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砌擋墻安全技術交底
漿砌擋土墻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程名稱麻江縣2015年通村水泥(瀝青)路工程日期施工單位麻江縣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位漿砌擋土墻技術交底條款①擋土墻砌筑前先進行施工放樣,砌筑時應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砌筑過程中經常校正線桿,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圖紙要求。②漿砌石擋墻每隔10-15m留設一條沉降縫,每個3m應設置排水管或排水孔(擋墻出土30cm必須設置排水孔、排水孔尺寸為10cm×10cm),當墻高超過2m需留設兩排排水管(排水孔)。③漿砌石砌筑前需要將基礎盡量清至基巖面,且泥土等需要清洗干凈。無法清至基巖面的需盡量清至老土(達到設計的地基承載力),且底面盡量挖至反向坡面。④砌筑用片石厚度不應小于150mm(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的片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加修整。石料在使用前要澆水潤濕,表面有泥土、水銹等雜物時要清洗干凈。風化片石嚴禁使用,并及時清除。⑤砌體應自下而上逐層砌筑,直至墻頂。砌體應分層坐漿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對于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巖層或砼基礎,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砌筑。⑥漿砌石塊石應被砂漿包裹。砌塊要錯縫、坐漿擠緊、嵌縫料和砂漿飽滿,無空洞、寬逢、大堆砂漿填隙和假縫。⑦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堅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⑧砌筑上層塊石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已砌筑的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⑨所有石料均應座漿在新拌的水泥砂漿上,砂漿應按照配合比要求進行拌制,采用重量比配料,砂漿拌和機拌制,控制拌和時間,保證拌和出的砂漿均勻飽滿。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用砂漿的稠度,用直觀法進行檢查,以用于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鏟上流下為度。砂漿的拌和宜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宜為3~5min。砂漿配制應采用質量比,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氣溫超過30℃時,宜在2~3h內使用完畢。砂漿中砂料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mm。⑩擋土墻外露部分和轉角石,選擇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的塊石,并加以粗鑿,在沉降縫處所有的塊石,修鑿出規則的棱角線。同時施工時應根據地基和墻高變化情況,每隔10-15m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縫寬2cm。?擋土墻墻背填筑應與砌體同步進行,墻背填筑與砌體高差不得高于1m。漿砌石砌體完工后及時清除積土,疏通排水孔,整理現場。審核人交底人被交底人1、本表頭由交底人填寫,交底人與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安全員一份;2、當做分部、分項施工作業安全交底時,應填寫“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欄;3、交底提要應根據交底內容把交底重要內容寫上
篇2:漿砌片石擋墻技術交底
單位名稱: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BD-14項目經理部工程名稱M7.5片石擋墻里程樁號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濫壩至核桃寨施工便道擋墻防護一、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基礎采用人工開挖,砌體時應分層自下而上進行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
(一)、基礎開挖
1、基礎開挖之前通知現場領工員和技術員,確認基礎平面位置。
(二)、擋土墻砌筑
1、擋土墻砌筑前先進行現場勘察根據現場施工放樣,砌筑時應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砌筑過程中經常校正線桿,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技術交底要求。
2、片石一般采用爆破或楔劈法開采的石塊,厚度不應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的片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加修整。石料在使用前要澆水潤濕,表面有泥土、水銹等雜物時要清洗干凈。且進行試驗檢測,要求片石的飽和抗壓強度不得低于30Mpa,風化片石嚴禁使用,及時清除。
3、砌體應自下而上逐層砌筑,直至墻頂。砌體應分層坐漿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對于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巖層或砼基礎,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砌筑;如基底為土質,可直接坐漿砌筑。
4、片石分層砌筑,一般20-30cm組成一個工作層,每一個工作層應大致找平。應選用具有比較整齊的大尺寸石塊作為角隅石或鑲面石,長和短的石塊應交錯鋪在同一層并和幫襯石、腹石交錯鎖結。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平縫與豎縫寬度不大于4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縫寬大的石片填塞寬的豎縫,且石片應被砂漿包裹。砌塊要錯縫、坐漿擠緊、嵌縫料和砂漿飽滿,無空洞、寬逢、大堆砂漿填隙和假縫。
5、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堅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
6、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已砌筑的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
7、所有石料均應座漿在新拌的水泥砂漿上,砂漿采用重量比配料,砂漿拌和機拌制,控制拌和時間,保證拌和出的砂漿均勻飽滿。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體時宜為50~70mm氣溫較高時可適當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漿的稠度,也可用直觀法進行檢查,以用于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鏟上流下為度。砂漿的拌和宜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宜為3~5min。砂漿配制應采用質量比,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在運輸過程或在貯存器中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每50m3砌體取試件1組,砂漿中砂料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mm。8、砌筑現場必須具備四樣,攪拌機、混盤、配合比牌、磅秤。
9、擋土墻外露部分和轉角石,選擇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的塊石,并加以粗鑿,在沉降縫處所有的塊石,修鑿出規則的棱角線。墻體的沉降縫應符合圖紙規定或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設置。同時施工時應根據地基和墻高變化情況,每隔10-15m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縫寬2cm,縫內填塞瀝青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10、擋土墻高度大于2m時應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PVC-U管,水平間距3m。泄水孔設在常水位30cm以上。
11、擋土墻墻背填筑應與砌體同步進行。
12、墻胸外露面應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勾縫。砌體隱蔽面砌縫可隨砌隨刮平,不另勾縫。墻頂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抹面。同時要及時進行灑水養生。
13、砌體完工后及時清除積土,疏通排水溝,整理現場。(三)、施工工藝框圖現場勘察
測量放樣
基礎開挖
擋土墻砌筑材料、設備準備勾縫、抹面、養生(四)、施工安全管理①、進入施工區域的人員要穿戴整齊,戴安全帽;高處砌筑需要搭架子作業時,現場做好安全防護,鋪設木板,竹夾板,掛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必須檢查腳手架的穩定性,并配安全繩;②、轉運片石時,注意安全,避免被片石砸傷;③、施工現場用電必須有專人進行管理和使用,并符合安全用電規定;
(四)文明施工管理
①應盡量減少破壞遠地貌,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③、做好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標志、標牌齊備。
其他:請嚴格按設計圖紙及技術交底進行施工附:擋墻圖擋墻參數表位置擋墻長度擋墻高度備注第1處20m1m見圖一第2處28m1m見圖一第3處32.5m1.5m見圖二第4處15m1.5m見圖二第5處35m1m見圖一第6處30m2m見圖三第7處25m2m見圖四備注:擋墻參數表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交底人/日期復核人/日期接收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