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技術交底:地下人行通道工程現澆溷凝土施工

安全技術交底:地下人行通道工程現澆溷凝土施工

2024-07-11 閱讀 3435

交底內容:

1.施工前,使用壓縮空氣等清除模板內雜物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噴嘴對向人,空壓機操作工應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操作,并符合施工用電相關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

2.現澆混凝土應經模板、鋼筋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進行澆筑。

3.地下人行通道蓋板達到設計規定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4.混凝土澆筑應符合下列要求;

(1)車輛應行駛于安全路線,停置于安全處;混凝土運輸車輛進人現場后,應設專人指揮。

(2)施工中,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澆筑程序、分層連續澆筑。

(3)施工中,應配備模板操作工和架子操作工值守;模板、支撐、作業平臺發生位移、變形、沉陷等倒塌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施工人員撤出該作業區,經整修、加固,確認安全,方可恢復作業。

(4)卸料時,車輛應擋掩牢固,卸料下方嚴禁有人;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運輸、卸料時,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站位于車輛側面安全處,卸料前應檢查周圍環境狀況,確認安全后,方

可向車輛操作工發出卸料指令。

(5)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模板或支撐上進行澆筑作業。

(6)采用混凝土泵車輸送混凝土時,嚴禁泵車在電力架空線路下方作業,需在其一側作業時,應滿足安全距離要求。

(7)從高處向模板倉內澆筑混凝土時,應使用溜槽或串筒;溜槽、串筒應堅固,串簡應連接牢固。嚴禁攀登溜槽或串筒作業。

(8)混凝土振動設備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拆卸必須由電工負責,并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使用前應檢查,確認安全;作業中應保護纜線,隨時檢查,發現漏電征兆、電纜破損等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由電工處理。

(9)使用振動器的作業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5.混凝上澆筑完成,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方法養護;覆蓋養護應使用阻燃性材料,用后應及時清理,集中放至指定地點。

6.高處作業時支搭的腳手架、作業平臺應牢固;支搭完成后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篇2:現澆板鋼筋工程技術交底

現澆板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主體

分項工程名稱:現澆板鋼筋工程

交底內容:

1、鋼筋應有合格證,按規定作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作化學成分檢驗。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

2、鐵絲:可采用20~23號鐵絲(火燒絲)或鍍鋅鐵絲(鉛絲)。

3、模板檢查合格后,開始綁扎鋼筋。

4、先按設計要求的尺寸分好鋼筋位置,并劃好鋼筋位置線,先綁底層受力鋼筋。

5、沿周邊兩排鋼筋應全部綁扎,中間部位可隔一根綁成梅花扣,并墊好保護層墊塊。(保護層厚度15mm)

6、負筋應間距均勻,綁扎牢固,彎鉤朝下,沿板縱橫每隔50cm應設鋼筋馬蹬支撐。

7、鋼筋規格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連續測量三根鋼筋,誤差不大于20mm。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受人:

篇3:現澆砼板模板工程技術交底

現澆砼板模板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主體

分項工程名稱:現澆砼板模板工程

交底內容:

1、木模板厚度-般應在25-50mm之間,或用組合鋼模板。

2、所有支撐應牢固,應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

3、地面夯實→支立柱→安大小龍骨→鋪模板→校正標高→加立桿的水平拉桿→辦預檢。

4、土地面應夯實,并墊通長腳手板,樓層地面立支柱前也應墊通長腳手板。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柱應垂直,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

5、從邊跨一側開始安裝,先安第一排龍骨和支桿,臨時固定,再安第二排龍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裝。支柱與龍骨間距應根距模板設計規定。一般支柱間距為80-120cm,大龍骨間距為60-120cm,小龍骨間距為40-60cm。

6、調節支柱高度,將大龍骨找平。

7、鋪定型組合鋼模板塊:可從一側開始鋪,每兩塊板間邊肋用U形卡連接,U形卡安裝間距一般不大于30cm(即每隔一孔插一個)。每個U形卡卡緊方向應正反相間,不要安在同一方向,樓板在大面積均應采大尺寸的定型組合鋼模板塊,在拼縫處可用窄尺寸的拼縫模板或木板代替,但均應拼縫嚴密。

8、平臺板鋪完后,用水平儀測量模板標高,進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9、標高校完后,支柱之間應加水平拉桿,根據支柱高度決定水平拉桿設幾道。一般情況下離地面20-30cm處一道,往上縱橫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應經常檢查,保證完整牢固。

10、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辦預檢。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