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人字八桿安全技術交底

人字八桿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2666

交底部位:橋梁工程時間:2015年11月20日

交底人:接交人:

交底內容:人字扒桿安裝預制T梁安全技術交底

1、必須建立明確的崗位安全責任制,嚴格執行統一指揮、統一訊號、統一行動,除指定的現場指揮人員外,其他任何人不得直接發號施令。2、開始安裝時,應進行有關安裝方法,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規程等方面的交底和訓練。

3、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身體檢查合格,作業前不準飲酒,作業時如有精神不振,體力疲乏或頭暈目眩等現象時,應及時換下來,不得勉強時行高空作業。

4、開始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起重運輸設備以及夾具、索具是否有損壞或松勁的現象,最好能進行起重運轉試驗,對鋼絲繩的斷絲情況,車主軸的探傷檢查應特別注意,起吊時,提升和下落要平穩,不準有急動或沖擊現象。

5、勞力安排好后,應盡可能穩定下來,不隨意調換工種,以免操作不熟練而發生意外事故。

6、在帶電的電線下進行安裝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使吊桿、吊鉤、鋼絲繩等碰到電線上,其距離不得小于2m。

7、運梁時走行道路必須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

8、吊裝第一孔梁時,為保證前、后兩個人字扒桿的吊勾同時起吊,必須指派有起重經驗的人員在現場指揮。

9、卷揚機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指揮員的操作指令,并高度集中注意力。

10、在梁的橫移就位過程中,梁體的橫移速度應保持緩慢,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11、必須派專人盯守纜風繩,發現圈套幅度的擺動時,應及時提醒指揮人員注意。

12、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還須配帶必要的防護設備。

13、根據起重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選用千斤頂,使用前應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經試頂確認良好,方可使用。

14、龍門吊應安放在有足夠承載能力而又穩定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接觸面之間,應墊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材料。

15、龍門吊的放置,應對正T梁的起吊中心位置,以防龍門吊負重后發生傾斜,且不得超過允許承載能力的80%。

16、龍門吊安置好后,應將物件稍微頂起,確認無異常時,方可繼續起吊。

17、卷揚機安裝應牢固平穩,方向正確,并符合設計。如底部用螺栓或電焊連接時,螺栓應上足擰緊,電焊質量應良好,采用地壟等方式固定卷揚機時,地壟受的接力要有符合規定的安全系數,并捆扎牢靠,方向順直。

18、用電動卷揚機起重時,應指定司機和信號員(指裝吊工操作的揚機),并經安全技術和安全操作培訓,方可上崗操作,但不得隨意更換司機和信號員。

19、卷揚機的鋼絲繩“打梢”時,宜使用鏈條或鋼絲繩,應按規定打好扣或上緊夾頭,“打梢”人員必須站在鋼絲繩余段的外邊。

20、卷揚機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依次靠近,排列整齊,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少于3圈,卷揚機卷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引導,嚴禁人員在繩旁停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鋼絲繩。

21、滑車、吊鉤應根據起重量選用,無重量標志的滑車、吊鉤應經計算或試驗確定,并要符合規定的安全系數。

22、滑車、吊鉤使用前,應檢查輪軸、鉤環、撐架、輪槽、拉板、吊鉤等有無裂紋或損傷,配件是否齊全,轉動部分是否靈活,確認完好方可使用,吊鉤如有永久裂紋或變形時,應當更換。

23、滑車、吊鉤固定的位置應牢固可靠,方向正確、吊具拴掛好后應封鉤。

24、在使用兩輪以上的滑車時,滑輪間的幾根鋼絲繩必須彼此平行,不得有扭轉的情況,鋼絲繩進出滑車的兩面要作明顯標記,便于觀察滑輪的轉動方向和轉速的情況,以防各滑輪的轉動方向不一致,造成繩子扭轉,磨損鋼絲繩和消耗拉力。

25、起吊T梁時,待T梁提高10~20cm后,暫停起吊,檢查滑車,鋼絲繩是否塞牙、跳槽等,確認無異常方可繼續起吊。

26、用倒鏈滑車起吊物件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適當的位置,腳不得伸入被吊物件垂直下方,嚴禁將頭伸入被吊物件的下方觀察情況。

27、人字扒桿頂端交叉處根據T梁的重量,用符合規格的鋼絲繩捆綁牢靠;扒桿下部系以絆腳繩,并用木楔墊平扒桿腳,扒桿上應每隔30~40cm釘以木條或絆腳繩,便于作業人員上、下。

28、扒桿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試吊,確認扒桿、地壟、纜風繩、卷揚機的等無異常,方可使用。

29、人字扒桿頂端,應拴好纜風繩,纜風繩應成45°~60°角,如T梁重量較大時,可在后纜風繩中間加一副滑車組,用以調正扒桿的前傾角度。

30、鋼絲繩、卡環的使用,按出廠的規格說明書,無規格說明書的鋼絲繩,應做拉力強度試驗確定合格,方可使用。

31、根據T梁的重量選用合適的鋼絲繩和卡環,使用前宜經計算決定。鋼絲繩的允許承載力可用下面的簡單公式來確定:鋼絲繩的允許承載力=直徑(毫米)×直徑(毫米)×4.5(公斤)。

32、鋼絲繩的報廢斷絲標準和磨損,應符合規定要求,起吊重的結構或重大部件時,宜使用新鋼絲繩。鋼絲繩在編結成繩套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該繩直徑的1.5倍且不得短于30cm,用繩卡連接時,必須選擇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的卡子,卡子數量和間隔距離,應根據不同鋼絲繩直徑按規定使用。

33、鋼絲繩禁止與帶電金屬(包括電線、電焊鉗)相碰,以防燒斷。遇到下列情況之一,不得進行安裝作業:

(1)、未作好規定的安全措施和明確崗位操作安全責任制以前;

(2)、作業人員不全;

(3)、看不清指揮訊號時(如霧天或傍晚);

(4)、夜間沒有好的照明設備時;

(5)、氣候不利時(大中雨、雷陣雨、嚴寒冰雪天或六級以上大風)。

(6)、地籠附近土層開裂,纜索斷絲,脫輪時;

(7)、卷揚機馬達過熱,搭架位移超過容許范圍或纜索打扭等設備失常現象時。

審核人意見:

審核人:

篇2:人字八桿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必須建立明確的崗位安全責任制,嚴格執行統一指揮、統一訊號、統一行動,除指定的現場指揮人員外,其他任何人不得直接發號施令。

2、開始安裝時,應進行有關安裝方法,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規程等方面的交底和訓練。

3、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身體檢查合格,作業前不準飲酒,作業時如有精神不振,體力疲乏或頭暈目眩等現象時,應及時換下來,不得勉強時行高空作業。

4、開始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起重運輸設備以及夾具、索具是否有損壞或松勁的現象,最好能進行起重運轉試驗,對鋼絲繩的斷絲情況,車主軸的探傷檢查應特別注意,起吊時,提升和下落要平穩,不準有急動或沖擊現象。

5、勞力安排好后,應盡可能穩定下來,不隨意調換工種,以免操作不熟練而發生意外事故。

6、在帶電的電線下進行安裝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使吊桿、吊鉤、鋼絲繩等碰到電線上,其距離不得小于2M。

7、運梁時無軌龍門吊走行道路必須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

8、吊裝第一孔梁時,為保證前、后兩個人字扒桿的吊勾同時起吊,必須指派有起重經驗的人員在現場指揮;

9、卷揚機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指揮員的操作指令,并高度集中注意力;

10、在梁的橫移就位過程中,梁體的橫移速度應保持緩慢,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11、必須派專人盯守纜風繩,發現圈套幅度的擺動時,應及時提醒指揮人員注意;

12、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還須配帶必要的防護設備。

13、根據起重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選用千斤頂,使用前應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經試頂確認良好,方可使用。

14、千斤頂應安放在有足夠承載能力而又穩定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接觸面之間,應墊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材料。

15、千斤頂的放置,應對正被頂物件的中心位置,當同時使用二臺以上的千斤頂進行操作時,不得超過允許承載能力的80%,須使各臺千斤頂受力的合力作用線與被頂工作物中心吻合,以防千斤頂負重后發生傾斜。

16、千斤頂安置好后,應將物件稍微頂起,確認無異常時,方可繼續起頂。

17、千斤頂工作時,不得超過額定高度,隨著物件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支承墊塊,物件下降時,應邊落邊抽出支承墊塊,嚴禁一次抽出多塊。墊塊每次加抽不宜超過2~3CM,千斤頂每次起落完畢后,應立即旋緊保險箍。

18、千斤頂起落時,必須緩慢的進行,幾臺千斤頂同時起落時,必須保持同步均勻起落,不可一個快一個慢。

19、當起頂又長又高的工作物件時,應在兩端交替起落,即一端墊實和兩側支承牢靠后,在另一端起落。嚴禁兩端同時起落,以防頂翻工作物而發生事故。

20、千斤頂工作時,應由專人觀察壓力表的工作情況,如發現壓力值突然增大時,要立即停止作業,待查明原因,處理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21、卷揚機安裝應牢固平穩,方向正確,并符合設計。如底部用螺栓或電焊連接時,螺栓應上足擰緊,電焊質量應良好,采用地壟等方式固定卷揚機時,地壟受的接力要有符合規定的安全系數,并捆扎牢靠,方向順直。

22、用電動卷揚機起重時,應指定司機和信號員(指裝吊工操作的揚機),并經安全技術和安全操作培訓,方可上崗操作,但不得隨意更換司機和信號員。

23、卷揚機的鋼絲繩“打梢”時,宜使用鏈條或鋼絲繩,應按規定打好扣或上緊夾頭,“打梢”人員必須站在鋼絲繩余段的外邊,距卷筒一米以上為宜。

24、卷揚機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依次靠近,排列整齊,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少于3圈,卷揚機卷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引導,嚴禁人員在繩旁停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鋼絲繩。

25、滑車、吊鉤應根據起重量選用,無重量標志的滑車、吊鉤應經計算或試驗確定,并要符合規定的安全系數。

26、滑車、吊鉤使用前,應檢查輪軸、鉤環、撐架、輪槽、拉板、吊鉤等有無裂紋或損傷,配件是否齊全,轉動部分是否靈活,確認完好方可使用,吊鉤如有永久裂紋或變形時,應當更換。

27、滑車、吊鉤固定的位置應牢固可靠,方向正確、吊具拴掛好后應封鉤。

28、在使用兩輪以上的滑車時,滑輪間的幾根鋼絲繩必須彼此平行,不得有扭轉的情況,鋼絲繩進出滑車的兩面要作明顯標記,便于觀察滑輪的轉動方向和轉速的情況,以防各滑輪的轉動方向不一致,造成繩子扭轉,磨損鋼絲繩和消耗拉力。

29、起吊物件時,待物件提高10~20CM,暫停起吊,檢查滑車,鋼絲繩是否塞牙、跳槽等,確認無異常方可繼續起吊。

30、應根據物件的重量選用倒鏈滑車,使用前應檢查輪軸、吊鉤、鏈條、大小滑輪等是否良好,轉動部分是否靈活,確認完好,方可使用。

31、倒鏈滑車栓掛點應兼顧,并捆扎牢靠,吊鉤應封鉤,起吊物件時,應先緩慢收緊吊具,待物件稍離地面并經檢查確認無異常,方可繼續起吊。

32、用倒鏈滑車起吊物件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適當的位置,腳不得伸入被吊物件垂直下方,嚴禁將頭伸入被吊物件的下方觀察情況。

33、不得用倒鏈滑車吊鉤斜拉、斜吊物件,也不得起吊重量不明的物件。

34、人字扒桿頂端交叉處根據起重量不同要求,用符合規格的鋼絲繩捆綁牢靠;扒桿下部系以絆腳繩,并用木楔墊平扒桿腳,扒桿上應每隔30~40CM釘以木條或絆腳繩,便于作業人員上、下。

35、扒桿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試吊,確認扒桿、地壟、纜風繩、卷揚機的等無異常,方可使用。

36、人字扒桿頂端,應拴好纜風繩,纜風繩應成45°~60°角,如吊重量較大時,可在后纜風繩中間加一副滑車組,用以調正扒桿的前傾角度。

37、鋼絲繩、卡環的使用,按出廠的規格說明書,無規格說明書的鋼絲繩,應做拉力強度試驗確定合格,方可使用。

38、根據起吊物件的重量選用鋼絲繩和卡環,使用前宜經計算決定。鋼絲繩的允許承載力可用下面的簡單公式來確定:鋼絲繩的允許承載力=直徑(毫米)×直徑(毫米)×4.5(公斤)

39、鋼絲繩的報廢斷絲標準和磨損,應符合規定要求,起吊重的結構或重大部件時,宜使用新鋼絲繩。鋼絲繩在編結成繩套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該繩直徑的1.5倍且不得短于30CM,用繩卡連接時,必須選擇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的卡子,卡子數量和間隔距離,應根據不同鋼絲繩直徑按規定使用。

40、鋼絲繩禁止與帶電金屬(包括電線、電焊鉗)相碰,以防燒斷。

遇到下列情況之一,不得進行安裝作業:

1、未作好規定的安全措施和明確崗位操作安全責任制以前;

2、作業人員不全;

3、看不清指揮訊號時(如霧天或傍晚);

4、夜間沒有好的照明設備時;

5、氣候不利時(大中雨、嚴寒冰雪天或六級以上大風)。

6、雷陣雨時;

7、地籠附近土層開裂,纜索斷絲,脫輪時;

8、卷揚機馬達過熱,搭架位移超過容許范圍或纜索打扭等設備失常現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