗劑清洗電纜牽引頭各部件;
④除去電纜的原有封帽,用合格的電纜清潔劑清洗電纜端部,套上牽引套,并在頂端上加上帽罩。
(2)電纜展放
①檢查到貨電纜型號、規格、盤纜長度、出廠合格證、試驗資料、開箱證明(監理在場)等。確認無外傷(表面層無損傷),盤纜無撞傷痕跡后,則盤纜置放于地面上(在放纜前用千斤頂放置于放纜架上);
②清理電纜溝:無積水、無磚石、無砼塊、無垃圾、無可能損傷電纜皮的鐵件;將牽引鋼繩與電纜用旋轉連接器連接,防止牽引過程中電纜扭轉;
③在電纜溝旁敷設牽引鋼繩,并按規范要求纏繞在機動絞磨上;
④盤纜在架上,出纜方向,支架應牢固可靠,具有足夠承拖能力,且轉動自如;
⑤每1.5米設置一個電纜滑車減少摩擦力,轉向電纜滑車必須設置牢固;
⑥牽引繩和電纜連接處,應裝設置防扭器件,且應牢固連接。在連接點處,在整個牽引放纜過程中至少應有2人以上跟蹤前進,及時處理放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敷纜指揮應持通信器具,隨時指揮放纜啟停;
⑦放纜通信必須可靠,若為對講機,則事先應充足電能,頻率統一并且應就位試通話,證實聯系順暢后,方可進行放纜;
⑧電纜運抵現場后要與當地派出所聯系掛號,未帶電前晝夜設人看守,嚴防盜竊破壞。
4.1.5、敷設電纜施工要求
(1)檢查電纜應無損傷,絕緣良好。電纜的敷設環境溫度應敷設應符合圖紙設計和要求。在放置電纜前應檢查纜溝、工井內無積水,無雜物;穿管暢通無毛刺,管口設喇叭口;
(2)檢查支放電纜盤的支架應堅固,穩定性好。制動裝置應可靠。在電纜出盤處有專人檢查電纜外表的完好性;
(3)電纜敷設時,電纜從電纜盤上端引出,采取措施防止電纜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等情況發生;
(4)在牽引頭或鋼絲網套與牽引鋼纜之間裝旋轉連接器;
(5)并嚴格控制拉力,設置張力計,不準大于制造廠商的要求;
(6)電纜敷設時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統一信號和行動,使用對講機保持信號聯絡暢通,各部位監護人應認真負責,發現問題及時向指揮人員匯報,采取果斷措施,保證電纜敷設安全。在放纜過程中如發生意外情況,必須及時通報,不得隱瞞;
(7)電纜敷設注意電纜端頭的防潮處理。電纜敷設完,掛好正規電纜牌,將電纜管口及電纜孔洞封堵嚴密。及時做好電纜耐壓試驗。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1?文明施工
操作工人進場,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定期開展現場安全檢查工作。機電設備必須專人操作,操作時必須遵守操作規程,特殊工種(電工、焊工、機操工等)及小型機械操作工必須持證上崗。
5.2、文明施工措施
a)治安保衛: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施工隊伍進駐后,成立現場治安管理小組,并與甲方配合,杜絕不良的治安事件的發生。
b)強化文明施工的教育工作:開工前,對職工文明施工知識培訓,制定文明施工細則,使參與施工的職工遵紀守法,舉止文明。
c)加強項目管理,促進文明施工:施工中的場容場貌、料具管理、環境控制、綜合治理等方面有專人負責,采取“標準明確,責任到人”的管理目標責任制,將文明施工落實到實處。
篇2:無鹵低煙阻燃耐火電纜技術規范
1.總則
1.1本技術規范是為用戶工程提供額定電壓0.6/1kV交聯聚乙烯絕緣無鹵低煙阻燃電力電纜而作的規定。
1.2本規范規定了供貨方遵循的標準、電纜的技術要求、試驗、包裝及儲運。
1.3供方提供的0.6/1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均通過型式試驗和鑒定,并經長期實踐運行證明產品質量優良、安全可靠。
1.4本技術規范是合同的主要技術文件之一,與合同具有同等的效力。
2.執行標準
GB/T3048《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
GB/T6995《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
GB/T8170《數字修約規則》
GB50217《電力電纜工程設計規范》
JB/T8137《電線電纜交貨盤》
GB/T3956《電纜的導體》
GB/T19216《在火焰條件下電纜或光纜的線路完整性試驗》
GB/T18380《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GB/T12706《額定電壓1~3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
GB/T17650《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
GB/T2951《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GB/T17651《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
3.使用條件
3.1運行條件
系統標稱電壓U0/U0.6/1kV
系統最高運行電壓Um1.2kV
系統頻率50Hz
系統接地方式中性點不直接接地系統或小電阻接地或消弧圈接地
3.2運行要求
電纜導體的額定運行溫度90℃
短路時電纜導體的最高溫度250℃
短路時間不超過5s
電纜彎曲半徑單芯:無鎧裝類電纜不小于20倍的電纜外徑
多芯:無鎧裝類電纜不小于15倍的電纜外徑
3.3運行環境條件
海拔高度:≤1000m
環境溫度-15℃~+45℃
相對濕度≤80%
3.4敷設條件
敷設環境有直埋、溝槽、排管、溝道、橋架等多種方式。
敷設時最低環境溫度在0℃。
4.技術條件
4.1導體
4.1.1導體采用符合GB/T3956的規定的1類導體(1-6mm2)或2類導體(10mm2及以上),其中多芯大截面(70mm2及以上)電纜其導體允許采用異形結構。
4.1.2導體表面光潔、無油污、無損傷屏蔽及絕緣的毛刺、銳邊,無凸起或斷裂的單線。
4.2耐火層(耐火電纜)
4.2.1導電線芯繞包耐火絕緣層。
4.2.2耐火層由標稱厚度為0.14mm的有機硅玻璃云母帶在導體上重疊繞包,以保證其耐火性能。
4.2.3耐火繞包平整、緊密、節距均勻。
4.2.4繞包后的耐火層滿足工頻電壓2000V的火花檢驗(中間檢查)的要求。
4.3絕緣
4.3.1絕緣采用硅烷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
4.3.2絕緣標稱厚度符合GB/T12706.1的要求,絕緣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規定的標稱值,絕緣任一點最薄點的測量厚度不小于標稱值的90%-0.1mm。
4.4成纜(多芯電纜)
4.4.1電纜成纜的填充材料采用與絕緣溫度等級相適應的材料(按需),并采用相應包帶進行扎緊,以保證電纜成纜后纜身外形圓整。
4.5非金屬外護套
4.5.1護套采用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護套料,表面光潔、圓整,其厚度和性能應符合GB/T12706.1的規定。
4.5.2外護套表面緊密,其橫斷面無肉眼可見的砂眼、雜質和氣泡以及未塑化好和焦化等現象。
4.6電纜標志
4.6.1電纜絕緣線芯識別標志應符合GB/T6995的規定。
4.6.2成品電纜的護套上應有制造廠名、產品型號和額定電壓的連續標志,前后兩個完整連續標志間的距離應小于500mm,標志應字跡清楚,容易辨認、耐擦。
5.產品特點
5.1電纜應滿足低煙、無鹵、阻燃的要求。
5.2電纜燃燒時的低煙性能應能滿足在GB/T17651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燃燒時產生的煙濃度其最小透光率不小于60%。
5.3電纜的無鹵性能應滿足在GB/T17650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燃燒時產生的鹵酸氣體逸出量不大于5mg/g。
5.4電纜燃燒時逸出氣體的PH值和導電率測試按GB/T17650的規定,PH值不小于4.3,導電率不大于10μs/mm。
5.5電纜燃燒時的阻燃性能應能滿足GB/T18380規定的成束電纜垂直燃燒試驗。
6.試驗
6.1電纜在制造、處理、試驗、檢驗過程中,買方有權監造和見證,賣方不得拒絕,買方的此行為不免除供方對產品質量的責任。
6.2在出廠和抽樣試驗前15天,賣方通知買方見證,買方應在10天內予以答復,如買方放棄見證,則賣方把所做的試驗以試驗報告的形式提交給買方。
6.3出廠試驗
每批電纜出廠前,按本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出廠試驗。出廠試驗報告附在電纜盤上外。
6.3.1導體直流電阻試驗
導體直流電阻試驗在每一電纜長度所有導體上進行測量,符合GB/T3956的規定。
6.3.2交流電壓試驗
在每一導體和金屬屏蔽之間施加工頻電壓3.5kV,時間為5分鐘,不發生擊穿。
6.4型式試驗
供方提供的產品系列均已通過國家相關質量檢測部門的型式試驗和主管部門的產品鑒定。
7.包裝儲運
7.1產品由供方的檢查部門檢查合格后方可出廠,每個出廠的包裝件上附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保書,產品試驗報告和安裝使用說明書。
7.2電纜包裝在符合JB/T8137規定要求的電纜盤上交貨,電纜盤能經受所有在運輸、現場搬運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電纜盤能承受在安裝或處理電纜時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會損傷電纜及盤本身,電纜端頭可靠密封。
7.3每一交貨盤上將標明:廠名或商標、電纜型號及規格、長度、毛重、正確旋轉方向及制造年月和標準編號。
7.4交貨長度
7.4.1電纜的交貨長度不小于100mm,允許長度不小于20m的短段電纜交貨,其數量不超過交貨長度的10%。
7.4.2允許根據雙方協議長度交貨。
7.4.3長度計量誤差應不超過±0.5%。
篇3:電纜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制度
電纜股份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公司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實現公司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在促進公司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審計法》、《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工作指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內部機構的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所有業務環節所進行的內部審計工作。
第三條本制度所稱內部審計,是指公司內審部或人員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制度的規定,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等開展的一種評價活動。
第四條本制度所稱內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實現以下基本目標的一系列控制活動: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相關規定;(二)遵循企業的發展戰略;(三)提高公司經營的效率和效果;(四)確保財務報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實、可靠和完整;(五)保障資產的安全完整;第五條內審部具有獨立性,在工作中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部門或個人的干涉。公司及各內部機構應當配合內審部依法履行職責,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不得妨礙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
第六條內審部可以接受公司監事會委托進行審計,并向監事會報告工作。第二章機構設置與一般規定第七條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制定審計委員會工作細則。
審計委員會全部由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占半數以上,并擔任召集人,其中至少一名獨立董事為會計專業人士。
第八條公司設立內審部,負責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情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
內審部在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指導下獨立開展審計工作,對審計委員會負責,向審計委員會報告工作。
第九條內審部應配備具有必要專業知識的審計人員,專職人員不少于三人,必要時可聘請專家和相關技術人員。
內審部負責人必須專職,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提名,董事會任免,公司及所屬子公司的財務部門負責人不得擔任內審部負責人。
公司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披露內審部負責人的學歷、職稱、工作經歷、與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等情況。
第十條內審部應當保持獨立性,不得置于財務部的領導下,也不得與財務部合署辦公。
第十一條內部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內部審計人員。
第十二條公司內部審計實行回避制度,與所審計事項有牽連或親屬關系的人員不得參與相關事項的內部審計工作。
第十三條內部審計人員應當依照法規及公司有關制度審計,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勤奮工作,做到獨立、客觀、公正、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保守秘密。
第十四條公司的經營規劃、財務計劃、會計報表或者其他相關資料應當按照內審部的要求及時提供給審計人員,保證其充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審計人員對于接觸到的尚未公開披露的信息,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公司相關制度的要求承擔保密責任。
第十五條內審部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應當列入公司預算,并由公司予以保證。第三章內審部的職責與權限第十六條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在指導和監督內審部工作時,應當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一)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
(二)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審議內審部提交的工作計劃和報告等。
(三)至少每季度向董事會報告一次,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內部審計工作進度、質量以及發現的重大問題。
(四)協調內審部與會計師事務所等外部審計單位之間的關系。
第十七條內審部應當履行以下主要職責是:
(一)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和評估。
(二)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的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經濟資料,以及所反映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計,包括但不限于財務報告、業績快報、自愿披露的預測性財務信息等。
(三)協助建立健全反舞弊機制,確定反舞弊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并在審計過程中合理關注和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
(四)至少每季度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一次,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內部審計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內部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五)內審部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前兩個月內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提交次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兩個月內向審計委員會提交年度內部審計工作報告。
年度工作計劃應當將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務等重要事項作為的必備內容。
(六)內審部應當以業務環節為基礎開展審計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和實施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七)審計工作應當涵蓋公司經營活動中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所有業務環節,包括但不限于:銷貨及收款、采購及付款、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資金管理、投資與融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務管理等。
(八)積極與外部審計機構溝通,配合其對本公司及下屬公司進行年度審計及其他事項審計。
第十八條內審部還具有以下職權:
(一)對公司財務計劃、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情況,與財務收支相關的經費活動及公司經濟效益,財務管理內控執行情況,公司資金和財產管理情況,專項資金的提取、使用情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二)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建工程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三)對公司重大合同的執行情況、存在問題進行內部審計監督;(四)對公司部門經理級別以上人員的離任、調崗及其任職期間的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五)對與公司經濟活動有關的特定事項,向公司有關部門和特定個人進行專項審計;第十九條內部控制審查和評價范圍應當包括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
內審部應當將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有效性作為檢查和評估的重點。
第二十條內審部對審查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督促相關責任部門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間,并進行內部控制的后續審查,監督整改
措施的落實情況。
內審部負責人應當適時安排內部控制的后續審查工作,并將其納入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第二十一條內審部在審查過程中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重大風險,應當及時向審計委員會報告。
審計委員會認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重大風險的,董事會應當及時向深圳證券交易所報告并予以披露。公司應當在公告中披露內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或重大風險、已經或可能導致的后果,以及已采取或擬采取的措施。第二十二條內審部應當在重要的對外投資事項發生后及時進行審計。在審計對外投資事項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對外投資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二)是否按照審批內容訂立合同,合同是否正常履行;(三)是否指派專人或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研究和評估重大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并跟蹤監督重大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四)涉及委托理財事項的,關注公司是否將委托理財審批權力授予公司董事個人或經營管理層行使,受托方誠信記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指派專人跟蹤監督委托理財的進展情況;(五)涉及證券投資事項的,關注公司是否針對證券投資行為建立專門內部控制制度,投資規模是否影響公司正常經營,資金來源是否為自有資金,投資風險是否超出公司可承受范圍,是否使用他人賬戶或向他人提供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獨立董事和保薦人(包括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下同)是否發表意見(如適用)。
第二十三條內審部應當在重要的購買和出售資產事項發生后及時進行審計。在審計購買和出售資產事項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購買和出售資產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二)是否按照審批內容訂立合同,合同是否正常履行;(三)購入資產的運營狀況是否與預期一致;(四)購入資產有無設定擔保、抵押、質押及其他限制轉讓的情況,是否涉及訴訟、仲裁及其他重大爭議事項。
第二十四條內審部應當在重要的對外擔保事項發生后及時進行審計。在審計對外擔保事項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對外擔保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二)擔保風險是否超出公司可承受范圍,被擔保方的誠信記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是否良好;(三)被擔保方是否提供反擔保,反擔保是否具有可實施性;(四)獨立董事和保薦人是否發表意見(如適用);(五)是否指派專人持續關注被擔保方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第二十五條內審部應當在重要的關聯交易事項發生后及時進行審計。在審計關聯交易事項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否確定關聯方名單,并及時予以更新;(二)關聯交易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審議關聯交易時關聯股東或關聯董事是否回避表決;(三)獨立董事是否事前認可并發表獨立意見,保薦人是否發表意見(如適用);(四)關聯交易是否簽訂書面協議,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是否明確;(五)交易標的有無設定擔保、抵押、質押及其他限制轉讓的情況,是否涉及訴訟、仲裁及其他重大爭議事項;(六)交易對手方的誠信記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是否良好;(七)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是否已按照有關規定對交易標的進行審計或評估,關聯交易是否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第二十六條內審部對募集資金的存放與使用情況應當每季度進行一次審計,并對募集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發表意見。
審計募集資金使用情況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募集資金是否存放于董事會決定的專項賬戶集中管理,公司是否與存放募集資金的商業銀行、保薦人簽訂三方監管協議;(二)是否按照發行申請文件中承諾的募集資金投資計劃使用募集資金,募集資金項目投資進度是否符合計劃進度,投資收益是否與預期相符;(三)是否將募集資金用于質押、委托貸款或其他變相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投資,募集資金是否存在被占用或挪用現象;(四)發生以募集資金置換預先已投入募集資金項目的自有資金、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等事項時,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獨立董事、監事會和保薦人是否按照有關規定發表意見(如適用)。
第二十七條內審部應當在業績快報對外披露前,對業績快報進行審計。
在審計業績快報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一)是否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二)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是否合理,是否發生變更;(三)是否存在重大異常事項;(四)是否滿足持續經營假設;(五)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或重大風險。
第二十八條內審部在審查和評價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公司是否已按照有關規定制定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及相關制度,包括各內部機構的信息報告制度;(二)是否明確規定重大信息的范圍和內容,以及重大信息的傳遞、審核、披露流程;(三)是否制定未公開重大信息的保密措施,明確內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圍和保密責任;(四)是否明確規定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事務中的權利和義務;(五)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存在公開承諾事項的,公司是否指派專人跟蹤承諾的履行情況;(六)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及相關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第二十九條內審部在審計過程中擁有以下權限:
(一)提請召開與審計有關的工作會議;
(二)根據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有權隨時調閱或要求有關部門按時報送或提供計劃、預算、報表和有關文件資料等,審核有關的報表、憑證、賬簿、預算、決算、合同、協議,現場勘查實物,檢測財務會計軟件以及物流軟件等管理軟件,查閱有關文件和資料等;(三)對審計涉及的有關事項,向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調查并索取材料;(四)根據工作需要列席有關例會和參加經營會議。
(五)要求被審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審計工作底稿上簽署意見,對有關審計事項寫出書面說明材料。
(六)出具審計意見書或審計決定書,對被審部門提出改進管理的建議,并檢查采納審計意見和執行審計決定的情況。
(七)對正在進行的嚴重違反財經法規、公司規章制度或嚴重失職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行為,有權做出制止決定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
(八)追繳被審部門或個人違法違規所得和被侵占的公司資產,并建議有關部門對違反財經法紀和嚴重失職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部門和個人追究責任。
(九)對拖延、推諉、阻撓、刁難和拒絕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權采取封存帳冊、凍結資產等臨時措施,下達追究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責任的意見書。
第三十條根據審計結果,內審部具有下列處理權:
(一)責令限期按照有關規定上繳應當上繳的收入和費用;(二)責令限期退還違法所得;(三)責令退還被侵占的公司資產;(四)沖轉和調整有關賬目;(五)根據審計結論必須做出處理的其他權限。
第四章審計工作程序
第三十一條內審部根據公司年度計劃和發展需要,按照審計委員會的要求,確定年度審計工作重點,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報公司審計委員會批準后實施,年度結束后向審計委員會提交審計工作報告。
內審部可對與公司經濟活動有關的特定事項,向公司有關部門或個人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并向董事會報告審計調查結果。
內審部在實施項目審計時,發現被審計部門或個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應在第一時間向審計委員會報告。
第三十二條審計項目的立項,由內審部負責人確定,或由公司相關部門、分公司、下屬子公司提出報內審部負責人批準。
審計項目確定后,其實施工作計劃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審計項目名稱;
2、審計目的和范圍;
3、審計主要方式和步驟;
4、審計工作組的成員構成及其分工;5、其他應事先明確的內容。
第三十三條審計項目立項后,由負責審計的人員制定審計工作方案報內審部負責人批準,并應當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單位或個人送達審計通知書(特殊審計項目除外)。通知書內容應包括:
1、被審計單位或部及項目名稱;
2、審計范圍、內容和時間;
3、對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的要求;
4、審計機構的其他工作要要求。
第三十四條審計主要步驟:通過核對財務會計帳簿、報表、憑證及相關的各類資料,查核實物,調查訪問有關單位和人員等方法,核實有疑問的事項,編寫審計工作底稿,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有審計工作底稿上簽署明確意見。
審計過程中,要按規定的格式編制工作底稿和取證簽證單,并保證其真實性,工作底稿應備查和存檔。
第三十五條審計終結后,應在15日內出具審計報告。被審計者應當自接到審計報告之日起10日內,將其書面意見送交內審部,被審計者未提出書面意見,視為對審計報告無異議。審計機構應將審計報告附被審計單位書面意見一并報送公司,經審計核準的審計報告是下達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的有效依據。
《審計報告》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審計時間、內容、范圍、方式;
(二)被審計單位或個人的基本情況;
(三)通過審計揭示的有關事實,包括主要業績和發現的問題;(四)對審計事項的評價。概述已審計項目內容,對已審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風險性、效益性及內控制度等進行評價。
(五)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規定和命令,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責任界定,提出糾正、改進意見和建議;對違規違紀行為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六條《審計處理決定》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審計內容、范圍、方式和時間;
(二)審計報告認定的被審計者違規違紀的行為事實;(三)對違規違紀行為的定性,作出處理、處罰決定及其依據;(四)需要進行整改的事項;(五)處理、處罰決定執行的期限和要求。
第三十七條審計報告和審計處理決定送達被審計單位后,被審計單位必須執行審計決定。被審計者對審計報告和審計處理決定如有異議,可向內審部負責人提出,內審部負責人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其他內部審計人員復審。但未作出新的審計處理決定之前,不停止審計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三十八條審計機構對重要的審計項目,應實行后續審計。后續審計主要檢查被審計單位按審計意見改進工作和執行審計決定的情況。
第五章信息披露
第三十九條內審部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施適當的審查程序,評價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并至少每年向審計委員會提交一次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審計委員會應當根據內審部出具的評價報告及相關資料,對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出具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二)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異常事項及其處理情況(如適用);(三)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及其實施的有關措施;(四)上一年度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異常事項的改進情況(如適用);(五)本年度內部控制審查與評價工作完成情況的說明。
公司董事會應當在審議年度報告的同時,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形成決議。監事會和獨立董事應當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發表意見,保薦人應當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進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意見。
第四十條公司在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審計的同時,應當至少每兩年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一次內部控制鑒證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另有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四十一條如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出具非無保留結論鑒證報告的,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應當針對鑒證結論涉及事項做出專項說明,專項說明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鑒證結論涉及事項的基本情況;
(二)該事項對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程度;(三)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該事項的意見;(四)消除該事項及其影響的具體措施。
第四十二條公司應當在年度報告披露的同時,在指定網站上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鑒證報告(如有)。
第六章審計檔案管理
第四十三條內部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應當具備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將獲取審計證據的名稱、來源、內容、時間等信息清晰、完整地記錄在工作底稿中。
第四十四條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編制與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并在審計項目完成后,及時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分類整理并歸檔。
第四十五條公司內審部對辦理的審計事項必須建立審計檔案,按照規定管理。對審計工作底稿、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整改落實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至少保存十年。
第四十六條審計檔案管理范圍:
(一)審計通知書和審計方案;
(二)審計報告及期附件;
(三)審計記錄、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證據;
(四)反映被審計單位和個人業務活動的書面文件;(五)總經理對審計事項或審計報告的指示、批復和意見;(六)審計處理決定以及執行情況報告;(七)申訴、申請復審報告;(八)復審和后續審計的資料;(九)其他應保存的資料。第四十七條內部審計資料未經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同意,不得泄露給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查閱審計檔案或者要求出具審計檔案證明的須按規定辦理查閱手續。
第七章監督管理與違規處理
第四十八
條公司應當建立內審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考核,以評價其工作績效。
如發現內部審計工作存在重大問題,公司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處理相關責任人,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四十九條內審部對遵守財經法紀、經濟效益顯著的部門和認真維護財經法紀的個人,可提出表彰和獎勵的建議。
第五十條公司及相關人員違反本審計制度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部門和個人,根據情節輕重,由公司董事會給予處分并追究經濟責任,或提請有關部門處理:
(一)拒絕或者拖延提供與審計有關的資料;
(二)阻撓審計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抗拒、破壞監督檢查的;(三)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四)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五)拒不執行審計意見書或審計結論和決定的;(六)打擊報復審計工作人員和檢舉人的。
上述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審計制度,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審計人員,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一)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
(二)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職守、造成審計報告嚴重失真的;
(四)泄露被審公司商業秘密的。第八章附則第五十二條本制度未盡事宜,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執行;本制度如與國家日后頒布的法律、法規或經合法程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抵觸的,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三條本制度由董事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五十四條本制度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實施,修改亦同。
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