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路路基爆破安全技術交底

公路路基爆破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9923

交底工序或工程名稱路基石方爆破交底時間年月日午參加對象及人數共人交底人交底地點記錄人交底內容摘要:一、一般要求1、所以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項目部制定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勞動防護用具佩戴不齊全者一律不得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嚴禁一切違規冒險作業。3、施工過程中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4、所以機械設備定人定崗,非本崗位人員嚴禁操作施工機械設備,5、上班前禁止飲酒,工作中不得抽煙。禁止在高空作業中玩笑、打鬧和長時間用手機通話。6、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7、在施工現場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主要通道口布設足夠數量的警示牌、防護護欄、標牌等,夜間設紅燈警示。8、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等,未經領導及安全員批準嚴禁隨意拆除和挪動9、自覺接受項目部、業主、監理單位的安全主管及國家安全監督機構的檢查與監督,并按要求整改到位。二、爆破材料的運輸(1)裝卸爆破器材時,應輕拿輕放,不得產生摩擦、震動、撞擊、拋擲、倒轉、墜落,堆放應平穩,不得散裝、改裝或倒放。(2)不同性質的炸藥、雷管、傳爆線、導爆管等均不得在同一車輛、車廂內裝運。(3)雷管和炸藥必須放置在帶蓋的容器內分別運送,人力運送時雷管與炸藥不得由一人同時運送;運輸爆破材料的車輛,應用專用封閉車廂,并有明顯警示標志;雨天運輸時,必須作好防雨防滑等措施。同時必須要有熟悉爆炸性能的持證上崗人員專人押運,除押運人外,任何人不得乘坐。(4)不得使用自卸汽車、拖車等不合要求的車輛運輸,如用柴油車運輸時,應有防止產生靜電火花的措施。(5)用汽車運輸時,車廂內應清潔,不得放有鐵器,裝卸不得超過容許載重量的2/3,車速不許超過20km/h。(6)運輸爆破材料的車輛,其相互間的最小距離,在平坦道路上,間距不低于50m;在上、下山坡路上,間距不低于500m。(7)運輸爆破材料的車輛,禁止接近明火、蒸氣、高溫、電源、磁場以及易燃危險品。如遇中途停車,必須離開民房、橋梁、鐵路200m以上。(8)嚴禁在衣袋中攜帶炸藥和雷管等爆破材料。(9)人力運送炸藥數量不得超過20kg,或原包裝一箱。三、爆破施工(1)裝藥時嚴禁使用鐵器,且不得用炮棍擠壓或碰擊,以免觸發雷管引起爆炸。(2)嚴格按照爆破參數施工,合理控制裝藥量,根據施工部位的地理條件科學布置炮眼,不得盲目施工。(3)爆破起爆前必須對放爆點周邊300米范圍內進行警戒,拉起警戒線,豎起警示牌,爆破安全員應佩帶口哨與手持擴音器進行警戒,提醒周邊非施工人員。一定要檢查周邊環境、人員、車輛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起爆。(4)嚴禁在鉆孔打眼時將炸藥雷管運至爆破面,要在打眼結束時實行統一裝藥。(5)潮濕有水的深孔,必須使用耐水炸藥,或經過防水處理的藥筒,且裝藥時要小心保護深孔內的傳爆線和導電線。(6)堵塞孔時靠近炸藥一側應用預制炮泥,其余可用砂或細石混合渣堵塞,堵塞深度不得小于最小抵抗線的長度。(7)所有涉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8)在鉆孔、裝藥、起爆工作中嚴禁吸煙、攜帶火種。(9)嚴禁用剪刀剪導火索、導爆索等爆破器材。(10)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操作,并按要求規范填寫現場爆破作業記錄。主要危險因素、危險特征及防范措施:一、機械傷害危險特征:指機械設備與工具引起的絞、輾、碰、割、戳、切等傷害。適用于工件或刀具飛出傷人;切屑傷人;被設備的轉動機構纏住等造成的傷害。防范措施: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對檢查存在的問題進行保養,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作業人員認真學習安全教育培訓知識,項目部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二、車輛傷害危險特征:車輛傷害指企業內由機動車輛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機動車輛的行駛中,發生擠、壓、墜落、撞車或傾覆等事故。防范措施:接受項目部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掌握崗位知識技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作業,施工現場設置滿足要求的安全警示標志,保通人員做好交通協管工作。三、物體打擊危險特征:物體打擊指由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本類事故適用于落下物、飛來物、滾石、崩塊等造成的傷害。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爆炸等引起的物體打擊。防范措施: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穿戴好個人勞保用具,接受項目部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掌握崗位知識技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作業,施工現場臨邊、臨口等危險區域做好主動防護措施。四、放炮危險特征:指施工時,放炮作業造成的傷亡事故。適用于各種爆破作業。如采石、采礦、采煤、開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進行的放炮作業引起的傷亡事故。防范措施: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穿戴好個人勞保用具,接受項目部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掌握崗位知識技能,嚴格遵守《爆破技術操作規程作業》,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爆破時做好警戒工作。參加人員簽名:見附件記錄人簽名:注:參加人員簽名可用簽到單作附件。爆破安全技術交底

篇2:通用路基工程爆破: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通用路基工程爆破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前,應由建設單位邀請政府主管部門和附近建(構)筑物、管線等有關管理單位,協商研究爆破施工中對現場環境和相關設施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2.施工前,應由具有相應爆破設計資質的企業進行爆破設計,編制爆破設計書或爆破說明書,并制定專項施工方案,規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經市、區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實施。

3.爆破前應根據爆破規模和環境狀況建立爆破指揮系統及其人員分工,明確職責,進行充分的爆破準備工作,檢查落實,確認合格,并記錄。

4.爆破前必須根據設計規定的警戒范圍,在邊界設明顯安全標志,并派專人警戒。警戒人員必須按規定的地點堅守崗位。

5.爆破前應對爆破區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并掌握危及安全的不利環境因素,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6.施工前應根據爆破類別、等級和現場環境狀況,由建設單位向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居民發布書面爆破及其交通管制通告。

7.爆破施工應由具有相應爆破施工資質的企業承擔,由經過爆破專業培訓、具有爆破作業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

8.現場的爆破器材、炸藥必須在專用庫房存放,集中管理,建立領發等管理制度;施工前必須對爆破器材進行檢查、試用,確認合格并記錄。

9.啟爆前,現場人員、設備等必須全部撤離爆破警戒區,警戒人員到位。

10.爆破完畢,安全等待時間過后,檢查人員方可進人爆破警戒區內檢查、清理,經檢查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11.露天爆破裝藥前,應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象資料,遇能見度不超過100m大霧天氣、雷電、暴雨雪來臨時、風力大于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爆破作業。

篇3:路基爆破安全技術交底

一、爆破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一)爆破器材的接收。

1、爆破器材由民爆公司配送到施工現場,交付危爆物品臨時存放點。

2、從臨時存放點往工地人力徒步運送爆炸材料,總重量不得超過1箱(24kg)。炸藥、雷管、導火索嚴禁一人同時攜帶。

3、禁止末經允許并與爆破工作無關的人員攜帶或儲藏爆炸材料。

4、裝卸爆破材料時,要輕拿輕放,不準投擲;在搬動時,禁止肩扛,拖拉與滾動。

(二)爆破器材保管安全措施

1、爆炸材料只準許保管在經批準的臨時存放點。存放爆炸材料的臨時存放點及場地應有專人看守。

2、存放爆炸材料的臨時存放點,應保持地面平整、干燥,并能防止雨侵入。禁止在草房及其它易燃材料修建的房屋內存放爆炸材料。

3、禁止將雷管與炸藥同時存放在一個臨時存放點。

4、庫房四周應有良好的排水消防設施,周圍50m內的雜草應清除干凈,存放點四周應設立圍墻(鐵絲網),庫區內的道路應保持平整暢通。

5、危爆物品臨時存放點配備消防器材:

墻壁上(1.5米)各配2個滅火器,2個鐵鍬,一堆防火砂。每個庫房設避雷針一個。存放點外圍設2米高的圍墻或鐵絲網。高兩米。并安裝避雷設備:

6、進入爆炸材料庫房,只允許用手電,蓄電池燈作為庫內照明,嚴禁將照明線路引入庫房。

7、不同性質的炸藥嚴禁在一個庫房內存放,已變質的炸藥迅速處理,不得同變質的炸藥同庫存放。

8、炸藥箱子與存放雷管的保險柜要與地面固定。

9、爆炸材料倉庫的管理,應建立嚴格的保管、驗收、發放、統計、消防及保安等制度,做到帳物相符,萬無一失。

(三)露天爆破作業的安全措施

1、爆破工作要根據批準的設計文件或爆破方案進行,每個爆破工地都要有專人負責(爆破作業安全員)放炮指揮和組織安全警戒工作。

現場指揮和警戒工作由工區負責人和爆破器材管理人、安全員、各工區指定的警戒員、爆破員等組成。

遵守起爆程序:

(1)無關人員撤離現場:爆豐員裝藥邊線。

(2)警戒總指揮吹口哨,各警戒員各就各位執行警戒任務。

(3)各警戒員向總指揮匯報情況,總指揮確認安全后,下令爆破員進行起爆準備,爆破員向總指揮匯報起爆準備情況。

(4)總指揮吹口哨,下達起爆命令。

(5)安全員進行安全檢查,并向總指揮匯報情況。

(6)總指揮下達命令,解除警戒。

警戒范圍:

每次起爆前,必須由現場技術負責人根據技術方案確定警戒位置,并將各警戒點任務分解到人。

2、從事爆破工作的人員(主要是爆破員、爆破安全員等)必須受過爆破技術專門訓練,熟悉爆破器材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規定。

3、爆破材料必須符合工地使用條件和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每批爆破材料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和用有關性能的試驗,不合格的爆破材料禁止使用。

4、爆破作業注意事項:

(1)嚴禁邊打眼、邊裝藥,邊放炮。

(2)裝藥只準許使用木、竹制的炮棍。

(3)裝有雷管的起爆藥包禁止沖擊和猛力擠壓,禁止從起爆藥包中拔出或拉動導火索、電雷管腳線及導爆索。

(4)在濃霧、閃電雷雨和黑夜時,不得進行露天爆破作業。

(5)進行爆破時,應同時使用音響及視覺兩種信號,并進行通告,使附近有關人員均能準確識別。只有在完成警戒布置并確認安全檢查無誤后才可發布起爆信號。在一個地區同時有幾個場地進行爆破行業時,應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6)爆破后必須及時檢查爆破效果。采用火花起爆時應指定專人計算響炮數量,最后一炮響后不小于20分鐘才允許進入爆破區內檢查。采用電力或導爆索起爆時,炮響后應立即切斷電源,待炮煙消散后,方可進入爆破區內檢查。

(7)爆破后,不論眼底有無殘藥品,不得打殘眼。

二、路基施工爆破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前,應由建設單位邀請政府主管部門和附近建(構)筑物、管線等有關管理單位,協商研究爆破施工中對現場環境和相關設施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2.施工前,應由具有相應爆破設計資質的企業進行爆破設計,編制爆破設計書或爆破說明書,并制定專項施工方案,規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經市、區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實施。

3.爆破前應根據爆破規模和環境狀況建立爆破指揮系統及其人員分工,明確職責,進行充分的爆破準備工作,檢查落實,確認合格,并記錄。

4.爆破前必須根據設計規定的警戒范圍,在邊界設明顯安全標志,并派專人警戒。警戒人員必須按規定的地點堅守崗位。

5.爆破前應對爆破區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并掌握危及安全的不利環境因素,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6.施工前應根據爆破類別、等級和現場環境狀況,由建設單位向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居民發布書面爆破及其交通管制通告。

7.爆破施工應由具有相應爆破施工資質的企業承擔,由經過爆破專業培訓、具有爆破作業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

8.現場的爆破器材、炸藥必須在專用庫房存放,集中管理,建立領發等管理制度;施工前必須對爆破器材進行檢查、試用,確認合格并記錄。

9.啟爆前,現場人員、設備等必須全部撤離爆破警戒區,警戒人員到位。

10.爆破完畢,安全等待時間過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爆破警戒區內檢查、清理,經檢查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11.露天爆破裝藥前,應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象資料,遇能見度不超過100m大霧天氣、雷電、暴雨雪來臨時、風力大于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爆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