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體系(5)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體系(5)

2024-07-12 閱讀 7574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體系(五)

質量保證體系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以質量為中心所制定的保證質量達到要求的循環系統,質量保證體系的設置可使施工過程中有法可依,但關鍵是在于運轉正常,只有正常運轉的質保體系,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而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作必須以質量控制體系來予以實現。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設置

施工質量控制體系是按科學的程序運轉,其運轉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環管理活動,它是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把經營和生產過程的質量有機地聯系起來,而形成一個高效的體系來保證施工質量達到工程質量的保證。

首先,以我們提出的質量目標為依據,編制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目標計劃,這個目標計劃應使在項目參與管理的全體人員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在目標計劃制定后,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編制相應的工作標準予施工班組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方式、方法的調整,以使工作標準完善。

再次,在施工過程中,無論是施工工長還是質檢人員均要加強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以使所有質量問題解決于施工之中,并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匯總,形成書面材料,以保證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時不出現類似問題。

最后,在實施完成后,對成型的建筑產品或分部工程進行全面檢查,以發現問題,追查原因,對不同產生原因進行不同的處理方式,從人、物、方法、工藝、工序等方面進行講座并產生改進意見,再根據這些改進意見而使施工工序進入下次循環。

施工質量控制檢查程序

工程質量控制檢查程序:(略)

篇2: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市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指導和督查建筑施工企業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執行有力、監管到位”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主管全市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工作,并具體負責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的管理。黃島區、城陽區、嶗山區、高新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藍色硅谷核心區、膠州市、膠南市、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以下簡稱七區五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從事施工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工作。

第二章?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設置

第四條?本地建筑施工企業在注冊地設立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外地入青企業在入青備案注冊地設立駐青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統一負責本企業在轄區內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條?總承包特級、一級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高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總承包二級、三級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專業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初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

第六條?本市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總承包特級建筑施工企業各不少于6人,總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4人,總承包二級及二級以下企業、專業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3人;專業承包二級及二級以下企業、勞務分包企業各不少于2人。

第七條?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駐青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總承包特級建筑施工企業各不少于4人,總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3人,其他企業各不少于2人。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在青工程量在30萬平方米以上時,每增加20萬平方米,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各增加1人。

第八條?建筑施工企業應按《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備案登記表》(附件1)、《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備案登記表》(附件2)要求,填寫本企業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配備情況。注冊地屬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的建筑施工企業,將備案表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注冊地屬七區五市的建筑施工企業,將備案表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后,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

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發生變更的,應當在變更后15日內重新填報。

第九條?建筑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必須配備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在辦理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監督手續時,應提供有資格的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名單。

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建筑工程合同造價5千萬元以下或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下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各不得少于1人;5千萬(含)~1億元或1萬(含)~5萬平方米的工程,各不得少于2人;1億元(含)以上或5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工程,各不得少于3人,并分別設立質量安全主管。

勞務分包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施工人數在50人以下的,質量安全專職工作人員各不得少于1人;施工人數在50(含)~200人的,各不得少于2人;施工人數在200人(含)以上的,各不得少于3人,并根據所承擔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危險實際情況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員總人數的5‰。

第十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都應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三章?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監督職責

第十一條?建筑施工企業應每季度組織一次本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自查,全面檢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配備、企業制度建設等情況,并針對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糾正。

企業自查記錄及整改措施需經企業法人代表(外地入青企業駐青主要負責人)審簽確認并存檔備查。

第十二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分管負責人,應嚴格落實對轄區內在建工程的檢查工作,每項工程質量安全檢查每月應各不少于1次,重點檢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現場的執行落實情況,并在企業檢查隱患整改通知單上簽字并存檔備查。

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其總部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對轄區內的在建工程檢查每季度應不少于1次。

第十三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具體監督職責:

(一)宣傳和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建筑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

(二)負責制訂落實企業質量管理制度、質量責任制。參與企業施工技術標準的編制,并監督實施;

(三)協調企業各級管理部門的工作關系,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四)編制并適時更新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并監督實施;

(五)組織企業內的質量管理交流和教育培訓工作;

(六)組織對在建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每個項目每月不少于2次,及時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質量行為;

(七)對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項目及創優評獎項目應當組織專項質量檢查;

(八)指導和督促項目部貫徹落實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

(九)掌握和了解工程質量動態,幫助解決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監督質量問題的整改與驗收,參與質量事故處理,并按規定對在建項目的施工質量提出獎罰意見;

(十)開展“自檢、互檢、專檢”(以下簡稱“三檢”)工作,并監督實施;

(十一)參加工程項目的地基基礎、主體及重要分部(子分部)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

(十二)負責工程項目質量控制資料的檢查、歸檔和管理工作;

(十三)負責竣工項目的質量保修與投訴處理,并監督實施;

(十四)制定工程項目的質量回訪制度并監督實施;

(十五)企業明確的其他質量管理職責。

第十四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對在建工程監督檢查中,應重點對以下重點環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并落實到位。

(一)施工現場項目部按規定配備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情況;項目部必備檢測檢驗儀器配備情況;

(二)施工圖紙會審記錄及重大設計變更施工前圖紙審查等落實情況;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深基坑、樁基、地基處理等施工質量及檢測報告、驗收記錄情況;

(四)基礎、主體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砌體等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情況;

(五)防水、保溫、鋼結構、幕墻、外墻粘(掛)飾面等工程主要材料、重點部位、關鍵節點質量控制及隱蔽驗收情況,嚴格落實“樣板領路”責任制;

(六)供熱采暖和制冷系統、照明和通風、電氣及智能化等工程的材料、設備及其施工安裝質量和檢測試驗情況;

(七)屋面、外墻和衛生間、淋浴室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部位及衛生器具防滲漏試驗的記錄情況;

(八)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重要分部(分項)的質量驗收資料、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及質量驗收情況;

(九)分戶驗收檢查記錄情況。

第十五條?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具體監督職責:

(一)宣傳和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

(二)編制并適時更新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

(三)組織或參與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及演練;

(四)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與交流;

(五)協調配備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六)組織對在建項目的施工安全進行檢查,每個項目每月不少于2次,及時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行為;

(七)監督在建項目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

(八)參與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會審;

(九)參與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會;

(十)參與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大模板等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驗收;

(十一)參與在建項目違規違章查處;

(十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評優評先工作;

(十三)建立企業在建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檔案;

(十四)考核評價分包企業安全生產業績及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情況;

(十五)按規定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工作;

(十六)貫徹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職責。

第十六條?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對在建工程監督檢查中,應重點對以下環節實施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并落實到位。

(一)施工現場項目部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

(二)施工現場項目部每天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檢查、整改及記錄情況;

(三)深基坑設計方案評審、基坑支護驗收、基坑檢測、日常巡查等內容;

(四)起重機械產品備案、安裝拆卸、檢查驗收、安裝檢測、使用登記、日常使用等內容;

(五)腳手架、大模板安全方案論證、搭設拆除、檢查驗收日常使用等內容;

(六)“三寶”、“四口”、“臨邊”防護和施工用電、消防安全管理情況;

(七)防汛和重大突發事件、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情況;

(八)施工現場圍擋墻、臨建設施、場地硬化等文明施工相關情況。

第十七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在施工現場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施工現場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的,應當場給予糾正并落實整改,檢查記錄、整改復核記錄由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簽署意見后,分別獨立成卷存入施工現場資料檔案備查。

第十八條?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應重點履行以下質量安全管理職責:

(一)項目部每周組織一次質量安全情況檢查;

(二)項目經理等應進行考勤的人員每月在崗時間不少于20天;

(三)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每天對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不少于2次的檢查,檢查應當包含工程操作層情況、現場重大危險源質量安全方案實施情況、大型設備情況,并做好檢查記錄備查;

(四)對作業人員違規違章行為應當場予以糾正或查處,并做好記錄備查;

(五)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

(六)對進場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

(七)嚴格施工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

(八)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進行見證取樣,并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檢測;

(九)組織開展現場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質量檢驗,及時發現報告質量問題;

(十)對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應立即整改,并將整改情況記錄備查;

(十一)對發現的重大質量安全隱患,應立即向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報告并做好記錄備查。

第四章?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

第十九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定開展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監督檢查,重點審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專職工作人員配備及履責情況、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配備情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現場的落實情況等,查找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指導企業不斷完善自控體系。

第二十條?建筑施工企業出現下列問題的,記入不良行為記錄,按照建筑市場主體管理考核辦法給予考核扣分。

(一)建筑施工企業每季度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自查工作不真實的;

(二)企業分管負責人、質量安全管理機構開展檢查次數未達到規定要求的;

(三)企業分管負責人開展檢查記錄不真實或代簽字的;

(四)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不到崗到位、企業與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或質量與安全管理人員相互兼職的;

(五)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履行管理職責不到位,對各類隱患未及時發現或未進行有效整改的;

(六)企業及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記錄不全,存放整理不清晰的。

第二十一條?建筑施工企業出現下列問題,除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實施行政處罰外,同時視為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不暢,按照建筑市場主體管理考核辦法給予扣分,并將該企業列入重點監控企業,與該企業法人代表進行預警談話。屬本地企業將重新復核企業資質條件和安全生產條件;屬外地入青企業將重新復核其入青信用登記。

(一)建筑施工企業未開展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季度自查自糾工作的;

(二)企業分管負責人或質量安全機構未開展檢查的;

(三)企業分管負責人或質量安全機構未認真履行職責,未發現現場質量安全較嚴重隱患的;

(四)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數量未達到本規定配備標準,虛報人員或者非本單位人員的;

(五)對發現的質量安全違章違規行為或隱患,未當場給予處理的;

(六)企業及項目部偽造施工質量控制資料的;

(七)工程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

第二十二條?凡列入重點監控的建筑施工企業,經整改后仍發生上述行為的,取消該企業年度評優資格,屬本地企業給予暫停企業辦理資質升級或增項、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處罰;屬外地入青企業收回其入青信用登記證。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實施。此前已發布的相關規定與本辦法相沖突的,以本辦法為準。

篇3: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統施工安全管理導則

1總則

1.1為預防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以下簡稱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坍塌事故,保證施工安全,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制定本導則。

1.2本導則適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施工安全監督管理。

1.3本導則所稱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是指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1.4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應嚴格遵循安全技術規范和專項方案規定,嚴密組織,責任落實,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

2.1方案編制

2.1.1施工單位應依據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范,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工程實際,編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專項施工方案。

2.1.2專項施工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編制說明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圖紙(國標圖集)、施工組織設計等。

(二)工程概況:高大模板工程特點、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具體明確支模區域、支模標高、高度、支模范圍內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撐的地基情況等。

(三)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等。

(四)施工工藝技術: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處理、主要搭設方法、工藝要求、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構造設置以及檢查、驗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及混凝土澆筑區域管理人員組織機構、施工技術措施、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應急救援預案,模板支撐系統在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模板支撐體系位移的監測監控措施等。

(六)勞動力計劃:包括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配置等。

(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驗算項目及計算內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撐系統的主要結構強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項荷載設計值及荷載組合,梁、板模板支撐系統的強度和剛度計算,梁板下立桿穩定性計算,立桿基礎承載力驗算,支撐系統支撐層承載力驗算,轉換層下支撐層承載力驗算等。每項計算列出計算簡圖和截面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格、縱橫支撐間距。

附圖包括支模區域立桿、縱橫水平桿平面布置圖,支撐系統立面圖、剖面圖,水平剪刀撐布置平面圖及豎向剪刀撐布置投影圖,梁板支模大樣圖,支撐體系監測平面布置圖及連墻件布設位置及節點大樣圖等。

2.2審核論證

2.2.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專項施工方案,應先由施工單位技術部門組織本單位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審核,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后,再按照相關規定組織專家論證。下列人員應參加專家論證會:

(一)專家組成員;

(二)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

(三)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相關人員;

(四)施工單位分管安全的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專項方案編制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五)勘察、設計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2.2.2專家組成員應當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關專業要求的專家組成。本項目參建各方的人員不得以專家身份參加專家論證會。

2.2.3專家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方案是否依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施工條件編制;方案、構造、計算是否完整、可行;

(二)方案計算書、驗算依據是否符合有關標準規范;

(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條件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情況。

2.2.4施工單位根據專家組的論證報告,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并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批準簽字后,方可組織實施。

2.2.5監理單位應編制安全監理實施細則,明確對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重點審核內容、檢查方法和頻率要求。

3驗收管理

3.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進行驗收,并留存記錄。

3.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結構材料應按以下要求進行驗收、抽檢和檢測,并留存記錄、資料。

3.2.1施工單位應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進行復核,并對其表面觀感、重量等物理指標進行抽檢。

3.2.2對承重桿件的外觀抽檢數量不得低于搭設用量的30%,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情況嚴重的,要進行100%的檢驗,并隨機抽取外觀檢驗不合格的材料(由監理見證取樣)送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3.2.3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對梁底扣件應進行100%檢查。

3.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

4施工管理

4.1一般規定

4.1.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優先選用技術成熟的定型化、工具式支撐體系。

4.1.2搭設高大模板支撐架體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建筑施工腳手架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其他相關施工人員應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4.1.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并保留記錄。

4.1.4作業人員應嚴格按規范、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并正確配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4.2搭設管理

4.2.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地基承載力、沉降等應能滿足方案設計要求。如遇松軟土、回填土,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平整、夯實,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規定在模板支撐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墊板。

4.2.2對于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其高度與寬度相比大于兩倍的獨立支撐系統,應加設保證整體穩定的構造措施。

4.2.3高大模板工程搭設的構造要求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支撐系統立柱接長嚴禁搭接;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支撐及水平垂直剪刀撐,并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接。

4.2.4搭設高度2m以上的支撐架體應設置作業人員登高措施。作業面應按有關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4.2.5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備鋼結構架體機身及其附著設施相連接;禁止與施工腳手架、物料周轉料平臺等架體相連接。

4.3使用與檢查

4.3.1模板、鋼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放平放穩。施工總荷載不得超過模板支撐系統設計荷載要求。

4.3.2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動懸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桿件,不得松動扣件,也不得用作纜風繩的拉接。

4.3.3施工過程中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立柱底部基礎應回填夯實;

(二)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

(三)底座位置應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應符合規定;

(四)立柱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

(五)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等設置應符合規定,固定可靠;

(六)安全網和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符合要求。

4.4混凝土澆筑

4.4.1混凝土澆筑前,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確認具備混凝土澆筑的安全生產條件后,簽署混凝土澆筑令,方可澆筑混凝土。

4.4.2框架結構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澆筑順序,應按先澆筑柱混凝土,后澆筑梁板混凝土的順序進行。澆筑過程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并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失穩傾斜。

4.4.3澆筑過程應有專人對高大模板支撐系統進行觀測,發現有松動、變形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撤離作業人員,并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

4.5拆除管理

4.5.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拆除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應核查混凝土同條件試塊強度報告,澆筑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審批簽字手續。

4.5.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作業必須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作業,分段拆除的高度不應大于兩層。設有附墻連接的模板支撐系統,附墻連接必須隨支撐架體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附墻連接全部或數層拆除后再拆支撐架體。

4.5.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拆除時,嚴禁將拆卸的桿件向地面拋擲,應有專人傳遞至地面,并按規格分類均勻堆放。

4.5.4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和拆除過程中,地面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

5監督管理

5.1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拆除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設專人負責安全檢查,發現險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應急措施,排除險情后,方可繼續施工。

5.2監理單位對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搭設、拆除及混凝土澆筑實施巡視檢查,發現安全隱患應責令整改,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

5.3建設主管部門及監督機構應將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作為建設工程安全監督重點,加強對方案審核論證、驗收、檢查、監控程序的監督。

6附則

6.1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除執行本導則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