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通量儀安全操作規程

電通量儀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9715

一、真空飽水的操作

1.將切割好的試樣塊放入真空室內裝好,最多一次能放置12塊。并蓋上真空室的上表蓋,一次對角擰緊。再把真空室、真空泵、真空度控制器的各個連接程正確無誤地連接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混凝土真空飽水處理了。

2.混凝土真空飽水過程總體來分成兩個步驟來完成,時間為6個小時:

(1)干抽,把混凝土放入真空室后,調節好真空室內的液位傳感器。所有的連接正確無誤了之后,就可以進行干抽。干抽時間為2個小時。

(2)濕抽,在干抽2個小時之后,進行濕抽過程。先準備好一些足夠的純凈水,把接注水口閥門上的吸水管直接插入水容器中。先把抽氣口的閥門關上,再打開注水口的閥門。這樣一來由于真空室內是負壓,所以水馬上就會很快進入到真空室內。當水進入到真空室內后它會不斷地進入,一旦綠燈一滅,證明水已達到所要求的位置,馬上關閉注水口的閥門,再次打開抽氣口的閥門。從打開抽氣口的閥門時間算起,一直到4個小時以后。這就是所謂的抽濕過程。

二、配置試驗所需的氯化鈉和氫氧化鈉溶液

1.用分析純的氯化鈉試劑配制成質量百分比為3.0%的氯化鈉溶液;

2.用分析純的氫氧化鈉試劑配制的0.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3.以上2種溶液配制好后,要讓它密封靜停24小時后才進行試驗。目的是讓它完全溶解。

三、電通量的夾具試樣裝置操作

1.開始進行電通量的操作過程時,要先裝好試樣。

2.試樣塊飽水后,先從真空室內將石塊拿出并正確裝置到正負極的夾具上。要確保所裝的結果是否漏液,可先進行灌入自來水,后仔細觀察是否有漏液現象發生。沒有我們就把剛灌的自來水倒出,反之,就要重新安裝夾具。

3.夾具裝好后,就要進行往正負極(黑色接線柱)的夾具內注入配好的3%氯化鈉溶液和往正極(紅色接線柱)的夾具內注入配好0.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四、夾具與電測儀主機的連接

1.將所配的通道連接線正確連接上正負極的主機上,紅線頭為正極連接線,黑線頭為負極連接線。

2.再次一個通道一個通道的找出來正負極的連接線,一一對應插入到裝好試樣的夾具上去,正負極再次確認一下是否正確。

3.填寫儀器使用記錄。

篇2:淺海石油作業無線電通信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淺海石油作業無線電通信(以下簡稱淺海通信)的安全管理,保障淺海石油作業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交通部“水上無線電通信規則”和原石油部“海洋石油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渤海淺海油氣生產設施、石油作業專用船舶的無線電通信和同它聯網的陸、岸通信臺(站)。

第三條新建、擴建、改建或從國外新購置的海上油氣生產設施和石油作業專用船舶的無線電通信設施,應報請企業通訊主管部門和淺海安全監督部門審查批準。

第四條海上石油設施的所有者、使用者或從事石油作業活動者,都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安全檢查監督人員必須按本規定進行檢查監督。

第二章淺海通信項目的許可

第五條淺海通信項目的設計方案,要經過設計、安全監督和有關部門審量認可,方能立項。

第六條淺海通信項目的工作頻率、電臺呼號和無線電臺(站)建設布局和臺址,應報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批準后,方能訂貨和施工。

第三章淺海通信設備的安裝及檢驗

第七條淺海通信設備安裝開通后,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報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核發電臺熱照。

第八條船舶、平臺通信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1992《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第十三篇第五章要求。

第九條船舶、平臺無線電工作室的建設,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1992《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第十三篇第四章要求。

第十條淺海通信設備驗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設備技術指標,經過測試檢驗,應達到設計技術性能,并有詳細測試檢驗數據和技術檢驗報告。

2.設備運行穩定、可靠。

3.報話接通率為100%。

4.話音清晰、無噪音。

第十一條企業通信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在設備試運行后,應按照第十條要求,進行檢查驗收。

第四章淺海在用通信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第十二條淺海通信部門,應對淺海在用通信設備定期巡回檢查,加強維護管理工作,保持設備完好率為100%。

第十三條淺海通信值班人員,應嚴格遵守值班制度、通信紀律和保密制度,應按規定操作,發現設備異常,及時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如解決不了,立即通知淺海通信部門檢修,確保通信暢通。

第十四條主管淺海通信工作的領導人,要認真貫徹執行淺海通信有關法規和各項制度,隨時了解淺海在用通信設備的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第十五條淺海石油設施的所有者、使用者或從事石油作業活動者,應配合淺海通信部門,做好在用通信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

第五章淺海在用通信設備的安全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淺海安全監督部門,對淺海在用通信設備,實施安全監督檢查。安全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1.無線電值班人員的資格證書。

2.電臺執照,電臺設備核定表。

3.無線電安全值班制度。

4.電臺工作日志。

5.發射機實際輸出功率。

6.工作頻率和電波干擾情況。

7.在設計通信距離內的報、話接能率。

8.設備的穩定性和語音清晰度。

9.備用機的完好程度。

10.備用電源,應急照明設備。

11.設備遇險通信性能。

12.通信設備使用保養,故障維修以及蓄電池充放電情況。

13.維修備件和材料。

14.維修儀表和工具。

15.應急電臺和無線電示位標。

16.靜默鐘。

17.應急通道。

18.手提式滅火。

19.救生衣。

第六章安全應急計劃的通信網絡

第十七條淺海石油作業安全應急計劃中的通信網絡編制,應由作業者或承包者在實施石油作業前提出并試通。通信網絡的內容包括:

1.通信對象、通信距離和通信路由。

2.無線電臺(站)名稱和臺(站)坐標。

3.工作頻率、電臺呼號、發射功率。

4.天線程式、天線增益、天線高度和饋線損耗。

5.設備具有滿足淺海石油作業日常通信的各項性能指標。

6.設備具有符合國際規定的遇險呼救,遇險報警的功能指標。

7.設備型號,制造廠家,出廠日期。

8.通信備用機,備用電源。

9.無線一有線自動轉接方式。

10.通信主管領導姓名,電臺值班人員姓名,通信網絡編制人員姓名、職務。

第十八條安全應急計劃的通信網絡,作業者或承包者,應在實施石油作業前,報淺海安全監督部門審查備案。

篇3:家電通用安全組合測試儀安全管理規定

一、目的:為指導和規范通用組合安全測試儀的安全使用。

二、范圍:僅適用于本公司通用組合安全測試儀。

三、安全操作使用規程

1.該測試儀使用環境應通風良好、干燥、無灰塵、無強電磁干擾。

2.安全性能綜合測試儀所輸出的電壓和電流在錯誤操作觸電時,足以造成人員傷害,甚至是生命危險,必須由訓練合格的人員使用和操作。

3.操作人員必須了解各種操作規則的重要性,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衣著規定,操作人員不可穿有金屬裝飾或佩帶金屬的手飾和手表等,這些金屬飾很容易造成意外的觸電,而且后果會更加嚴重。

5.醫學規定,該測試儀絕對不能讓有心臟病或配戴心率調整器、心臟起博器的人員操作。

6.非訓練合格的操作人員和不相關的人員應遠離測試區。

7.隨時保持測試區在安全和有關秩序的狀態。

8.在測試中絕對禁止碰觸測試物件或任何與待測物有連接的物件。

9.該測試儀連接地線一定按照規定有良好接地,測試儀的電源必須有單獨的開關。

10.測試儀若長時間不使用應定期通電,通常每月通電一次,通電時間不少于30分鐘。

11.測試儀長時間工作后(24小時)應關電10分鐘以上,以保持儀表良好的工作狀態。

12.接線盒、測試夾長期使用后可能會出現接觸不良或斷路現象,應定期檢查。

13.使用非導電材質的工作臺,測試場所必須隨時保持整齊、干凈、不得雜亂無章,測試站及其周邊之空氣中不能含有可燃氣體及腐蝕性氣體。

14.醒目標志“測試工作站”在測試時必須標明“危險!測試執行中,非工作人員請勿靠近!”。

15.讓所有的人都能辨別哪是測試站的電源開關,一旦有緊急事故發生時,可以立即關閉電源。