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年度黨政信息工作目標考核辦法
城管局2005年黨政信息工作目標考核辦法
城管局2005年黨政信息工作目標考核辦法
為適應新形勢下城管系統信息工作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全局信息工作質量,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根據區委、區府、市局等上級部門關于信息工摘自作的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局機關各科室、下屬各事業單位、各中隊。
二、考核內容:各單位上報的黨政信息數量,上級部門的采用情況。同時,對各單位的信息機構、網絡、制度建設情況及信息員隊伍建設進行考核。
三、考核辦法:黨政信息工作目標考核列入各單位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局成立黨政信息工作目標考核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日常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
四、考核指標
1、基本分:局辦公室、局市政科、局市容科、局綠化燃氣科各80分;綠化、燃氣、市政三個單位各70分;各街鄉鎮中隊各60分;大隊辦公室50分。
2、好信息指標:局辦公室、局市政科、局市容科、局綠化燃氣科、綠化所、燃氣所、市政所、大隊各1篇。好信息的確定以區委、區府辦信息通報為準。
3、區委、區府考核指標:局辦公室、局市政科、局市容科、局綠化燃氣科各15分;綠化、燃氣、市政所10分;大隊辦公室、各直屬中隊各5分。
4、區紀委考核指標:各單位、各科室3分。
5、調研文章考核指標:各單位、各科室各1篇。
五、報送辦法
1、按照誰報送信息誰得分的原則,一條信息多處錄用可累計加分;同條信息(除跟蹤報道的信息外)重復報送將視情扣分。
2、信息一般先報送局辦公室,由局辦公室視信息內容向上級部門報送,特殊情況也可同時報送區委、區府兩辦信息科或上級有關部門。
3、被區級以上機關或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報刊錄用的信息,須附有原件報局辦公室備案。
4、對突發事件類信息,必須在45分鐘內同時報送局長、分管局長和局辦,特別是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緊急信息,必須以最快速度報送,對發生緊急信息遲報、漏報、瞞報等問題的單位,將視情扣分,并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六、評比辦法
年終局將根據各單位、各科室、各中隊的黨政信息工作情況進行評比表彰。凡達到或超過指標分,在同檔次考核單位中名列前茅的,為局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對從事信息工作積極,能完成本單位黨政信息考核指標的個人為局優秀信息員。
篇2:石化黨政同責安全生產實施細則
1?基本原則
1.1?為了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依據《中國石化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暫行規定》(中國石化安[2015]278號),結合燕山石化實際,制定本細則。
1.2?公司所屬各單位領導班子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適用本細則。
1.3?本細則所稱“黨政同責”,是指領導班子對安全生產工作共同負有領導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對其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1.4?領導班子要牢固樹立“發展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落實“當利潤、產量、進度、成本等與安全環保發生矛盾時,都要讓位于安全環保”的工作要求。
2?工作職責
2.1?行政領導班子安全生產主要職責
2.1.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國家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各項指示要求,以及集團公司和公司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部署和工作要求。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析安全生產工作形勢,有重點地開展安全生產各項活動,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2.1.2?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企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落實安全發展戰略。
2.1.3?負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建立安全監督考核機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2.1.4?負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2.1.5?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并提供人、財、物支持保障。
2.1.6?嚴格落實建設項目安全、消防、職業衛生“三同時”規定,安全設施、職業衛生設施、消防設施投資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2.1.7?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落實隱患排查治理,組織安全檢查。
2.1.8?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并納入績效考核。保障安全生產所需的投入,并納入年度預算。
2.1.9?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落實應急物資儲備,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2.1.10?按規定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
2.1.11?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2.2?黨委主要安全生產職責
2.2.1?對分管領域中的安全工作經常調研指導,經常聽取安全工作專題匯報,研究解決分管領域或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對出現的安全事故負有領導責任。
2.2.2?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上級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提供思想、政治、組織的保證與監督。
2.2.3?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一次專題研究安全工作的黨委會,每年黨委中心組至少組織一次專題安全學習。
2.2.4?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組織人事工作。在干部選拔任用中注重被考察對象的安全生產業績,對在安全管理中有重大失誤的干部,原則上不予重用;選拔任用思想過硬、作風扎實、能力突出、嚴于律己的干部擔任安全生產工作崗位領導職務;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崗位干部的關心指導,為他們行使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創造條件;協助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
2.2.5?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安全工作納入“黨員責任區”活動中,規范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加強指導和考核,反對形式主義,增強活動實效。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引導,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安全生產情況作為黨員評議、先進評選的重要依據。把安全生產納入黨支部達標創優考核,實施安全生產事故“一票否決”。
2.2.6?把安全發展和安全生產納入政治思想宣傳教育重要內容。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集團公司和公司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禁令等;宣傳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先進典型,曝光生產安全事故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普及安全生產知識,推動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提升。
2.2.7?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紀檢監察范疇。對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決定、指令、意見執行不力,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按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生產安全事故背后的失職瀆職和腐敗行為。
2.2.8?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工作。工會組織認真組織好“安康杯”勞動競賽、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職工代表專項提案等工作,要把安全生產知識作為班組長培訓的重要內容,適時組織安全技能比武等競賽活動;共青團組織要組織好“青年安全衛士”活動和“青年與安全”主題活動,做到團員青年身邊無違章、無違紀、無事故。
2.2.9?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各種思想隱患。
3?工作要求
3.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監督體系
3.1.1?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規范明確領導班子成員對具體分管業務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分解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明確各級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要建立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確保安全生產責任真正得到落實。
3.1.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根據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要求,結合實際及時組織制修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標準和規程,并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
3.1.3?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建設。落實安全總監配備,建立安全管理專家隊伍,建立安全專業職稱和安全專家序列,落實安全專業人才成長通道,抓好安全管理后備隊伍建設。
3.1.4?完善安全生產培訓體系。要把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集團公司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燕山石化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工作部署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每季度至少安排1次安全專題學習。要把安全管理培訓納入到各級各類管理干部業務培訓的必修課,建立各級干部年度安全輪訓制度。落實好全員安全培訓,通過事故教育、案例教學、仿真模擬等培訓方式,提高安全培訓效果。
3.1.5?完善安全生產考核體系。結合實際,層層分解安全生產年度責任目標,簽訂安全責任書,并與生產經營責任目標同步考核,同步獎懲。
3.1.6?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和管控機制。建立常態化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管控安全風險,消除安全隱患,促進本質安全。
3.1.7?完善安全應急體系。制定簡潔實用的應急預案,組織各級單位和人員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把應急演練納入崗位練兵和基本功訓練中,切實提高應急能力。
3.1.8?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3.2?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要把安全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統籌規劃,統籌推進。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常態化地開展“我為安全作診斷”、“未遂事件報告”和“人人爭做安全員”等活動,營造“人人重視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
3.3?安全生產監督與考核
3.3.1?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公司經濟責任制考核體系,并作為黨建考核的重要內容。
3.3.2?對因安全生產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部門、單位及其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嚴格實行安全生產問責辦法和“一票否決”;造成重(特)大事故或產生重大影響的,依法依紀追究相應的領導責任。
3.3.3?黨政主要領導對安全生產的重點工作、重大隱患、重大事項要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辦。
3.3.4?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業務范圍內安全生產的重要工作、突出隱患、重要事項要親自推動、負責落實。
3.3.5?領導干部要認真落實關鍵裝置、要害部位定點聯系制度,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檢查督導,解決問題。
4?附件
《燕山石化安全生產黨政同責實施細則(暫行)檢查底稿》。
篇3: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規定
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
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準則》、《高等學校有關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和《*zz師范大學委員會干部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黨政領導干部,是指經濟活動較多的學校機關黨政職能部門、群眾團體、教學科研單位、后勤產業部門、直屬和附屬單位的主要行政負責人和分管經濟、財務工作的負責人(以下簡稱領導干部)。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是指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三條領導干部任期屆滿,或者任期內辦理調動、退休、辭職、免職、撤職等事項前,應當接受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第四條根據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需要和學校黨委、行政的決定,由學校組織人事部門委托審計處對領導干部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以近兩年的情況為主,必要時可延伸審計至其它年度。
第五條審計處在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被審計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部門必須積極配合。
審計處在審計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公道、保守秘密,并遵守審計回避制度。
第六條審計處應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同時抄送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本人。
第七條接到審計通知書后,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審計處的要求,及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領導干部本人應當按照要求,寫出自己負有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的財務收支事項的書面材料,并于審計通知書送達后三日內送交審計處。
第八條審計處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當通過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審計,分清領導干部本人應當負有的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九條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
(一)對一般部門、單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
1.是否依法履行財務管理的職責;
2.財務收支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決算;
3.預算外資金的收入和管理情況,有無私設“小金庫”、濫發錢物等問題;
4.專項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5.各項支出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是否真實、合法,效益如何,有無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現象;
6.經濟決策是否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有無重大失誤;
7.國有資產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況;
8.各項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債權、債務是否清楚,有無糾紛和遺留問題,有無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
9.各項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10.本人是否遵守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有無違紀違規問題;
11.提請審計的部門和審計處認為需要審計的其它事項。
(二)對財務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學校預算的編制、調整和執行是否符合規定;
2.資金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有無亂設銀行帳戶和出租、出借、轉讓銀行帳戶及公款私存等問題,現金和支票的管理是否合規,有價證券的購買及其資金來源是否合法,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妥善;
3.年度決算和財務報告及有關的會計報表、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等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合法,并按規定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三)對產業經營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是否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學校規定對產業進行管理;
2.產業的效益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及盈虧狀況,能否按照規定、協議或合同及時足額向學校上交有關費用和利潤;
3.有無無償占用學校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現象。
(四)對基建、后勤、資產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基建、修繕項目是否納入計劃管理,基建、后勤、資產投資計劃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有無自行改變項目或擴大建筑面積、提高建設標準等問題;
2.基建、修繕、物資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截留、挪用等問題,使用效益如何,工程質量、工期如何,工程概預算、竣工結算是否真實、合法并按規定經審計后付款;
3.工程招(議)標、承包、物資采購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損害學校權益的問題,手續是否完備、合法,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
4.對基建財務、后勤財務、材料和設備管理的情況如何。
第十條在審計的基礎上,查清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是否依法履行經濟管理的職責,財務收支工作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情況等,分清領導干部對本部門、本單位財務收支中不真實、資金使用效益差以及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問題應當負有的責任;查清領導干部在財務收支中有無侵占國家、集體資產,違反領導干部廉政規定和其他違法違紀的問題。
第十一條審計處在對領導干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時,應當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并充分利用國家審計機關、上級內審機構和自己的有關審計成果,以及經核實后的社會審計組織的有關審計成果。
第十二條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初稿應征求委托部門意見,經審計處修定后,報主管審計的校領導批準形成正式報告,交委托單位并抄送有關部門和被審計人。
第十三條被審計人對審計報告如有異議,可在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向委托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部門提出書面意見;被審計人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異議。
第十四條本規定學校授權審計處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