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模板加工安全技術交底

鋼筋模板加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6629

1.切斷機操作人員

(1)操作前必須檢查切斷機刀口,確定安裝正確,刀片無裂紋,刀架螺栓緊固,防護罩牢靠,然后拌動皮帶輪檢查齒輪間隙,空運轉正常后再進行操作。

(2)切長料時應設置送料工作臺,并設專人扶穩鋼筋,操作時動作應一致。手握端的鋼筋長度不得短于40㎝,手與切口間距不得小于15㎝。切斷小于40㎝的鋼筋時,應用鋼導管或鉗子夾牢鋼筋。嚴禁直接用手送料。

(3)作業中嚴禁用手清除鐵屑、斷頭等雜物。機械運轉中嚴禁進行檢修、加油、更換部件。

(4)使用切斷機作業時應擺直、緊握鋼筋,應在活動切刀向后退時送料入刀口,并在固定切刀一側壓住鋼筋。嚴禁在切刀向前運動時送料。嚴禁兩手同時在切刀兩側握住鋼筋俯身送料。

(5)鋼筋切斷應在調直后進行,多根鋼筋一次切斷時總面積應在規定范圍內。

(6)發現機械運轉異常、刀片歪斜等,應立即停機檢修。

在鋼筋擺動范圍內和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2.除銹機操作人員

(1)除銹應在鋼筋調直后進行,帶鉤鋼筋不得上除銹機。操作時應放平握緊鋼筋,操作者應站在鋼絲刷或噴沙器側面,嚴禁在除銹機正面站人。

(2)使用除銹機作業時,應戴防塵口罩、護目鏡和手套。

(3)除銹前先檢查鋼絲刷的固定螺栓有無松動,傳動部分潤滑和封閉式防護罩及排塵設備等完好情況。

(4)整跟長鋼筋除銹時應兩人配合操作,互相呼應。

3.調直機操作人員

(1)調直機安裝必須平穩,料架料槽應平直,對準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刀切孔的中心線。電機必須設接零保護。

(2)作業中機械周圍不得有無關人員,嚴禁跨越牽引鋼絲繩和正在調直的鋼筋。鋼筋調直到末端,作業人員必須與鋼筋保持安全距離。料盤中鋼筋將要用完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端頭跳出。

(3)喂料前應將不直的鋼筋頭切去,導向筒前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必須先通過鋼管再送入調直機前端的導孔內,當鋼筋穿入后,手與壓棍必須保持安全距離。

(4)使用調直機作業時,機械上下不得堆放物料、工具等,避免震動落入機體。送鋼筋時,手與軋棍應保持安全距離。機械運轉中不得調整軋輥。嚴禁戴手套作業。

(5)圓盤鋼筋放入圈架上要平穩,亂絲或鋼筋脫架時,必須停機處理。已經調直的鋼筋,必須按規格、根數分成小捆,散亂鋼筋應隨時清理堆放整齊。

(6)調直短于2m或直徑大于9㎜的鋼筋時,必須低速運行。

4.彎曲機操作人員

(1)操作時應熟悉倒順開關控制工作盤旋轉方向,鋼筋放置要和擋架、工作盤旋轉方向相配合,不得放反。改變工作盤旋轉方向時必須在停機后進行,及從正轉—停—反轉,不得直接從正轉—反轉或從反轉—正轉。

(2)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和機身不設固定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鋼筋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3)使用彎曲機作業當彎曲折點較多或鋼筋較長時,應設置工作架,設專人指揮,操作人員應與輔助人員協同配合,互相呼應。彎曲未冷卻或有銹皮的鋼筋時,必須戴護目鏡及口罩。

(4)彎曲鋼筋時,嚴禁超過該機對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的的規定。

(5)工作臺和彎曲工作盤臺應保持水平,操作前應堅持芯軸、成型軸、擋鐵軸、可變擋架有無裂紋或損壞,防護罩牢固可靠,經空轉確認合格后,方可作業。

(6)彎曲機運轉中嚴禁更換芯軸、成型軸和變換角度及調速,嚴禁在運轉中加油或清掃。清理工作必須在機械停穩后進行。

5.鋼筋冷拉機操作人員

(1)根據鋼筋的直徑選擇卷揚機。卷揚機出繩應封閉式導向滑輪和被拉鋼筋方向成直角。卷揚機的位置必須使操作人員能看見全部冷拉場地,距冷拉中線不得小于5m。

(2)每班冷拉完畢,必須將鋼筋整理平直,不得相互亂壓和單頭挑出,未拉盤筋的引頭應盤住,機具拉力部分均應放松。

(3)導向滑輪不得使用開口滑輪。維修或停機,必須切斷電源,鎖好箱門。

(4)用配重控制的設備必須與滑輪匹配,并有指示起落的記號或設專人指揮。配重框提起的高度應限制在離地面300㎜以內。配重架四周應設欄桿及警告標志。

(5)冷拉速度不宜過快,在基本拉直時應稍停,檢查夾具是否牢固可靠,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控制伸長值,應力。運行中出現滑脫、絞斷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機。

(6)作業前應檢查冷拉夾具夾齒是否完好,滑輪、拖拉小跑車應潤滑靈活,拉鉤、地錨及防護裝置應齊全牢靠。確認后方可操作。

(7)冷拉場地兩端地錨以外應設警戒區,裝設防護擋板及警告標志,嚴禁非冷拉人員在冷拉線兩端停留、跨越或觸動冷拉鋼筋。操作人員作業時必須離開冷拉鋼筋2m以外。

篇2:地上結構鋼筋模板砼工程施工措施

地上結構鋼筋、模板、砼工程施工

1、鋼筋工程

1)地上結構工程的鋼筋采用現場加工的形式配制。

2)按施工進度,分階段向施工班組進行施工交底。內容包括:綁扎次序,鋼筋規格,間距位置,保護層墊塊,搭接長度與錯開位置,彎鉤形式等技術質量要求。

3)為保證鋼筋保護層的正確性,鋼筋墊塊擬采用定制專用尼龍鋼筋墊塊。

4)工程用的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保證書,對各批的材料均應進行抽樣試驗,并應附有檢測報告,不得未經檢驗就盲目使用。

5)彎曲的鋼筋應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預熱法校直,沾染油漬和污泥的鋼筋必須清洗干凈后方可使用。

6)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如發現鋼筋與埋件或其它設施相碰時,應會同有關技術人員研究處理,不得任意彎、割、拆、移。

2、模板工程

1)結構混凝土的模板采用全木模體系。其中柱模板采用九夾板,豎向內肋采用75×100木方,間距300;水平圍檁采用Ф48×3.5腳手鋼管雙管,豎向間距400;對于一般框架柱,在柱斷面大于800×800時,設置對拉螺栓Ф16@600,勁性柱不設對拉螺栓,采用加密圍檁并用雙扣件加固。

2)腳手排架兼作樓板模板支撐排架,步高1800,采用Ф48×3.5腳手鋼管搭設。靠外圍設剪刀撐,內部剪刀撐每隔五排設置一道。

3)若柱混凝土設計標號與梁、板砼設計強度不同,前后二者的交界面在砼澆搗前要用雙層鋼板網進行隔離。

3、混凝土工程

1)地上結構的混凝土標號為C30~C45。擬采用商品混凝土供應。

2)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合理分塊施工,混凝土澆搗采用2臺固定泵接硬管澆搗。

3)若墻、柱混凝土標號和梁、板混凝土標號不一樣,混凝土澆搗時,配置1臺泵車專門先澆筑高標號的墻、柱混凝土,緊接著另1臺泵車澆搗低標號梁板混凝土,形成不同標號混凝土連續澆搗的流水施工。

4)若柱墻與梁板節點處砼標號不同,應在梁板靠柱墻500處用鋼板網分隔,確保結構混凝土的質量。砼必須按牌上標號進行輸送,并由專人指揮不同標號砼的車輛停泊,以防混淆。

4、垂直的運輸腳手架工程

腳手架采用Ф48×3.5扣件式鋼管腳手搭設,腳手搭設于地下室頂板上,腳手立桿下鋪設50×200木方。

結構工程施工的垂直運輸機械,采用4臺40t的汽車吊來完成。在A區施工時,汽車吊由中心區向兩邊進行施工。

5、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的安全防護,主要為用電安全、機械使用安全、腳手架使用的安全而產生的安全防護要求。

2)用電安全和機械使用安全,必須遵照各項安全使用的規定,詳見第一篇第四章的內容。

3)腳手的形式為實地搭設腳手,搭設在地下室頂板上,要在立桿底下鋪設50×200木方,使樓板上的荷載由點荷載轉換成面荷載,防止樓板因承受集中力而產生開裂。

在工作布置和工作面劃分時,要做到施工人員在工作面上錯開施工。

篇3:鋼筋砼過程模板安裝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鋼筋砼過程與模板的安裝與拆除安全技術

(1)鋼筋過程

1)展開盤圓鋼筋時,兩要卡牢,以防回彈傷人。

2)拉直鋼筋時,地錨要牢固,卡頭要卡緊,并在2m區域內嚴禁行人。

3)人工斷料時,工具必須牢固,并注意打錘區域內不得站人。切斷小于60mm長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嚴禁手扶。

4)制作成型鋼筋時,場地應平整,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各機械設備的動力線應用鋼管從地坪下引入,機殼應有保護零線。

5)多人運送鋼筋時,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遞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在建筑物內的鋼筋要分散堆放。

6)在高空、深坑綁扎鋼筋和安裝骨架,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無操作平臺應拴好安全帶。

7)綁扎立柱、墻體鋼筋,嚴禁沿骨架攀登上下。當柱筋高在4m以上時,搭設工作臺,4m以下時,可用馬登或在樓地面上綁扎再整體豎立,已綁好的柱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以防傾倒。

8)綁扎、挑檐、外墻、邊柱鋼筋時,應搭設外掛架懸挑架,并按規定掛好安全網。

9)起吊鋼筋要,下方禁止站人,待骨架降落至距安裝標高1m以內方準靠近,并等就位支撐好后,方可摘鉤。

10)冷拉鋼筋時,卷揚起前應設置防護擋板。或將卷揚機與冷拉方向成900,且應用封閉式的導向滑輪,冷拉場地應禁止人員通行或停留。

11)冷拉鋼筋應緩慢均勻,發現錨卡具有異常,要先停車,放松鋼筋后,才能重新進行操作。

12)使用平板震動器震動棒的作業人員,應穿膠鞋和戴絕緣手套。震搗設備應設有開關箱,并裝有漏電保護器。

13)已澆完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澆水,使混凝土在規定的養護期內,始終能保持足夠的濕潤狀態。

14)澆筑混凝土所使用的溜槽必須固定牢固,若使用串筒時,串筒節間應連接牢靠。在操作部位設護身欄桿,嚴禁直接站在溜槽幫上操作。

15)泵送混凝土進,輸送管道的接頭緊密可靠不漏漿,安全閥必須完好,管道的架子要牢固,輸送要試送,檢修時必須卸壓。

16)澆灌杠架、梁、柱的混凝土應設操作臺,嚴禁直接站地模板上或支撐上操作,以避免踩滑或踏斷墜落。

17)澆筑拱形,應自兩邊拱3腳對稱同時進行;雨蓬、陽臺應有防護措施。

(2)模板安裝

1)模板安裝必須按模板施工設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

2)下層樓板結構的強度,當達到能承受上層樓板、支撐和新澆混凝土的重量時,方可進行。否則下層樓板結構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支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

如采用懸吊模板、杵架支模方法,其支撐結構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3)當層間高度大于5m時,順兩層支架立柱問應鋪設墊板,且應平整,上下層支柱要垂直,并應在同一垂直線上。

4)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

5)支柱全部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沿橫向和縱向加設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并與支柱固定牢靠。當支柱高度小于4m時,水平撐應設上下兩道,兩道水平撐之間,在縱、橫向加設剪刀撐,然后支柱每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撐。水平撐之間還需增加剪刀撐一道。

6)承重焊接鋼筋骨架和模板起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模板必須固定地承重焊接鋼筋骨架的結點上。安裝鋼筋模板組合體時,吊索應按模板設計的吊點位置綁扎。

7)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

8)支設4m以上的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時,應搭設工作臺,不足4m的,可使用馬登操作,不準站在柱模板和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許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9)墻模板在未裝對拉螺栓前,板面要向后傾斜一定角度并撐牢,以防倒塌。安裝過程要隨時拆換支撐或增加支撐,以保持墻模處于穩定狀態。模板未支撐穩固前不得松動吊鉤。

10)安裝墻模板時,應從內、外墻角開始,向相互垂直的二個方向拼裝,同一道墻(梁)的兩側模板應同時組合,以便確保模板安裝時的穩定,當墻模板采用分層支模時,第一層模板拼裝后,應立即將內、外鋼楞、穿墻螺栓、斜撐等全部安設緊固穩定。當下層模板不能獨立安設支承件時,必須采取可靠的臨時固定措施,否則嚴禁進行上一層模板的安裝。

11)用鋼管和扣件搭設雙排立柱支承梁模時,扣件應扣緊,且應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規定,不夠時,可放兩個扣件與原扣件挨緊。橫桿步距按設計規定嚴禁隨意增大。

12)平板模板就位時,要在支架搭設穩固,板下橫楞與支架連接牢固后進行。

13)五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模板吊運作業。

(3)模板拆除

1)拆除時應嚴格遵守"拆模作業"要點的規定。

2)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

3)工作前應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地身上,工作時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

4)遇六級以上大風時,應暫停室外的高處作業。有雨、雪、霜時應先清掃施工現場不滑時再進行工作。

5)拆除模板一般應采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6)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是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跌空、踏空而墜落。

7)在混凝土墻體、平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隨時在墻洞上做好安全護欄,或將板的洞蓋嚴。

8)拆模間隙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

9)拆除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時,應先檢查槽(坑)土壁的情況。發現有松軟、龜裂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在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拆下的模板和支承桿件不得地離槽(坑)上1m以內堆放,并隨拆隨運。

10)拆除板、梁、柱、墻模板時應注意:

a.拆除4m以上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并設防護欄桿;

b.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c.拆除時應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和撬落或拉倒;

d.拆除平臺、樓層板的底模時,應站在門窗洞口外拉拆,更應嚴防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

e.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

11)拆除高而窄的構件模板,應隨時加設支撐將構件支穩,嚴防構件傾倒傷人。

12)每人應有足夠的工作面,數人同時操作時應科學分工,統

一信號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