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登高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登高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7793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和杭州地鐵集團、三局集團公司有關安全生產文件的精神,保證我中鐵三局錢江新城地下空間連接工程項目部施工人員、財產、機械、設備的安全,充分認識施工中存在的物、高觸電、機具傷害、土方坍塌等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規范我們每一位員工的安全操作行為,特、臨邊安全技術交底,望全體施工人員自覺遵守、執行。

一、?工程概況

本結構采用800mm厚的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則采用φ609鋼管支撐,端頭井與本地下工程主體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結構形式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鋼筋混形框架結構,主體圍護結標準段高標處采用雙拼支撐鋼圍檁。基坑陰角均采用300mm厚鋼筋砼角撐。

二、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凡進入施工場地人員,都必須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和勞動用品。安全帶必須,掛點安全可靠。

2、施工人員必須自覺遵守、執行項目部下發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施工人員勞動防護用品。

4、.搭設桿件注意事項:

①按照桿件的搭設順序和規定的構造方案及尺寸進行擺設。

②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

③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

④不合格的桿件和扣件不能用。

⑤隨時校正桿件的水平和垂直偏差,隨時調整。

⑥搭設工人必須佩掛安全帽。

⑦未完成的腳手架,在每一收班時要保證架工穩定。

5、高空作業配帶好安全防護用品,加強班前安全教育。

6、彎曲變形的鋼管應調直,損壞的及時修復并刷漆以備再用,不能修復的應集中報廢處理。

7、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l00mm。單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伸人墻內的長度不小于180mm。

三、施工中存在的以下危險源

1、物體打擊、基坑周圍堆放、結構施工時遺留的機具、材料等未及時清理,由于附近樁機施工振動、作業人員走動、吊裝鋼筋、模板、機具等碰撞都會發生掉落傷人。

2、高空墜落:人員的不安全行為、違章作業、搭設的作業平臺不完善、麻痹,僥幸心理都會造成墜落。

3、觸電事故:電線路施工時磨損,長期浸水,電纜線老化及檢修不及時、非電工人員作業都可造成觸電事故。

4、基坑變型、移位:基坑開挖擾動,坑內、外降水及臨近城建施工、鋼支撐軸力的變化都將對基坑產生影響。

5、滲水、涌砂:基坑連續墻砼銜接不好。

6、火災:防水板鋪(掛)施工中,電氣焊作業易引燃。

四、安全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項目部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

2、作業后對基坑、平臺、支撐等堆放的材料、機具、雜物及時清理。

3、①對班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②對違章作業人員實行批評教育,嚴重者進行罰款。

?③施工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的檢查監督。

4、①電工每日檢查、巡查,發現隱患及時更換。

②現場值班人員的檢查。

③項目部安質部門的監督。

④施工用電實行三級配電三級保護。

5、①專業檢測單位對基坑變形位移的監測。

②技術部門根據工程進展及時編制技術施工方案,制定基坑開挖和主體施工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③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演練。

6、易燃作業面配置滅火器,作業人員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7、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拆除挑架、梁、板等危險部位時要有人監護、并掛好安全帶。

8、嚴禁酒后上班,嚴禁穿拖鞋、硬底鞋、必須穿防滑鞋。

9、不得隨意在鋼支撐或結構排架上堆放待裝鋼支撐鋼筋、木料、模板、鋼管、扣件等物品,以防高空墜落物傷人。

10、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

11、架子工在搭設和拆除架子時,嚴禁向下拋擲任何物件和工具。

12、拆除腳手架前,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在交通要道設專人監護,禁止通行。

13、嚴禁操作人員以繩索、起重機作為梯子上下,不要在未固定的腳手架上工作。

14、施工現場用電人員意識,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事故發生。

15、新工人進場后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讓其正式上崗。

16、各班組施工時必須嚴格遵守項目部下發的安全操作規程。

五、登高作業安全要求:

1、高處作業前,應系好安全帶,軟底鞋,扎緊袖口,衣著靈便;凡從事2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合高處作業者,均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前,應檢查作業點行走和站立處的腳手板、臨空處的欄桿或安全確認符合安全規定后,方可進行作業。

3、作業過程中,如遇需搭設腳手板時,應搭設好后再作業。如工作需要臨的腳手板或安全網,完工后應及時恢復。

4、高處作業所用的料具,應用扎牢靠,小型料具應裝在工具袋內吊運,并擺放在牢靠處,以防墜落傷人,嚴禁拋擲。

5、安放移動式的梯子,梯子與地面宜成60~70度,梯子底部應設防滑裝置。使用移動式的人字梯中間應設有防止張開的裝置。

6、搭設懸掛的梯子,其牢固可靠,使用時應有人定期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7、如必須站在移動梯應離梯子頂端不少于1m,禁止站在梯子最高一層上作業,站立位置距離基準面應在2m以下。

8、禁止在萬能桿件構架上攀登,嚴禁利用吊機、提升爬斗等吊送人員。

,特殊情況下必須通過時,應以騎馬式的方式向前通行。

10、安全帶應掛在作業人員上方的牢靠處,流動作業時隨摘隨掛。

11、施工區域的風力達到六級(包括六級)以上時,應停止高處和起重作業。

12、在易斷裂的工作面作業時,手板,站在腳手板上作業,嚴禁直接踩在作業面上操

13、在高處進行鋼筋綁扎作業時,應搭好作業平臺或拴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作業人員上方牢靠處。

14、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15、搭設承重支撐架必須按設計支架技術要求組織施工,

所有的鋼管、機件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檢測報告,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機件。

16、凡有毛刺、深的劃道和外徑、臂厚、端面偏差超過規范要求的鋼管,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扣件必須作報廢處理,嚴重再度使用。

17、雙層作業或靠近交通要道作業設隔離設施。

18、進行高處作業根據具體情況,使用符合要求的腳手架、腳手桿、吊架、梯子、跳板、安全帶,臨空處要設置欄桿及安全網。

19、腳手架牢固、穩定、要冬季要及時清除冰雪,在過道上要有防護設施。

20、嚴禁操作人員以繩索、起重機作為梯,不要在未固定腳手架工作。

21、夜間高處作業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

22、當梯子在2米以上,舉放時要采用安全梯,斜放時,要采用踏步梯加設扶手。

25、安全帶要有試驗標志,一般每6個月檢查一次。

26、安全網使用前要進行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28、高空作業有高壓除或采取防護措施。

29、高空作業區域的風力為6級,超過6級停止工作。

六、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安全要求

1、扣件式腳手架的基本要求:

扣件式腳手架是由立桿,縱向、橫向水平桿用扣件連接組成的鋼構架。扣件式腳手架在使用期間應滿足安全可靠和使用要求,要有足夠承載能力,又要具有良好的剛度,其組成應滿足以下要求:

(1)、必須設置互連接,并應盡量緊靠,此三桿緊靠的扣接點稱為扣件式腳手架的主節點。

(2)、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在40-65N.m之間,以保證腳手架的節點具有必要的剛性和承受荷載的能力。

(3)在腳手架和建筑物之間,必須按設計計算要求設置足夠數量,分布均勻的連墻件,此連墻件應能起到約束腳手架在橫向(垂直于建筑物墻面方面)產生變形的支撐點,以防止腳手架橫向失穩或傾覆,并可靠地傳遞風荷載;

(4)腳手架;立以防止不均勻或過大的沉降;

(5)、應設置縱向剪刀撐和橫向斜撐,以使用腳手架具有足夠的縱向和橫向整體剛度。

1、構造要求:

(1)、腳手架的橫距應滿足施工工人操作、堆放等要求。

(2)、腳手架的幾何尺寸是影響腳手架承載能力的主要因素,當減小橫距、腳手架的承載能力將得到提高。為此,腳手架幾何尺寸應先按使用要求、高度進行初選,然后根據后面介紹的設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確定。

2、搭設前的準備工作:

(1)、腳手架搭設前應具備文件,如腳手架的施工簡圖(平面布置、幾何尺寸要求)。連墻件構造要求、立桿基礎、地基處理要求等等。應由單位工程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搭設工人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對鋼管等構配件按要求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對不合格產品一律不得使用。

(3)、對腳手架的搭設場地要進行清理、平整,并使排水暢通。對高層腳手架或荷載較大面場地土軟弱時的腳手架還應按設計要求對場地土進行加固處理,如原土夯實,加設墊層(碎石或素混凝土)等等。

4、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構造要求:

(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

②、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間距不應小于100mm;

③、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0mm。

5、橫向水平桿(小橫桿)構造要求:

?(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此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

?(3)、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

?(4)、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由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亦不小于180mm。

6、腳手板構造要求

(1)、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150mm。

?(2)、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

?(3)、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直8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4)、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撐桿可靠地固定。

7、立桿的構造要求:

(1)、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和墊板。

(2)、腳手桿。

?(3)、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2m。

?(4)、立桿必須用連靠連接,連墻件布置間距宜按規定采用。

?(5)、立桿接長除頂層頂部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6)、立桿頂端宜高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雙管立管中副立桿的高度不應底于3步,鋼管長度不應小于6mm。

8、連墻件的布置要求:

①、連墻件應均布且宜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②、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③、宜優先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④、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兩部)。

9、連墻件的布置要求:

1)、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

2)、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

10、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1)、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跨,且不宜小于,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60°之間;

(2)、高度在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3)、高度在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4)、剪刀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同縱向水平桿;

(5)、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

(6)、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中鐵三局集團錢江新城地下

空間連接工程Ⅱ標項目經理部

2007年10月10日?

篇2:登高作業安全制度范文

登高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患有高血壓,嚴重心臟病,精神病,癲癇病,深度近視(500度以上)的人員以及經醫生檢查,認為不適宜高空作業的人員,一律不準登高作業,“十不登”制度。即:

1、患有心臟病,精神病,癲癇病,深度近視等癥不登高。

2、迷霧、大雪、雷或六級以上大風不登高。

3、沒有安全帽,安全帶不登高。

4、夜間沒有足夠照明不登高。

5、飲酒,精神不振或經醫生證明不宜登高的不登高。

6、腳手架,腳手板,梯子沒有防滑或不牢固不登高。

7、穿了硬底皮鞋或攜帶笨重工具不登高。

8、高樓頂部沒有固定防滑措施不登高。

9、設備和構件之間沒有安全板,高壓線旁沒有遮攔不登高。

10、石棉瓦,油氈屋面上無腳手架不登高。

篇3:登高作業管理制度范本

(一)凡在計劃安排登高作業時,必須認真對使用有關登高的繩索、扶架、人字架、手腳架和跳板、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網等工具作檢查,保證完成,并教育工人正確使用。嚴禁使用沒有防滑腳或梯擋的梯子。

(二)登高用具應有防滑、防塌的安全措施。竹梯要有橡膠防滑墊,架人字架,梯腳橫擋之間應有牢固的繩索。手腳架上放置施工材料不得超載,登高前要認真檢查,保證牢固可靠。

(三)嚴禁直接站在石棉瓦、玻璃鋼瓦、油毛氈和單薄的纖維板上操作,應站在腳手架跳板上操作。

(四)高處作業,要防止材料、工具從高處落下,造成傷亡事故。

(五)登高作業要嚴防架空電線,防止觸電、停電等事故發生。

(六)加強對登高人員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做到進入施工場地要戴安全帽,登高時要扣好安全帶,嚴禁穿塑料鞋,硬底鞋登高作業。

(七)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癲間癥、精神病、美尼爾癥、嚴重貧血、嚴重關節尖或手腳殘廢等人員禁止登高作業。

(八)迷霧、大雪、雷雨或六級以上大風時不準登高作業。

(九)夜間沒有足夠照明不準登高。

(十)飲酒、精神不振或經醫生證明不宜登高的人,不準登高作業。

(十一)屋面頂端或屋沿口,沒有固定的防滑措施,不準登高作業。

(十二)高壓電線旁,沒有安全遮欄,不準登高。

(十三)登高作業時,使用的電氣設備或線路安裝、檢修、拆除等,必須有電工負責,并嚴禁帶電作業。

(十四)登高作業要全程有人監護,否則不準登高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