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宿舍樓裝飾工程質量控制
宿舍樓裝飾項目工程質量控制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
1、認真做好工程的施工準備工作,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組織有關的施工管理人員,認直學習設計圖紙及說明,學習相關的施工規范,了解設計意圖,掌握施工方法,對重要部位,要認真理解設計中的技術要求。
2、有針對性的編制專題施工方案并作好施工技術交底。
二、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
要把工程建成優質精品工程,除施工管理及操作者技術能力外,施工材料質量十分重要。組織材料應按審核后的計劃進場,并做好保管工作。材料進場按規定分別堆放整齊。水泥、地磚、龍骨、石膏板等裝飾材料在運輸存放時,須保留標牌,按批量分類,出廠證明、合格證書必須對口、齊全、不能混堆,注意污染和損壞,所有進場材料必須試驗合格后方能用于本工程,不合格的產品不得用于本工程。
三、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1、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及其他施工工程規范進行施工,除建立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外,應認真履行技術措施和質量標準向各級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講解交底,讓作業人員真正必須做到心領神會,施工中準確無誤。
2、質量保證技術措施:嚴格按建筑裝飾工程施工驗收規范、規程和設
計圖紙要求施工,減少和避免返工現象,抓好一次成優。
①地面地磚、花崗石工程:鋪貼前應根據標高線確定地磚鋪設的高度,作好標志塊,按規范要求進行鋪貼,考慮到鋪貼面積大,在一定寬度應留伸縮縫。按規范要求驗收。
②天棚吊頂工程,施工前必須找好標高線,確定天棚高度,按設計要求和驗收規范施工。變更和隱蔽的項目做好工程變更通知單和隱蔽記錄,待監理、甲方簽字認可后方可繼續施工。
③木作工程:任何木作工程都必須做好防水、防腐處理,面層做好成品保護,必須按設計要求和驗收規范施工。
四、施工質量的動態控制
本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應從作業組織入手,組織建立班組型的全面質量管理小組,針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成立"QC"小組,將管理工作貫穿于施工全過程,施工各分部分項均按明確的質量管理目標值進行嚴密的動態跟蹤,保證各分項工程竣工驗收時達到優良標準,為此,各施工單位作業班組均應做到:
1、保證本工程的所有各分項工程各檢查項目標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
2、各施工班組均應建立和完善班組內部的自檢制度,做到工程質量在班組內的控制,有檢查,有記錄,實行持牌施工,必須實行質量一票否決,返工重來,決不姑息。
3、在公司所屬質監部門經常性檢查的情況下,項目質檢員每天進行分部分項工程的跟蹤檢查和驗收,對不合格的產品堅決返工。
篇2:建筑裝飾工程防止質量通病措施
1、一般抹灰:
(1)、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縫,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A、門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墻體預埋木磚問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門窗開關振動,在門窗框周邊處產生空鼓、裂縫。應重視門窗框塞縫工作,設專人負責堵塞實。
B、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應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
C、基底偏差較大,一次抹灰過厚,干縮率較大。應分層找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D、配制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好或使用不當,應根據不同基層本配制所需要的砂漿,同時要加強對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層起泡,有抹紋。開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A、抹完面層灰后,灰漿還未收水就壓光,因而出現起泡現象。在基層為混凝土時較為常見。
B、底灰過分干燥,又沒有澆透水,抹面層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層吸去,因而來不及壓光,故殘留抹紋。
C、淋制石灰膏時,對過大灰顆粒及雜質沒有過濾好,灰膏熟化時間短。抹灰后,繼續吸收水分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面出現開花(爆灰)現象。
(3)、抹灰表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漿墩沖筋不認真,或沖筋后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造成沖筋被損壞,表面不平;沖筋與抹灰層收縮不同,因而產生高低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
(4)、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扳、墻裙等面灰接搓明顯或顏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時隨意留施工縫造成。留施工縫應盡量在分格條、陰角處或門窗框邊位置。
(5)、踢腳板、水泥墻裙和窗臺板上口出墻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細,墻面抹灰時下部接近踢腳板等處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腳板等施工時的沒有拉線找直,抹完后又不反尺把上口趕平、壓光。
(6)、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認真細致,沒有分層找平,壓光。
2、釉面磚工程:
(1)、空鼓:基層清理不夠干凈;抹底灰時,基層沒有保持濕潤;面磚鋪貼前沒有事先泡浸或底子灰而沒有保持濕潤;面磚背抹水泥不夠均勻或量不足;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漿中含砂量過大,以及粘貼砂漿不飽滿,面磚勾縫不嚴均可引起空鼓。
(2)、墻面臟:主要因為鋪貼完成后,沒有及時將墻面清洗干凈,貼磚用水泥膏粘著磚面,以及擦縫時沒有將多余白水泥漿徹底清干凈。此時可用棉紗稀鹽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沖凈即可。
3、乳膠漆工程:
(1)、透底:產生原因是涂層薄,因此刷乳膠漆時除應注意不漏刷外,還應保持乳膠漆的稠度,不可隨意加水過多。有時磨砂紙時磨穿膩于也會出現透底。
(2)、接槎明顯:涂刷時要上下順刷,后一排筆緊接前一排筆,若間隔時間稍長,容易看出接頭,因此大面積涂刷時,應配足人員,互相銜接。
(3)、刷紋明顯:乳膠漆稠度要適中,排筆蘸漆量要適當,多理多順防止刷紋過大。
(4)、刷分色線時,施工前認真劃好粉線,用力均勻,起落要輕,排筆蘸漆量要適當,從上至下或從左至右刷。
(5)、涂刷帶顏色的乳膠漆時,配料要合適,保證獨立面每遍用同一批涂料,并且一次用完,保證顏色一致。
篇3:裝飾工程質量監理措施范本
裝飾工程質量監理措施
一、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1、現場質量保證體系檢查
⑴裝飾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的資質條件;
⑵原材料進場驗收和見證取樣檢測制度;
⑶裝飾材料的貯存運輸條件;
⑷計量器具的設置和完好程度、需定期鑒定的儀器計量裝置的定期鑒定標志。
2、設計圖紙與施工方案檢查
詳細查看設計圖紙說明和施工方案。
3、質量保證資料檢查
⑴各種原材料出廠質量證書、準用證、復試報告及其他試驗報告;
⑵隱蔽工程驗收資料;
⑶施工單位質量自檢記錄。
二、抹灰工程施工質量監控
一般初級抹灰工程要求防止抹灰層的空鼓與開裂,在監理控制中主要采用加強檢查措施:
1、抹灰前的基層處理。抹灰前基層是否處理干凈,澆水濕透。對不平整的墻面須剔鑿平整,凹陷處用1:3水泥砂漿找平,然后按要求分層抹灰。當由于墻面不平整,造成抹灰厚度超過規范和設計要求時,應加釘鋼絲網片補強措施,并適當增加抹灰層數,以防抹灰的空鼓開裂脫落。
2、抹灰材料的選用。水泥砂漿抹灰各層用料是否一致,對水泥砂漿抹灰各層必須用相同的砂漿或是水泥用量偏大的混合砂漿。
3、中層抹灰的表面是否平整毛糙。裝飾抹灰前是否按要求刮水泥漿處理。
4、夏季抹灰應避免在日光曝曬下進行。
5、注意對預留洞、電氣槽及管道背后等處的質量,檢查時應特別注意這些部位。
三、外墻面磚飾面的質量控制
1、檢查面磚的質保書,抽檢面磚的色差、幾何尺寸、平整度、吸水率等。
2、檢查粘貼面磚用的膠粘劑和基層表面處理劑的質保書。
3、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及基層空鼓情況,確保平整,嚴禁空鼓。
4、面磚的鑲貼形式和接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可做樣板確定。
5、面磚鑲貼前應先預排,以使拼縫均勻。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
6、面磚鑲貼前必須找準標高,墊好底尺,確定水平位置及垂直豎向標志,掛線鑲貼,做到表面平整,不顯接茬,接縫平直,寬度符合設計要求。
7、檢查面磚粘貼后的空鼓、平整度、垂直度、灰縫飽滿和水平度,發現上述不符合規范的情況時應及時通知施工單位整改,嚴禁空鼓。
8、面磚鑲貼完成后應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勾縫。
四、外墻涂料飾面的質量控制
1、外墻涂料適用于混凝土表面和抹灰表面施涂的薄涂料、厚涂料、復層建筑涂料。對涂料應控制其工作粘度或稠度,使其在涂料施涂時不流墜、不顯刷紋。
2、施涂前應將基層的缺棱掉角處,用1:3的水泥砂漿修補;表面麻面及縫隙應用膩子填補齊平。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濺沫和砂漿流痕應清除干凈。
3、檢查基層的含水率:混凝土和抹灰表面施涂溶劑型涂料時,含水率不得大于8%,施涂水性和乳液時,含水率不得大于10%。
4、外墻涂料工程分段施工時,應以分隔縫、墻的陽角處或水落管等為分界線。同一墻面應用同一批號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過厚;涂層應無均勻,顏色一致。
5、外墻涂料工程的施工工序,按表面薄涂、厚涂、復層涂等的要求不同,其施工工序亦各不相同,按規范規定進行控制。
五、內墻瓷磚貼面的質量控制
1、控制對基體的處理,使其粘結牢固,不空鼓。對磚基體,將磚基體用水濕透后,用1:3水泥砂漿打底,木抹子槎平,隔天澆水養護;對混凝土基體,可用表面鑿毛、1:1水泥細砂漿(內摻207膠)噴或甩(毛化處理)、用界面處理劑處理基體表面,后用1:3水泥砂漿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護。
2、檢查瓷磚的質保書,抽檢瓷磚的幾何尺寸、平整度、色差。
3、檢查表面處理劑和膠粘劑的質保書,并抽檢其質量。
4、瓷磚鑲貼前應先選磚預排,以使拼縫均勻。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
5、瓷磚鑲貼前應將其背面清理干凈,并浸水2h以上,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
6、瓷磚宜用1:2水泥砂漿或膠粘劑或聚合物水泥砂漿鑲貼。
7、瓷貼鑲貼完后,檢查瓷磚貼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接縫位置、寬度、飽滿度和空鼓情況,嚴禁空鼓。
8、瓷磚接縫宜用與瓷磚同色的白水泥加色粉嵌縫,嵌縫后,應及時將面層水泥漿清洗干凈,并做好成品保護。
六、內墻墻紙(布)裱糊的質量控制
1、檢查基體或基層表面的質量:含水率對混凝土和抹灰不得大于8%,對木材制品不得大于12%;基層涂抹的膩子,應堅實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縫。對抹灰面層不宜采用石膏膩子;對木制品表面宜先刷一遍清油或清漆封底后批膩子。
2、檢查墻紙(布)的質量:要求圖案、品種、色彩等符合設計要求,并檢查其產品合格證;檢查膠粘劑是否按墻紙(布)的品種選配,并應具有防霉耐久或者高溫的性能。
3、檢查裱糊工序是否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4、裱糊工程的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紙(布)必須粘貼牢固,表面色澤一致,不得有氣泡、空鼓、裂縫、翹邊、皺折和斑污,斜視時無膠痕;表面平整,無波紋起伏。紙(布)與掛鏡線、貼臉板和踢腳板緊接,不得有縫隙;各幅拼接橫平豎直,拼接處花紋、圖案吻合,不離縫,不搭接,距墻面1.5m處正視,不顯拼縫;陰陽轉角垂直,棱角分明,陰角處搭接順光,陽角處無接縫;紙、布邊緣平直整齊,不得有紙毛、飛刺;不得有漏貼、補貼和脫層等缺陷。
七、吊頂工程質量控制
1、吊頂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各類罩面板、木龍骨、輕鋼龍骨、鋁合金龍骨及其配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國家、行業標準;膠粘劑的類型應按所用罩面板的品種配套選用,并應有質量質保書。
2、檢查吊頂標高和起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金屬龍骨起拱高度應不小于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主龍骨安裝后應及時校正其位置和標高。主龍骨端部懸挑超過300mm,應增設吊筋。
3、檢查吊頂周圍封口是否規范,標高是否一致。封口上的邊龍骨應按設計要求彈線,固定在四周墻
上,且固定點應采用受剪方式,不宜采用受拉方式。
4、全面校正主、次龍骨的位置及水平度。連接件應錯位安裝,大吊掛件應正反間隔安裝。明龍骨應目測無明顯彎曲。校正后應將龍骨的所有吊掛件、連接件擰夾緊。
5、檢查吊頂上燈具、噴淋頭、煙感、空調風口、廣播喇叭的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影響裝飾效果。
6、各種罩面板的安裝工序,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安裝時的允許偏差嚴格按規范把關;吊頂罩面板封板前,協調吊頂以上各工種是否已完,是否符合防火規范,否則應進行整改后才能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