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既有建筑物加層結構加固連接施工工藝

既有建筑物加層結構加固連接施工工藝

2024-07-12 閱讀 8540

【摘要】文章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學習,探討了既有建筑加層結構加固連接施工技術,對其技術特點、適用范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質量、安全環境保護及效益方面,均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健詞】既有建筑物;加層結構;加固連接;施工既有建筑物加層結構加固連接施工技術相比拆舊樓重建有著明顯的優勢,符合城市建設科學發展、環保低碳的要求。1技術特點1.1結構加固是將原建筑物鋼筋混凝土柱外包格構柱,格構柱由原基礎承臺面起,柱角加角鋼,柱體焊鋼箍,柱面包鋼網,達到增加鋼筋混凝土柱承載力的目的。1.2適用于毗鄰建筑物多,且周圍施工場地狹窄的舊樓加層、加固、擴建等改造工程。1.3無需增加特殊設備,工藝可操作性強,經濟實用,易于推廣。2適用范圍本技術適用于建筑物的結構加層、加固等擴建改造工程。3工藝原理在建筑物加層改造過程中根據設計圖紙柱截面的尺寸要求,采用鋼筋混凝土柱外包格構柱的加固施工技術,加大柱的承載力,并將格構柱接頭與新增樓層結構連接,達到加層擴建的目的。4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4.1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4.2施工操作要點4.2.1土方開挖,柱面打鑿和定位放線。首先進入施工的順序是按照設計確定的柱截面,將結構柱的土方挖至承臺面,面層打鑿露出鋼筋和起毛以利于新混凝土的連結(包括以上每層的柱身)然后定位放線。4.2.2首層新增格構柱施工。在承臺面截面鉆孔,放置膨脹螺柱,水平角鋼定出柱的位置。在原柱四角垂直放置角鋼,四周用扁鋼按設計要求水平放置與四角角鋼滿焊連接,面層用鋼網四周連接。說明:1.①為l80×8角鋼,放置在各層樓面,與②角鋼焊接成箍。2.②為l80×8角鋼,緊貼原結構柱的四角,與①角鋼焊接。3.③為-60×6扁鋼,與②角鋼焊接成箍。4.④為原有鋼筋混凝土柱,表面打鑿起毛。5.⑤為鋼網,包裹在柱鋼箍外。4.2.3打鑿樓面混凝土,格構柱穿越樓面。將原建筑格構柱頂四周樓面混凝土打鑿,露出下層柱位,注意不能損傷原結構梁截面。下層柱四角角鋼以不同截面接駁的形式伸出上層樓面,柱四角仍然以角鋼箍定出柱截面位置。4.2.4模板安裝,澆筑混凝土。每層所有格構柱按照設計的新增截面安裝柱模,柱底部及中部留置“生口”,最后在柱的中部“生口”和上層樓面露空位置澆筑下層柱混凝土,使用細振蕩棒搗實。4.2.5屋面層與新增層鋼筋連接。原建筑物按以上的技術逐層向上施工,到頂層后,角鋼延伸上原屋面,新增加的第一層柱四角仍繼續使用角鋼箍放置在四角,與柱垂直鋼筋及加密區箍筋滿焊連接,而扁鋼可以減少,面鋼網不再使用在新增層的柱四邊。4.2.6新增樓層柱鋼筋綁扎。先按加層結構柱截面的配筋,制作u型筋(座置在下層的柱截面)與截面垂直筋焊接,同時與下層伸上來的角鋼及角鋼箍焊接牢固。柱箍筋按柱的設計要求分布,并按規范的要求綁扎。為加強柱端的穩固,再用300mm高的u型筋(規格與柱中筋相同)與中筋焊接。為方便柱箍筋加密區域綁扎,焊接兩道扁鋼-60×6成十字型與柱筋、角鋼焊接連接牢固。說明:ⅰ.①為加層柱鋼筋,按設計要求放置于四角,與③角鋼焊接。ⅱ.②為原樓面梁鋼筋,打鑿混凝土露出。ⅲ.③為l80×8角鋼,從原結構柱四角伸出原屋面,與①鋼筋焊接。ⅳ.④為加層柱中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于柱內。ⅴ.⑤為柱箍筋,間距按設計要求。ⅵ.⑥為l80×8角鋼,放置在原屋面,與③角鋼焊接成箍。ⅶ.⑦為扁鋼-60×6,與②角鋼焊接成箍。ⅷ.⑧為u型鋼筋高300mm,與加層柱垂直鋼筋焊接。5材料與設備6質量控制6.1施工前認真審閱設計圖紙并做好工程技術交底,使管理人員和班組工人熟悉施工方案。6.2要嚴格材料、半成品構件的驗收工作,執行材料進場驗收制度,并做好材料的存放和保管。6.3按圖施工,做好定點放線和復核工作,嚴格各分項工程的的驗收,對不符合施工質量要求的進行返工整改,重新檢查合格后才進入下一工序。6.4打鑿原有的建筑物柱的混凝土時,要嚴格控制打鑿深度。6.5焊接是質量的控制點。若出現焊接不合格,必須返工至合格,并辦理隱蔽驗收手續,方可隱蔽施工。6.6柱模板安裝前必須將基層清理干凈。6.7澆混凝土前,先用混凝土的水泥砂漿澆在原混凝土面上,再澆筑混凝土,并留取混凝土試件。6.8澆筑混凝土時,要振搗密實,并敲擊模板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質量。7安全措施7.1工人進場后,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方可上崗。7.2各類預留洞口、井口、通道口、臨邊等危險部位,必須設置安全防護設施,未經項目部批準,不得搬動。7.3現場供配電干線安裝架設要穩固整齊,相線零線要按順序敷設布置,架設高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7.4施工現場安裝的配電箱、開關箱采用的標準箱,箱門加鎖。7.5施工現場禁止吸煙。7.6易燃易爆物品分類堆放并作標識。7.7動火前必須辦理動火手續,設置足夠的消防器材。8環境保護措施8.1落實門前三包環境保潔責任制,所有施工現場外的公用場地禁止堆放材料、工具、垃圾等雜物。8.2施工棄土運輸,不得裝車過滿,并采取防塵、放散落措施。8.3對所有易產生粉塵的工序,采取防塵措施。8.4材料加工場四周圍蔽以減少噪音污染。9效益分析采用鋼筋混凝土柱外包格構柱的加固施工技術,能保證施工質量,節省投資、縮短工期并有效地減少工程施工給周邊帶來的環境影響,非常適用舊建筑物結構加固改造工程。10應用實例10.1改建前大樓工程概況原建筑溫州某投資大廈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9層,總建筑面積8751.51㎡,高度是29.5m。毗鄰是批發服裝的大型商場、醫院、賓館。10.2改建做法原建筑物在9層的基礎上加建6層(10~15層),增加了高度17.6m,增加建筑面積3499.89㎡,加建后的高度是47.1m,總建筑面積是12251.4㎡。該工程于2008年12月開工,2010年6月竣工驗收后交付使用。該工程施工采用了本技術,與按拆除重建做法比較,節約了投資約500萬,縮短了施工工期半年,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篇2:地下管線及其地上地下設施加固措施

地下管線及其地上地下設施的加固措施

1.施工范圍內的各種地下管線包括上水、下水、煤氣、通訊纜、電纜等隱蔽設施,必須按設計圖紙標注的種類和位置,在施工前與有關單位聯系,弄清具體管線種類、尺寸、位置、覆土深度,重要管線應插牌標記。

2.在進行土方施工前,應沿開挖的長度方向采用人工開挖溝槽,確定開挖周圍管線及設施預埋情況后,方可采用機械開挖。道路施工時,沿道路橫斷面方向每50米開挖一條設計路面高度以下1米的溝槽。

3.對各種地下管線、檢查井、收水井、各種人孔等。應妥善保護不得損壞,對地下管網種類、尺寸、位置、高程要了解清楚,施工除應向全體施工人員、班組交底、插牌標志外,必須請所屬主管單位派人員現場監護,防止出現意外事故。

4.各種管道井、電桿、構筑物周圍要用開適當距離,必要時可配合風鎬或人工刨除。

5.地上各種架空線路因采取妥善保護措施,離工地周邊5米以內線路必須搭設保護架加以保護;貫穿橋體的架空線路應在施工前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進行妥善處理,不得私自處理。

篇3:工程項目地上地下管線設施加固措施

工程項目地上地下管線及設施的加固措施

1、對于有必要在地下設置的電線、水管等線路管道,在保證不露線、絕對絕緣和不斷裂的前提下,采用槽溝式埋法,上部采用絕緣橡膠覆蓋,并采用鐵皮進行環形捆扎,用射釘兩側固定,然后埋添土面。

2、臨邊的防護欄桿采用直徑48mm的鋼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當外側面臨街道時,除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滿掛安全網。

3、洞口的蓋板必須堅實,應能防止挪動移位,位于車輛行駛道旁的洞口,所加蓋板應能承受不少于額定卡車后輪有效承載力2倍的荷載。

4、攀登作業所用的梯子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與墻體埋件進行固定。折梯使用時上部夾角以35°-15°為宜,鉸鏈必須牢固,底部有可靠支撐。

5、門式架應堅固、穩定,板的鋪設要嚴密、牢固,板兩端應固定,嚴禁存有探頭板。橫桿卡扣要牢固,無松動、脫落、打滑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